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已至,北境的寒风裹挟着雪沫,呜咽着掠过“铁壁关”巍峨的城垣。然而,关隘之内,却涌动着一股与严寒截然相反的、几乎要沸腾起来的热潮。这份炽热,并非来自炉火,而是源于人心深处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期盼。
朝廷的钦差天使,终于到了。
消息如同投入滚油的冷水,瞬间炸裂开来,传遍了关内关外每一个角落。士卒、民夫、商人、乃至刚刚安顿下来的流民,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将军府邸,眼神中充满了与有荣焉的兴奋和好奇。
将军立下如此不世之功,朝廷将会给予何等封赏?这几乎是所有人心中唯一的念头。
将军府邸内外,早已洒扫庭除,戒备森严,一派庄重气象。中门大开,红毯铺地,亲卫盔明甲亮,肃立两旁,鸦雀无声,唯有那玄色“江”字帅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平添几分肃杀与威严。
辰时正刻,鼓乐声自远处响起,由远及近,庄重而威严。一支规模浩大、仪仗煊赫的队伍出现在长街尽头。为首的钦差大臣,身着绯色仙鹤补子官袍,头戴乌纱,手持明黄圣旨,面容肃穆,在一众锦衣侍卫和宫中内宦的簇拥下,缓步而来。其身后,跟着长长的车队,上面载满了用红绸覆盖的箱笼,显然是赏赐的财物。
队伍所过之处,沿途军民无不屏息凝神,纷纷躬身垂首,不敢直视,心中却如擂鼓般激动。
江辰早已得报,率领麾下主要将领及文官属吏,身着正式朝服(江辰为武将,乃特赐的蟒袍玉带),于府门外迎候。他面色平静,目光沉凝,看不出太多喜怒,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便自有一股渊渟岳峙、令人心折的气度。
钦差队伍行至府门前,鼓乐声歇。那为首的钦差大臣停下脚步,目光落在江辰身上,脸上露出一抹极其标准的、带着敬重却又隐含距离感的笑容,微微颔首:“江将军,久仰了。本官奉陛下旨意,特来宣旨犒赏三军,并为将军贺功。”
“有劳天使大人远来辛苦,江某感激不尽。”江辰拱手还礼,声音平稳,不卑不亢,“请。”
双方略作寒暄,便移步府内正厅。厅堂之内,香案早已设好,烛火通明,烟气缭绕,气氛庄严肃穆。
所有文武官员按品阶分列两侧,垂手恭立。江辰则立于香案之前,微微躬身,准备接旨。
那钦差大臣深吸一口气,走到香案后,面对众人,缓缓展开了手中那卷明黄色的、用上好绫锦制成的圣旨。其上的纹路在烛光下隐隐生辉。
整个大厅,乃至整个将军府,仿佛瞬间被抽空了所有声音,落针可闻。所有人的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了,目光聚焦在那卷代表着皇权与荣耀的圣旨之上。
钦差清了清嗓子,用他那特有的、带着宫廷韵调的嗓音,朗声诵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闻褒功赏德,国之常典;显忠遂良,世所仰赖。兹有扬威将军、北境行军大总管江辰,忠勇性成,韬略世出。临危受命,镇守北疆,御胡虏于国门之外……”
圣旨的开篇,是惯例的骈四俪六,辞藻华丽,极尽褒扬之能事。将江辰的功绩,从“铁壁关”血战到千里追击,从犁庭扫穴到迫降诸部,娓娓道来,描绘得淋漓尽致,仿佛亲眼所见。每一句赞颂,都让厅内众将的胸膛挺得更直一分,脸上焕发出自豪的光彩。
然而,端立下方的江辰,面色却依旧平静如水,仿佛那圣旨中褒奖的并非自己。他只是微微垂着眼睑,仔细聆听着每一个字,尤其是那些关乎实际封赏的关键词句。
终于,冗长的褒奖词过后,进入了真正的核心——封赏部分。
钦差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变得更加清晰而有力:
“……尔乃奋武扬威,克壮其猷,斩将搴旗,功冠诸军。扬国威于塞外,靖烽燧于北疆,使胡马不敢南牧,朝野得以安枕。此乃不世之功,朕心甚慰!”
“为酬殊勋,特锡恩荣:擢尔为从一品扬威大将军,赐紫金冠、麒麟服,赏黄金千两,锦缎千匹!”
从一品!扬威大将军!这可是武官序列中极高的荣誉衔,虽非实职,却代表着无与伦比的地位和恩宠!厅内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吸气声,众将脸上皆露出欣喜之色。
然而,这还未完!钦差略一顿,声音更加洪亮,几乎一字一顿:
“另,酬尔定鼎之功,特封尔为——定北县伯,食邑千户,世袭罔替!赐丹书铁券,嘉尔勋劳!”
“封爵了!!” “县伯!是伯爵!” “世袭罔替!还有丹书铁券!”
刹那间,整个大厅如同投入巨石的平静湖面,瞬间波澜狂涌!所有将领都激动得难以自持,若非在庄严的宣旨场合,几乎要欢呼出声!
爵位!而且是拥有实际食邑、世袭罔替的伯爵!
在大胤王朝,非皇室宗亲而能封爵者,凤毛麟角!尤其是实爵,更是难上加难!这不仅仅意味着无上的荣耀,更意味着江辰从此踏入了帝国最顶层的勋贵行列,真正成为了“与国同休”的柱石!丹书铁券,更是相当于一道免死金牌(虽然历史证明这玩意时灵时不灵),代表着极致的恩宠和信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