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推广破局护民生,智斗围堵稳落地
2029年4月3日(周一)的江苏常州,御景园6幢1601的晨光裹着米粥香——妈妈正给刚满一岁的小电喂小米粥,小家伙攥着勺子往爷爷碗里送,含混喊“爷、吃”;林凡蹲在旁边擦桌子,爷爷翻着乡村医院的用药清单,指着“降糖药”那栏笑:“张教授的药要是能进乡村医院,村里的老人就不用跑县城买药了。”林小雨趴在茶几上,举着刚画的“AI推广图”:“哥,你看,我画了AI机在20个村的田埂上飞,标‘虫情全监测’,王博哥说要贴在推广车上!”
林凡刚夸完小雨,手机就跟炸了似的——三条急讯撞进来:本草研的张教授发语音,声音发哑:“林总,药进乡村医院的审批被卡了!黑石的人找了卫健委的办事员,说咱们的药‘临床数据不全’,下周就该给30个村送药,这可咋整?”智脑的王博发视频,推广车停在村口被拦:“黑石的人跟村民说‘AI机偷收集数据,要卖外国人’,老乡们不让机器进村,播种完就得测虫,晚了就来不及!”聚能芯的李总更急:“绝缘漆断货了!黑石把国内唯一的耐高温绝缘漆厂包了,说要货就得把线圈量产技术交出去,聚核能等着线圈扩实验,这可咋弄!”
林凡捏着手机,指节都泛白——预知里黑石的阴招更毒:不搞临时破坏,专卡“技术落地的最后一步”:审批卡脖子、推广造恐慌、量产断原料,就是想让这三项技术“成了也用不了”,最后逼他们低价拱手相让。他深吸口气,转身对屋里喊:“强子、周彤,20分钟后公司集合!分三路破局,周五前必须让药进医院、AI进村、线圈量产——不能让老人断药、稻子遭虫、实验停摆!”
小电拽着他的裤腿喊“爸、陪”,林凡蹲下来抱了抱儿子,声音软了些:“乖,爸爸去帮爷爷的老乡们拿药、护稻子,很快回来陪你玩机器人。”妈妈把刚热的包子塞给他:“去吧,路上带点包子垫肚子,解决事别跟人急,找路子说理去,咱们占理怕啥。”
上午8:30,公司会议室里,林凡把任务拆得钉死:“周彤,你带本草研的临床数据、村医证明,去市卫健委找审批科——别跟办事员耗,直接找分管乡村医疗的李主任,用真病例说话,今天必须问出卡审批的原因;强子,你带AI机去南方村做‘数据透明演示’,让村民看着数据只存在本地光储站,没往外卖,王博跟你走,当场测虫给老乡看;我去对接绝缘漆——聚能芯要的是180℃耐高温绝缘漆,黑石包了大厂,咱们找小厂,特别是做军工配件的,肯定有适配的,今天就去苏州的军工绝缘材料厂,抢在黑石前面锁货。”
周彤捏着一摞临床报告,指尖发紧却语气稳:“放心,我找了去年用药的10个村医,都愿意去卫健委作证,就不信说不通。”强子扛着AI机的备用硬盘,拍胸脯:“数据透明简单,把硬盘拆下来给村民看,里面只有虫情数据,连村民姓名都没有,看黑石还怎么造谣。”林凡点头,抓起车钥匙:“我这边联系了苏州的线人,那厂给军工做电机绝缘漆,耐高温肯定够,咱们去了就签合同,付全款锁货。”
9:15,周彤先到市卫健委——审批科的刘办事员坐在办公桌后,翻着本草研的材料,头都不抬:“临床数据就300例,不够,回去补够1000例再来。”周彤早有准备,掏出一叠村医签字的用药记录:“刘老师,这是30个村的用药记录,1200个老人吃了药,血糖都稳了,村医们都在楼下等着,要不要请他们上来跟您说?”
刘办事员的笔顿了顿,脸色沉下来:“我说不够就不够,别跟我来这套。”周彤没慌,直接掏出手机拨李主任的电话——之前做乡村医疗项目时,李主任曾夸他们“干实事”。电话接通,周彤把情况一说,李主任立马说:“你让刘办事员接电话。”
刘办事员接完电话,脸都白了,赶紧翻材料:“这……这材料我再看看,下午就能出审批意见。”周彤心里清楚,肯定是黑石找了他,但李主任压下来了。她没戳破,笑着说:“麻烦刘老师快点,村里的老人还等着吃药呢。”刚出办公室,就看见黑石的人在走廊拐角,恶狠狠瞪着她,周彤没理,直接下楼找村医们报喜。
同一时间,强子和王博赶到南方村——村口围了不少村民,黑石的两个男人站在中间喊:“这AI机拍田就是偷数据,你们家的地在哪、种啥,外国人全知道!”村民们抱着胳膊,没人让开,王博急得要哭,强子拽住他,直接把AI机的硬盘拆下来,举得高高的:“老乡们,你们看!这硬盘里只有虫情照片,没有你们的名字、没有地的位置,数据只存在村里的光储站,连网都不上,咋卖外国人?”
他蹲下来,把硬盘插在笔记本上,点开文件夹——里面全是稻田的照片,标着“3月28日 蚜虫3只/株”,连村名都没写。村里的老支书凑过来看,指着照片笑:“这不是我家的田吗?就拍了虫,啥也没拍!”强子趁机说:“现在就测老支书家的田,要是数据泄露,我赔你们所有损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