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西面的古交城,是这次太原外围作战的重点之一。
这座扼守太原西侧咽喉的据点,此刻像一头缩在山坳里的野兽 —— 北面的吕梁山余脉上,三十余座混凝土碉堡沿着山脊线铺开,碉堡之间藏着密密麻麻的坑道,有的直通山体内部,有的连接着山下的重炮阵地,连久经沙场的 771 团团长许吉生看到侦察画面时,都忍不住皱眉:“这工事,小鬼子是打算在山里当一辈子乌龟了。”
所以在总攻发起前的半小时,386 旅指挥部里,陈旅长盯着地图上 “古交防御群” 的红色标记,手指重重敲了敲:“许吉生,你的 771 团敲掉鬼子的重炮阵地,没有炮火压制,程康的 772 团啃不动碉堡群;程康,你们团对付北面的碉堡和坑道,记住,别硬冲,多用火力打透!”
许吉生和程康同时敬礼:“保证完成任务!”
下午 14 时整,总攻的炮火信号在古交上空炸开时,771 团的炮兵阵地率先响起轰鸣。
二十门 PCL181 车载榴弹炮在山脚下的开阔地一字排开,炮长们盯着战术平板上无人机传回的重炮阵地坐标,手指在火控系统上快速输入参数 —— 日军的山炮、野炮就藏在碉堡群南侧的洼地,炮口对着古交通往太原的公路,只要八路军冲锋,就能立刻形成火力封锁。
“装填高爆弹!目标洼地日军重炮阵地,三发急促射!” 许吉生对着通讯器下令。
炮闩 “咔嗒” 锁死的声响连成一片,二十枚炮弹同时脱离炮管,拖着灰白色的尾烟掠过山谷,精准地落在日军重炮阵地里。
第一发炮弹直接命中一门九四式山炮的炮管,钢铁扭曲的脆响顺着风传到 771 团阵地;
第二发落在弹药堆旁,引爆了堆积的炮弹,连环爆炸的火光冲天而起,将半个洼地都染成橘红色;
第三发则炸塌了日军的炮位掩体,泥土和碎石将剩余的野炮埋得只剩炮口。
“再来一轮!别给鬼子留喘气的机会!” 许吉生握拳低吼。
第二轮炮弹接踵而至,这次瞄准的是日军的炮兵观察所 —— 藏在半山腰的混凝土工事里,日军观察员正试图校正炮位,却被从天而降的炮弹炸得粉碎。
短短十分钟,771 团就彻底摧毁了日军的重炮阵地,十二门山炮、野炮全被炸毁,三十余名炮兵非死即伤,日军失去了远距离压制的能力,只能缩在碉堡群里等着挨炸。
“团长,重炮阵地清完了!” 通讯兵跑过来汇报,脸上沾着硝烟。
许吉生望向北面的碉堡群,那里已响起 772 团的炮火:“走!咱们推进到山脚,等程康那边炸透了,一起冲进去!”
此时的 772 团阵地,二十门 PCL181 车载榴弹炮正对着山脊线的碉堡群怒吼,与 771 团不同的是,它们装填的是钻地弹 —— 这种炮弹能穿透数米厚的混凝土或山体,在内部引爆,专门对付日军的坑道工事。
程康站在观察哨里,手里的望远镜盯着第一发钻地弹的落点 —— 炮弹拖着尾烟钻进一座碉堡的顶部
几秒钟后,碉堡下方的山体突然隆起,
紧接着 “轰隆” 一声巨响,
碉堡像被无形的手捏碎般坍塌,坑道里的日军惨叫着从裂缝里逃出来,刚露头就被 772 团的机枪扫倒。
“好!就这么打!按编号来,一个碉堡都别漏!” 程康对着通讯器大喊。
二十门榴弹炮按照碉堡编号依次射击,钻地弹像精准的手术刀,逐个 “剖开” 山体:
有的炮弹钻进坑道交叉口,将连接三座碉堡的通道炸塌;
有的落在碉堡的射击孔旁,炮弹穿透岩壁后在内部爆炸,将碉堡里的日军连人带枪炸成碎片;
还有的直接命中日军的弹药储藏坑道,引发的殉爆将整个山脊都震得微微颤抖。
天空中,独立旅陆航团的武直 - 10 编队也加入了攻击 —— 它们低空掠过山脊,机身下的火箭巢对着碉堡群倾泻火箭弹,密集的火雨将碉堡的混凝土外壳炸得千疮百孔;
空一团的歼 - 16 战机则发射空地导弹,对着残留的大型碉堡发起精准打击,每一枚导弹都能炸出一个直径数米的大洞;
无人机团的 CH-4 、CH6、翼龙6无人机更灵活,贴着山体飞行,对着坑道裂缝发射小型钻地弹,将藏在深处的日军彻底封死。
“团长,火力打击快结束了,要不要让部队冲锋?” 参谋凑到程康身边,声音里带着急切。
程康却摇摇头,指着远处的碉堡残骸:“别急,小鬼子肯定有漏网之鱼藏在没被炸塌的坑道里,等着咱们冲上去打伏击。让各连排把小型无人机放出去,先扫一遍。”
很快,七十余架小型侦察无人机从 772 团阵地升起,像一群黑色的蜻蜓,贴着山体和碉堡残骸飞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