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卷中,有这样一个被史书轻描淡写、却被民间传说津津乐道的君主——赵幽王。他不是那种雄才大略的明君,也不是荒淫无度的暴君,而是一个充满矛盾、既可笑又可叹的欢乐君主。今天,就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用轻松诙谐的方式,重新认识这位被贴上标签的赵幽王。
一、登基大典上的
公元前299年,赵国都城邯郸张灯结彩,新王登基大典正在举行。我们的主角赵幽王(当时还叫赵何)穿着崭新的王袍,头戴沉重的王冠,一脸严肃地走向祭坛。按照礼仪,他需要向天地神明献上三牲,然后宣读即位诏书。
就在这庄严时刻,一只不知从哪里飞来的乌鸦,精准地在赵幽王头顶盘旋三圈,然后——的一声,一坨鸟屎不偏不倚地落在了他的鼻尖上。全场瞬间鸦雀无声,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哈哈哈!出乎所有人意料,年轻的赵幽王不仅没有发怒,反而大笑起来,诸位爱卿看啊,连天上的鸟儿都知道来给寡人!这可是吉兆啊!
这一出人意料的反应,让紧张的气氛顿时轻松下来。史官本想如实记录这不祥之兆,但看到君王如此豁达,只好委婉地写道:王即位,有玄鸟翔于顶,王悦,以为祥瑞。
就这样,赵幽王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开始了他的统治。这个开场似乎预示了他不按常理出牌的统治风格——在后来的岁月里,他确实把赵国变成了战国时期最的宫廷。
二、朝堂上的脱口秀大会
赵幽王即位后不久,大臣们就发现这位新君有个特别的爱好——讲笑话。每天早朝,他都要先讲一个笑话活跃气氛,美其名曰开胃小菜。
诸位爱卿,寡人听说昨日邯郸城里有个卖饼的,饼做得特别硬。某日早朝,赵幽王兴致勃勃地说,有顾客抱怨说这饼硬得能打死狗,你们猜那卖饼的怎么说?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接话。
那卖饼的说——客官您说笑了,我这饼昨天确实打死过一条狗!赵幽王自己先笑得前仰后合。
朝堂上一片寂静,只有赵幽王的笑声回荡。丞相廉颇实在忍不住了,出列奏道:大王,臣以为朝堂乃议政重地,当以国事为先...
廉爱卿此言差矣!赵幽王摆摆手,你没听说过笑一笑,十年少吗?寡人这是为了让诸位爱卿保持年轻啊!
更离谱的是,赵幽王还设立了一个新官职——欢乐大夫,专门负责收集民间笑话,每天讲给君王听。这位欢乐大夫的俸禄竟然比一些重要大臣还高,引得朝野议论纷纷。
大王,臣以为欢乐大夫一职有损朝廷威严...又有大臣进谏。
赵幽王不以为然:威严?威严能当饭吃吗?寡人听说秦国那边天天板着脸,结果百姓都跑我们赵国来了,这不正说明寡人的政策有效吗?
还真别说,在赵幽王统治初期,赵国确实吸引了不少周边国家的移民,邯郸城一度成为战国时期最繁华的城市之一。百姓们私下都说:在赵国,至少能笑着过日子。
三、军事上的奇思妙想
赵幽王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标新立异,在军事上也有一系列举措,让当时的军事家们大跌眼镜。
当时赵国与秦国边境时有摩擦,赵幽王想出了一个的主意——训练一支笑林军。这支特殊部队的士兵不练刀枪,专攻讲笑话和做鬼脸,他们的任务是两军对垒时上前线讲笑话,让敌军笑到无力作战。
寡人已经想好了,赵幽王兴奋地向将军们解释,当秦军严阵以待时,我们的笑林军就上前表演。秦军一笑,阵型必乱,我军骑兵趁机冲锋,必能大获全胜!
老将廉颇听了差点气晕过去:大王!战场乃生死之地,岂能儿戏!
廉将军太保守了,赵幽王不以为然,兵者,诡道也。让敌人笑死,不也是取胜之道吗?
虽然这个计划最终因将领们的强烈反对而搁浅,但赵幽王还是偷偷组建了一支小规模的笑林军,在几次小规模冲突中确实取得了一些出人意料的效果——有记载显示,某次边境冲突中,赵军笑林兵成功让三名秦兵笑到武器脱手,被轻松俘虏。
赵幽王得知后大喜:看看!寡人的战略是有效的!传令下去,给那几位笑林兵记大功!
四、外交上的行为艺术
在外交场合,赵幽王的表现更是让各国使节摸不着头脑。某年,五国使节齐聚邯郸商讨合纵抗秦事宜,赵幽王的开场白是这样的:
诸位远道而来辛苦了。寡人听说秦国人吃饭时不说话,睡觉时不翻身,连放屁都要选时辰。你们说,这样的国家可怕不可怕?
各国使节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接话。燕国使节勉强笑道:赵王真会说笑...
不是说笑!赵幽王突然严肃起来,寡人是在告诉诸位,秦国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他们太无趣了!我们这些有趣的国家要是再不联合起来,迟早会被他们一个个吃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