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 > 第18章 亿国人撑得起大片

会议室内的气氛有些凝滞。

李扬看着韩三坪脸上那副吃瘪的表情,知道刚才的话已经起到了效果。

他适时收敛了锋芒,语气转为平和但依然坚定。

\"三爷,\"李扬缓缓开口,\"我其实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片'?\"

韩三坪抬起眼,目光中带着探究。

\"您主导的大片计划我一直非常关注。\"李扬继续说道。

\"但恕我直言,从《英雄》之后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来看,我认为整体上不能算是成功——

无论是在国内外的票房预期、口碑评分,还是所谓国际奖项上,都与投入的巨大资源不相匹配。\"

韩三坪的眉头微微皱起,但没有打断。

\"从《英雄》开始,它确实开启了一个时代。\"李扬客观分析道。

\"国内与美丽国双方强力推广下,全球票房达到约1.77亿美元,其中北美票房5370万美元。这无疑是一个突破。\"

\"但是,\"他话锋一转。

\"为了这个突破,我们付出了多少?”

“我了解到,为了进入北美主流院线,美方发行商米拉麦克斯公司要求重新剪辑以符合西方观众口味,大幅压缩了影片时长,削弱了原有的哲学意境和文化表达。”

“在分成协议上,中方也做出了巨大让步,实际收益远不如票房数字看起来那么光鲜。\"

李扬注视着韩三坪:\"这种用创作妥协和利润让步换来的'成功',其代价是否过于高昂?”

“所以,《英雄》更像是一次艰难的破冰,有其历史功绩,但作为商业模式的'大片之路',它从起点就充满了不对等和妥协,难以复制和持续。\"

韩三坪的目光变得深邃,似乎想起了当年谈判时的艰难。

\"之后的《十面埋伏》北美票房1100万,《无极》更仅有670万,《满城尽带黄金甲》北美票房仅656万美元...\"

李扬一一列举,\"这些投资动辄数亿的电影,在海外市场几乎都遭遇了滑铁卢。”

“还有像《墨攻》这样的电影,巨资投入,最终却因各种原因根本无法在海外主流市场发行,血本无归。\"

他总结道:\"三爷,事实一次又一次证明:不是你们不够努力,也不是导演们不认真,问题的核心在于——

欧美主流观众,他们本质上看不上这种'东方式大片'。\"

韩三坪终于开口:\"那你认为问题出在哪里?\"

李扬想了想,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我们年轻人有句俗话叫'舔狗不得好死,一直舔一直死'。\"

看到韩三坪露出狐疑的表情,李扬立刻解释:\"就是'上赶着,没好果子吃'的意思。别人不喜欢、看不起你,你再积极迎合又有什么用呢?\"

他深入分析。

\"归根结底,人家西方想看的是什么?他们想通过电影看我们的'愚蠢'、'落后',或者符合他们想象的我们,以满足他们的优越感。”

“所以你看那些专拍阴暗面、迎合西方评委口味的所谓'艺术电影'就在国外各种拿奖。\"

\"可这种拿了奖又有什么用?\"

“第一次第二次或许还能靠'国际获奖'的名头骗一下国内观众进场,第三次第四次呢?\"

\"这些影片的观点本身是狭隘的,严重伤害国内观众的情感,国人怎么会持续认可和买单?\"

李扬的语气带着批判,\"归根结底,欧美观众和我们是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韩三坪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说。\"

\"欧美卖座的都是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一个人甚至单挑全宇宙。\"李扬对比道。

\"而我们国内的观众,虽然平时各有各的小算盘,但在大是大非、家国情怀面前,那都是敢为人先的。”

“我认为《英雄》当年在国内能创下2.5亿人民币的惊人票房,正是切中了这种'为天下'的集体主义情怀,吃了很大的时代红利。\"

\"为什么后来学《英雄》模式的大片不灵了?\"李扬自问自答。

\"因为观众被骗进过一次电影院后,发现这些电影徒有其表,故事空洞,情感虚假,根本不是他们心中想看的那个'大片'。”

“没人喜欢上第二次当!这些电影成了既不中也不西的怪物,两边不讨好。\"

韩三坪的表情变得严肃,显然这些话触动了他。

\"所以我说,真正的大片,标准只有一个:能让观众心甘情愿走进影院,看完后觉得值回票价、不后悔的电影!\"

李扬斩钉截铁地说,\"大投资、大明星、大导演、大制作,这些都只是吸引观众的手段之一,而且是辅助手段,绝非核心!”

