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的盖世太保,把消息封锁得太严实了,否则他本可以做更多准备。
而此时的李清河,正悠然地躺在酒店里。
对于第二天的测试,他信心十足。
亨舍尔的虎式坦克的确经典,但问题也不少。
他这次带来的新型虎王坦克,是在虎王的基础上全面升级而来。
从原本最受诟病的交错式负重轮,到动力系统、悬挂结构、防护装甲等各个方面,都做了优化改进。
以当今的标准来看,这辆改进后的虎王坦克已经是重型坦克中的佼佼者。
火力、机动性与防护能力兼备。
这些优势,光是从数据上就能体现出来。
只要元首不是视而不见,自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关键点——工时与成本。
李清河引进的生产线来自现代时空中。
虽然没有使用数控设备,但整体水平仍领先当下一大截,加工精度和效率都远高于传统工艺。
一辆新型虎王坦克,制造所需工时仅略高于T34,约在一万小时左右。
成本方面也控制得很好,整车成本约合20万马克。
这便是现代技术带来的优势。
新的一天如期而至。
李清河和邓肯斯一早就来到了柏林郊外的坦克测试场地。
虽然不是什么正式庆典,但现场还是来了不少纳粹高层。
坦克一直是第三帝国陆军高度重视的装备之一。
虎式坦克项目早在多年前便引起军方高度关注。
而现在,又一款新型坦克突然出现,而且它的制造方正是安布雷拉公司。
不少人特地赶来,一睹这神秘竞争者的真容。
李清河已经和第三帝国的许多高层打过交道,彼此之间也算熟悉。
尽管这些大人物对他态度和善,至少表面如此。
对于这场坦克之争,不少军中要员都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像古德里安、隆美尔这样的名将,听说这件事后,专程从前线赶了过来。
几人见到邓肯斯和李清河后,纷纷热情地打招呼。
隆美尔走到李清河面前,脸上露出笑容,说道:“李,又见面了,感谢你们公司在北非给予我们的支援。”
李清河握住他的手,笑着回应:“这是我们该做的,将军在北非打得非常出色,‘沙漠之狐’的称号当之无愧。”
隆美尔之所以对李清河如此热情,还要从那片油田说起。
大家都知道,盟军的海军一直实力强大,地中海的制海权也始终被他们牢牢掌控。
意大利的海军,和他们的陆军一样,战斗力堪忧。
面对英国的地中海舰队,他们依旧选择避战不出。
然而英国海军却不打算放过他们。
在1940年11月,英国海军航空兵对意大利主要海军基地塔兰托发动空袭,重创了意军舰队,从此地中海的制海权便牢牢掌控在盟军手中。
尽管第三帝国派遣大量潜艇、鱼雷艇进入地中海,但能起到的作用却十分有限。
这导致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身处北非的陆军难以获得来自欧洲本土的支援,尤其是油料严重短缺。
况且北非并不是第三帝国的主要战场,获得的资源和关注极为有限。
但在这样的困境中,隆美尔仍率领十余万陆军打出了亮眼战绩。
北非的归属直接影响到油田的控制权。
说实话,李清河并不希望隆美尔这么快就失败,至少短期内不能输。
按照历史进程,1943年5月,北非的德军陷入绝对劣势,最终向盟军投降。
一旦北非落入盟军之手,势必会对他的北非石油基地造成影响。
在他看来,最理想的状态是北非战场能撑到战争结束。
因此,李清河早在那个时候就打算对隆美尔提供援助。
当然,这种援助也不是无偿的。
他要求从北非掠夺的战利品中分得一部分。
要知道,埃塞俄比亚可是世界古国之一,财富之丰富可想而知。
如果能在战利品中分一杯羹,那援助十几万德军的武器装备、物资又算得了什么。
这些东西在现代时空虽有一定价值,但比起那些财富,实在微不足道。
这样一来,既可以借助第三帝国的手掠夺北非的资源,又能保护石油基地,何乐而不为。
正因如此,从两个月前开始,李清河便对北非的德军展开了小规模援助。
其中包括已经提炼好的成品油。
目前石油基地生产的成品油,一个独立团都用不完,所以他把富余部分拿出来支援隆美尔。
除此之外,还有粮食、药品等。
这些物资就连东线的德军主力都紧缺,更别说不被重视的北非军团了。
对隆美尔而言,这些援助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这才有了刚才那一幕。
考虑到未来北非局势的发展,李清河已经决定在接下来的计划中,重点布局北非地区。
例如,组建属于安布雷拉公司的雇佣兵团,为北非军团提供武器装备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