主屋内,陆行舟盘膝而坐,双手结出玄奥剑印。随着《寰宇周天剑印》的运转,整座观星台的星力都为之震颤,化作肉眼可见的银色光流涌入他的体内。
"星府境九重天..."陆行舟闭目内视,识海中一方朦胧的星台正不断闪烁着星芒。
这星台通体如羊脂白玉,表面却布满细密的剑纹,每一道纹路都蕴含着凌厉的剑意。台基四角各有一道虚幻剑气盘旋,正是星府境第一重——星台境的标志。
"寻常修士的星台不过是星力容器..."陆行舟心念微动,星台上的剑纹突然活了过来,化作万千细小的剑气在台面上游走,"而我这剑印星台,却是以剑气为骨,星力为肉。"
星台之上,四根若隐若现的星柱正在凝聚。每一根都需要海量星力浇筑,普通修士往往要耗费数十年才能凝实一根。但此刻在《寰宇周天剑印》的牵引下,整座观星院的星力都如百川归海般涌来,星柱的凝实速度肉眼可见。
陆行舟细细体悟着星府境的玄妙:
星台为基,是谓第一重。需在识海铸就星府地基,如同建造房屋先打地基。他的剑印星台比寻常修士坚固百倍,台面上每一道剑纹都是一式剑招的烙印。
星柱为架,是谓第二重。以星力凝成四根支柱,撑起星府框架。他的星柱却是四道绝世剑气所化,分别对应"天、地、人、我"四道剑意。
星垣为壁,是谓第三重。构筑星垣形成封闭空间,如同房屋砌墙。他的星垣将由十万八千道微型剑气交织而成,坚不可摧。
星穹为顶,是谓第四重。在顶部凝聚星穹,形成完整内空间。他的星穹将化作剑图,暗合周天星辰运转之理。
星篆为纹,是谓第五重。在星府内壁刻录星篆,引动大道共鸣。他的星篆乃是斩道帝君亲传的《周天剑篆》,每一笔都蕴含无上剑理。
星灯为明,是谓第六重。点燃星灯辉耀大道,如同点亮屋中明灯。他的星灯将是剑气所化的"心灯",可照破一切虚妄。
星阵为序,是谓第七重。布置星斗大阵优化星力运转。他的星阵是《寰宇剑阵》,配合第四重的周天剑图,可自动炼化周天星力。
星相为神,是谓第八重。以星力凝聚神通法相包裹神通种子。他的星相将是"万象剑相",蕴含自身的无上剑意。
星界为终,是谓第九重。星府蜕变为微型星界,自成一界。他的星界将是"剑界",内蕴一方剑道天地。
"星府境果然耗时,难怪人族修士能在千年内突破到神威境的,都被称为天骄。"陆行舟心中暗叹。即便以他的天赋,又有《寰宇周天剑印》这等无上功法,想要完美构建九重星府,也需要经年累月的苦修。
星府境的修行,每一重天堑都需要海量时间和天地奇珍的堆砌。从第一重星台到第九重星界,即便是天赋卓绝之辈,也往往需要耗费数千年光阴。其中最难的不是星力的水磨工夫,而是星府构建的完美程度与神通种子的孕育品质。
普通修士的星府,不过是草草搭建一个容纳星力的粗糙容器。就像乡野村夫用泥巴垒起的茅屋,勉强遮风挡雨罢了。而斩道帝君所传的《寰宇周天剑印》,却将星府打造成了一座无上剑宫!每一砖每一瓦都是绝世剑意所化,每一道梁柱都暗合周天星辰运转之理。
陆行舟心念微动,体内那座白玉星台顿时光芒大放。只见台面上无数玄奥剑纹如同苏醒的游龙,化作一道道三寸长的微型剑气,在星台表面纵横交错。每一道剑气都蕴含着独特的剑道真意,或凌厉,或厚重,或缥缈......
这些剑气并非胡乱游走,而是按照某种玄妙至极的轨迹,精准地雕琢着星台的每一处细节。台基四角被剑气削出四道凹槽,正好对应四方星宿;台面中央被刻出一道螺旋纹路,暗合星河运转;甚至连台底的暗纹,都被剑气雕琢成周天星斗的图案。
"以剑印筑星府..."陆行舟眼中精光暴涨,识海中仿佛有万千星辰同时亮起,"不愧是帝君手笔。这等构建之法,简直是将星府当作本命剑器来锻造!"
他不再迟疑,双手剑印一变。刹那间,整座观星院的星力大阵都为之一颤!
地底深处,那道传承自上古时代的古老阵法突然发出不堪重负的嗡鸣。原本均匀分配给十院的星力,此刻竟如百川归海,疯狂涌向天魁院。阵法核心处镶嵌的九颗星核同时亮起刺目光芒,却仍然跟不上这种恐怖的吞噬速度。
"怎么回事?!"
"我的星力怎么突然中断了?"
"快看天魁院方向!"
观星院内,正在闭关修炼的各路天骄纷纷惊醒。有人正在突破的关键时刻,突然失去星力供给,当场喷出一口鲜血;有人面前的星力结晶突然化为齑粉;更有人发现自己辛苦凝聚的星篆正在缓缓消散......
柳老原本在静室调息,此刻猛地睁开双眼。这位守护观星院三百年的老人,枯槁的脸上第一次露出惊骇之色。他身形一闪便来到院外,只见天魁院上空,一道直径超过十丈的星力光柱贯通天地,光柱中隐约可见万千剑影流转,每一道剑影都散发着令人心悸的锋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