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编织开班技能授 智能套餐暖基层
“家和院”的清晨总飘着玉米豆沙包的甜香。母亲站在面案前,正将最后一批玉米面团捏成小巧的包子,豆沙馅是昨晚特意熬的,混了少许玉米粒,甜而不腻。“晴晴,快把宝宝的学步鞋穿上,今天编织班要开班,好多老乡要来,让娃们也见见热闹。”母亲回头喊,目光落在爬爬垫上——哥哥扶着墙已经能小跑,小脚丫踩得地面哒哒响,手里还攥着个迷你玉米挂件;妹妹跟在后面,跌跌撞撞地追,嘴里脆生生喊着“哥哥”“玉米”,小脸蛋憋得通红。
苏晚晴笑着走过去,给双胞胎系好鞋带:“这俩孩子越来越皮了,昨天刚教他们认了玉米挂件,今天就攥着不放。”她拿起一个刚蒸好的玉米豆沙包,掰成碎末喂给妹妹,小家伙张嘴就含,小嘴巴动得飞快,还不忘伸手去抓哥哥手里的挂件。哥哥见了,连忙把挂件举得高高的,逗得妹妹“咯咯”直笑。
“爸爸!爸爸!”小电背着书包从房间跑出来,手里拿着一叠作文稿,“王老师说我的获奖作文能投稿到农业期刊,让我再抄一遍修改版!今天编织班开班,我放学回来帮妈妈给老乡们分发材料好不好?”林凡刚洗漱完,手里拿着智家生态科的公益套餐安装清单,摸了摸小电的头:“当然好!咱们小电越来越能干了。今天智家的人要给乡村教师和村医装智能设备,爸爸得去盯着,中午你放学,咱们一起去看看安装情况。”小电眼睛一亮,抓起一个玉米豆沙包就往外跑:“太好了!我要让老师们也尝尝奶奶做的包子!”
送完小电和双胞胎,苏晚晴直奔村合作社——“乡村女性创业联盟”首期编织培训班今天正式开班,昨天报名的200多名留守妇女已经来了不少,合作社的大院里摆满了临时桌椅,桌上整齐地放着泡软的玉米皮、剪刀、彩线。强子正帮忙搬材料,看见苏晚晴就挥手:“苏姐!材料都备齐了,农数科技送来了500斤优质玉米皮,足够今天用的,就是有几个大姐担心学不会,正坐在那边发愁呢。”
苏晚晴走过去,坐在几位大姐身边,拿起一捆玉米皮笑着说:“张姐、李姐,别担心,编织看着复杂,其实很简单,我一步步教你们,今天保证每个人都能学会编基础挂件。”她拿起三根玉米皮,演示着编辫子的手法:“大家看,先把玉米皮分成三等份,像编麻花一样交叉编织,力度均匀点,编出来才好看。”说着,她快速编出一小段,收尾捏紧,一个简单的玉米造型挂件雏形就出来了。
几位大姐看得眼睛发亮,连忙拿起玉米皮跟着学。张婶的手有点抖,编了几下就散了,急得额头冒汗:“苏妹子,我这手笨,编不好咋办?”苏晚晴笑着帮她调整玉米皮的松紧:“别急,刚开始都这样,慢慢来,你看,把这根往这边拉,那根往那边压,慢慢就顺了。”母亲也在旁边帮忙指导,耐心地纠正大家的手法:“玉米皮泡软点就不容易断,编的时候别太用力,不然会起皱。”
正忙着,林凡的手机响了,是智家生态科的项目负责人打来的:“林总,首批公益套餐安装遇到点小问题,有几位乡村教师家的电路比较老旧,担心带不动智能设备,还有的村医担心不会操作,有点抵触。”林凡沉稳地说:“电路老旧的,让电工先帮忙改造,费用咱们出;操作问题,让技术员手把手教,把操作步骤做成图文并茂的手册,再录个方言版教学视频,保证大家都会用。我现在就过去看看。”
挂了电话,林凡赶到离合作社最近的乡村教师王老师家。智家的技术员正在检查电路,王老师站在旁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林总,我家这房子建了二十多年,电路确实老了,要是太麻烦,就别装了。”林凡笑着说:“王老师您别客气,电路改造很快,您平时备课辛苦,装了智能恒温系统,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还能远程控制家电,省不少事。”电工很快就改造好了电路,技术员开始安装设备,边装边教:“王老师,这个是温控器,按这个键调温度,手机也能连,您下班路上就能提前开空调。”王老师试着按了几下,脸上露出笑容:“真方便!以后备课再也不用冻手冻脚了。”
与此同时,苏晚晴的编织班进展顺利。大多数妇女已经掌握了基础编织手法,开始尝试编简单的挂件。一位年轻的宝妈抱着孩子来上课,孩子有点哭闹,苏晚晴把提前准备的玉米造型小玩偶递给孩子:“来,宝宝玩这个,妈妈专心学编织,以后给宝宝编更多好看的玩具。”孩子抱着玩偶,果然不闹了,宝妈感激地说:“苏姐,太谢谢你了!我在家带孩子没收入,就想学着编点东西卖钱,给孩子买奶粉。”
中午,小电放学回来,直奔合作社帮忙。他学着苏晚晴的样子,给老乡们分发彩线和剪刀,还帮着整理编好的半成品:“张婶,你编得真好看!这个挂件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张婶笑着说:“还是小电会说话,等婶编好了,先给你编一个最漂亮的!”母亲特意送来一保温桶玉米粥和一筐玉米豆沙包,让大家趁热吃:“大家辛苦了,先吃点东西垫垫,下午接着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