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资治通鉴白话版 > 梁纪二十二 (公元555年-556年)

资治通鉴白话版 梁纪二十二 (公元555年-556年)

作者:鬼老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23:16:34

绍泰元年乙亥(公元555年)

春季,正月初一,邵陵太守刘棻领兵援救江陵,走到三百里滩时,被自己的部将宋文彻杀害。宋文彻率领部众返回,占据了邵陵。

梁王萧詧在江陵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大定;追尊父亲昭明太子(萧统)为昭明皇帝,庙号高宗,追尊昭明太子的妃子蔡氏为昭德皇后;尊奉自己的母亲龚氏为皇太后,册立妻子王氏为皇后,儿子萧岿为皇太子。他的赏罚制度和帝王完全一样,只是向魏国(西魏)上奏章时自称“臣”,沿用魏国的历法。至于对下属封官授爵,仍依照梁朝旧制,只是勋官等级同时沿用西魏“柱国”之类的名称。他任命咨议参军蔡大宝为侍中、尚书令,让其参与主持官员选拔;任命外兵参军、太原人王操为五兵尚书。蔡大宝处事严谨、有智谋,精通政务,写文章又快又好,后梁(萧詧政权)皇帝对他推心置腹、委以重任,把他当作主要谋士,比作三国的诸葛亮;王操的地位和作用仅次于蔡大宝。萧詧还追赠邵陵王萧纶为太宰,谥号“壮武”;追赠河东王萧誉为丞相,谥号“武桓”。任命莫勇为武州刺史,魏永寿为巴州刺史。

湘州刺史王琳领兵从小桂向北进军,抵达蒸城时,听说江陵已经陷落,便为梁世祖(萧绎)举办哀悼仪式,全军穿白色丧服,又派部将侯平率领水军进攻后梁。王琳在长沙驻军,向各州郡发布文书,谋划收复江陵、进取中原的计划。长沙王萧韶和长江上游的将领们,都推举王琳为盟主。

北齐皇帝(高洋)派清河王高岳领兵进攻西魏的安州,以援救江陵。高岳抵达义阳时,江陵已经陷落,于是就进军到长江边;梁的郢州刺史陆法和、仪同三司宋莅献出全州投降北齐,长史、江夏太守王珉拒不投降,被陆法和等人杀死。正月十三日,北齐召高岳撤军,派仪同三司、清都人慕容俨驻守郢州。梁的王僧辩派江州刺史侯瑱进攻郢州,任约、徐世谱、宜丰侯萧循也都领兵与侯瑱会合。

正月二十日,北齐册立贞阳侯萧渊明为梁朝君主,派上党王高涣领兵护送他南下,徐陵、湛海珍等人都跟随萧渊明一同返回梁朝。

二月初二,晋安王萧方智从寻阳来到建康,住进朝堂,登基为梁王,当时他年仅十三岁。梁王任命太尉王僧辩为中书监、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加授陈霸先为征西大将军;任命南豫州刺史侯瑱为江州刺史,湘州刺史萧循为太尉,广州刺史萧勃为司徒,镇东将军张彪为郢州刺史。

北齐皇帝先派殿中尚书邢子才骑马快速前往建康,给王僧辩送信,信中说:“梁王(萧方智)年纪太小,撑不起国家重任。那个贞阳侯萧渊明,是梁武帝的侄子、长沙王(萧懿)的后代,论年龄、论声望,都能保住金陵(建康),所以我们立他为梁王,送回你们国家。你应当安排船只,迎接新君主,和他同心协力,好好谋划国事。”二月初四,贞阳侯萧渊明也给王僧辩写信,请求他迎接自己。王僧辩回信说:“梁王(萧方智)的皇位,是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您如果能来朝廷辅佐,一同扶助王室,那伊尹、吕尚那样的重任,大家都会推举您承担;但如果您想当君主,我不敢听从这个命令。”二月十三日,北齐任命陆法和为都督荆、雍等十州诸军事、太尉、大都督、西南道大行台,又任命宋莅为郢州刺史,宋莅的弟弟宋簉为湘州刺史。二月二十三日,北齐上党王高涣攻克谯郡。二月二十八日,萧渊明又给王僧辩写信,王僧辩还是不答应。

西魏任命右仆射申徽为襄州刺史。

侯平进攻后梁的巴州、武州,原刘棻的部将赵朗杀死宋文彻,献出邵陵,归顺王琳。

三月,贞阳侯萧渊明抵达东关,梁的散骑常侍裴之横领兵抵御。北齐的军司尉瑾、仪同三司萧轨向南进攻皎城,梁的晋州刺史萧惠献出全州投降北齐。北齐把晋熙郡改设为江州,任命尉瑾为刺史。三月初六,北齐攻克东关,杀死裴之横,俘虏几千人;王僧辩非常害怕,出兵驻守姑孰,开始谋划接纳萧渊明。

三月十六日,北齐皇帝返回邺城,封世宗(高澄)的两个儿子高孝珩为广宁王,高延宗为安德王。

孙玚听说江陵陷落,放弃广州返回建康,曲江侯萧勃重新占据了广州。

西魏太师宇文泰派王克、沈焝等人返回江南(梁朝)。宇文泰得到庾季才后,对他待遇优厚,让他参与主持太史局事务。庾季才拿出自己的私人财产,赎回那些被没为奴婢的梁朝官员、亲友。宇文泰问他:“你怎么能做到这样?”庾季才回答:“我听说,攻克敌国后要礼遇贤才,这是治国的正道。现在郢都(江陵)陷落,梁朝君主确实有罪,但官员们有什么错?却都被变成奴婢!我是外乡人,不敢向您进言,只是真心怜悯他们,所以私下赎买他们。”宇文泰这才醒悟,说:“这是我的过错!要是没有你,我就失去天下人心了!”于是下命令,赦免了几千名被没为奴婢的梁朝俘虏。夏季,四月初十,北齐皇帝前往晋阳。

