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 2 点 30 分,晋东战场的空陆协同攻势正进入**。
空一团东路编队完成首轮轰炸后,并未撤离 —— 10 架歼 20A 与 10 架歼 35A 仍在五千米高空巡航,空警3000的雷达波如同无形的网,将 30 军残部的每一处异动都纳入监测;
15 架歼 16 与 25 架歼 10C 则低空盘旋,对着日军试图修复的重武器阵地发起俯冲,导弹的尾焰在夜色中划出亮线,将刚架起的九二式重机枪打成废铁。
紧随其后的陆航团东路编队,30架武直 10 武装直升机如同低空惊雷,朝着日军的装甲残部扑去。
“目标:左侧燃烧的九七式坦克,火箭弹齐射!” 编队指挥官的指令通过通讯器传遍每架战机。
30 架武直 10 同时倾斜翼下火箭巢,数百枚火箭弹拖着橘红色尾焰,如同暴雨般砸向日军装甲集群 —— 即便坦克早已熄火,火箭弹仍将其炸得四分五裂,履带与炮塔飞散在地上,燃油泄漏后燃起的火焰,将整片区域照得如同白昼。
18架直 20T 突击直升机则将目标锁定在日军的步兵集群 —— 它们悬停在十米高空,用火箭弹和对着溃散的日军一顿发射,一炸一大片,在地上溅起细小的血花;
有几架直 20T 更直接,低空掠过战壕时,战士们打开舱门,投下震爆弹,强光与巨响过后,战壕内的日军如同待宰的羔羊,被随后索降的战士逐一俘虏。
无人机团东路编队的 10架 ZK005 、10架 CH4、10架 CH6 、10架翼龙 6 ,此时已覆盖整片战场。
ZK005 贴着地面飞行,机身下的摄像头将日军躲藏的掩体、山洞位置实时传回地面战术终端;
CH4 无人机对着日军的临时火力点发射导弹,一枚导弹就能将土木碉堡炸塌半边,里面的机枪手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
CH6 无人机则对着地面逃窜的日军发射导弹,导弹如同长眼般,每一发都能命中一大片目标;
翼龙 6 无人机更成为 “移动炮台”,专门打击日军的军官 —— 只要发现有人举着望远镜或挥舞指挥刀,立刻发射导弹,将其连同周围的卫兵一同炸飞。
“各地面部队,发起冲锋!”
陈旅长的命令通过通讯器,传到晋东战场的每一支作战部队。
正面战场,386 旅 771 团、772 团、16 团的装甲车队率先行动 —— 15 式轻型坦克在前方开路,车身轻便灵活,能轻松越过一些掩体与弹坑,主炮每一发都能精准命中日军的掩体;
08 式轮式装甲车跟在坦克身后,车顶的 30 毫米机关炮对着战壕内的日军横扫,而战士们则在步战车两旁,呈战斗队形推进,手中的191步枪对着两侧残垣断壁射击,防止日军打冷枪。
“冲啊!把小鬼子赶出去!”
771 团一营营长胡甘站在 08 式装甲车的舱盖上,挥舞着步枪大喊。
他身后的战士们跳下车,依托装甲车辆的掩护,结成三人战斗小组 —— 组长操控班排侦察无人机,先飞至屋顶扫描;副组长带着机器狼,清剿墙角与弹坑;组员则端着步枪,随时准备射击。
一处农房内,五名日军正躲在一棵树的后面,试图用步枪偷袭。
组长操控的无人机很快发现目标,热成像画面显示出五个红色人影。
“机器狼,上!” 副组长一声令下,机器狼四肢发力,如同猎豹般冲至树前,身上的机枪对着树干扫射,子弹穿透树干后,日军传来惨叫声。
战士们随即冲过去后,确认无活口后,继续推进。
新二团与新三团虽然尚未换装,仍以三八式、汉阳造、捷克式等武器为主,却凭借多年的作战经验,与 386 旅主力配合得丝毫不差。
新二团团长孔捷亲自带着突击队,绕到日军侧翼 —— 他们没有装甲车掩护,就利用树木和石头这些掩体隐蔽前进,手中的步枪虽然是单发,却打得精准狠辣;
遇到日军的火力点,就用手榴弹解决,几枚手榴弹扔过去,火力点便没了动静。
“兄弟们,加把劲!看看兄弟部队的装备,咱们以后也能有!” 孔捷对着战士们大喊,话语里满是对换装的渴望。
战士们士气大振,纷纷朝着日军阵地冲锋,手中的大刀在火光下闪着冷光。
新三团团长丁伟则带着部队,负责清剿残敌 —— 他们拿着望远镜,仔细排查每一处帐篷与弹坑,遇到躲藏的日军,先喊话劝降,若不投降,再用手榴弹攻击。
“里面的鬼子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缴械投降,我们优待俘虏!” 战士们对着一处掩体大喊。
掩体内没有回应,反而传来步枪的枪声。
“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丁伟下令。
战士们立刻将手榴弹弹扔过去,爆炸后的浓烟从掩体口冒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