“事实证明,如果故事讲不好,价值观不与国人共鸣,再大的投入也会失败退场。\"

看到韩三平陷入沉思,李扬乘胜追击。

\"很多导演把票房失败归咎于'国内市场太小、经济不行',这真是可笑又无耻!纯粹是自己无能却怪环境不好!\"

他列举成功案例:

\"《英雄》国内2.5亿票房,没撑起来吗?”

“再远一点,80年代的《少林寺》,以几毛钱的票价创下约1.6亿元的票房神话,那时候国人更穷不是吗?”

“就说最近的《疯狂的石头》,350万成本,撬动了近2350万票房,回报率惊人!\"

\"所以,真没必要一味跪舔欧美标准。\"李扬总结道。

\"在我国,国人喜欢,就是最大的标准!国人愿意掏钱看的电影,就是真正的大片!\"

韩三平惊叹道:\"你这是在重新定义'大片'啊!\"

\"对,我就是要重新定义!\"李扬自信地说,\"而且我敢说,按这个标准去拍电影,肯定能挣钱!\"

他进一步阐述:\"不过,欧美人有一样好,他们是真慕强!只要我们自身足够强大,'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见韩三平露出疑惑的表情,李扬解释:\"就是当我们强大了,自然会有很多人来帮我们说话、找理由夸我们。\"

韩三坪哈哈大笑,“你是说牛不用我们自己吹,自然有人会帮我们吹?”

“韩总总结的很到位,就是这个意思。”

他对比讽刺道:\"就像我们的《读者》《青年文摘》,过去常年各种吹嘘西方如何好,很多时候都是生拉硬拽、片面解读。”

“我认为,国人对美丽国的了解,远胜于美丽国人对我们的了解,他们才是生活在信息茧房里。\"

\"国内电影只有先在自己土地上强大起来,做出真正能刺痛他们、让他们无法忽视的作品,才能迫使他们改变偏见。\"

李扬最后说道,\"而13亿的国人,撑得起这样真正意义上的'大片'!\"

一番长篇论述完毕,李扬停了下来,给韩三坪消化的时间。

会议室内陷入长久的沉默。

韩三坪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他眼神飘向远方,显然被这一套结合了尖锐批评、数据支撑、文化分析和未来展望的完整逻辑深深触动。

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会议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只有韩三坪脑中翻腾的思绪在激烈碰撞。

李扬安静地等待着,他知道,这些话语已经像种子一样播撒在这位中国电影掌舵人的心中。

无论今天的结果如何,这些理念都已经无法被轻易忽视。

韩三坪终于缓缓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着李扬。

那眼神中有惊讶,有深思,有震撼,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

\"年轻人,\"他缓缓开口,声音有些沙哑,\"你今天说的这些...让我很意外。\"

李扬保持沉默,等待下文。

他想起后世的《战狼2》;

想起了《哪吒系列》;

想起了《流浪地球系列》。

这些电影的成功,都是他理论的最强注脚。

当然,这些此时都无法和韩三坪说起。

他只是静静的看着韩三坪。

韩三坪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北京的天空。

良久,他转过身来,脸上露出一种豁然开朗的表情。

\"或许...\"他顿了顿,\"我们是该重新思考一下了。\"

这句话很轻,但落在李扬耳中,却重如千钧。

他知道,这场观念的对决,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国内电影的未来,或许真的会因为今天的这场对话,而发生微妙的改变。

而《南京照相馆》,正是这个新理念的第一块试金石。

“找个时间,把余伟国叫来,咱们聊聊合作的事吧。”

韩三坪如是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