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的运用,如同在雁门关的夜空中点亮了一只无形的天眼,屡次挫败蛮军的夜袭,让守军得以喘息,士气也为之一振。然而,战争的博弈从未停止。铁木真,这位草原枭雄,其学习与应变的能力远超常人。
几次夜袭失败后,蛮军并未放弃这一战术,反而变得更加狡猾。他们不再试图大规模潜行接近,而是采取了更分散、更诡诈的方式。
他们开始利用后半夜浓雾弥漫的时段行动,望远镜的视野在浓雾面前大打折扣。 他们派出的不再是成建制的死士,而是三五人一组的精锐小队,从多个方向、极其隐蔽地渗透,专挑防线衔接的薄弱处和阴影区域下手。 他们甚至学会了制造各种奇怪的声响——模仿狼嚎、风吹断枯枝、甚至丢掷石块——来干扰守军的判断,试探反应,消耗守军的精力和箭矢。
望远镜虽然依旧能提前发现一些较大规模的异动,但对于这些化整为零、如同幽灵般渗透的零星小组,效果大减。关墙防线漫长,总有照顾不到的角落。连续几晚,都有蛮族小队成功摸到关墙根下,甚至 attempted 攀爬,虽然都被及时发现并击退,但守军的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疲于奔命,伤亡也开始零星出现。
“将军,蛮子学精了!望远镜也不好使了!”李铁烦躁地挠着头,“昨晚又有个蛮子差点爬上来,要不是老子巡夜恰好经过,西段那个垛口就危险了!”
张崮也面色凝重:“雾季将至,往后夜间视线会更差。总这样被动应付,迟早会被他们找到漏洞。”
江辰站在望楼上,望着下方黑暗中偶尔闪过的、如同鬼火般的细微动静,眉头紧锁。望远镜拔高了守军的感知下限,但蛮军用更低的“成本”(分散小组)和自然环境(浓雾)来对冲这种优势。战争,就是如此螺旋上升的博弈。
必须要有一种手段,能够瞬间撕破黑暗与迷雾的伪装,将那些隐藏在阴影中的鬼祟,彻底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一个念头再次划过脑海——照明!
他立刻快步走下望楼,直奔匠作营最深处的“天工院”。这里的气氛比以往更加紧张和保密,因为最新的燧发枪试验和“开花弹”改进都在这里进行。
江辰直接找到了负责火器研发的几位老师傅。
“我需要一种能飞上天,并且能长时间燃烧发出强光的东西!要能照亮很大一片地方!”江辰开门见山,用手比划着,“最好能用弩炮或者特制的筒子发射出去!”
老师傅们面面相觑。造地上炸的他们拿手,造天上亮的?
一位擅长烟花火药的老师傅沉吟道:“将军,军中庆典时用的‘起火’(类似烟花),倒是能飞上天亮一下,但时间短,光弱,而且飞不了太远…”
“就用这个思路改!”江辰眼中放光,“加大药量!改进药方,让它烧得更久更亮!外壳用什么轻薄耐热的材料?纸糊的肯定不行…”
“或许…可以用薄铁皮卷成筒?或者…用浸过泥浆的厚纸筒,外面缠紧麻绳?”另一个工匠提出想法。
“试!立刻试验!”江辰毫不迟疑,“需要什么材料,优先供应!我要在三天内看到能用的样品!”
整个“天工院”立刻围绕这个新任务高速运转起来。试验场上,不时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火箭”歪歪扭扭地射向天空,有的半途爆炸,有的根本没亮,有的像流星一样一闪即逝…失败是常态,但每一次失败都积累了经验。
终于,在第二天深夜,一支加粗了药柱、采用双层浸泥纸筒外壳、头部填充了特殊混合燃烧剂的“照明火箭”,被塞进一个改造过的弩炮发射筒内。
“点火!”
引信嗤嗤燃烧。 “嘭”的一声闷响,那支粗壮的火箭拖着尾焰,猛地蹿上夜空,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火箭到达最高点,略微一顿——
成功了!
没有爆炸,而是骤然绽放出耀眼夺目的白色光芒!如同一颗小小的太阳突然出现在夜空中,持续而稳定地燃烧着,将下方方圆数百步的地面照得亮如白昼!岩石、枯草、甚至远处巡逻士兵惊愕的脸庞都清晰可见!
光芒持续了足足十几次呼吸的时间,才渐渐黯淡下去,最终熄灭。
试验场上先是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成了!将军!成了!”老师傅激动得老泪纵横。
江辰重重松了一口气,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虽然这“照明弹”还很原始,射程、亮度、燃烧时间都有很大改进空间,但它的出现,意味着守军拥有了主动撕破夜暗的能力!
“立刻全力生产!优先改装一批弩炮和‘一窝蜂’的发射架,专门用于发射此物!就叫它…‘夜明子’!”江辰当场命名。
然而,如此大的动静,自然瞒不过监军曹瑾的耳目。他很快得知江辰又捣鼓出了一种能“造小太阳”的古怪武器,心中惊疑不定,立刻带着人前来“视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