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来自地下的、一闪即逝的加密信号,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在莉安娜心中漾开层层涟漪。危险?机遇?抑或只是另一个陷阱?
她强行压下翻腾的思绪,当务之急是利用这个避难所的资源生存下去,并尝试恢复与外界的最低限度联系。
信标设备的微弱能源成了生命线。她优先将能源分配给林小七的维生保温箱和意识种子的维护单元,确保他们的稳定。然后,她拆下设备上一块相对完好的备用电池组,又从那堆废旧零件中翻找出一个老旧的、但似乎还能工作的低频信号发射器。
带着这些宝贵的物资,她再次冒着严寒,艰难地返回了迫降在高远处的“星尘号”。
飞船内部比外部更加寒冷,几乎如同冰窖。莉安娜顾不上这些,直接爬进几乎报废的通讯舱。大部分设备早已在撞击和能量冲击中彻底损毁,但她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从避难所找到的零件,竟然奇迹般地修复了一个基础的超低频通讯单元——这种通讯方式速度极慢,带宽窄得可怜,但穿透性强,能耗极低,正适合眼下绝望的处境。
她将修复的单元连接到信标设备的备用电池上,然后开始尝试发送求救信号。
内容极其简洁,重复播放:“‘星尘号’遇险,迫降于未知星球坐标[附着大致星域坐标],急需救援。能源即将耗尽。”她没有透露更多细节,也不敢指望真有救援能抵达这片遥远的死亡星域,但这至少是一个渺茫的希望。
做完这一切,她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那个小小的避难所里。信标设备散发的微弱热量让这里比冰窖般的飞船温暖许多。她仔细研究着设备上残留的只言片语。
【ARK 网络】…【Gamma 系列观测点】…【深度7】…
这些词汇不断在她脑中盘旋。她尝试用修复的通讯单元,以最低功耗扫描特定的、可能与“ARK”相关的频率或信号特征。
一天,两天…时间在死寂中流逝。外面只有永恒的风声和寒冷。求救信号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扫描也一无所获。
就在她几乎要认定“ARK”只是一个早已被遗忘的失败项目代号时——
深夜,当高原的风声似乎都因极寒而减弱时,那个老旧的超低频通讯单元,突然发出了一声极其轻微、不同于求救信号频率回应的嘀嗒声!
莉安娜猛地从浅睡中惊醒,扑到设备前。
屏幕上,一行极其缓慢、断断续续的文字正在被接收解码。信号极其微弱,干扰严重,仿佛来自银河的另一端。
【…ARK…网…节…点…检测…到…求…助…信…号…】
【…身份…验…证…失…败…】
【…查询…Gamma-7…日志…状态…】
【…警告…区域…标记…为…‘回响…禁…区’…】
【…最高…规避…等…级…】
莉安娜的心脏狂跳起来!ARK网络!它真的存在!而且似乎还在自动运行!
她立刻尝试回复,但信号实在太差,发送失败率极高。她只能耐心等待,捕捉着断断续续传来的信息碎片。
【…无法…验证…‘星尘…号’…注册信息…】
【…根据…紧急协议…提供…有限…数据…访问…权限…】
【…连接…不稳定…数据…传输…可能…残缺…】
紧接着,一股极其缓慢、充斥着大量错误校验的数据流开始尝试涌入。通讯单元的存储芯片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莉安娜紧张地盯着屏幕。数据流的内容似乎是…某种历史档案和环境监测日志的碎片?
碎片化的信息逐渐被拼凑起来:
【ARK网络】:全称“方舟遗产记录库网络”(Ark Legacy Repository Network)。并非一个军事或政治组织,而是一个由匿名科学家和历史学家在“大沉寂”时期(指“摇篮”崛起前夜,各大传统星际文明因不明原因相继衰退崩溃的混乱年代)秘密建立的、旨在保存濒危文明知识和监控潜在宇宙级威胁的分布式信息网络。其存在极少为人所知,节点通常隐藏于极端环境或废弃设施中,依靠长效能源自动运行。
【Gamma系列观测点】:ARK网络部署于特定高风险区域的无人自动观测站序列代号。Gamma-7是其中之一。
【深度7】:指代该星球内部特定深度的异常能量/意识活动。日志显示,该活动并非一直存在,而是在约标准历七十年前被一次剧烈的深空能量爆发(记录指向“摇篮”早期一次秘密超空间引擎实验事故)意外“激活”或“惊醒”。自那以后,其活性和强度持续缓慢增强。
【回响禁区】:ARK网络对该区域的最高危险评级。警告所有单位远离,因该区域的“深度7”活动具有极强的意识同化性和现实扭曲特性,任何接触都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连锁反应,甚至可能反向渗透并污染ARK网络本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