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深处的藏经阁笼罩在淡金色的光晕中,数万卷古籍整齐地码放在青玉书架上,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纸张与檀香混合的味道。不同于外界的灵气躁动,此地的灵力异常温润,每一缕都仿佛经过百年沉淀,顺着书架间的缝隙缓缓流淌。
肖河踏入阁楼时,指尖的紫金色血珠还未干涸。方才在秘境出口与九黎盟修士交手时,他虽未动用全力,法身却因感应到混沌气息而微微震颤,此刻踏入这满是上古典籍的地方,颈间鳞片竟泛起细碎的金光。
“吱呀——”
身后的石门缓缓闭合,阁楼内顿时只剩下书页翻动的轻响。那些无人触碰的古籍竟自行翻开,泛黄的纸页上,古老的篆文如同活物般游走,在半空交织成朦胧的光带。肖河认出其中几卷是早已失传的《太玄感应篇》《抱朴子外篇》,但此刻这些典籍似乎并非为了展示内容,而是在回应他体内的混沌法则。
他缓步走向阁楼最深处,那里有一座悬浮在半空的玉台,台上孤零零地放着一卷用紫金绳捆缚的古籍。书脊上题着三个古篆——《玄元本纪》,正是记载玄元道尊生平的孤本,据说早已在千年战乱中损毁,没想到竟藏在此地。
肖河抬手欲取,指尖刚触及书页,整卷古籍突然爆发出刺目的白光。一股磅礴的威压从书中涌出,并非针对他,而是某种沉眠已久的力量被唤醒。书架上的典籍纷纷剧烈震颤,无数文字挣脱书页,在阁楼内形成一道旋转的文字风暴。
“这是...道尊的气息?”肖河凝神感应,那股威压中蕴含着与他法身同源的混沌法则,却更加精纯浩瀚,“难道道尊的残念附在这卷书里?”
他不再犹豫,将指尖的紫金色血液轻轻点在《玄元本纪》的封面上。血液渗入纸页的瞬间,古籍停止了发光,转而浮现出密密麻麻的血色纹路,如同血管般蔓延至每一页。当最后一页被染红时,整卷书突然悬浮起来,在肖河面前缓缓展开。
书页上原本模糊的记载变得清晰,开头仍是玄元道尊少年悟道、中年成圣的事迹,但到了最后几页,画风骤变——不再是工整的篆文,而是用鲜血绘制的画面。
第一幅画中,玄元道尊立于九霄云端,周身环绕着九道混沌气流,下方是跪拜的万千修士,其中几个身影衣着华丽,气息强横,显然是仙界的大能者。他们手中捧着各色法宝,脸上满是恭敬。
第二幅画的场景却骤然阴暗。同样是那几个仙界大能,此刻却露出狰狞面目,他们手中的法宝对准了玄元道尊的后心,而道尊正全神贯注地抵挡着前方的混沌巨兽,对身后的背叛毫无防备。画面中,道尊的法袍被鲜血染红,混沌气流剧烈紊乱。
第三幅画最为模糊,只能看到道尊坠入无尽深渊,手中似乎握着什么东西,而那几个仙界大能站在云端,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其中一人手中拿着半块破碎的令牌。
“原来如此...”肖河瞳孔骤缩,指尖因用力而泛白,“玄元道尊并非陨于对抗混沌,而是被自己人背叛!那些口口声声尊崇道尊的仙界大能,为了夺取混沌法则,竟在他最虚弱的时候...”
画面突然开始扭曲,血色纹路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苍老而疲惫的声音,仿佛从亘古传来:“混沌初开,清浊自分,然仙心易染,大道易迷...吾以九劫证道,却难逃人心鬼蜮...”
阁楼中央突然浮现出玄元道尊的虚影,他身着朴素的灰色道袍,面容模糊,唯有一双眼睛清澈如星空。虚影抬手一挥,空中的文字风暴突然凝聚,化作一柄古朴的长剑虚影,剑身上刻着“九霄”二字。
“此剑令,乃吾以混沌法则铸就,分作九块,藏于三界...”道尊的声音带着一丝欣慰,“能引动本纪残卷者,唯有身负九劫法身之人。肖河,你既继承吾之法则,便需知晓——仙界早已不是净土,那些背叛者如今仍在觊觎人间的混沌本源。”
虚影的轮廓开始变得透明,他抬手一指点向肖河的眉心:“这是第一块碎片,剩下的...需你自行寻找。集齐剑令之日,便是重开仙界通道,清算旧账之时。”
一道金光从道尊指尖射出,没入肖河眉心。他只觉识海一阵刺痛,随即浮现出一块令牌碎片的影像——那碎片通体漆黑,边缘刻着繁复的云纹,中央是一个残缺的“霄”字。
几乎同时,肖河怀中的九劫鼎突然震动起来。这枚一直沉寂的古朴小鼎此刻竟悬浮在半空,鼎身的九道纹路亮起红光,与他识海中的令牌碎片影像产生强烈共鸣。当鼎身的红光与碎片的黑光交汇时,阁楼内的混沌法则突然沸腾,肖河肩颈处的鳞片瞬间竖起,爆发出刺目的暗金色。
“九劫鼎...九霄剑令...”肖河喃喃自语,突然想起母亲画像中那个玄元印记的位置,与剑令完整图谱的中央缺口完全吻合,“母亲的家族...难道也与道尊的传承有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