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唇齿相依,必须合力应对。
他这次亲自率部前来,一方面是为了协助防守,另一方面也想亲眼看看捌陆军的真实情况。
358团抵达十里河村后,丁伟便将他们安排在了二线阵地上。
用他自己的说法就是,这地方是他们的地盘,轮不到他们358团这支外来部队冲在前头拼命。
只有等到他们那两个团真的拼光了,他们358团才需要顶上去。
楚云飞对这个部署也没什么意见。
毕竟捌陆军对他们本就存着防备。
两支部队如果貌合神离,实际发挥出来的战斗力反而不如单独作战,甚至可能被曰军找到突破口。
因此在他看来,这个安排不仅合理,反而是最合适的做法。
358团来到十里河村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李云龙耳中。
“楚云飞到底想干嘛?他不该是躲在一旁看我们和小鬼子拼个你死我活吗?”
李清河却有不一样的看法。
无论是在影视剧里还是现实当中,楚云飞给人的印象都是一个刚正不阿、性格高傲的军人。
对这个人,他心里还是挺欣赏的。
在那次“平安格勒”战斗中,楚云飞的表现也确实验证了这一点。
或许他这次真是来帮我们打鬼子的。
这件事说到底,也只是这次晋西北会战中的一个小插曲。
既然人家带着诚意来帮忙打小鬼子,总不能把人赶走吧,捌陆军这点胸襟还是有的。
更何况以李云龙对楚云飞的了解,也不觉得他会干背后捅刀子的事。
再说新一团和新二团也不是吃素的,丁伟和孔捷更不用多说。
那边的事情他们会处理好的。
眼下他们的注意力,主要还是放在大峪口关这一线。
晋西北方面,曰军集结了二十多万兵力发起全面反扑。
他们从怀仁、朔州、宁武、忻口以及大同等地抽调重兵,向捌陆军控制的村镇和战略要点发起进攻。
然而战局并没有按照曰军预想的方向发展。
虽然小鬼子仗着人多势众,大举进攻。
但捌陆军也做出了相应的应对。
放弃一些次要据点,守住关键位置。
不能让小鬼子这么轻易夺回同蒲铁路的控制权。
捌陆军依靠相对优良的武器装备,硬生生顶住了敌人的攻势。
尤其是总部把所有能调动的火炮都调了过来。
集结了大约200门122毫米以上口径的重型火炮。
这也是捌陆军第一次集中如此多的重炮。
这些火炮在晋西北会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是有了这些炮火的支持,捌陆军才真正拥有了和小鬼子正面交锋的能力。
在二战时期,虽然飞机和坦克的地位在不断提升。
但作为陆军中坚力量的火炮,依然不可替代,是战场上的关键力量。
反攻期间,关东军的航空部队也倾巢而出,配合地面部队收复失地。
但这一次,曰军的空中部队却没能占到多少便宜。
以前他们面对捌陆军时,可以肆意进行低空扫射和轰炸。
因为无论是捌陆军、中央军还是晋绥军,基本没有防空能力。
在整个抗战期间,曰军的空军几乎可以毫无顾忌地执行任务。
但由于现代这边螺旋桨战机的设计还没完成,喷气式战机又无法大批量列装。
所以只能从防空武器方面着手,增强捌陆军的防空能力。
至少在面对敌机时,不至于只能被动挨打。
因此也调拨了不少防空武器过去支援。
小鬼子的飞机一般都在中低空活动。
所以支援过去的防空火力,主要是12.7毫米和14.5毫米高射机枪,以及37毫米口径的高射炮。
当然也有一部分59式100毫米重型高射炮。
不过这些大口径高炮太笨重,主要负责重点区域的防空任务,很少出现在前线。
即便如此,仅那一千多挺高射机枪和几百门高射炮,就足以让曰军的飞行部队吃尽苦头。
第一天,曰军出动两百多架战机全线进攻。
当天就损失了三十多架。
别看这个数字看起来不算太大,但对于小鬼子来说,已经是相当沉重的打击了。
一封封电报像雪片一样,不断飞向太原的司令部。
朝香宫鸠彦王整整一天都脸色阴沉,眉头紧锁。
虽然今天他们似乎收复了不少地盘,
但他心里非常清楚,这些地方大多都是捌陆军主动撤离的。
因为当他们的部队赶到时,早已人去楼空,
这明显是捌陆军有组织地后撤。
而一些关键区域,比如从怀仁通往朔州的山阴县,依旧牢牢掌握在捌陆军上万人手中。
还有从宁武到忻口之间的段家堡站、大牛站也都还在捌陆军控制之下。
他们的部队整整进攻了一天,在这些要点上却几乎毫无进展。
更让朝香宫头疼的是,在大峪口关一线,第八师团、第三十六师团和第十四混成旅团,集中了近三万兵力发动猛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