五月初一,侯平等人活捉了后梁的莫勇、魏永寿。江陵陷落时,永嘉王萧庄刚七岁,被尼姑法慕藏了起来,王琳找到萧庄,把他送到建康。

五月十一日,北齐皇帝返回邺城。

王僧辩派使者向贞阳侯萧渊明呈递奏书,确定君臣礼仪;又派另一名使者向北齐呈递奏表,把自己的儿子王显、王显的母亲刘氏、侄子王世珍送到萧渊明那里当人质;派左民尚书周弘正前往历阳迎接萧渊明,同时请求立晋安王萧方智为皇太子;萧渊明答应了。萧渊明要求带三千名卫士过江,王僧辩担心他作乱,只允许他带一千名散兵。五月二十一日,王僧辩派龙舟、仪仗去迎接萧渊明。萧渊明和北齐上党王高涣在长江北岸结盟,五月二十二日,从采石渡过长江。于是梁朝的仪仗队向南渡江,北齐的军队返回北方。王僧辩怀疑北齐有诈,让船停在江中心,不敢靠近西岸。北齐侍中裴英起护送萧渊明,和王僧辩在江宁会面。五月二十四日,萧渊明进入建康,望见朱雀门就哭了起来,路上迎接的人也跟着哭。五月二十七日,萧渊明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天成,立晋安王萧方智为皇太子,任命王僧辩为大司马,陈霸先为侍中。

六月初一,北齐征发一百八十万百姓修筑长城,从幽州夏口向西延伸到恒州,全长九百多里,命令定州刺史赵郡王高睿领兵监督工程。高睿是高琛的儿子。

北齐的慕容俨刚进入郢州,侯瑱等人就突然兵临城下,慕容俨根据情况灵活防御,侯瑱等人攻不下来;慕容俨又趁机出兵袭击侯瑱的军队,把他们打得大败。郢州城里的粮食吃完了,士兵们就煮草木的根、叶和靴子的皮、衣带的角来吃,慕容俨和士兵们同甘共苦,坚守了半年,没人有二心。贞阳侯萧渊明登基后,才命令侯瑱等人撤围,侯瑱返回豫章驻守。北齐认为郢州在长江以南,难以防守,就把它割让给梁朝。慕容俨回到北齐,见到北齐皇帝,悲痛得不能自已。北齐皇帝叫他上前,握住他的手,摘下他的帽子看他的头发(因操劳变白),叹息了很久。

吴兴太守杜龛,是王僧辩的女婿。王僧辩把吴兴郡改设为震州,任命杜龛为刺史;又任命自己的弟弟、侍中王僧愔为豫章太守。

六月初三,北齐皇帝因为梁朝称臣纳贡,下诏书:凡是被北齐俘虏的梁朝百姓,全部遣送回南方。

六月十八日,北齐皇帝前往晋阳;六月二十三日,亲自领兵进攻柔然。秋季,七月初一,抵达白道,留下粮草物资,率领五千轻骑兵追击柔然;七月初四,在怀朔镇追上柔然军队。北齐皇帝亲自冒着箭雨、石块冲锋,多次作战,把柔然打得大败,一直追到沃野镇,俘虏了柔然的酋长,以及两万多人口、几十万头牛羊。七月十四日,返回晋阳。

八月初一,王琳从蒸城返回长沙。

北齐皇帝回到邺城,因佛教、道教教义不同,想废除其中一个,便召集两派学者当面辩论,随后下令道士全部剃发为僧;有不服从的,杀了四人,道士们才被迫遵从。从此北齐境内再无道士。

当初,王僧辩和陈霸先一起消灭侯景,关系非常深厚,王僧辩还为儿子王顀聘娶陈霸先的女儿,恰逢王僧辩母亲去世,婚事没能办成。王僧辩驻守石头城,陈霸先驻守京口,王僧辩对陈霸先推心置腹,王顀的哥哥王顗多次劝他提防,王僧辩不听。等到王僧辩接纳贞阳侯萧渊明,陈霸先派使者苦苦劝阻,来来回回四次,王僧辩始终不答应。陈霸先痛声叹息,对亲信说:“梁武帝子孙那么多,只有孝元帝(萧绎)能复仇雪耻,他的儿子(萧方智)有什么罪?竟被轻易废黜!我和王僧辩同受先帝托孤重任,可他突然改变主意,对外依附异族(北齐),拥立不合礼法的人当君主,他到底想干什么!”于是暗中准备几千件战袍,以及锦缎、金银等赏赐物品。

恰逢有人报告,北齐大军已抵达寿春,即将入侵梁朝,王僧辩派记室江旰通知陈霸先,让他做好防备。陈霸先趁机把江旰扣留在京口,决定起兵袭击王僧辩。九月二十五日,陈霸先召来部将侯安都、周文育,以及安陆人徐度、钱塘人杜棱,商议起兵计划。杜棱认为这事难成,陈霸先怕他泄露密谋,用手巾勒住杜棱,把他勒得昏迷倒地,随后关在另一间屋里。接着调配将士,分发金银绸缎作为赏赐,派侄子、着作郎陈昙朗镇守京口,负责后方事务;让徐度、侯安都率领水军直奔石头城,自己率领步兵、骑兵从江乘的罗落桥出发,与水军会合。当天夜里,军队全部出动,又召杜棱随军同行。知道这次密谋的,只有侯安都等四名将领,外人都以为是江旰来征调军队抵御北齐,没觉得异常。

九月二十七日,侯安都率领战船即将抵达石头城,陈霸先却勒住马不肯前进。侯安都极为恐慌,追上去骂陈霸先:“今天都已经谋反了,事到如今必须决一死战,你留在后面还想等什么!要是失败,咱们都得死,晚一步难道能免掉砍头吗?”陈霸先说:“侯安都这是怪我啊!”于是率军前进。侯安都抵达石头城北,弃船登岸。石头城北边靠着小山,不算高峻。侯安都身披铠甲、腰佩长刀,让士兵托着他,把他扔到城墙的矮墙内,部下随即跟着冲入,一直打到王僧辩的卧室。陈霸先的军队也从南门攻入。王僧辩正在处理公务,外面报告有兵来,没多久士兵就从里面冲出来。王僧辩急忙逃跑,遇到儿子王顀,和他一起冲出官署,率领几十个亲信在厅堂前苦战,最终寡不敌众,逃到南门城楼上,跪地求饶。陈霸先想放火烧城楼,王僧辩和王顀只好下楼投降。陈霸先问:“我有什么罪,你要联合北齐军队来讨伐我?”又问:“为什么一点防备都没有?”王僧辩说:“我把北门交给你防守,怎么能说没防备?”当天夜里,陈霸先勒死了王僧辩父子。后来发现,根本没有北齐军队来犯,这也不是陈霸先故意设的圈套(是真的误报)。前青州刺史、新安人程灵洗率领部下救援王僧辩,在石头城西门奋力作战,最终兵败。陈霸先派使者招降,程灵洗过了很久才归顺。陈霸先认为他有义气,任命他为兰陵太守,让他协助防守京口。九月二十八日,陈霸先发布檄文通告全国,列举王僧辩的罪状,并且说:“军队讨伐的对象,只有王僧辩父子兄弟,其余亲信党羽,一概不追究。”

