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资治通鉴白话版 > 梁纪八 (公元528年)

资治通鉴白话版 梁纪八 (公元528年)

作者:鬼老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23:16:34

大通二年戊申(公元528年)

春季正月癸亥日,北魏任命北海王元颢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相州刺史。

北魏北道行台杨津镇守定州城,地处鲜于修礼、杜洛周两支叛军之间,叛军轮番前来围攻;杨津储备柴草粮食、整治武器装备,根据战况灵活抵抗,叛军无法攻克。杨津暗中派人用铁券(免罪凭证)劝说叛军党羽,有响应杨津的叛军,给杨津写信说:“叛军之所以包围城池,就是为了抓捕北方人。城中的北方人,应该全部杀掉,不然一定会成为祸患。”杨津把城中北方人全部召集到内城保护,没有杀害他们,众人无不感激他的仁德。

等到葛荣接替鲜于修礼统领部众,派人劝说杨津,许诺任命他为司徒;杨津斩杀来使,坚守定州三年。杜洛周再次包围定州,北魏朝廷无法救援。杨津派儿子杨遁突围出城,前往柔然向头兵可汗求救。杨遁日夜哭泣请求,头兵可汗派遣他的从祖吐豆发率领一万精锐骑兵南下。前锋抵达广昌时,叛军堵塞了险要关口,柔然军队于是退回。乙丑日,杨津的长史李裔引导叛军入城,抓获杨津,想把他煮死,不久后又放了他。瀛州刺史元宁献城投降杜洛周。

乙丑日,北魏潘嫔生下女儿,胡太后谎称生下皇子。丙寅日,北魏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武泰”。

萧宝寅包围冯翊,没能攻克;长孙稚的军队抵达恒农,行台左丞杨侃对长孙稚说:“从前魏武帝(曹操)与韩遂、马超在潼关对峙,韩遂、马超的才能,比不上魏武帝,但胜负长时间未分,是因为他们占据了险要地势。如今叛军防守已经稳固,就算魏武帝复生,也无法施展他的智勇。不如向北夺取蒲阪,渡过黄河向西进军,攻入叛军腹地,把军队置于死地,这样华州的包围不用交战就会解除,潼关的守军必然因担心后方而逃走。关键环节解决后,长安就能轻易夺取了。如果我的计策可行,我愿意为您担任先锋。”长孙稚说:“你的计策很好;但现在薛修义包围河东,薛凤贤占据安邑,宗正珍孙驻守虞坂无法前进,怎么能前往蒲阪呢?”杨侃说:“宗正珍孙只是个懂点阵法的普通人,靠机缘当上将领,只能被人差遣,怎能差遣别人!河东的治所在蒲反(蒲阪),西边靠近黄河岸边,管辖区域大多在郡城东边。薛修义驱赶百姓向西包围郡城,百姓的父母妻子都留在原来的村庄,一旦听说官军到来,都会惦记家人,必定会闻风溃散。”长孙稚于是派儿子长孙子彦与杨侃率领骑兵从恒农向北渡河,占据石锥壁,杨侃宣称:“现在暂且停留在这里等待步兵,同时观察百姓的归附倾向。命令前来登记投降的人各自返回村庄,等朝廷大军燃起三堆烽火,各村也要燃起烽火响应;那些不响应烽火的,就是叛军党羽,我们会进军屠杀他们,用缴获的物资奖赏军队。”于是村民相互转告,即使实际没投降的人也假装燃起烽火,一夜之间,火光遍布几百里。包围郡城的叛军不知缘故,各自分散返回;薛修义也逃走,与薛凤贤一同请求投降。丙子日,长孙稚攻克潼关,于是进入河东地区。

