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东北那些灵异事 > 第10章 大姐的婚礼

东北那些灵异事 第10章 大姐的婚礼

作者:镇之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11-09 15:32:46

就在小三子五岁那年,大姐订婚了。

对象是靠山屯的一个小伙子,上过高中,很有文化,脑袋瓜也好使。

他们打算年前就结婚,年后一家人搬到辽宁去定居。

之前已经去辽宁看了两次,觉得那里日子更好过,赚钱机会也多。

两人计划奋斗几年后开个小店,免得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

这本来是件好事,但三子的爷爷和爸妈却有些舍不得。

大力从小到大没出过远门,小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家帮忙。

家里弟弟妹妹多,需要人手拉扯。

大点儿了又去生产队挣工分,当老大本来就不容易。

如今要结婚了,还要远嫁辽宁,家里人虽然舍不得,但看对方人很好,也只得同意。

不光是长辈舍不得,弟弟妹妹更是依依不舍。

尤其是小三子,他基本上是大姐和二姐抱大的,小时候不好哄,没少让姐姐们操心受累。

转眼到了腊月,大姐的婚礼定在腊月二十八。

三子妈还为此和介绍人生了气:“就差两天过年,怎么就不能等到正月?

孩子在家辛辛苦苦这么多年,连个年都不能过完再走?”

婆家、大姐对象和介绍人轮番开导,说过完年正月就要张罗去辽宁,时间确实紧张。

而且当地有个习俗,新人正月要串门感谢老亲少友和介绍人,男方家族大,每家都要走到。

要是过完年再结婚,根本忙不过来。

听大家这么一说,三子妈也不好再说什么。

既然亲事已定,就开始准备结婚。

那时候不叫“婚礼”,就叫“结婚”,主要是吃席,没有仪式,分两天办:

头一天女方家办酒席,第二天男方家办,那才叫正日子。

眼看正日子快到了,三子妈开始忙活陪嫁。

用三子爸的工资给新姑爷买了辆自行车,又准备了缎子被面、枕巾、暖壶等。

那时候结婚简单,自己准备一部分,亲朋好友送一部分,花不了多少钱。

前几年结婚花个百八十块就算多的,早些年更少。

三子爸说他结婚时就花了十块钱,娘家还退回了三块。

在大姐结婚的前两天,弟弟妹妹们都缠着她不放。

不光是因为大姐要嫁人,更因为她婚后就要去辽宁,可能几年都回不来。

大姐平时对弟弟妹妹特别好,有好吃的都让着他们,这一走,大家都很舍不得。

这天晚上吃完饭,二姐破例没让大姐收拾碗筷,她说:“大姐要走了,我得开始接班,先适应适应。”

这时,小三子神神秘秘地把大姐拉到了西屋。

西屋是南北炕,北炕用一道墙隔开,大姐二姐两个女孩住那里,图个方便。

南炕是爷爷和三子大哥住,三哥和二哥则住在东屋的北炕。

那时候东北农村就这样,人口多房间少,只能这么住。

小三子把大姐拽到西屋北边的小屋后,从兜里掏出一把水果糖,在手里数着。

大姐吃了一惊——那时候一毛钱能买七块糖,还能装一瓶酱油。

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哪来的钱买糖?

就在大姐惊讶时,小三子数了半天,最后留下两块,剩下的都给了大姐,一本正经地说:

“别给他们了,你自己留着吃,这是给你结婚的礼物。”

听着弟弟奶声奶气却格外认真的话,大姐眼圈红了,说了声“谢谢我老弟”,然后留下四块,剩下的又还给三子:

“你留着吃吧,过年让你姐夫再给你买。”

说完抹抹眼泪出去了。

三子放嘴里一块糖,把剩下的揣回兜里。

第二天,快到正日子了,三子家开始发请帖。

中午时分,屯子供销社的小李子来了,手里还提着一杆扎枪,笑着对三子爷爷说:

“张叔,我随礼就随这个行不行?”

三子爷爷一看就骂:“小瘪犊子,哪有随礼随扎枪的?这不是我家的扎枪吗?怎么弄你那儿去了?

昨儿我还找呢!这可是个宝贝,分地主时分的,据说是老地主家从一个老猎人那儿要来的,我还拿这个扎过日本鬼子呢!

赶紧给我!”

小李子一听,打哈哈说:“这可不能怨我,我这不是给您送回来了吗?您还生我的气啊?

哎呀昨儿个可乐死我了,小三子拿这个去供销社换糖去了。

他把这个给我,我给了他两毛钱的糖。

我知道这扎枪对您很重要,就留下来了,要是我不留,怕他给弄丢了。”

三子爷爷一听,气乐了:“这小犊子,敢拿我的宝贝去换糖?看我不揍他屁股!”

小李子赶紧劝:“您可别打,我就跟您叨叨让您知道咋回事。

小三子才四五岁,机灵是机灵,但他哪知道您刚才说的那些?”

三子爷爷却说:“那不行,小时候拿扎枪换糖,大了还不得拿扎枪抢供销社?不行!

你们谁看见小三子了?把他给我找来!”

这时,大姐大力正在招呼客人,听见爷爷喊,赶紧问怎么回事。

爷爷一说,她笑了:“您可别打三子,他用这扎枪是给我换糖,还祝我新婚快乐呢!”

三子爷爷先是一愣,随后也笑起来。

见爷爷笑了,大力把二姐、大哥和二哥都叫过来,对他们说:

“你们几个昨天都吃到糖了吧?咱四个一人一块,那是三子在供销社赊的,一共花了两毛钱。

你们几个凑凑,咱们给小李叔。我就当是你们几个给我随礼了啊!”

哥几个姐几个一听都蒙了:怎么吃块糖还得凑钱?

但大姐发话了,只好照办。

三哥二哥嘟嘟囔囔:“这糖可真贵,一毛来钱一块,吃都吃不好。”

最后,大姐把两毛钱递给了小李叔,小李叔也把他带来的一对圆镜子给了大姐,这就是他随的礼。

那时候结婚很有意思,谁家办事都会收到老亲少友送的脸盆、香皂盒、小镜子等,就是这个意思。

然后大家坐在一起吃席热闹热闹,聚一聚,不会有人挑理。

随礼多少不在乎,在乎的是浓浓的乡情。

经过这么一折腾,小三子也趁乱免去了一顿皮肉之苦,大家呵呵一笑了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