九月二十九日,贞阳侯萧渊明退位,搬出皇宫住进王府;文武百官向晋安王萧方智上奏表,劝他登基。冬季,十月初二,晋安王萧方智即位称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绍泰),朝廷内外文武官员各升一级爵位。任命贞阳侯萧渊明为司徒,封建安公。派人告诉北齐:“王僧辩暗中图谋篡位叛逆,所以杀了他。”同时请求继续向北齐称臣,永远做北齐的藩属国。北齐派行台司马恭和梁朝人在历阳结盟。

十月初四,北齐皇帝前往晋阳。

十月初五,加授陈霸先为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兼任扬、南徐二州刺史。十月初六,任命宜丰侯萧循为太保,建安公萧渊明为太傅,曲江侯萧勃为太尉,王琳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十月十一日,尊奉皇帝(萧方智)的生母夏贵妃为皇太后,册立妃子王氏为皇后。

杜龛仗着王僧辩的势力,一向对陈霸先无礼。他在吴兴时,常常用律法惩治陈霸先的宗族,陈霸先对他深怀怨恨。等到陈霸先谋划对付王僧辩时,暗中派侄子陈茜返回长城县,修筑营寨防备杜龛。王僧辩死后,杜龛占据吴兴抵抗陈霸先,义兴太守韦载献出郡城响应杜龛。吴郡太守王僧智,是王僧辩的弟弟,也据城坚守。陈茜回到长城县,召集的士兵只有几百人,杜龛派部将杜泰率领五千精兵突然赶到,陈茜的将士吓得脸色发白。陈茜却谈笑自如,部署军队更加严明,军心才安定下来。杜泰日夜猛攻几十天,没能攻克,只好撤退。陈霸先派周文育进攻义兴,义兴所属各县的士兵,大多是陈霸先的旧部,擅长用弩箭。韦载抓来几十名这样的士兵,用长锁链拴住,让亲信监督他们,命令他们射周文育的军队,并且规定:“十箭射不中两箭的就处死。”因此每射一箭就打死一个人,周文育的军队渐渐后退。韦载趁机在城外靠水边修筑营寨,双方对峙几十天。杜龛派堂弟杜北叟领兵迎战,杜北叟战败,逃回义兴。陈霸先听说周文育作战不利,十月二十四日,亲自上表请求东征,留下高州刺史侯安都、石州刺史杜棱守卫皇宫及朝廷机构。十月二十七日,陈霸先的军队抵达义兴,十月二十九日,攻占了韦载的水寨。

谯、秦二州刺史徐嗣徽的堂弟徐嗣先,是王僧辩的外甥。王僧辩死后,徐嗣先逃到徐嗣徽那里,徐嗣徽献出谯、秦二州投降北齐。等到陈霸先东征义兴,徐嗣徽暗中勾结南豫州刺史任约,率领五千精兵趁虚袭击建康,当天就攻占了石头城,巡逻的骑兵甚至到了皇宫门前。侯安都关闭城门、收起旗帜,故意示弱,并且下令城中:“敢登上城墙窥探贼军的,斩首!”到了傍晚,徐嗣徽等人收兵返回石头城。侯安都连夜做好战斗准备,天快亮时,徐嗣徽等人又来攻城,侯安都率领三百名披甲士兵打开东、西掖门出战,把徐嗣徽的军队打得大败,徐嗣徽等人逃回石头城,再也不敢逼近皇宫。

陈霸先派韦载的族弟韦翙带着书信劝降韦载,十月三十日,韦载和杜北叟都投降了。陈霸先厚待他们,任命韦翙监管义兴郡,把韦载留在身边,和他商议军国大事。陈霸先率军轻装返回建康,派周文育讨伐杜龛,救援长城县。将军黄他在吴郡攻打王僧智,没能攻克,陈霸先派宁远将军裴忌协助他。裴忌挑选部下精锐士兵,轻装快速前进,从钱塘径直赶赴吴郡,夜里抵达城下,击鼓呐喊逼近城池。王僧智以为大军来了,乘船逃往吴兴。裴忌进入吴郡并占据它,陈霸先随即任命裴忌为吴郡太守。

十一月初一,北齐派兵五千渡过长江占据姑孰,接应徐嗣徽、任约。陈霸先派合州刺史徐度在冶城修筑营寨。十一月初二,北齐又派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刘士荣、淮州刺史柳达摩率领一万人马,在胡墅运过三万石米、一千匹战马,送入石头城。陈霸先向韦载询问对策,韦载说:“北齐军队如果分兵先占据通往三吴的要道,攻占东部地区,那局势就无法挽回了。现在可以赶紧在淮南依靠侯景当年的营垒修筑城池,打通向东的运输通道,再分兵切断他们的粮道,让他们前进没有物资补给,这样用不了十天就能擒获北齐将领。”陈霸先采纳了他的建议。十一月初五,派侯安都连夜袭击胡墅,烧毁北齐一千多艘战船;仁威将军周铁虎截断北齐的运输线,活捉了北齐的北徐州刺史张领州;接着派韦载在大航(朱雀航)修筑侯景当年的营垒,让杜棱驻守。北齐人在仓门、水南修筑两座营寨,与梁朝军队对峙。十一月十四日,北齐大都督萧轨领兵驻守长江北岸。

当初,北齐平秦王高归彦幼年丧父,高祖(高欢)让清河昭武王高岳抚养他,高岳对他情义淡薄,高归彦心里怀恨。等到显祖(高洋)即位,高归彦担任领军大将军,极受宠信,高岳以为高归彦会感激自己,更加依赖他。高岳多次领兵立功,有声望,但生性豪放奢侈,喜好酒色,在城南修建宅第,厅堂后面还开了条小巷(仿皇宫“永巷”形制)。高归彦在皇帝面前诬陷他:“清河王的宅第模仿皇宫,还修了永巷,就差皇宫的门楼了。”皇帝因此厌恶高岳。皇帝把歌女薛氏纳入后宫,高岳此前曾通过薛氏的姐姐把薛氏接到自己府中(有私情)。皇帝夜里去薛氏家,薛氏的姐姐替父亲请求司徒之职,皇帝大怒,把她吊起来,用锯子锯死。皇帝又斥责高岳与薛氏有奸情,高岳不服,皇帝更加愤怒。(此处日期原文“乙亥”应为笔误,结合上下文应为十一月)皇帝派高归彦用毒酒毒死高岳。高岳申诉自己无罪,高归彦说:“喝了这酒,你全家就能保全。”高岳喝下毒酒而死,朝廷按礼仪安葬并追赠他官职。

