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堡的狂欢余温尚未散尽,空气中还弥漫着一种微醺般的乐观。基因药剂的成功与“黎明之剑”的实力飞跃,如同给这座饱经摧残的堡垒注入了强心剂,人人都仿佛看到了光明的未来触手可及。
然而,在这片喧嚣之下,江辰却保持着异乎寻常的冷静。
他站在自己那间位于堡垒相对僻静区域的临时居所窗前,目光穿透厚重的防辐射玻璃,俯瞰着下方熙攘却依旧难掩破败的街道。欢呼声隐约传来,但他耳中听到的,却是另一种更深层、更关乎生存根基的声响——物资运输车队的引擎在老旧道路上发出的沉重喘息,配给点前民众领取那点可怜口粮时压抑的叹息,以及工业区那几台老掉牙的机床运转时不堪重负的呻吟。
力量,他拥有了。“黎明之剑”是个体武力的巅峰。
技术,他掌握了。基因药剂是未来的钥匙。
但堡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个体的强大与尖端的技术,若没有稳固的资源基础和独立的经济循环作为支撑,就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一旦外部掐断补给,或者内部出现掣肘(比如凯勒之流),再强大的武力也可能被困死,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力量。
他不能永远依赖希望堡原有的、脆弱且容易被他人掌控的资源渠道。帕克商会的贪婪,研究院凯勒对技术和物资的隐性控制,都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必须将经济命脉,至少是部分关键的经济命脉,抓在自己手中!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如同野火般在他心中燎原。三世积累的知识与经验,在此刻找到了最佳的宣泄口。
他没有大张旗鼓,而是带着杰克和几名绝对核心、且拥有一定技术背景或管理潜质的队员,开始了秘密的勘察与规划。
第一站,是位于希望堡边缘、靠近废弃排污管道的一片无人问津的荒地区域。这里土壤贫瘠,辐射残留严重,被大多数人视为无用之地。
江辰蹲下身,抓起一把灰败的土壤,在指尖捻动,又用携带的简易检测仪测试了辐射值和酸碱度。
“头儿,这地方……能种出东西?”杰克看着这片不毛之地,满脸怀疑。
“常规方法自然不行。”江辰站起身,目光扫过这片荒地,脑海中却已然勾勒出不同的景象,“但废土有废土的法则。我记得资料库里有几种战前开发的、能够富集并转化特定辐射元素的转基因苔藓和菌类,它们本身可以作为初级生物燃料,其代谢产物还能改良土壤。结合无土栽培技术和从辐射蝎王巢穴附近找到的那些发光苔藓对特定光谱的需求……这里,可以变成我们的第一个‘农场’。”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队员们看着他,虽然对具体技术一知半解,但出于对江辰近乎盲目的信任,眼中都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紧接着,他们又潜入到堡垒下层,一个因当年结构损坏而被封闭的旧时代小型机械加工厂。里面布满灰尘和锈迹,几台老旧的机床如同垂死的巨兽般沉寂。
江辰抚摸着其中一台车床冰冷的机身,指尖划过锈蚀的铭牌,脑海中现代特种兵对于机械构造的知识与异世界帝王对于匠作营的管理经验飞速融合。
“清理出来。零件能修则修,不能修的,用我们带回来的蝎王甲壳和结晶残片,重新熔铸、打磨替代。我们需要一条能独立生产武器配件、弹药外壳、甚至简易能量核心的小型生产线。”江辰下达了指令,“不需要多先进,但要可靠,要完全在我们的控制之下。”
除了农场和工坊,江辰还将目光投向了更基础的领域——水。
希望堡的饮用水主要依赖深层地下水抽取和少量的雨水收集净化,效率低下,且关键净化滤芯被研究院和帕克商会把控。
江辰根据化学知识,设计了一套利用特定矿石(在沼泽边缘有所发现)和活性炭进行多层过滤、并结合电解和紫外线消毒的简易净水系统图纸。这套系统原料易得,结构简单,完全可以由“黎明之剑”的工坊自行建造和维护。
蓝图已然绘就,行动立刻展开。
在“黎明之剑”驻地后方,那片被圈起来的荒地上,一场静悄悄的变革开始了。队员们化身农夫和工程师,在江辰的亲自指导下,清理碎石,铺设管道,搭建简易的棚架和光照系统。从沼泽带回的变异苔藓和菌种被小心移植,利用有限的资源制备的营养液被精准滴灌。一开始,进展缓慢,失败频频,有人暗中嘲笑这是在“浪费宝贵的战士时间去玩泥巴”。
但江辰不为所动,他甚至将部分基因强化后精力过剩的队员“发配”到这里,用开拓土地、搬运设备来发泄他们过剩的精力,美其名曰“巩固力量,锤炼意志”。
与此同时,地下加工厂的清理和修复工作也在同步进行。敲打声、焊接声在深夜微弱地响起。队员们一边跟着江辰学习基础的机械原理和维修技术,一边利用那些废弃材料和带回的变异生物材料,尝试制造第一批属于他们自己的工具和武器配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