恰逢北魏朝廷下诏废除盐池税,长孙稚上表认为:“盐池是天然物产,靠近京城,应当好好守护,按常理公平供给。如今天下多灾多难,国库空虚,冀州、定州局势混乱,向来征收的绢帛已无法收取,朝廷只能依靠国库,只出不入。大致估算盐税,一年下来,折算成绢帛,不少于三十万匹,这相当于把冀州、定州的税收转移到了京城附近。现在如果废除盐税,就如同再次失去这两个州的税收。我之前违背陛下旨意,先讨伐关中叛军、直接解除河东之围,不是不重视长安而急于夺取蒲阪,而是一旦失去盐池,三军就会缺乏粮食。幸好上天帮助大魏,这个计策没有失误。从前高祖(元宏)在位的升平年代,物资并不匮乏,还设置盐官加强管理,不是要与百姓争夺利益,而是担心因利益引发社会混乱。何况现在国家财政不足,已经提前征收六年的粮食,折算来年的物资,这些都是夺取百姓私人财产,实在是不得已。我已擅自通知盐池的监将、校尉,让他们返回岗位,按常规征收盐税,再等待陛下后续的诏令。”

萧宝寅派遣将领侯终德进攻毛遐。恰逢郭子恢等人多次被北魏军队击败,侯终德趁萧宝寅势力受挫,率军返回袭击萧宝寅;军队抵达白门时,萧宝寅才发觉,丁丑日,萧宝寅与侯终德交战,战败后,带着妻子南阳公主和小儿子,率领部下一百多名骑兵从后门逃出,投奔万俟丑奴。万俟丑奴任命萧宝寅为太傅。

二月,北魏任命长孙稚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尚书仆射、西道行台。

盗贼首领李洪进攻焚烧巩县以西、阙口以东地区,向南勾结各蛮族部落;北魏都督李神轨、武卫将军费穆率军讨伐。费穆在阙口以南击败李洪,于是平定叛乱。

葛荣进攻杜洛周,将他杀死,吞并了他的部众。

胡太后再次临朝听政以来,宠臣掌权,政事松弛,朝廷既无威严又无恩德,盗贼蜂拥而起,疆域日益缩小。北魏肃宗(孝明帝)年龄渐长,胡太后因自己行为不检点,担心身边人把事情告诉皇帝,凡是皇帝信任的人,太后总会找借口除掉,极力隔绝皇帝与外界的联系,不让他知道朝廷事务。通直散骑常侍昌黎人谷士恢受皇帝宠信,皇帝让他统领侍卫;太后多次暗示谷士恢,想让他出任州官,谷士恢留恋宠信,不愿外任,太后就诬陷他有罪并杀死他。有个叫蜜多的道人,会说胡语,皇帝常让他留在身边,太后派人在城南杀死他,却谎称悬赏捉拿凶手。从此母子之间的隔阂日益加深。

当时,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并、肆、汾、广、恒、云六州讨虏大都督尔朱荣兵力强盛,北魏朝廷对他既忌惮又畏惧。高欢、段荣、尉景、蔡俊起初在杜洛周党羽中,想谋害杜洛周,没能成功,逃奔葛荣,后来又逃归尔朱荣。刘贵此前就在尔朱荣手下,多次向尔朱荣推荐高欢,尔朱荣见高欢容貌憔悴,没觉得他有特别之处。一次高欢跟随尔朱荣到马厩,马厩里有匹凶悍的马,尔朱荣让高欢修剪马毛,高欢没给马套上羁绊就直接修剪,马竟然没有踢咬;高欢起身对尔朱荣说:“驾驭恶人也和这道理一样。”尔朱荣对他的话感到惊奇,让高欢坐在床榻旁,屏退身边的人,向他询问当前局势。高欢说:“听说您有十二谷马,按毛色分成不同群体,养这些马最终有什么用呢?”尔朱荣说:“只管说你的想法!”高欢说:“如今皇帝懦弱,太后荒淫混乱,宠臣专权,朝政无法推行。凭您的雄才武略,趁此时机奋起,讨伐郑俨、徐纥的罪行来清除皇帝身边的奸人,霸业唾手可得,这就是我高欢(字贺六浑)的想法。”尔朱荣非常高兴,两人从中午交谈至半夜,高欢才离开,从此尔朱荣凡事都让高欢参与谋划。

并州刺史元天穆,是元孤的五世孙,与尔朱荣关系要好,尔朱荣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尔朱荣常与元天穆及帐下都督贺拔岳秘密谋划,想出兵进入洛阳,对内诛杀宠臣,对外平定盗贼,两人都劝说尔朱荣实施这个计划。

