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县衙后堂的炭火似乎永远烧得那么旺,但今日,空气中却掺杂了一丝不同寻常的黏腻与暧昧。来自上谷郡郡守府的特使,郡丞王文炳,正捧着暖手的茶盏,小口啜饮着黑水特产的高沫茶,眼神却像滑腻的泥鳅,在江辰和周谨脸上来回逡巡。
他身材微胖,面皮白净,留着精心修剪的八字胡,一身绸缎常服用料考究,却掩不住那股子久混官场的老吏圆滑与贪婪之气。他是郡守的心腹,此次前来,名为“视察边县防务,抚慰有功将士”,实则目的,堂上三人心知肚明。
一番冠冕堂皇的寒暄和对黑水县“剿灭豪强、安定地方”的“高度赞赏”之后,话题便如同被无形的手牵引着,滑向了那敏感而危险的边缘。
“江大人年轻有为,实乃我上谷郡之栋梁,边军之楷模啊。”王文炳放下茶盏,笑眯眯地开口,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只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赵半山、钱茂才虽罪有应得,但其在州郡乃至朝中,也并非全无瓜葛。此番动静,可是引得不少大人侧目啊。”
他顿了顿,观察着江辰的反应,见对方只是面无表情地听着,便继续道:“尤其是安北都护府郭都督那边…呵呵,听说对大人您,可是颇有微词。这边境安宁,离不开边军与地方和睦相处,更离不开…上官们的鼎力支持,不是吗?”
周谨在一旁,手心微微沁出汗水。这是**裸的敲打和索贿了。搬出郭孝义和州郡“大人”的压力,暗示江辰需要打点上下,才能保得平安。
江辰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仿佛听不懂对方的弦外之音,只是淡淡道:“王郡丞所言极是。黑水县地处边陲,诸多事务,还需仰赖郡守大人和诸位上官主持公道。江某身为武人,只知尽忠职守,保境安民,于这官场迎来送往之道,实在疏拙,若有不当之处,还望王郡丞多多提点。”
疏拙?王文炳心中冷笑,你若疏拙,怎能短短时间把黑水县经营得铁桶一般,还扳倒了赵半山?但他面上笑容更盛:“江大人过谦了。提点不敢当,只是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余,也需懂得…雨露均沾,和光同尘的道理。有些好处,独享则易招祸患,分享则能…广结善缘,化险为夷嘛。”
他终于图穷匕见,将“分享利益”四个字,**裸地抛了出来。堂内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凝滞,连炭火的噼啪声都清晰可闻。
周谨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看着江辰。他知道自家将军的脾气,最恨的就是这等贪腐索贿之辈,真怕他当场翻脸。
然而,江辰的反应却出乎他的意料。
只见江辰脸上非但没有怒色,反而露出一副“恍然大悟”、“深以为然”的表情,抚掌道:“王郡丞一语惊醒梦中人!是极是极!江某受教了!若非王郡丞提醒,江某几乎误了大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此乃至理!”
他态度转变之快,语气之诚恳,让王文炳都愣了一下,随即心头大喜:看来这姓江的也是个识时务的!毕竟年轻,稍微一吓唬,就乖乖就范了!
“江大人能明白这个道理,真是可喜可贺!”王文炳笑容满面,“不知…江大人打算如何‘分享’,又如何‘结缘’呢?”他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真金白银了。
江辰却露出为难之色:“王郡丞,您也知我黑水县乃是边穷之地,此前又历经战乱,府库空虚,实在是…囊中羞涩。这金银黄白之物,怕是难入郡守大人和各位上官的法眼啊。”
王文炳的笑容僵了一下,心中不悦:没钱?没钱你说个屁!但他还是耐着性子:“哦?那江大人的意思是?”
江辰神秘一笑,拍了拍手。
早已候在堂外的亲卫立刻抬进来两个沉甸甸的红木箱子。
王文炳瞥了一眼,箱子不大,不像能装多少财宝,心中更是轻视了几分。
“江某虽无余财,但幸得手下匠人偶得奇技,制作了些许新奇玩意儿,或可博郡守大人和各位上官一笑。”江辰说着,亲自打开了第一个箱子。
箱内铺着厚厚的锦缎,上面并排放着三面物件,用丝绸覆盖着。
江辰轻轻掀开第一块丝绸。
刹那间,一道耀眼的光芒几乎晃花了王文炳的眼睛!
那是一面脸盆大小的玻璃镜!镜面光滑无比,清晰至极,纤毫毕现!与他家中那面模糊昏黄的铜镜相比,简直如同仙器!
王文炳猛地瞪大了眼睛,呼吸骤然急促!他下意识地凑上前去,几乎把脸贴到镜子上,难以置信地看着镜中那个连毛孔都清晰可见的自己!这…这是何等的宝镜?!恐怕连皇宫大内都未必有如此清晰明亮的镜子!
“此物名为‘水晶镜’,乃海外秘法所制,偶得之。”江辰语气平淡,仿佛在介绍一件寻常物事。
不等王文炳从震惊中回过神,江辰又掀开了第二块丝绸。
下面是一匹折叠好的织物,色泽艳丽异常,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如同晚霞般的流彩绯红,在光线下闪烁着微妙的光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