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陆上疆域已渐趋稳固,内部的毒刺也被雷霆手段逐一拔除。然而,江辰的目光早已投向了那更为辽阔、蕴藏着无限可能与财富的蔚蓝疆域——海洋。陆地上的征服与改革是为了稳固根基,而走向海洋,则是为了帝国的未来与辉煌。一支强大的舰队,不仅是移动的国土和钢铁长城,更是开辟商路、汲取海外资源、传播天威的利剑。
天津港:新锐舰队的诞生
渤海之滨,天津新港。这里不再是传统渔舟和漕船的聚集地,而俨然已成为一个巨大的工业与军事复合体。巨大的船坞如同巨兽的巢穴,里面龙骨横陈,铆钉的锤击声、蒸汽机的轰鸣声、工人的号子声日夜不息。
在无数工匠、工程师(许多是吸收了西方技术并加以改进的帝国人才)以及皇帝亲自提供的“灵感”指引下,帝国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新式战舰,已经初具雏形。
它们并非完全的铁甲舰(以当前帝国的钢铁产量和工艺尚不足以大规模建造),而是采用了木壳铁肋的结构,关键部位覆盖熟铁装甲。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高耸的烟囱和船体两侧巨大的明轮!这是帝国工程学的奇迹——蒸汽明轮战舰!
“启明号”,作为首舰,已然下水。今日正是其首次正式试航的日子。
江辰亲临港口,站在高高的观礼台上。海风猎猎,吹动他的龙袍。身后文武百官、各国使节(被“邀请”观礼)神色各异,有兴奋,有好奇,更有难以掩饰的震惊与嫉妒。
“鸣笛!起航!”雷猛作为新任海军提督,激动地下达命令。
“呜——!”一声低沉而雄浑的汽笛声划破长空,震撼了在场所有人的耳膜!许多传统水手出身的老军官被这“巨兽的咆哮”吓得一哆嗦。
蒸汽锅炉全力运转,明轮巨大的叶片猛烈地拍击着海水,卷起巨大的浪花。“启明号”这艘庞然大物,竟然在没有风帆的情况下,开始平稳而有力地破开水面,向着外海驶去!其速度,远超任何依靠风力的帆船!
“动了!真的动了!”
“无帆自行!这……这是神迹吗?!”
观礼台上惊呼声四起。那些西洋使节,尤其是葡、荷等国的代表,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们原本对自己的夹板帆船充满自信,但眼前这喷吐黑烟、逆风而行的钢铁怪物,彻底击碎了他们的优越感。
更让他们胆寒的还在后面。
驶入预定海域后,“启明号”进行了火力演示。
船身侧舷的炮窗打开,露出一排排黝黑的炮口。经过改良的线膛舰炮,射程和精度远超西方同类型火炮。
“目标,废弃靶船!距离一百五十丈!齐射!”旗语下达。
“轰隆隆隆!!!”
侧舷火炮依次怒吼,声震海天!炮弹精准地命中远处的靶船,木屑横飞,很快便将靶船轰成了碎片!
高效的动力,强大的火力,以及那冷硬的钢铁质感,共同构成了一副令人窒息的画面。这不仅仅是船,这是一座移动的、无可阻挡的海上堡垒!
南洋:宝船队的远航与“友好贸易”
“启明号”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帝国上下。更多的蒸汽明轮战舰和改进型大型帆船开始下水服役,组成了帝国第一支远洋舰队——“宝船队”(致敬前朝郑和,但实力远超)。
舰队司令由经验丰富、且对皇帝绝对忠诚的老将俞通海担任。他们的任务明确:护送大型商船队,南下南洋,重新打通海上丝绸之路,并以实力为后盾,与西洋各国、南洋土邦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获取帝国急需的海外资源。
舰队浩浩荡荡出发,旌旗招展,气势如虹。
航行并非一帆风顺。风暴、暗礁、以及复杂的水文条件,都考验着这支新生的舰队。但蒸汽动力在此时展现了巨大优势,它提供了更稳定的动力和更强的抗风浪能力,使得舰队比纯帆船时代更能把握航向和日程。
抵达满剌加(马六甲)海峡时,他们遇到了第一重考验——葡萄牙人控制的据点和高傲的态度。
葡萄牙驻满剌加总督试图以老牌海上强权的姿态,要求帝国舰队缴纳通行费,并限制贸易规模。
俞通海的做法简单直接。他邀请葡萄牙总督登上“启明号”“参观”。
总督踏上这艘喷吐着蒸汽、甲板光滑如镜、炮口森然的巨舰时,脸上的傲慢瞬间化为了震惊和僵硬。尤其是在参观炮舱时,看到那些保养精良、结构先进的线膛炮,以及水兵们训练有素的操作,他的最后一丝侥幸心理也消失了。
“总督阁下,”俞通海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帝国舰队至此,是为友好通商,互通有无。海峡乃天下人之海峡,非一家之私产。帝国的商船,必须自由通行,并享受最惠国待遇。这是皇帝陛下的意志。”
看着对方舰船上那明显更具威力的火炮,再想想不久前阿尔贝托神父的“意外”死亡,葡萄牙总督艰难地咽了口唾沫,所有的不甘和傲慢都化为了脸上挤出的僵硬笑容:“当……当然!帝国是我们最尊贵的朋友!一切好商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