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些装备大多部署在太平洋和东南亚战场,在国内的部署极为有限。
八三式步兵战车虽然只有14吨重,但防护性能还是相当不错的。
“在步兵战车之后的是我们专用的装甲运输车。”
“它们主要负责运输步兵,火力只有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
“不过它们的车厢里可以搭载11名士兵。”
老总听后连连点头,赞叹道:“好东西,这些真是宝贝,它们的出现会彻底改变我们的作战方式。”
不得不承认,老总的眼光十分独到。
尽管他对机械化作战了解不多,但他一眼就看出这些战车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李清河暗自决定,回头得找一些关于未来战争变革的书籍,让老总和大家好好学习一下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这非常关键。
“轰轰轰……”
一辆辆炮口高扬的步兵战车和装甲运输车缓缓驶过检阅台。
在整支一营的行进队列中,根本看不到任何一名步行士兵。
但大家都清楚,那些战士全都躲在装甲战车“肚子里”。
上百辆装甲战车组成的钢铁洪流从面前驶过,给这些将领带来的震撼难以言表。
尤其是近距离观看这些庞然大物,那种压迫感更为强烈。
日军的战斗力确实不容小觑,装备也很精良,这一点在无数次战斗中已得到验证。
但倘若他们面对的是这样一支机械化部队,能否招架得住?
显然很难,这样的部队在当前的晋西北,已经可以横扫一方。
足足过了好几分钟,一营的一百多辆战车才完成这段不长的行进路程。
紧接着,是标有“独立团第二机械化步兵营”旗帜的二营正式登场。
他们与一营的配置相同,也是整个独立团里老兵最多、战斗能力最强的两支作战单位。
二营长依然是沈泉,此时他正坐在最前头的装甲指挥车里。
李清河此刻充当起了讲解员的角色。
“首长,目前独立团里配备了装甲战车的,就是一营和二营了,每个营大约有一千人。”
老总听到这里,顿时吃了一惊。
“一千人?一个营就一千人?”
要知道,以前的独立团,全团加起来也就一千来人,而且还是在李云龙接手之后扩充了不少的情况下。
现在一个营就有一千多人,而且还是机械化步兵营,这才是最让他吃惊的地方。
难怪一个营要配备上百辆装甲车。
如果只是几十辆的话,根本装不下这么多人。
“这两个营,随便拉出一个,都能和小鬼子一个联队硬碰硬。”
陈旅长目光炽热地望着这些装甲车辆,语气中带着几分羡慕。
很显然,他对这些钢铁猛兽动了心思。
李清河看到这一幕,笑着说道:“看来陈旅长对这些装甲车挺感兴趣的。”
陈旅长哈哈一笑:“谁能不喜欢这些东西啊?以前打小鬼子坦克的时候,我就一直盼着咱们什么时候也能拥有这些铁家伙。”
李清河眨了眨眼,笑道:“那我干脆送一个营的装备给陈司令,燃油和弹药我也可以提供,就是人手得您自己解决。”
现在独立团严重缺人,他手里的骨干基本都安排进独立团当基层军官和骨干了,实在抽不出太多人手。
“李顾问,我也想厚着脸皮跟您要些装备。”一旁的吕司令听后心里一动,犹豫片刻后终于开口,“我们用不着一个营,养不起,哪怕一个连、一个排也行。”
六三式装甲车和八六式步兵战车并不算贵。
老一点的六三式装甲运输车,全套下来也就十几万一辆,翻新一下也不过二十万左右。
至于八六式步兵战车要贵一些,翻新之后大概五十多万一辆。
一千辆也就几个亿,以李清河的实力,送得起。
当然,也不可能送这么多。
毕竟目前八路军的编制还不适合大规模装备机械化部队。
李清河笑了笑,点头答应:“没问题,既然吕司令开口了,我自然不能拒绝。
那就也送你一个营的装备吧。”
吕司令听后脸上顿时露出笑容。
“好!痛快!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以后有啥事尽管找我老吕,能帮的我一定帮!”
吕司令得到了一个营的装备,心情大好。
李清河同样也很高兴。
一个营的装备,换来这样一位大人物的人情,简直太划算了。
有了吕司令这个先例,其他几位首长也有些心动了。
不过这时,老总轻咳一声,语气严肃地说道:“都收一收心思,好好看阅兵。”
从李清河这里拿的已经不少了,欠的人情也实在太多。
主动去要,和人家主动支援,是两个概念。
他心里总觉得亏欠李清河太多。
所以他出声制止了其他人继续开口。
现在的八路军,比起以前,装备已经强太多了,也该知足了。
接下来进场的是独立团第三步兵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