薛嫔(即之前的薛氏)深受北齐皇帝(高洋)宠爱,过了一段时间,皇帝突然想起她曾和高岳有私情,毫无缘由就砍下她的头,藏在怀里,出宫到东山设宴饮酒。酒兴刚起时,皇帝突然掏出薛嫔的头,扔在食盘上,又肢解她的尸体,把她的大腿骨做成琵琶弹奏,满座的人都吓得大惊失色。皇帝随后收起尸骨,对着它流泪说:“这么美的人再也找不到了!”接着派人抬着尸体出宫,自己披散头发、步行痛哭着跟在后面。

十一月二十五日,徐嗣徽等人攻打冶城的营寨,陈霸先率领精锐甲士从西明门出兵反击,徐嗣徽等人大败,留下柳达摩等人守城,自己前往采石迎接北齐援军。

梁朝任命郢州刺史宜丰侯萧循为太保,广州刺史曲江侯萧勃为司空,都征召他们入朝任职。萧循接受太保之职,但推辞入朝;萧勃正谋划起兵,干脆不接受任命。

镇南将军王琳入侵西魏,西魏大将军豆卢宁率军抵御。

十二月初五,侯安都袭击秦郡,攻破徐嗣徽的营寨,俘虏几百人。抄没徐嗣徽的家产时,缴获了他的琵琶和猎鹰,侯安都派人把这些东西送给徐嗣徽,说:“昨天到你府上拿到这些,现在还给你。”徐嗣徽大为恐惧。十二月初八,陈霸先在冶城对面架设浮桥,率领全部军队渡江,攻打北齐在水南的两座营寨。柳达摩等人渡过淮河摆开阵势,陈霸先亲自督战,下令放火烧营,北齐军队大败,士兵争相上船时互相挤压,淹死的有上千人,呼喊声震动天地,梁朝军队缴获了北齐所有的战船。当天,徐嗣徽和任约率领北齐的水军、步兵一万多人返回占据石头城,陈霸先派兵赶赴江宁,占据险要地势。徐嗣徽等人的水军、步兵不敢前进,停在江宁浦口,陈霸先派侯安都率领水军袭击,把他们打败,徐嗣徽等人乘单人小船逃走,梁朝军队缴获了他们所有的军用物资和器械。

十二月十一日,陈霸先从四面攻打石头城,城里没有水源,一升水能卖到一匹绢的价钱。十二月十二日,柳达摩派人向陈霸先求和,并且要求梁朝送质子(人质)。当时建康兵力薄弱,粮草运输跟不上,朝中大臣都想和北齐讲和,请求用陈霸先的侄子陈昙朗做人质。陈霸先说:“现在各位大臣想通过对齐讲和喘口气,如果我违背大家的意见,会被认为是我疼爱昙朗、不顾国家安危。现在我决定派昙朗去,把他舍弃在敌营里。但齐人不守信用,会认为我们弱小,肯定会背弃盟约。如果齐军再来侵犯,各位一定要为我奋力作战!”于是用陈昙朗、永嘉王萧庄、丹杨尹王冲的儿子王珉做人质,和齐人在城外结盟,允许双方将士自由往返南北。十二月十三日,陈霸先在石头城南门列阵,送齐人返回北方,徐嗣徽、任约都逃奔北齐。梁朝缴获的北齐战马、兵器、船只、粮食,多得数不清。北齐皇帝(高洋)处死了柳达摩。十二月十四日,北齐和州长史乌丸远从南州逃回历阳。

江宁县令陈嗣、黄门侍郎曹朗占据姑孰谋反,陈霸先命令侯安都等人讨伐平定了他们。陈霸先担心陈昙朗逃跑,亲自率领步兵、骑兵到京口迎接他(准备送他去北齐)。

交州刺史刘元偃率领部下几千人归顺王琳。

西魏任命侍中李远为尚书左仆射。

西魏益州刺史宇文贵派谯淹的侄子谯子嗣去劝降谯淹,许诺任命他为大将军,谯淹不答应,还杀了谯子嗣。宇文贵发怒,出兵攻打谯淹,谯淹从东遂宁转移到垫江驻守。

当初,晋安百姓陈羽,家族世代是闽中豪门,他的儿子陈宝应擅长权谋欺诈,郡里的人都畏惧服从他。侯景之乱时,晋安太守宾化侯萧云把郡城让给陈羽,陈羽年老,只负责处理郡中事务,让陈宝应掌管军队。当时东部地区闹饥荒,只有晋安物产丰富。陈宝应多次从海路出兵,劫掠临安、永嘉、会稽等地,有时也运去粮食和这些地方贸易,因此能积累财富、增强兵力。侯景之乱平定后,梁世祖(萧绎)任命陈羽为晋安太守。等到陈霸先辅佐朝政,陈羽请求把郡守之位传给陈宝应,陈霸先答应了他。

这一年,西魏宇文泰暗示淮安王拓跋育上奏表,请求按照古代制度把亲王爵位降为公,从此西魏宗室各王都降爵为公。

突厥木杆可汗攻打柔然可汗邓叔子,消灭了柔然残余势力,邓叔子收集残部逃奔西魏。木杆可汗向西攻破嚈哒(中亚古国),向东赶跑契丹,向北吞并契骨(北方部族),威震塞外各国。他的疆域东起辽海,西到西海(里海),长达万里;南起沙漠以北五六千里的区域,都归突厥管辖。木杆可汗仗着自己强大,要求西魏把邓叔子等人全部处死,派去的使者络绎不绝。西魏太师宇文泰把邓叔子以下三千多人交给突厥使者,在长安青门外把他们全部杀死。

当初,西魏太师宇文泰因汉、魏两朝官职设置繁杂,命令苏绰和尚书令卢辩依照《周礼》重新制定“六官”制度(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太平元年丙子(公元556年)

