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白玺昏迷不醒且反复高烧、生命垂危的那几日里,整个离山都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
钟离元安则一直待在钟离谦的院子里,沉浸在书的世界中。
清晨的阳光如往常一样洒落在院子里,只是钟离元安的打坐时间较以往变长了些许。
她静静地坐在院子中的蒲团上,双目紧闭,呼吸沉稳而悠长,似是在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平静,以抵御外界纷扰的侵袭。
每当结束打坐,她便会来到书房,挑选一本关于机关术的古籍,坐在窗边的书桌前,细细研读。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专注的面庞上,她时而蹙眉思考,时而在纸上记录着什么。
那些晦涩难懂的机关构造与原理,在她眼中仿佛有着独特的魅力,让她忘却了外界的喧嚣与烦恼。
与此同时,伏苓堂内的夏白玺情况危急,钟若桐和一众医者日夜守护,全力以赴地进行救治。
每一次观察到夏白玺的病情稍有起色,又紧接着出现反复,都让众人的心提到嗓子眼。
而钟离元安虽看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却也并非对夏白玺的情况毫不关心,只是她选择用这样的方式,在情感与理智之间寻找平衡。
终于,在众人的不懈努力下,传来了夏白玺已经脱离危险的消息。
钟离元安得知后,心中微微一动,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从那之后,她便不再主动打听夏白玺的消息,而是愈发全身心地投入到机关术的研究中。
她亲自动手,在院子里搭建起一个小小的工坊,锯木、雕刻、组装,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
一块块普通的木头,在她的巧手下逐渐有了形状,或为精巧的飞鸟,或为灵动的走兽。
她专注于手中的活计,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专注的光芒,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她和那些正在成型的木头机关。
钟离谦看着曾孙女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原本微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不禁长舒了一口气。
他深知夏白玺与钟离元安之间的过往复杂纠葛,担心曾孙女再次受到伤害。如今看到钟离元安能如此投入地钻研机关术,远离那些纷扰,他感到由衷的欣慰。
在他眼中,钟离元安就如同初升的朝阳,有着无限的可能,他不希望曾孙女的人生被这些复杂的情感与纷争所影响,只愿她能在自己热爱的事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天空。
半个月的时光,在紧张与担忧中悄然流逝。对于昏迷中的夏白玺而言,这仿佛是一段无尽的黑暗旅程。
终于,在这天,她缓缓恢复了意识,眼皮微微颤动,像是在努力挣脱那层束缚她已久的黑暗。
她艰难地睁开双眼,起初,眼前一片模糊,好似蒙着一层厚厚的迷雾,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光影在晃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视线逐渐清晰起来,她开始打量起屋内的摆设。
这是一个陌生的房间,布置简洁而古朴,木质的桌椅散发着淡淡的木香,墙壁上挂着几幅素雅的字画。
她心中涌起一阵疑惑,自己究竟身在何处?
带着满心的疑问,她下意识地想要起身,试图弄清楚这一切。然而,身体却传来一阵虚弱无力的感觉,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格外艰难。
恰在这时,送药的钟若桐轻轻推开房门走了进来。她手中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药,正准备叫醒夏白玺服药。
一看到夏白玺挣扎着要起身,她脸色微变,急忙将药碗放在一旁的桌上,快步走到床边。
钟若桐伸出手,轻柔却又坚决地扶住夏白玺,说道:“夏首领,您可千万别乱动,您的身体还远没恢复呢。”
她的声音温和而关切,眼神中透露出医者的专业与担忧。
夏白玺见钟若桐进来,便顺从地躺回床上。
她的目光紧紧锁住钟若桐,迫不及待地问道:“这里是哪里?”声音因为长时间未进水而显得格外沙哑。
钟若桐轻轻走到一旁,端起那碗还冒着热气的药,动作自然流畅,仿佛已经做过无数次。她面带温和的笑容,耐心地回答:“这里是离山的伏苓堂呀。”
听到“离山”二字,夏白玺原本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像是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钟若桐将药碗递到夏白玺手中,关切地说道:“快趁热把药喝了吧,这药对您恢复身体可重要着呢。”
夏白玺没有丝毫犹豫,接过药碗,仰头便一饮而尽。那苦涩的药汁顺着喉咙流下,她却仿佛浑然不觉,只是目光仍时不时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钟若桐一直留意着夏白玺的表情变化,刚刚看到她听到“离山”时如释重负的模样,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八卦的兴奋。
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各种猜测。
毕竟,夏白玺身为雍州首领,却对离山有着这般特别的反应,其中必定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然而,兴奋仅仅持续了一瞬,钟若桐的眼神便黯淡了几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