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今天咱们来聊聊战国时期的一位——孟子。这位老先生要是活在今天,绝对是微博热搜常客,朋友圈刷屏达人,动不动就孟子曰开头的金句满天飞。不过您可别被那些正经八百的教科书给骗了,咱们的孟老夫子啊,其实是个超级有梗的,今天我就给您扒一扒这位那些不为人知的趣事。
一、孟子的职业规划妈宝男怼王
话说孟子小时候,那可是个妥妥的妈宝男。他老妈仉氏为了给他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硬是搬了三次家——从墓地旁边搬到菜市场边上,最后搬到学校附近。这要搁现在,妥妥的孟母三迁学区房热搜预定。不过您猜怎么着?小孟子同学一开始还不领情,觉得老妈管太宽,直到有一天看见邻居杀猪,随口问了句:妈,他们杀猪干啥?孟母随口答:给你吃啊。说完就后悔了——这不是教孩子说谎吗?于是真把猪肉买来煮了。从此孟子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要诚信,连玩笑都不能乱开。这大概是他后来成为道德标兵的最早启蒙。
成年后的孟子可不得了,带着一帮学生周游列国,走到哪儿怼到哪儿,堪称战国第一嘴炮王者。他去见梁惠王,人家客气地问: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有啥对我国有利的建议吗?孟子直接开怼:王!何必曰利?那意思就是:领导啊,张口闭口就是利益,太low了吧?咱们得讲仁义!把梁惠王噎得直翻白眼。
二、孟子艺术大赏
要说孟子怼人,那绝对是一门艺术。他见齐宣王,王说:我有个毛病,好勇。孟子说: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翻译成现代话就是:领导啊,您那拿着剑瞪眼睛的勇气太小儿科了,咱们要玩就玩大的,要当就当天下的英雄!齐宣王一听,哟呵,这老头挺会来事儿啊。
最经典的还是孟子与告子关于人性的辩论。告子说:人性就像柳树,仁义就像杯盘,把人性加工成仁义,就像把柳树做成杯盘。孟子立刻反驳:您是能按照柳树的本性做成杯盘呢,还是毁伤柳树的本性做成杯盘?如果要毁伤柳树才能做成杯盘,那是不是也要毁伤人性才能成就仁义?这逻辑,简直了!告子当场被绕晕。
还有一次,墨家学者夷之来找孟子辩论,说:儒家主张厚葬,岂不是太浪费?墨家节葬才是正道。孟子反问:您父母去世时,您是用薄葬吗?夷之老实回答:不是。孟子立刻抓住把柄:那您这不是对自己一套对别人一套吗?夷之落荒而逃。这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孟子玩得贼溜。
三、孟子的奇葩说现场
孟子要是参加《奇葩说》,绝对是BB King的有力竞争者。他那些辩论技巧,放到今天也是教科书级别的。
比如着名的鱼与熊掌理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听听,这排比句用得,这比喻打的,既生动又深刻。不过私下里,我怀疑孟子可能没吃过熊掌,毕竟那玩意儿在战国时期也不是随便能吃到的。说不定就是看着厨房里的鱼和腊肉突发奇想呢!
还有一次,孟子和陈相辩论。陈相推崇许行的学说,认为君王应该和百姓一起种地。孟子就问:许子戴帽子吗?陈相说:孟子:自己做的?陈相:不是,用粮食换的。孟子:为啥不自己做?陈相:会耽误种地。孟子立刻抓住机会:治国也是一个道理,分工合作效率高啊!这辩论技巧,简直是降维打击。
四、孟子的日常
孟子周游列国时,那排场可不小。带着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走到哪儿吃到哪儿,传道授业怼人三不误。各国君主虽然经常被他怼得下不来台,但还得恭恭敬敬招待,毕竟人家是知名学者,粉丝众多。
不过孟子也有吃瘪的时候。有一次他去见齐宣王,宣王派人来说:我本来想去看您,但是感冒了不能吹风。您要是能来朝堂,我就见您。孟子立刻回怼:不好意思啊,我也病了,不能上朝。第二天,孟子却出门吊丧去了。宣王派人来探病,孟子的学生只好圆谎:昨天有病,今天好了,赶紧去吊丧。学生问孟子为啥说谎,孟子理直气壮:昨天不想见,今天想见了,不行吗?这傲娇劲儿,简直了!
还有更绝的。孟子在齐国当客卿,见宣王不采纳他的建议,就辞职要走。宣王挽留:我想在首都给您建所大房子,每年给一万钟俸禄,让您的学生们也有饭吃,怎么样?您猜孟子怎么说?我要是贪图富贵,辞去十万钟俸禄来接受一万钟,这是贪财吗?这清高劲儿,把宣王整不会了。
五、孟子的朋友圈
孟子可不是孤军奋战,他有一帮忠实的学生,其中最着名的要数公孙丑和万章。这俩学生经常充当,给老师制造发挥的机会。比如公孙丑就问过:敢问夫子恶乎长?(老师您最擅长啥?)孟子立刻开启教学模式: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然后巴拉巴拉讲了一大通。这师生配合,默契十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