春季,正月初一,西魏开始设立“六官”,任命宇文泰为太师、大冢宰(天官之首,总领百官),柱国李弼为太傅、大司徒(地官之首,掌民政),赵贵为太保、大宗伯(春官之首,掌礼仪),独孤信为大司马(夏官之首,掌军事),于谨为大司寇(秋官之首,掌刑法),侯莫陈崇为大司空(冬官之首,掌工程)。其余百官,都仿照《周礼》设置。

正月初二,梁朝大赦天下,规定凡是和任约、徐嗣徽同谋的人,一概不追究。正月初七,陈霸先派从事中郎江旰去劝说徐嗣徽,让他返回南方,徐嗣徽扣押江旰,把他送到北齐。

陈茜、周文育联合军队在吴兴攻打杜龛。杜龛勇猛但没有谋略,嗜酒如命,经常喝醉,他的部将杜泰暗中与陈茜等人勾结。杜龛和陈茜交战失败,杜泰趁机劝他投降,杜龛答应了。杜龛的妻子王氏说:“陈霸先和我们有这么深的仇怨,怎么能求和!”于是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赏赐士兵、招募勇士,再次攻打陈茜等人,把他们打得大败。不久后杜泰向陈茜投降,杜龛还醉得没醒,陈茜派人把他抬出来,在项王寺前斩首。王僧智和他的弟弟豫章太守王僧愔一起逃奔北齐。

东扬州刺史张彪一向受王僧辩厚待,不归附陈霸先。二月初五,陈茜、周文育率领轻装士兵袭击会稽,张彪兵败,逃进若邪山,陈茜派部将、吴兴人章昭远追击,杀了张彪。东阳太守留异给陈茜运送粮食,陈霸先任命留异为缙州刺史。

江州刺史侯瑱原本效力于王僧辩,这时也率领军队占据豫章和江州,不归附陈霸先。陈霸先任命周文育为南豫州刺史,派他领兵攻打湓城;二月十五日,又派侯安都、周铁虎率领水军在梁山修筑营寨,防备江州的侯瑱。

二月十八日,徐嗣徽、任约袭击采石,抓获守将、明州刺史张怀钧,把他送到北齐。

后梁君主(萧詧)在公安攻打侯平,侯平和长沙王萧韶领兵返回长沙。王琳派侯平镇守巴州。

三月初七,梁朝下诏,允许古今钱币混合使用。

三月二十三日,北齐派仪同三司萧轨、库狄伏连、尧难宗、东方老等人,和任约、徐嗣徽合兵十万入侵梁朝,从栅口出兵,直奔梁山。陈霸先帐下的“荡主”(冲锋将领)黄丛率军迎击,打败北齐军队,齐军退守芜湖。陈霸先派定州刺史沈泰等人前往梁山,与侯安都会合,共同据守梁山抵御齐军。周文育攻打湓城没能攻克,陈霸先召他返回。夏季,四月十三日,陈霸先前往梁山视察慰问各路军队。

四月十五日,北齐仪同三司娄睿讨伐鲁阳蛮(河南鲁山一带少数民族),将其击败。

侯安都率领轻装士兵前往历阳,袭击北齐行台司马恭,大败敌军,俘获数以万计的士兵。

西魏太师宇文泰娶了北魏孝武帝的妹妹冯翊公主,生下略阳公宇文觉;姚夫人则生下宁都公宇文毓。宇文毓在宇文泰诸子中年纪最大,娶了大司马独孤信的女儿。宇文泰准备确立继承人,对公卿大臣说:“我想立嫡子(宇文觉)为嗣,又怕大司马(独孤信,宇文毓岳父)有疑虑,该怎么办?”众人沉默,没人敢说话。尚书左仆射李远说:“立继承人应优先嫡子而非长子,略阳公当为世子,您有什么可犹豫的!若因独孤信顾虑,我请求先杀了他。”说着就拔刀起身。宇文泰也站起身,说:“何至于此!”独孤信连忙上前谢罪,李远才作罢。于是大臣们都同意李远的提议。李远出宫后,向独孤信道歉:“临大事不得不如此!”独孤信也感谢他:“今日全靠您定了这桩大事。”最终宇文泰立宇文觉为世子。

太师宇文泰前往北方巡视。

五月,齐人召建安公萧渊明(梁朝降齐的前君主),谎称要送他回梁并撤军,陈霸先准备船只送他北上。五月初三,萧渊明背上生毒疮去世。五月初四,齐军从芜湖出发;五月初十,进入丹杨县;五月十六日,抵达秣陵旧治所。陈霸先派周文育驻守方山,徐度驻守马牧,杜棱驻守大航南岸,抵御齐军。

北齐汉阳敬怀王高洽去世。

五月二十一日,齐军渡过淮河,搭建浮桥、营寨进军,夜里抵达方山。徐嗣徽等人把战船排列在青墩到七矶一带,截断周文育的退路。周文育击鼓呐喊出兵,徐嗣徽等人无法阻拦;到天亮时,周文育反而反攻徐嗣徽。徐嗣徽手下的猛将鲍砰单独驾小舰殿后,周文育乘单人小船迎战,跳上鲍砰的舰中斩杀他,还拖走了那艘船。徐嗣徽的部众大惊,于是把船留在芜湖,从丹杨陆路进军。陈霸先急召侯安都、徐度率军返回(共守建康)。

五月二十三日,齐军从方山推进到倪塘,巡逻骑兵逼近皇宫,建康全城震动恐慌。梁敬帝(萧方智)亲自统领禁军驻守长乐寺,朝廷内外戒严。陈霸先在白城抵御徐嗣徽等人,恰好与周文育军队会合。即将交战时,刮起大风,陈霸先说:“军队不能逆风作战。”周文育说:“情况紧急,还讲什么古法!”抽出长矛上马冲锋,大军紧随其后,风向不久也转了,此战杀伤齐军数百人。侯安都与徐嗣徽等人在耕坛南交战,侯安都率领十二名骑兵冲破齐军阵形,生擒北齐仪同三司乞伏无劳。陈霸先暗中抽调三千精锐士兵交给沈泰,让他渡江,在瓜步袭击北齐行台赵彦深,缴获战船一百多艘、粮食一万斛。

六月初一,齐军暗中推进到钟山,侯安都与齐将王敬宝在龙尾坡交战,军主张纂战死。六月初四,齐军抵达幕府山,陈霸先派部将钱明率领水军从江乘出兵,截击齐军的粮运,缴获了所有运粮船和粮食。齐军缺粮,只好杀马、驴充饥。六月初七,齐军越过钟山,陈霸先与众军分别驻守乐游苑东和覆舟山北,阻断齐军的要害通道。六月初九,齐军推进到玄武湖西北,准备占据北郊坛,陈霸先的军队从覆舟山东转移到北郊坛北,与齐军对峙。

