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 > 第127章 一剑光寒震九州!

随着青锋影业在各大社交平台同步更新2009年度拍片计划书。

这短短数百字内容,其引发的效应,远非一颗石子投入湖面所能形容。

它更像是一艘巨轮,悍然撞入了本就不甚平静的华语影视圈,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席卷一切的滔天巨浪。

计划书其实写得很简单。

除了项目名称、监制、导演和寥寥数语的核心亮点与背景设定,再无更多细节。

这种“留白”艺术,在信息饥渴的舆论场中,瞬间变成了全民参与的“阅读理解”大赛。

全网都在疯狂抠着这份计划的字眼,进行着各种猜测性、甚至臆想性的解读。

首先是针对这个计划本身的。

李扬两部电影的巨大成功,使得正面解读与惊叹占据了主流声量的大部分。

影视论坛“电影票房吧”里,一篇题为《拆解‘一剑光寒’:李扬的棋局到底有多大?》的帖子迅速成为热帖。

楼主“资深制片马甲”发表了他的分析。

“诸位,看清楚,这不是系列片,这是多类型、多导演的全面出击!

科幻、武侠、都市、动画,李扬这不是在下棋,他是在布局一个属于‘青锋’的品牌宇宙!

用不同类型片覆盖不同受众,再用‘李扬监制’和‘青锋导演团’这块金字招牌保证基本盘,这商业视野,领先国内同行至少五年!”

羡慕嫉妒的声音也随之而来。

名为“娱乐圈会计”网友在博客发文。

他算了一笔账:

“《南京照相馆》成本600万,票房6.14亿;

《战狼》成本未知,但以其军事动作类型和后期特效看,绝不会是天文数字,目前票房直奔17亿。

扣除所有成本、分账,青锋影业和李扬个人赚取的利润,足以支撑他同时启动这四个项目。

不到两年,从零到行业新贵,这赚钱速度,让人眼红啊!”

当然,质疑者亦不在少数,且言辞犀利。

某知名影评人在其专栏中写道:

“我必须给这股狂热泼点冷水。

同时启动四个项目,涉及的都是高概念、高投入的类型,这对任何一家成熟电影公司都是巨大的管理挑战和资金压力。

李扬导演才华横溢,青锋团队士气正盛。

但是,小心步子太大,扯着蛋!

这句老话,并非全无道理。

电影不是流水线产品,艺术创作需要专注和沉淀。”

这条评论下方引来不少认同。

“支持理性声音!”

“坐等打脸!”

类似的留言获得了大量点赞。

争论更激烈、也更细致的,则聚焦于各个项目,尤其是万众瞩目的《流浪地球》。

在中国的科幻迷群体中,这份计划书不啻于一道划破夜空的曙光。

贴吧“科幻世界”吧内。

一片“泪目”、“有生之年”的欢呼。

吧主“星辰旅者”发长帖感慨:

“兄弟们,我们等了太久!

回顾中国科幻电影史,从《珊瑚岛上的死光》的尝试,到《大气层消失》的寓言。

再到前几年那些名为科幻、实为爱情或喜剧的‘伪科幻’……

我们不是没有过科幻片,但我们几乎没有过在视觉、概念和规模上能称之为‘大片’的硬科幻!

它们要么受限于技术,五毛特效感人;

要么受困于投资,场景小家子气;

要么偏离了类型核心,挂着羊头卖狗肉。

李扬不一样!

他前两部作品大成功,这已经证明了他对电影工业化的坚持和对市场脉搏的把握。

他有魄力、更有能力去砸钱做特效!

《流浪地球》!

带着地球去流浪,这本身就是最浪漫、最东方的硬核设定!

我相信,这一次,我们是真等到了一个有机会把科幻拍成大片的人!”

然而,质疑者的冷水也泼得毫不留情。

豆瓣“影视评论”小组中,一篇高赞帖子分析道:

“诸位先别嗨得太早。

别忘了李扬是靠什么起家的?

《南京照相馆》!

一部低成本、强剧情、靠情感和议题出圈的文艺片。

这说明他最擅长、最熟悉的路径是‘以小博大’。

人性如此,成功者最容易路径依赖。

我敢打赌,《流浪地球》大概率又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文艺片!

重点肯定放在末日下的人性挣扎、家庭伦理,至于行星发动机、星际航行?

可能就几个背景镜头糊弄一下。

劝广大网友别抱太大希望,免得失望越大。”

还有一部分人,则从“钱”的角度发出了灵魂拷问。

知乎上出现了一个名为:“如何评价青锋影业公布的四部新片计划?”的问题。

一个自称“创投圈人士”的回答获得了高票认同:

“年轻人,你们太天真了。

李扬才二十出头,凭借两部电影实现财富自由……

这笔钱有多大,你们根本想象不到。

正常人突然暴富,想的肯定是享受生活,或者投资一些稳妥的项目。

科幻电影?

那是公认的资金黑洞、无底洞!

好莱坞都玩得小心翼翼。

你们真相信一个年轻人会把自己好不容易赚来的米……

还没捂热乎的巨额财富,全部砸进一个风险极高、回报周期极长的重工业项目里?

相信李扬会投资大巨量资金,拍有奇观级画面的硬科幻的人,你们这辈子算是有了。

我估计,最后成片,能有个《长江七号》级别的特效含量,就算他良心发现了。”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股强大的声音,是基于对李扬的无限信任。

在“李扬吧”里。

无论是偏好他白净书生形象的“白扬”,

还是钟情他硬汉军人形象的“黑扬”,

此刻都暂时放下了“内部争执”,统一了战线。

一位“白扬”大粉发文:

“姐妹们!

看到计划书了吗?

扬扬除了自己导演《流浪地球》,还要监制另外三部!

这是什么?

这是品质保证啊!

《南京照相馆》的厚重,《战狼》的热血,现在又有科幻、武侠、都市、动画……

我们家扬扬就是全能!

未来一年,至少有四部‘青锋出品’可以期待,这简直就是我们粉丝的狂欢年!

幸福到晕厥!”

一位“黑扬”代表则在虎扑影视区发言:

“哥几个别吵吵了。

李扬这人,办事靠谱!

《战狼》之前谁看好?

结果呢?

脸疼不?

他现在有钱有口碑,敢这么玩,肯定有他的底气。

别的不管,就冲‘李扬监制’这四个字,《绣春刀》我必看!

路阳导演是谁我还不清楚,但是青锋出品,必属精品!

《流浪地球》更不用说,扬哥亲自操刀,就算是文艺科幻,那也肯定是顶级文艺科幻!

总比看那些流量烂片强吧?

反正我信他!”

这股“信任”逐渐汇聚,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声浪。

他们或许对科幻类型抱有疑虑。

但对“青锋”这个厂牌和李扬个人的专业能力,投下了坚定的信任票。

网络上的唇枪舌剑、理性分析与情绪化表达交织,将“青锋影业年度计划”这个话题牢牢钉在各大平台的首页上。

正面、反面、中立的观点激烈碰撞,每一个字节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质疑与无限的想象。

而此时,有一个大姑娘,坐在电脑前看着这些言论,表示非常疑惑。

她用Id名:‘这是一只狐狸’的帐号,在《拆解‘一剑光寒’:李扬的棋局到底有多大?》这个帖子的评论区回复道:

“难道……

你们对青锋导演团不好奇吗?

难道你们不想知道这导演团里面都有谁吗?

你们肯定不知道!

嘿嘿!

我知道!”

这是一只狐狸?

熟悉杨蜜的人都知道,从高中起,她就爱在网上自称狐狸。

所以……

这是一只大蜜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