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血书》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去,卧龙谷的平静被一支不速之客打破了。
一支约莫二十多人的队伍,出现在山谷外围巡逻队的警戒视野里。
他们衣着怪异。
厚实的毛皮大衣,高筒皮靴,多数人戴着厚皮帽。
帽檐下露出高鼻深目、发色或金或棕的面孔,与汉人、蒙古人截然不同。
十几匹健壮的驮马背负着沉重货物,疲惫地行走在戈壁边缘。
“罗刹毛子!”
经验最老道的斥候什长赵老栓低呼一声,言辞间满是警惕。
他曾听过往的商人提过,极西之地有这种长相奇特的“罗刹人”,凶悍贪婪。
巡逻队立刻隐入沙丘后,消息被加急送回卧龙谷。
李信闻报,心里一动。
沙俄商人?
他立刻想到,这可能是获取新技术的契机。
原主的记忆碎片里,也有关于北方“罗刹”的零星信息,他们的火器比准噶尔人更先进。
“严密监视,不要惊动。”
李信下达指令。
“王二,带上你的喷子枪,挑十个机灵的兄弟,跟我出去‘迎客’。”
“张小虎,带一队人,占据侧翼制高点,没有命令不许暴露。”
他需要亲自判断对方的来意。
是纯粹迷路的商旅,还是准噶尔人乔装的探子?
半个时辰后,李信带着王二和十名精悍士兵,出现在沙俄商队必经的一道矮坡前。
士兵们呈松散的半弧形站立,手中的喷子枪握得极稳,锐利地扫视着走近的异族人。
张小虎的人马则隐在坡后,弓弩上弦,喷子枪的枪口悄悄对准下方。
商队也发现了他们。
队伍一阵轻微的骚动。
为首一个身材高大、满脸络腮胡的中年男人抬手止住队伍。
他叫格鲁佐夫。
他警惕地打量李信等人朴素的衣着,还有手中那种怪异的火铳。
他再扫视周围的地形,脸上闪过一丝惊讶。
这荒僻之地竟有如此组织的武装。
格鲁佐夫做了个手势,示意队伍停下。
他独自上前几步,右手抚胸,用带着浓重卷舌音的蒙古语开口。
“尊贵的首领,愿长生天保佑您。”
“我们是来自托博尔斯克的诚实商人,带着珍贵的皮毛,前往叶尔羌交易。”
“无意冒犯您的领地,只是迷路至此,寻求指引和清水。”
他刻意掩饰着对汉人面孔的诧异。
托博尔斯克。
李信心中有了数,那是沙俄在西伯利亚的重要据点。
他用流利的蒙古语回应。
“我是此地的首领。”
“托博尔斯克到叶尔羌,可不是这个方向。”
他的话语平静,却让格鲁佐夫心头一跳。
“你们的货物,是什么皮子?”
格鲁佐夫感觉自己被看穿了。
对方不仅组织严密,首领还精通蒙古语,并且一语点破他们的托辞。
他维持着商人的谦卑笑容。
“上好的紫貂皮、银狐皮,还有少许熊皮。”
“首领若有兴趣,我们可以公平交易。”
“交易?”
李信不置可否,视线落在了队伍中几个护卫模样的人身上。
他们看似随意站着,但右手始终搭在腰间皮套上。
皮套里露出木柄的形状,是燧发手枪。
队伍后方,两个强壮的随从费力地看护着一件用厚毡布包裹的长条形物品。
从形状和长度判断,极有可能是一支火绳枪。
“我们确实有交易的诚意。”
李信话锋一转。
“比如,我对你们护卫腰间的东西,和后面毡布里的‘长棍’,就很有兴趣。”
格鲁佐夫的脸色变了。
他身后的护卫下意识握紧了武器,空气瞬间凝固。
商队的护卫们身体绷紧,手按在了腰间的燧发手枪柄上。
坡后,张小虎的手指轻轻搭上了扳机。
李信却抬手示意己方士兵稍安勿躁,脸上甚至露出一丝玩味。
“格鲁佐夫先生,不必紧张。”
他准确叫出了对方的姓氏。
“我们汉人,讲究‘以和为贵’。”
“我对你们的火器感兴趣,是因为……”
他故意停顿,提高了音量。
“我们也造出了自己的火器!威力,未必比你们的差!”
“什么?”
格鲁佐夫这次是真的惊讶了,脱口而出。
他身后的护卫和商人中也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
这片土地上野蛮落后的牧民和汉人奴隶,能造出火器?
李信对王二递了个眼色。
王二会意,向前跨出一步。
他动作麻利地端起那支经过多次改进、枪管明显加粗的喷子枪,熟练地装填好火药和霰弹。
他瞄准了百步开外一块半人高的风蚀岩石。
“看好!”
王二低喝一声,扣动扳机。
“轰——!”
一声巨响在山谷间回荡。
浓烈的白烟瞬间弥漫开来,刺鼻的火药味充斥鼻腔。
硝烟稍稍散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