恰逢连日大雨,平地积水一丈多深,齐军日夜泡在泥水中,脚趾都溃烂了,只能把锅吊起来煮饭;而梁朝皇宫及潮沟北路地势干燥,梁军能轮流休息。当时各地交通断绝,粮草运不进来,建康户口流散,无法征集物资。六月十一日,天稍放晴,陈霸先准备出战,从集市上征集到麦饭,分给士兵,但士兵们都又饿又累。这时陈茜送来三千斛米、一千只鸭,陈霸先下令煮米炖鸭,让士兵们每人用荷叶包饭,就着几块鸭肉充饥。六月十二日,天没亮,士兵们在草席上吃完饭,拂晓时分,陈霸先率领部下从幕府山出兵。侯安都对部将萧摩诃说:“你骁勇有名,百闻不如一见。”萧摩诃回答:“今日就让您见识见识。”交战时,侯安都坠马,齐军围上来,萧摩诃单骑大呼,直冲齐军阵中,齐军溃散,侯安都才得以脱身。陈霸先与吴明彻、沈泰等军前后夹击,大举进攻,侯安都从白下领兵绕到齐军后方横击,齐军大败,被斩杀、俘虏几千人,互相踩踏而死的不计其数。梁军生擒徐嗣徽及其弟徐嗣宗,斩首示众,追击齐军到临沂县。江乘、摄山、钟山等地的梁军也相继获胜,俘虏萧轨、东方老、王敬宝等齐军将帅四十六人。齐军士兵逃到江边的,捆芦苇当筏子渡江,很多人在江中淹死,尸体漂流到京口,遮蔽了江面。只有任约、王僧愔得以逃脱。六月十四日,梁军出兵南州,烧毁齐军的战船。

六月十五日,梁朝大赦天下。六月十六日,解除戒严。士兵们用缴获的战利品换酒喝,一人仅能换得一醉(物资匮乏)。六月十七日,梁军斩杀萧轨等齐军将领,齐人听说后,也杀了梁朝质子陈昙朗。陈霸先上奏请求辞去南徐州刺史,改授侯安都。

侯平多次击败后梁军队,因王琳的兵力无法支援自己,便不再服从王琳指挥;王琳派将领讨伐他。侯平杀死巴州助防吕旬,收编其部众,逃奔江州,与江州刺史侯瑱结为兄弟。王琳的军势因此更加衰弱。六月二十二日,王琳派使者向北齐呈递奏表,还献上驯象;江陵陷落时,王琳的妻子蔡氏、世子王毅都被西魏俘虏,他又向西魏献降,请求赎回妻儿,同时也向梁朝称臣(三方周旋求存)。

北齐征发三十多万工匠民夫,扩建三台宫殿(邺城宫殿群)。

北齐显祖(高洋)刚即位时,专注于治国之术,务求简约清静,用人不疑,让大臣能尽心效力。他还能以律法约束下属,即使是皇亲勋贵犯法,也绝不纵容,朝廷内外都恭谨整肃。至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他都亲自决断;每次亲临战场,都冒着箭雨冲锋,所到之处都能取胜。但几年后,他渐渐因功业自傲,开始嗜酒淫逸,肆意施暴:有时亲自歌舞,通宵达旦;有时披散头发、穿着胡服,混杂穿着彩色绸缎;有时袒露身体,涂粉画眉;有时乘牛、驴、骆驼、白象,不套鞍勒;有时让崔季舒、刘桃枝背着他走,自己手持胡鼓拍打;皇亲勋贵的府第,他早晚都去,还在集市街巷中游荡,甚至在街头巷尾过夜;有时盛夏正午暴晒身体,有时寒冬脱衣奔跑,随从都难以忍受,他却泰然自若。三台宫殿的木架高达二十七丈,两栋楼相距二百多尺,工匠们都害怕危险,系着绳子防坠落,高洋却爬上屋脊快跑,毫无惧色;有时还在上面跳雅乐舞蹈,动作节奏精准,旁观的人都吓得心惊胆战。他曾在路上问一个妇人:“天子怎么样?”妇人答:“疯疯癫癫,哪配当天子!”高洋当场杀了她。

娄太后因高洋酗酒发狂,举杖打他,骂道:“这么个父亲,竟生出你这样的儿子!”高洋说:“我就该把你这老妇嫁给胡人!”太后大怒,从此不再说笑。高洋想让太后开心,自己爬过去用身体顶太后的坐床,结果把太后摔在地上,受了伤。高洋酒醒后,又愧又恨,堆起柴草点火,想跳进去**。太后又怕又急,亲自上前拉住他,勉强露出笑容说:“刚才是你喝醉了!”高洋于是在地上铺席,让平秦王高归彦拿杖,自己口述罪状自责,脱衣露背受罚,对高归彦说:“打不出血,就斩了你。”太后上前抱住他,高洋流泪苦苦请求,最终只打了五十下脚,随后穿戴衣冠向太后跪拜谢罪,悲痛得不能自已。他因此戒酒十天,之后又恢复原样。

高洋驾临李皇后家,用鸣镝(带响的箭)射李皇后的母亲崔氏,骂道:“我喝醉时连太后都不认,你这老婢算什么!”用马鞭乱打崔氏一百多下。即使是任命杨愔为宰相,他也常让杨愔递厕所筹(厕纸前身),还用马鞭抽杨愔的背,血浸透了官袍。他曾想用小刀划开杨愔的肚子,崔季舒假装说笑话:“老小公子(指高洋)别玩这种恶戏。”趁机夺走小刀。他还把杨愔装进棺材,用丧车运送。又曾持长矛骑马奔驰,三次用矛尖对准左丞相斛律金的胸口,斛金站立不动,高洋最终赏他一千段丝绸。

北齐显祖(高洋)对高家宗室妇女不论亲疏,大多奸污,有时还把她们赏赐给亲信,又用各种方式折磨羞辱。彭城王高浟的太妃尔朱氏,是北魏孝庄帝的皇后,高洋想奸污她,尔朱氏不从,高洋亲手杀了她。前北魏乐安王元昂,是李皇后的姐夫,元昂的妻子容貌美丽,高洋多次去宠幸她,还想把她纳为昭仪。他召来元昂,让元昂趴下,用鸣镝射了他一百多箭,元昂身上的血流出将近一石(约120斤),最终惨死。李皇后哭着不吃饭,请求把皇后之位让给姐姐,娄太后也出面劝说,高洋才作罢。

