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御书房内气氛凝重。
北疆战报一封接一封,虽无大败,但狄人依仗骑兵之利和悍不畏死的冲锋,给辰国边军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皇帝陛下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上几张绘制粗糙、却标注着“惊天动地”之能的草图。
“赵爱卿,” 陛下将目光投向恭敬侍立的下方的赵衡,声音带着一丝急迫与期待,“此物名为‘炸药’。
据传乃异域秘术,威力远非寻常火药可比,能开山裂石,破城摧坚
若我军能得此利器,北狄铁骑何足道哉?
爱卿精研格物,通晓火药之道,你看看此物,我辰国能否制作出来?”
赵衡接过草图,仔细端详。
图上描绘之物与他所知的烟花火药配方有相似之处,却又大不相同,尤其标注的威力描述更是骇人听闻。
他沉吟片刻,捋须道:“陛下,万物皆有其理。
烟花火药,取其燃烧喷发之力,绚丽夺目。
若欲求其爆裂开山之威,则需深究其配比、提纯与激发之法。原理上,或有相通之处,或可从烟花中寻得经验。”
他话锋一转,神色郑重,“然,此乃凶险之物,稍有不慎,粉身碎骨,研制过程,必伴随大量实验,步步惊心,耗资巨大。”
“无妨。” 皇帝陛下大手一挥,眼中精光闪烁,“只要能成,倾尽内库在所不惜。
朕赐你城郊别院一座,内外戒严,所需硝石、硫磺、木炭等一应材料,予取予求。
工部匠人随你调遣,爱卿,此事关乎国运,朕准你全力施为!”
“臣遵旨!” 赵衡深深一揖,肩头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与前所未有的动力。
出宫后,赵衡片刻不停,直奔定远侯府。
他深知,此等凶险又需奇思妙想之事,非他那聪慧绝伦、胆大心细的小徒弟云旌相助不可。
云旌正在书房核对送去前线的第二批物资清单,听闻师父来访,立刻迎出。
听完赵衡转述的陛下旨意和“炸药”构想。
开山裂石,破城摧坚。
若能成,对前线浴血奋战的夫君和将士们,将是何等助力!
“师父,此事务必算我一个!” 云旌毫不犹豫,一口应承下来,语气斩钉截铁,“夫君在前线拼命,我们在后方,定要为他造出这克敌制胜的利器!”
留师父在府上用罢午饭,两人又深入探讨了初步设想。
赵衡先行回府调集人手、准备场地。
云旌则立刻着手安排府中事务,并亲笔书信两封,让小桂分别送往明成侯府和江知遥府上,说明自己将与师父闭关研究重要物件,归期不定,以免长辈和好友担心。
安排妥当,云旌立刻打开他那本视若珍宝的《格物大全》,翻到关于火药的核心篇章:
“火性至烈,其药之魂,首在硝石,辅以硫磺,木炭为引。
三者相合,比例精微,乃成‘火药’。古语云:‘一硝二磺三木炭’,此乃烟火之基也。”
“然,烟火取其升腾绽放之美,硝石稍逊;若求爆裂开山之威,则需倍增硝石之精纯,慎控硫磺之量,研磨至极细,混匀如一体,密封激发之……”
(火药的核心成分是硝石、硫磺和木炭,这一组合被称为“一硝二磺三木炭。”
根据调整比例可用于制作烟花爆竹、军事火药等。
烟花本身就是早期火器的应用形式之一,“硝石磨成细粉,混上硫磺与木炭末,配得匀了,点燃才会炸开满天星火。
烟花与军用火药的核心区别在于硝石比例和提纯工艺。
……
这一段是我写的原文,我想着云旌看书,还是在古代,就想着写着古言一样,但水平有限,借助了我的豆包子。
介意的可以说一声,我可以根据合理的建议修改。??·??·??*?? ??)
书中还附有简陋的爆炸原理图和一些失败的案例警示。
次日清晨,云旌带着青二、小桂小盒,以及满满一车他整理的书籍工具和初步提炼的材料,奔赴城郊那座已被重兵把守、戒备森严的皇家别院。
赵衡早已等候多时,身边站着他的六位核心入室弟子,皆是格物功底扎实、心性沉稳可靠之人。
小小的别院,瞬间变成了一个高度机密的“火药研发基地”。
研发之路,荆棘密布。
第一步,便是从最熟悉的烟花火药入手,尝试改变比例,寻求突破。
“按‘多放硝石’的思路试试。” 一位师兄提议。
众人小心翼翼按新比例配好药粉。
然而,药粉受潮严重,结成了硬块。
点燃后,只冒出一股浓烈的黑烟,发出“噗嗤”一声闷响,便偃旗息鼓,连个火星都没炸出来。
“失败,硝石吸湿性太强,必须解决干燥问题。” 赵老沉声道。
调整思路,再次配比,这次严格控制湿度。
药饼成形,小心点燃引线。
“轰——”
一声远比预期猛烈得多的巨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