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赵刚见状,忍不住嘴角上扬。
李云龙脸皮厚得很,哪会在意这些。
“旅长找我有什么事?”
通信兵答道:“新一团在左云县附近遭到日军小股部队袭击,命令我部前往接应。”
李云龙听后略感惊讶:“丁伟这小子怎么这么不小心,居然被小鬼子拦了路?让张大彪带一营和炮营前去接应一下。”
“是!”
“另外,给我联系新二团,看看他们到哪了。”
“是!”
独立团是最早出发的,一路上顺利无阻。
新一团与新二团则选择不同路线前来,也是为了降低被敌发现的风险。
悄悄地进村,开枪的不要。
目前日军仍在晋西地区重兵集结,自然要低调发展。
没想到新一团竟还是被发现了。
安排妥当后,李云龙冲着李清河笑呵呵地说道:“李老弟,我们的东西到哪了?”
看着眼神中透着急迫的李云龙,李清河说道:“早就到了,就藏在东边的一片山地里。”
李云龙皱了皱眉,说道:“老弟,你这也太不够意思了,到了怎么不早说。”
李清河疑惑地看了他一眼,说道:“你也没问啊。”
“……”
“走吧,带我们去看看。”
这次他是带着独立团新上任,什么东西都没带。
眼下自然格外焦急。
一行人开车缓缓驶入了一个山谷,大雪封山,道路异常难行。
“这地方不错,老弟你真是会挑地方。”
这里的地形确实独特,山谷被两旁的高山紧紧包围。
而且两边山壁向外倾斜,像是一个巨大的三角形。
存放武器装备的地点就在这个三角形的底部,空间也足够宽敞。
就算日军派出侦察机搜索,也很难发现这里。
“这个地方确实不错,我打算在这里稍作整顿,建些小型工厂。”
“比如炼铁、造子弹、步枪、迫击炮之类的,现在靠我提供武器虽然也能应付。”
“但还是要自给自足,很多事情不能总依赖别人。”
逐步建立起捌陆军较为完整的军工体系,也是李清河一个新的构想。
正如他自己所说。
枪支、弹药、迫击炮如果能自己制造,那跟靠他外购完全是两回事。
不过万事开头难,这些工厂目前主要作为培养工人、供应大同地区捌陆军所需之用。
真正要全面建设军工体系,还得靠总部那边。
凡事都得一步步来,有他在,别说军工系统了。
就算是完整的工业体系,也可以慢慢搭建起来。
赵刚听后眼前一亮,激动地说:“要是真能这样,那可就太好了,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李顾问尽管开口。”
李云龙也连忙附和:“没错,咱们独立团虽然穷,但有人出人,有力出力。”
“就算让我李云龙亲自去抡锤子我也干,只要把工厂建起来。”
虽然李云龙没读过多少书,但这些道理他都明白。
捌陆军不可能一直依赖李清河。
而且有句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李清河笑着说道:“倒也不用劳烦李团长亲自下场,放心吧,一切我来安排。”
设备可以去现代世界采购或者专门定制,技术人员他也已经储备好了,一切只要开了头,就能逐步走上正轨。
最近他也正打算把这件事提上日程。
首先就是建设炼铁炼钢的场地。
山西是产煤大省,能源完全不用担心,附近就有煤矿。
铁矿的问题倒是有些麻烦。
不过这个问题也容易解决,那就是拆铁路。
反正独立团的规模不需要太大,够用就行。
等炼铁炼钢搞定了,就可以引进一条子弹、迫击炮弹的生产线,先小规模试产,再逐步扩大。
等有了足够的人手后,再着手制造步枪、迫击炮之类。
聊了一会儿后,三人朝山谷深处走去。
当看到山谷中停放着的那一排庞然大物时,李云龙和赵刚都几乎移不开眼了。
“这是……这是坦克?”
李云龙望着眼前整齐排列的钢铁巨兽,不由得大为震惊。
坦克他倒是见过不少,但都是日军的小型坦克。
其中最大的就是97式中型坦克,十几吨重,配一门47毫米坦克炮。
之前一辆97式坦克就曾让他们独立团吃尽苦头。
在日军步兵掩护下,想要摧毁一辆坦克,往往要付出惨重代价。
而眼前的这款坦克,比起日军的97式来说,简直就是庞然大物。
特别是那根又长又粗的炮管,令人望而生畏。
相比之下,小鬼子的坦克简直就像是玩具一般。
李清河对两人对震撼的表现十分满意。
“没错,这就是我之前跟你提过的坦克,性能自然不用多说,就算是面对第三帝国的虎式坦克,它也毫不逊色。”
李清河这话可没有半点夸大。
59式坦克虽然重量还不到40吨,比起57吨的虎式坦克来说轻了不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