高洋还曾在众人面前召来都督韩哲,韩哲无罪,却被当场斩首。他制作大铁锅、长锯、坐刂(一种刑刀)、石碓之类的刑具,摆在宫殿庭院里,每次喝醉,就亲手杀人取乐。被杀的人大多被肢解,有的扔进火里焚烧,有的丢进水里。杨愔只好挑选邺城的死囚,安置在皇宫侍卫中,称他们为“供御囚”——高洋想杀人时,就抓这些死囚来顶罪;如果三个月没被杀死,就赦免他们。

开府参军裴谓之上书直言劝谏,高洋对杨愔说:“这是个愚人,竟敢这么做!”杨愔答:“他是想让陛下杀了他,好在后世成名。”高洋说:“小人!我偏不杀他,看你怎么成名!”高洋和亲信饮酒,说:“真快乐啊!”都督王纮说:“有大快乐,也有大痛苦。”高洋问:“什么意思?”王纮答:“通宵饮酒,不醒悟国家会亡、自身会灭,这就是大痛苦!”高洋把王纮捆起来,想斩了他,又想起王纮曾救过世宗(高澄)的功劳,才放了他。

高洋在东山宴游,因关中、陇右(西魏地盘)还没平定,摔杯大怒,召来魏收,当场让他写诏书,向各地宣告要西征西魏。西魏人十分恐慌,常做防备齐军渡陇的准备,可高洋实际并没出兵。一天,他哭着对大臣们说:“黑獭(宇文泰的小名)不听我的命令,怎么办?”都督刘桃枝说:“臣带三千骑兵,去长安把他抓来!”高洋夸他勇敢,赏他一千匹丝绸。赵道德上前说:“东、西两国强弱相当,他能去长安抓宇文泰,宇文泰也能来邺城抓陛下。刘桃枝胡说八道该杀,陛下怎能乱赏!”高洋说:“道德说得对。”把丝绸改赏给赵道德。高洋骑马想冲下陡坡跳进漳河,赵道德拉住缰绳阻拦。高洋发怒,要杀赵道德,赵道德说:“臣死了不遗憾!到地下要启奏先帝(高欢),说这儿子酗酒癫狂,没法教导!”高洋沉默着停了手。后来某天,高洋对赵道德说:“我喝酒过量,该狠狠打我。”赵道德真打了他,高洋跑开,赵道德追着骂:“什么人啊,做出这种事!”

典御丞李集当面劝谏,把高洋比作夏桀、商纣。高洋下令把他捆起来扔进河里,淹了很久才拉上来,问他:“我比桀、纣怎么样?”李集答:“刚才这么一比,您还比不上他们!”高洋又让把他扔进河里,拉上来再问,反复四次,李集回答始终不变。高洋大笑着说:“天下竟有这么傻的人,才知道关龙逄、比干(桀、纣时的忠臣)不算俊杰!”于是放了李集。没过多久,李集又被召进宫,似乎还要劝谏,高洋下令把他拉出去腰斩。高洋对人要么杀要么赦,没人能预测,朝廷内外人人恐惧,都心怀怨恨。但高洋向来记忆力极强,加上处事严厉,大臣们都吓得发抖,不敢作恶。他还能把政务交给杨愔,杨愔总揽朝政,把各种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所以当时人都说“君主昏庸在上,政事清明在下”。杨愔风度翩翩、善于识别人才,被朝野上下敬重;他早年历经艰难,得志后,哪怕曾受别人一顿饭的恩惠,也一定重重报答,就算是以前想杀自己的人,也不再追究。他掌管官员选拔二十多年,把举荐贤才当作己任,记性又好,见过一次的人,都不会忘记姓名。有个叫鲁漫汉的候选人,说自己地位低微,肯定没被杨愔记住,杨愔说:“你以前在元子思坊,骑一头短尾巴母驴,见了我不下来,还用黑布遮脸,我怎么会不认识你!”鲁漫汉又惊又服。

秋季,七月初一,前天门太守樊毅袭击武陵,杀了武州刺史衡阳王萧护;王琳派司马潘忠进攻樊毅,活捉樊毅带回。萧护是萧畅的孙子。

七月初三,梁朝任命陈霸先为中书监、司徒、扬州刺史,进爵为长城公,其余官职不变。

当初,余孝顷任豫章太守,侯瑱镇守豫章,余孝顷在新吴县另外修筑营寨,与侯瑱对抗。侯瑱派堂弟侯奫守豫章,自己率全部兵力攻打余孝顷,久攻不下,就修筑长围困住他。七月初二,侯平出兵攻打侯奫,在豫章大肆劫掠后纵火焚烧城池,随后逃奔建康。侯瑱的军队溃散,他逃到湓城,投靠部将焦僧度。焦僧度劝他逃奔北齐,恰逢陈霸先派记室、济阳人蔡景历南下,劝说侯瑱投降,侯瑱于是到建康请罪,陈霸先为了安抚他,杀了侯平。七月十三日,任命侯瑱为司空。

南昌百姓熊昙朗,家族世代是郡里的豪门。熊昙朗勇猛有力,侯景之乱时,聚集部众占据丰城修筑营寨,梁世祖(萧绎)任命他为巴山太守。江陵陷落后,熊昙朗兵力逐渐强盛,劫掠邻近各县。侯瑱在豫章时,熊昙朗表面臣服,暗中却想算计他;等到侯瑱败逃,熊昙朗缴获了他的战马和兵器。

七月二十五日,北齐大赦天下。

西魏太师宇文泰派安州长史钳耳康买出使王琳,王琳派长史席豁回访,同时请求要回梁世祖(萧绎)和愍怀太子的灵柩;宇文泰答应了。

八月初五,鄱阳王萧循在江夏去世,弟弟丰城侯萧泰代管郢州事务。王琳派兖州刺史吴藏攻打江夏,吴藏没能攻克,战死。

西魏太师宇文泰北渡黄河(巡视北方)。

西魏任命王琳为大将军、长沙郡公。

西魏江州刺史陆腾讨伐陵州反叛的獠人,獠人依山筑城,陆腾难以攻克。于是陆腾在城下一边摆设歌舞杂技,獠人放下兵器,带着妻儿登城观看;陆腾暗中派军队从三面同时攻城,斩杀獠人一万五千,最终平定叛乱。陆腾是陆俟的玄孙。

