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半的平安县城,薄雾还未完全散去,城东的开阔地上已挤满了人 —— 独立旅保障团的战士们列着整齐的队伍,每人手中都握着一面小红旗,眼神紧紧盯着东方的天空。
“团长,你说空一团的运输机什么时候到啊?” 一名年轻战士忍不住问身边的保障团团长季承稳,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红旗杆。
季承稳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急,顾团长说早上八点到,肯定不会差。咱们再等等,一会儿就能看到大飞机了。”
他话音刚落,远处的天空就传来一阵沉闷的引擎声 —— 起初只是隐约的轰鸣,很快就变得越来越清晰,像是有无数头钢铁巨兽正在逼近。
“来了!来了!” 战士们兴奋地欢呼起来,纷纷举起手中的红旗挥舞。
只见东方的天际线上,先是出现一个个小黑点,很快就显露出运输机的轮廓 —— 30 架运 9 运输机在前,机身相对小巧灵活,如同雁阵般排列;
50 架运 20A 运输机紧随其后,庞大的机身在晨光中泛着银灰色的光泽,机翼展开如同巨大的翅膀,遮天蔽日般掠过县城上空。
“我的娘咧!这飞机也太大了吧!” 保障团的一名老兵忍不住感叹,眼睛瞪得溜圆 —— 他在独立旅当兵这么久了,见过最大的飞机也只是自家独立旅的运9,运9跟运 20A 比起来,简直像个玩具。
不仅是保障团的战士,周边站岗的独立旅、385 旅、386 旅战士也都停下脚步,抬头盯着天空中的运输机群,脸上满是震撼与好奇。
“这就是独立旅的运输机?也太气派了!” 385 旅的一名机枪手喃喃自语
“这么大的飞机,得装多少弹药啊?”
“估计够咱们全旅打半个月的!” 旁边的战友接话,语气里满是羡慕。
很快,第一架运 9 运输机开始降低高度,机舱门缓缓打开,一个个包裹着防雨布的物资箱从机舱滑落,伞花在半空中次第绽放,如同白色的云朵,缓缓飘向地面。
紧接着,运 20A 也开始空投 —— 它一次能投送更多物资,十几个物资箱同时落下,伞花密集地覆盖了整片开阔地,场面壮观得让人屏息。
“快!行动起来!” 季承稳一声令下,保障团的战士们立刻分成小组,朝着物资箱落地的方向跑去。
有的战士负责检查物资箱是否完好,有的用撬棍撬开箱子清点里面的弹药,有的则用卡车将物资箱运到临时仓库 —— 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战士们动作麻利,脸上满是干劲。
“报告团长!第一批物资清点完毕!” 一名参谋跑过来汇报,手里拿着清点清单。
季承稳点点头:“继续清点,每一批都要记清楚,别出纰漏!一会儿各团的后勤同志要来领,可不能出错!”
“是!” 参谋应声而去。
此时,临时指挥部的院子里,曾夏勇刚洗漱完毕,听到天空中传来的引擎声,嘴角忍不住上扬 —— 不用看也知道,是空一团的运输机到了。
他看了眼手表,离九点的会议还有一个小时,正好有时间处理新一团、新二团、新三团的换装事宜。
曾夏勇回到房间,关上房门,意念一动,打开了系统商城界面 —— 屏幕上密密麻麻排列着各种武器装备,从单兵武器到重型火炮,应有尽有。
他先算了算三个团的人数:新一团 1.2 万人,新二团 2700 人,新三团 3800 人,总计 人。
“先解决单兵装备。” 曾夏勇手指在屏幕上滑动,选中 “综合单兵作战系统” 和 “单兵武器套装”。
综合单兵作战系统包含头盔(带夜视仪、通讯器、战术显示屏)、战术背心(带弹药携行具、护具)、作战靴,一套需要 2 积分;单兵武器套装包含191式自动步枪、92 式手枪、PF98 火箭筒、红箭 - 12 单兵反坦克导弹、前卫 - 2 单兵防空导弹。
套综合单兵作战系统花费 185积分, 套单兵武器套装花费 185积分,两项合计370 积分 —— 曾夏勇毫不犹豫地点击 “确认购买”,屏幕上的积分瞬间减少,同时系统提示 “装备已生成,将传送至平安县城东门指定区域”。
接下来是火炮。
曾夏勇考虑到三个团的编制和作战需求,决定优先配备 120MM 车载迫击炮和 PCL181 车载榴弹炮 —— 迫击炮轻便灵活,适合伴随步兵作战;PCL181 车载榴弹炮射程远、精度高,能弥补没有火箭炮的火力缺口。
新一团有 10 个作战营,按每个营 10 门迫击炮的标准,配备 100 门 120MM 车载迫击炮;炮营需要加强火力,配备 30 门 PCL181 车载榴弹炮。
新二团编制较小,配备 30 门 120MM 车载迫击炮;炮连配备 10 门 PCL181 车载榴弹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