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交际处的午餐简单却温馨,饭菜的热气还未散尽,曾夏勇便起身走到角落的通讯室 —— 他要趁着午休时间,联系太原的空一团,落实下午检阅的歼击机编队事宜。
通讯器里传来电流的滋滋声,片刻后,空一团团长顾长风的声音清晰响起:“旅长!您找我?”
“长风,有个重要任务交给你们。”
曾夏勇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却依旧保持着指挥的沉稳,
“下午两点,李同志、祝老总等组织首长要在延安机场检阅空中编队,还有美苏使者在场。你立刻组织一个歼击机编队,1 架空警 2000 预警机、5 架歼 16、5 架歼 10C,务必在下午一点三十分前抵达延安上空,与咱们留在延安的运输机编队汇合,接受检阅。”
顾长风在那头精神一振,连忙应答:“请旅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我亲自带队,现在就去安排,绝不让首长和使者们失望!”
“好,注意飞行安全,保持通讯畅通。” 曾夏勇叮嘱道,挂断通讯器时,李同志和祝老总正好走进通讯室。
“都安排好了?” 李同志笑着问,眼里满是期待。
曾夏勇点头:“都安排好了,我们旅的空一团团长顾长风同志将亲自带队,一点三十分准时到延安上空。这次让首长们好好看看,咱们自己的空中力量到底有多强。”
祝老总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考虑得周到!让美苏使者也开开眼,知道咱们八路军不仅能打地面仗,空中也能撑起一片天!”
中午的阳光透过通讯室的窗户,洒在三人身上,空气中满是对下午检阅的期待。
太原军用机场的停机坪上,顾长风正忙着给编队机组开会。
1 架空警 2000 预警机已停在跑道头,机身下的雷达罩泛着金属冷光;
5 架歼 16、5 架歼 10C 整齐排列在两侧,地勤人员正做着最后的检查 —— 有的擦拭机身,有的调试雷达,有的给战机补充燃油,每个人脸上都透着严谨。
“同志们,这次任务特殊!”
顾长风站在机组面前,声音铿锵,“下午两点,组织的首长李同志、祝老总,还有美苏使者要在延安检阅我们独立旅空中编队,这不仅是展示我们空一团的实力,更是展示我军的底气!所有人都要拿出十二分的精神,飞行队形要整齐,动作要精准,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明白!”
机组人员齐声应答,声音震得停机坪上的尘土微微颤动。
下午一点整,顾长风登上空警 2000 预警机,对着通讯器下令:“编队起飞!目标延安!”
引擎轰鸣声陡然响起,空警 2000 率先升空,5 架歼 16、5 架歼 10C 紧随其后,组成标准的箭型编队,朝着延安方向飞去。
阳光洒在战机的机翼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像一把把锋利的利剑,划破太原的天空。
一点二十五分,编队进入延安边区上空。
正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们停下锄头,直起腰朝着天空眺望;
机关里的工作人员放下手中的文件,跑到院子里;
学校的孩子们更是兴奋地围在操场边,指着天上的战机欢呼:“快看!是战斗机!跟报纸上的一样!”
延川县的一名老党员,颤巍巍地拿出老花镜,看着空中的编队,激动得抹眼泪:“没想到啊,咱们八路军也有这么好的飞机了!以前小鬼子的飞机在天上耀武扬威,现在咱们的飞机比他们的还厉害!”
消息像长了翅膀,在边区迅速传开,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朝着机场方向聚拢,都想亲眼看看属于八路军的空中编队。
下午两点整,曾夏勇陪同李同志、祝老总、邹同志,以及高斯、米高扬等美苏使者,准时抵达延安机场。
机场外早已挤满了人,黑压压的一片 —— 有穿着粗布衣裳的农民,有戴着眼镜的机关干部,有背着书包的学生,还有穿着军装的战士,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期待。
当看到李同志等组织首长和曾夏勇走来时,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欢呼:“李同志好!祝老总好!邹同志好!曾旅长好!”
李同志笑着挥手致意,祝老总也对着人群点头,脸上满是自豪 —— 这是属于八路军的空中力量,是在组织的领导下成长起来的钢铁之师,每一次飞行,都承载着百姓的期望。
高斯和米高扬站在一旁,看着机场内整齐排列的 10 架运 9、10 架运 20A,眼神里满是震撼。
“史迪威,你看这些运输机的规模,” 高斯低声对身边的史迪威说,
“八路军的运输能力,已经超过了许多欧洲国家的军队,这太不可思议了。”
史迪威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运 20A 的机身:“这些飞机的设计很先进,载重能力至少在 60 吨以上,比我国的运输机强太多了。要是我们的部队有这样的运输机,太平洋战场的物资补给会轻松很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