八月十六日,北齐皇帝准备西巡,百官在紫陌(邺城郊外道路)送行,高洋让持槊的骑兵把百官包围起来,说:“我举鞭,就把他们全杀了。”直到傍晚,高洋醉得站不起来,黄门郎是连子畅说:“陛下这样,群臣实在太害怕了。”高洋说:“很怕吗?要是这样,就不杀了。”随后前往晋阳。

九月初一,梁朝改年号(仍为太平元年,或史料记为“太平二年”,此处依原文),大赦天下。任命陈霸先为丞相、录尚书事、镇卫大将军、扬州牧、义兴公;任命吏部尚书王通为右仆射。

突厥木杆可汗向凉州借道,要袭击吐谷浑,西魏太师宇文泰派凉州刺史史宁率领骑兵跟随。军队抵达番禾时,吐谷浑察觉,逃奔南山。木杆可汗想分兵追击,史宁说:“树敦、贺真两座城,是吐谷浑的巢穴。拔掉根基,其余部众自然溃散。”木杆可汗听从了他的建议:木杆从北路奔贺真,史宁从南路奔树敦。吐谷浑可汗夸吕在贺真,派征南王率几千人守树敦。木杆攻破贺真,俘获夸吕的妻儿;史宁攻破树敦,俘虏征南王。两军返回,在青海会合,木杆可汗赞叹史宁勇猛果断,赠送了丰厚的礼物。九月二十三日,王琳率领水军袭击江夏;冬季,十月初一,丰城侯萧泰献出郢州投降王琳。

北齐征发山东地区两千六百多名寡妇,配给士兵为妻,其中有丈夫却被强行夺走的,占十分之二三。

西魏安定文公宇文泰回到牵屯山后生病,派人骑快马召中山公宇文护。宇文护赶到泾州,见到宇文泰,宇文泰对他说:“我的儿子们都还年幼,外敌还很强大,天下大事就托付给你了,你要努力完成我的志愿。”十月初四,宇文泰在云阳去世。宇文护返回长安,发布讣告。宇文泰善于驾驭英雄豪杰,让他们为自己效力;他生性朴实,不喜欢虚浮装饰,精通政务,推崇儒学、喜好古制,所有制度设置,都仿照夏、商、周三代。十月初五,世子宇文觉继位,任太师、柱国、大冢宰,出镇同州,当时年仅十五岁。

中山公宇文护,向来名声、地位低微,虽然受宇文泰临终托付,但各位王公大臣都想执掌朝政,没人愿意服从他。宇文护向大司寇于谨请教对策,于谨说:“我早年蒙受先公(宇文泰)非同一般的知遇之恩,恩情比骨肉还深,今日之事,我必以死为你力争。若当众商定朝政归属,你绝不能退让。”第二天,王公大臣聚会商议,于谨说:“昔日皇室危难,若非安定公(宇文泰),就没有今日的局面。如今安定公突然离世,继位的世子(宇文觉)虽年幼,但中山公是他的堂兄,又受先公临终托付,军政大事,理应归他掌管。”于谨言辞严厉、神色坚定,众人都被震慑。宇文护说:“这是我宇文家的家事,我虽平庸愚笨,怎敢推辞!”于谨向来和宇文泰地位相当,宇文护平时都要向他行跪拜礼,这时于谨起身说:“您若执掌军政,我们这些人就都有了依靠。”随即向宇文护行跪拜礼。大臣们迫于于谨的态度,也都跟着跪拜,于是众人的意见才最终确定。宇文护整顿朝廷内外事务,安抚文武百官,人心渐渐安定下来。

十一月初五,丰城侯萧泰逃奔北齐,北齐任命他为永州刺史。

梁朝下诏征召王琳为司空,王琳推辞不去,留下部将潘纯陀监管郢州,自己返回长沙。西魏送回了他的妻子和儿子。

十一月十六日,北齐皇帝下诏称:“北魏末年,豪杰们聚集乡兵,借着请托钻营,各自设立州郡,把大州拆分、小郡合并,官府和百姓都耗费烦扰——人口比过去减少,地方官却比往日多一倍;况且边远地区号称归附,其实多是虚假设置,百户人家的小城,就匆忙立州名,三户百姓的村落,也空设郡的名号。按名号查实际,根本名不副实。”于是合并撤销了三州、一百五十三郡、五百八十九县、三镇、二十六戍。

梁朝下诏从江州分出四个郡,设置高州,任命明威将军黄法为刺史,镇守巴山。

十二月初六,梁朝任命曲江侯萧勃为太保。

十二月十八日,西魏安葬安定文公宇文泰。十二月二十一日,把岐阳之地封给世子宇文觉,封他为周公。

当初,侯景之乱时,临川百姓周续在郡中起兵,始兴王萧毅把郡城让给周续后离去。周续的部将都是郡里的豪族,大多骄横跋扈,周续加以约束整治,众将心怀怨恨,联手杀了周续。周续的同族人周迪,勇猛在军中第一,众人推举他当首领。周迪出身贫寒低微,怕郡里人不服,因同郡人周敷家族名望显赫,就谦卑地与他结交,周敷也对周迪十分恭敬。周迪占据上塘,周敷占据临川旧郡城,朝廷任命周迪为衡州刺史,兼任临川内史。当时百姓遭侯景之乱,都放弃农耕,聚集为盗,只有周迪所管辖的地区仍从事农桑,百姓各有存粮;周迪政令严明,赋税能按时征收,其他郡缺粮的人都靠他接济。周迪性情朴实,不讲究仪仗威严,平时常光着脚,即使外面排列卫兵、屋内有歌女奏乐,他也照样搓绳子、破竹篾,旁若无人。他不善言辞,但胸怀诚信,临川人都归附他。

北齐从西河的总秦戍开始修筑长城,向东延伸到大海,前后修筑了三千多里,通常十里设一个戍卫点,在要害之地设置州镇,共二十五处。

西魏宇文护因周公宇文觉年幼弱小,想早点让他登基以稳定人心。十二月三十日,他以魏恭帝(拓跋廓)的名义下诏,将皇位禅让给周公宇文觉;派大宗伯赵贵持符节献上禅位册书,派济北公拓跋迪献上皇帝的玉玺和绶带;魏恭帝搬出皇宫,居住在大司马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