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信使箱的锁扣发出轻微的“咔哒”声,确认锁死。我指尖在那冰冷的金属表面又停留了一瞬,感受着里面那份足以撬动未来战争格局的纸张的重量——克洛德1029式,克洛德阁下智慧与野心的结晶。
“一路顺风,玛丽安。记住,你送达的不仅是图纸,是高卢的未来。”克洛德阁下的话语犹在耳边,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
“当然,为您和皇帝陛下效劳,总是如此……令人振奋。”我当时微笑着回应,指尖习惯性地弹出一枚维多利亚金镑,又灵巧地将其收起。现在,该动身了。
外表活泼、富有感染力,仿佛能带来阳光;内里却深邃、冷静,如同深海。
我提起手提箱——一个看起来与普通商务人士无异的精致皮箱,信使箱就在其夹层中——步出临时的指挥所。阳光洒在港口城市街道上,空气里混杂着海水的咸腥、机油味,还有一丝拉特兰甜点店飘来的过分甜腻的香气。风暴已然酝酿,但表面依旧维持着脆弱的宁静。
我的行程经过精心设计,并非直达。数条伪装路线,数批诱饵信使早已派出。而我,真正的“载体”,将走一条看似最平常,却也最难以预测的路径——混迹于人流,依靠最基础的观察与应变能力。
第一段:城市有轨电车。
车厢摇晃,充斥着各式人等。一个萨科塔商人对着移动通讯终端低声抱怨着“航线管制”和“保险费率上涨”,语气焦灼。几名黎博利学生兴奋地讨论着万国宫的最新议题,言辞间充满了对国际联盟框架下“永久和平”的天真憧憬。我靠着窗,目光掠过街道,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扫描着每一个可能投来过多关注的目光。
一位菲林族老妇人提着菜篮上车,在我身旁坐下。她絮叨着天气和物价,我报以恰到好处的、阳光般的微笑,附和几句。她的目光在我的皮箱上停留了半秒,并非探究,只是对精美物件的本能注意。无害。(观察力:捕捉细节,评估威胁。表象:友善的互动。)
第二段:中央车站转乘。
人流如织。巨大的公告牌上滚动显示着列车时刻表,其中几条前往高卢方向的班次后面标注着“延误”或“接受额外检查”。拉特兰的回应,生硬但克制。我能感觉到气氛中那根紧绷的弦。公证所的人员增加了,他们标志性的制服在人群中很显眼,眼神锐利,扫视着人群,但更多地是带着一种警惕而非主动出击的意图。(信息处理:从“延误”公告和安保升级中读取拉特兰的应激反应等级。)
我买了一份报纸,佯装浏览,脚步自然地走向前往工业区的轨道列车。这班列车乘客多是工人和技术员,噪音较大,气味也更直接——油脂和汗水味掩盖了香水味。更好的掩护。
第三段:工业区支线。
列车驶出繁华区域,窗外景象逐渐被仓库、工厂和龙门吊占据。在这里,我看到了更直接的“后遗症”。一家看似为拉特兰铳械生产精密配件的工厂外,聚集着一些小群人,似乎在进行激烈的讨论。工头模样的人挥舞着手臂,脸上混合着困惑与不满。
“……他们没说清楚!只说新的安全标准,所有出入库清单都要公证所二次核查!这要耽误多少工夫!”
“听说是因为高卢人的那条大船?老天,他们大人物较劲,为什么卡我们的生产线?”
(洞察力与重构:基层的混乱。拉特兰的应对措施开始产生摩擦,官僚系统的低效在压力下显现。这些抱怨是非结构化的信息,但指向核心:制裁与反制已经开始产生经济成本。)
我低下头,仿佛对报纸上的商业广告产生了浓厚兴趣。耳朵却捕捉着每一句对话。这些零星的信息碎片,将在我的下一次报告中被重构为评估拉特兰内部承受力的关键数据。
最终段:边境货运站。
这是最危险的一段。我需要从这里搭乘一辆预约好的、拥有高卢军方背景的货运卡车,穿越最后一段检查站相对较多的区域,进入高卢盟邦的实质控制区,那里会有研究院的专人接应。
货运站气氛明显更加紧张。拉特兰的海关和公证所人员数量增多,检查也明显更为严格。我看到一辆来自乌萨斯的货车被要求打开所有货箱,司机正脸色阴沉地配合着。
我的目标卡车停在预约地点。司机是个一脸严肃的瓦伊凡,他接过我递出的特殊通行证,仔细核验后,微微点头。
“小姐,路上可能不太平。坐稳了。”他低声说,眼神扫过不远处一队刚刚巡逻经过的公证所执行者。
我们驶向检查站。排队等待的间隙,我能感到那些执行者审视的目光透过车窗投来。我的手轻轻放在皮箱上,表情放松,甚至对车外一位看起来不耐烦的哥伦比亚商人露出了一个略带同情的微笑。(面具:阳光与无害。内里:高度戒备,计算着每一步应变方案。)
“目的?”检查官的声音例行公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