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股海破寒暖乡冬,智扶包材稳手作
10月21日(周一)的晨霜凝在村供暖站的铁皮管道上,王师傅正用扳手敲着冻裂的阀门,金属碰撞声在冷空气中发脆——他手里攥着张维修单,指节冻得发红:“林总,您可来了!这阀门坏五天了,暖供控的人说‘乡村配件没库存’,要换就得买整套供暖机,一台要3万,咱这站供着村里20户老人,再过半个月就降温,没暖气老人扛不住啊!”
供暖站斜对面的手作坊里,陈婶正把堆成山的布偶往纸箱里塞,包装纸的脆响混着愁绪飘出来——她拿起个印着外资logo的包装袋,指尖蹭过粗糙的纸面:“不光供暖,咱这手作订单也悬!包材研的人说‘低价包装纸断供’,只剩15块一个的外资礼盒,咱这布偶卖50块,包装就占三成,双11的订单堆了200个,再不发就违约,违约金都够赔本了……”
林凡把小电往怀里紧了紧,小家伙的手揣在他兜里,还透着凉——这不是简单的“配件短缺”或“包材断供”,是黑石、欧空研趁冬储和电商节,掐住了乡村“过冬的暖”和“手作的利”:美股的“暖供控”垄断了长三角乡村小型供暖设备的维修和配件,黑石控股后,故意以“库存”为由拖延维修,逼买高价整机;欧股的“包材研”把控手作包装的核心供应链(平价包装纸、麻绳、标签),欧空研施压断供,逼用外资高价礼盒,想让陈婶这样的手作人要么放弃利润,要么给外资代加工。
这两波卡脖子,一头连着老人的过冬安危(降温后没暖气易生病),一头连着手作人的订单活路(双11违约就砸招牌)——比之前的农忙加油、日常买货更“急冬”,一天都拖不起。破局不能再走“建共享点、搞直采”的老路,得“技能互助 本土造材”双管齐下:一边在股市砸断暖供控、包材研的牟利根基,一边组“乡村维修互助队”和“本土包材工坊”,把“修暖气”和“做包装”这两件暖心事,交到老乡自己手里。
“强子,你现在去两处——先去‘暖微修’(王师傅牵头的老电工队),跟王师傅说我们投4亿,不用买新机,把村五金铺闲置的库房改造成维修车间,今天就请城里的维修师傅来带教,中午前把配件图纸发深圳厂家加急做,周三前准能修好阀门,维修价按原来的收,差价咱补;再去‘包微坊’(陈婶牵头的手作户联盟),给他们3亿,别买外资礼盒,用村里的废纸、玉米皮、麻绳做包装,今天就请非遗剪纸的张奶奶来教扎花,周三前就能出第一批包装,老乡用包装只收1块钱成本费,赚的钱补材料钱。”林凡帮王师傅把冻裂的阀门裹上保温棉,“王师傅别慌,周三前暖气准能供上,老人冻不着。”
转身对周彤说:“你跑住建局和文旅局——跟住建局说暖供控拖延乡村供暖维修,影响老人过冬,要他们发函要求24小时内提供配件,同时给暖微修发‘乡村应急供暖维修资质’;跟文旅局说包材研断供平价包材,影响手作产业,组织10个手作协会联名,给包材研总部发抗议信,再请局里帮包微坊申报‘传统包装技艺’扶持项目,拿材料补贴,做包装更便宜。”
孙浩已经把笔记本放在供暖站的值班桌上,屏幕亮着暖供控(美股88美元)、包材研(欧股70欧元)的行情,小电凑过去,把手里的毛绒小太阳贴在屏幕边,含混喊“暖、亮”。林凡揉了揉儿子的头,指着屏幕:“交易室就设这儿,这周玩‘互助破局 本土造材’——美股盯暖供控,用‘长三角乡村供暖协会’的海外账户诱空(暖供控最怕‘漠视老人过冬’的负面),砸到78美元逼他们供配件,再收他们的闲置维修站转给暖微修;欧股盯包材研,收集他们‘断供平价包材 推外资礼盒’的证据,联合海外手作买家投诉(他们也嫌外资包装贵),做空施压逼他们恢复供材,赚的钱除了投维修和包材,还要给老电工发带教补贴、给手作户补材料费,咱不能让老人挨冻、手作人亏本。”
妈妈发来微信,说“煮了姜枣茶,装在保温壶里,让强子带过来,给王师傅、陈婶也暖手”。林凡对着屏幕笑:“乖,爸爸帮王爷爷修暖气,帮陈奶奶做包装,忙完就陪你玩小太阳。”挂了微信,强子已经拎着工具包往五金铺走:“暖微修的老电工都在库房等着,包微坊的玉米皮、麻绳也备好了,中午前准有眉目!”
上午8:30,供暖站值班桌成了临时交易室——三块屏幕并排亮着:孙浩调着暖供控、包材研的实时行情,第三块屏放着维修车间改造的直播、包材工坊的材料准备;小李趴在桌上拆分资金,笔尖飞快:“57亿人民币兑8亿美元,6个‘长三角乡村供暖协会’离岸账户投美股(暖供控),先建40%空单,目标砸穿83美元;7个‘海外手作买家联盟’账户投欧股(包材研),建35%空单,同步收集断供证据;剩下的7亿人民币,4亿给暖微修做配件、请师傅,3亿给包微坊买材料、搞培训,现在就打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