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奇幻 > 雪灾为奴,逆袭成王 > 第460章 新领土的文化建设

名单还摊在桌上,烛光映着林远的名字。艾琳吹灭蜡,把纸折好塞进衣袋。天刚亮她就出了门,脚步朝东区走。昨日派下去的理事人该交巡查结果了,她得看看学徒吏选拔推进到哪一户。

路上碰见科尔,正带人量一段土坡。见她过来,抬手示意停下。“东区排水沟清完了,可有三户人家不愿让孩子去学堂。”

艾琳点头。“哪家?”

“老傅家,李三家,还有西头烧炭的老吴。”

她没说话,径直往老傅家去。门开着,老头蹲在门槛上剥麻绳。艾琳也蹲下,离他半步远。

“听说你孙子不去上学。”

老傅不抬头。“上学有啥用?地不会自己长粮。”

艾琳从怀里掏出账册,翻开一页。“我去年发错药,多给了两包止血草。那时候我不识字,记不住用量。差点害了人。”

老傅手停了下。

“现在我认得每一个字。错了能查,对了能改。孩子读书不是为了当官,是为了不被人骗,不被账本蒙眼。”

老头哼一声。“读一天书,少干半天活。家里柴都不够劈。”

艾琳说:“学堂上午上课,下午回家帮工。每天额外给半斤口粮,由互助组统一领,按人头发。”

老傅终于抬头。“真的?”

“我什么时候说过假话?”

老头沉默一会,点点头。

她起身,又去李三家。女人抱着孩子在门口晒太阳。听她说完政策,女人摇头。“我男人死在石堡手里,就因为不识字,签了卖身契。我不想孩子再走这条路。”

艾琳看着她。“那你希望他一辈子只敢低头走路,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女人愣住。

“读书不是为了做贵人。是为了知道哪些事不能答应,哪些账不能签字。”

女人低头看怀里的孩子,轻轻说:“我想让他平安。”

“平安要靠自己争。”艾琳说,“识字的人,不会轻易被骗进陷阱。”

女人许久没说话。最后低声问:“真能回来干活?”

“上午学算数写字,下午照常帮家。”

她点头。“那……我去报个名。”

最后一户是老吴。他在院子里劈柴,满脸不耐烦。“我们祖辈烧炭,谁识字?用火不用字!”

艾琳站在院中。“你知道东堡账册怎么写的吗?‘炭税每筐加三成’,写得清清楚楚。他们靠字收你的钱,你不靠字看明白?”

老吴斧子顿在半空。

“你儿子前年被抽去做苦力,就因为文书上写‘家中次子可征’。要是有人看得懂那张纸,提前藏起来,是不是就躲过去了?”

老吴慢慢放下斧子。

“我不是要你儿子去当先生。是让他以后签字前,知道自己签的是什么。”

老吴抹了把脸,低声道:“……随他去吧。”

当天下午,公告栏贴出告示:首所学堂定于北岭洼地旧仓改建,即日起招募教习二人,助教四人,优先录用识字且愿留村服务者。凡入学孩童,每日供半斤粗粮,由村互助组统一分配。

三天后,报名孩童共四十七人。艾琳亲自划出教学轮值表,安排两名识字农妇和一名退伍老兵任教。第一课教写名字,第二课学记工分,第三课讲如何看懂交易单。

建校的事刚落定,她召集各村代表在打谷场开会。圆桌是几块木板拼的,众人围坐。

“要办文化节。”她说,“每村出一样最老的本事,唱歌、织布、打铁都行。不上台比高低,只让大伙看看咱们这块地有多厚实。”

有人嘀咕:“我们村过年跳驱邪舞,外人看不懂。”

艾琳说:“那就跳。没人笑话你信什么,只看你敢不敢亮出来。”

又有人说:“西林的织工总说我们曲调难听。”

“文化节不评好坏。”她看着所有人,“只问一句——这是不是你们小时候听过的歌?”

众人安静下来。

最后定下日子,五日后开节,名为“大地之声”。各村自选节目,不限形式,不设奖赏。

节日前夜,艾琳巡视各村准备情况。走到西坡,看见一位老妇坐在屋檐下,用炭条在一块旧布上画东西。走近一看,是田埂分布图,弯弯曲曲,却极准确。

“你画这个做什么?”

老妇抬头。“闲着没事,记记哪块地肥,哪块容易涝。”

艾琳说:“这比匠坊画的地图更清楚。”

老妇苦笑。“我又不是工匠,画这些没用。”

“有用。”艾琳当场宣布,“明天起你就是民间艺坊第一个指导员。谁想记录自家的事,来找你学画。”

消息传开,第二天就有十几人报名。有人画自家菜园布局,有人画孩子出生那天的天气,还有人把防狼陷阱画成连环图贴在墙上。

文化节当天,打谷场搭起简易台子。山道村唱采药歌,一句句念着草药生长时辰;西林织工展示经纬技法,边织边念口诀;北岭孩子齐声唱新编的《工分谣》,讲怎么算粮换物。

最后老妇带着几个孩子上台,展出一幅大布画——是整片新领土的农耕分布图,不同颜色标记水源、耕地、荒坡。底下一片静默,随后响起掌声。

节后第三天,井边传来新调子。巡逻队休息时也在哼。歌词是:“春翻黑土原,夏守引水渠,工分记在册,孩子会读书。”

艾琳听见了,没说话,只是笑了笑。

她下令在各地设“艺坊角”,提供炭笔、旧布、刻刀。任何人可来记录生活。不久墙上出现农事壁画,记录播种、抗洪、建墙的日子。有人把艾琳指挥防兽战的情景刻在木板上,挂在文事堂外。

半个月后,第一所学堂正式挂牌。工匠钉上木匾,上面三个字——启明塾。

艾琳站在门前,看阳光照在匾上。身后是朗朗读书声。

她转身回文事堂。案上放着一份文书,标题是《北郡商道通行许可草案》。她拿起笔,蘸了墨,正要批注。

门外脚步声急促响起。

一个青年冲进来,手里攥着一封信。

喜欢雪灾为奴,逆袭成王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雪灾为奴,逆袭成王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