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边境地区的空气,仿佛都凝滞着铁与火的紧张感。夕阳的余晖将山峦染上一层血色,更添几分肃杀。陆沉舟、雷炎、林璇三人驾驶着一辆偷换牌照的旧式越野车,沿着“博士”规划的、远离主要干道的崎岖山路,向着黎以边境线疾驰。
车内气氛凝重。陆沉舟脸色苍白,靠在副驾驶座上,闭目调息,强行压制着体内深渊力量反噬带来的阵阵撕裂痛楚和虚弱感。雷炎专注地驾驶着车辆,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前方每一个可能的伏击点。林璇则在后座,快速操作着便携终端,监控着“博士”传来的实时边境巡逻动态和电子围栏的漏洞窗口。
状态:陆沉舟重伤未愈,团队整体战力受损。目标:穿越高度戒备的北部边境。
“前方三公里,最后一个检查站,代号‘钉子’。”林璇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是摩萨德边防部队和军事情报局(阿曼)联合设卡,配备了最新一代的移动式综合侦查系统,包括车载全景扫描X光机。”
威胁确认:车载X光扫描,可透视车辆结构及乘员体内异常(如隐藏武器、爆炸物、甚至体内藏匿物)。
陆沉舟睁开眼,目光沉静。“我们的伪装身份能撑过常规盘问,但躲不过X光扫描。”他们现在的身份是“贝鲁特大学地质勘探队”,证件由周烨提供的渠道紧急制作,足以应付一般检查,但经不起深度技术探查。
“尤其是这个,”陆沉舟从贴身内袋中取出那枚从马萨达基地厕所隔间获取的、储存着“犹太安息日漏洞”关键证据的微型加密芯片。它太小,太容易被忽略,但也太致命,一旦被扫描发现,就是铁证。“它不能丢,也不能被查出。”
雷炎从后视镜看了他一眼:“吞下去?老办法?”这是特工在极端情况下藏匿微小关键物品的原始但有效的手段。
陆沉舟点点头:“只有这个办法。但‘钉子’检查站的X光机分辨率很高,常规吞服,即使芯片很小,也可能在肠道内形成可识别的异物阴影。”
难题:高精度X光扫描可识别体内异常阴影。
就在这时,陆沉舟感到左眼义眼微微发热,一段极其简略、没有任何情感起伏的信息流直接注入他的意识,如同早已预设好的应急程序被触发:
检测到宿主意图执行高风险体内藏匿方案。遭遇高精度透视扫描风险。
“国士无双”底层协议应急响应(残存/被动模式):启动生物辅助功能——【胃酸隔离膜】。
功能说明:临时强化胃部内壁黏膜,分泌特殊生物聚合物,对指定非有机物体进行瞬间包裹,形成可抵抗强酸腐蚀及隔绝特定频率射线扫描的微型屏障。效果持续时间:约6-8小时。副作用:可能引起轻度胃部痉挛与消化功能暂时性紊乱。
没有界面,没有询问,只是一段冰冷的知识告知和生理层面的细微变化感。这残存的系统本能,再次在他最需要的时候,提供了极其精准却代价不明的帮助。
解决方案出现:利用系统残留功能规避扫描。
没有时间犹豫。陆沉舟将芯片放入口中,拿起水壶,仰头将其硬生生吞了下去。几乎在芯片进入胃部的瞬间,他感到胃里传来一阵轻微的、奇异的收缩和温热感,随即平复。
操作完成:加密芯片已安置,隔离膜已生成。
“准备好了。”他声音平静。
雷炎和林璇没有多问,他们信任队长的每一个决断。
检查站越来越近,铁丝网、沙袋工事、闪着红蓝灯光的车辆、以及穿着重型防弹衣、手持突击步枪的士兵清晰可见。那台如同怪兽般的、搭载着巨大球形扫描仪的车载X光系统,就横亘在道路中央,所有车辆必须缓慢通过其扫描范围。
最终考验来临。
车队缓慢前行,气氛压抑到了极点。终于轮到他们。
一名面色冷峻的士兵走上前,敲开车窗:“证件,所有人。下车,接受检查。”
雷炎递上证件,三人配合地下车,站到指定区域。另一名士兵牵着一条嗅觉敏锐的军犬围着车辆打转。几名技术人员则紧盯着X光扫描车的控制屏幕。
常规检查:证件核查,军犬嗅探。
士兵仔细比对着证件和他们的面容,目光尤其在脸色苍白的陆沉舟身上多停留了几秒。“地质勘探?他怎么了?”士兵用生硬的英语问道,指了指陆沉舟。
“山区采样时遇到了滑坡,受了点轻伤,有些水土不服。”林璇迅速用流利的阿拉伯语回答,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担忧和疲惫。
士兵狐疑地看了看,没有立刻发现破绽,挥手让他们通过证件检查。军犬也没有发出警报。
第一关通过。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考验。他们被要求回到车上,以极慢的速度驶入X光扫描区域。
巨大的球形扫描器发出低沉的嗡鸣,发出不可见的射线,从头到脚,从外到内,无情地扫描着车辆和车内的每一个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