尔朱荣上书朝廷,称“太行山以东的盗贼正猖獗,冀州、定州陷落,官军多次战败,请派遣三千精锐骑兵向东救援相州。”胡太后怀疑他的意图,回复说“莫折念生已被斩首,萧宝寅被擒获,万俟丑奴请求投降,关中、陇右已经平定。费穆大败蛮族部落,绛蜀叛乱也逐渐平定。另外,北海王元颢率领两万部众前往镇守相州,无需再出兵。”尔朱荣再次上书,认为“叛军势力虽有所削弱,但官军多次战败,人心恐惧胆怯,恐怕实际难以任用。如果不再思考对策,无法保证万无一失。我认为柔然君主阿那瑰蒙受国家厚恩,不应忘记报答,应派他出兵向东赶赴下口,从背后牵制叛军;北海王元颢那边要严加戒备,正面抵挡叛军。我的部下虽然不多,仍会尽力效命。从井陉以北,滏口以西,分别占据险要地势,进攻叛军的薄弱环节。葛荣虽然吞并了杜洛周,但恩德威望尚未树立,部众成分复杂,局势仍可分化。”于是尔朱荣整顿军队,召集义勇之士,向北守卫马邑,向东封锁井陉。徐纥劝说胡太后用铁券离间尔朱荣的部下,尔朱荣听说后,对徐纥十分怨恨。

北魏肃宗(孝明帝)也厌恶郑俨、徐纥等人,但受胡太后逼迫,无法除掉他们。他秘密下诏让尔朱荣领兵进京,想借此胁迫太后。尔朱荣任命高欢为前锋,行军到上党时,孝明帝又下私诏阻止他前进。郑俨、徐纥担心灾祸降临自己身上,暗中与胡太后谋划,用毒酒害死了孝明帝。癸丑日,孝明帝突然去世。甲寅日,胡太后立刚出生的皇女为皇帝,宣布大赦天下。不久后又下诏说:“潘充华(潘嫔)实际生的是女儿,已故临洮王元宝晖的世子元钊,是高祖(元宏)的后代,应当继承皇位。文武百官各升二阶,宫廷侍卫各升三阶。”乙卯日,元钊即位。元钊刚满三岁,胡太后想长期掌控朝政,故意选年幼的他当皇帝。

尔朱荣听说后,勃然大怒,对元天穆说:“皇上去世时,才十九岁,天下人还称他是幼君;何况现在拥立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小孩统治天下,想求得国家安定,怎么可能呢!我打算率领精锐骑兵前往京城哀悼,铲除奸佞之徒,另立年长的君主,你觉得怎么样?”元天穆说:“这简直是伊尹、霍光(古代辅政名臣)重现当世啊!”于是尔朱荣上奏朝廷,称:“已故皇帝背弃天下百姓,天下人都说是被毒杀的。哪有皇帝生病,一开始不召医生诊治,皇亲国戚、朝中大臣都不在身边侍奉的道理?这怎能不让天下人感到奇怪和震惊!太后又把皇女当作皇位继承人,虚假地实行大赦。上欺天地,下惑朝野。随后又在幼儿中挑选君主,实际上是让奸臣专权,败坏法纪,这和捂着眼睛捉麻雀、堵着耳朵偷钟有什么区别!如今盗贼遍地,邻国伺机侵扰,却想靠不会说话的小孩安定天下,不是太难了吗!希望陛下允许我进京,参与重大决策,询问侍臣皇帝去世的原因,调查宫廷侍卫不知情的情况,将徐纥、郑俨之流交给司法部门治罪,洗刷不共戴天的耻辱,平息天下人的怨恨,然后再挑选皇室宗亲继承皇位。”尔朱荣的堂弟尔朱世隆,当时担任直阁,胡太后派他前往晋阳安抚尔朱荣;尔朱荣想留下他,尔朱世隆说:“朝廷怀疑兄长,所以派我来,现在留下我,会让朝廷提前防备,不是好计策。”尔朱荣于是放他回去。

三月癸未日,葛荣攻陷北魏沧州,抓获刺史薛庆之,城中百姓死了十分之**。

乙酉日,北魏将孝明皇帝安葬在定陵,庙号为肃宗。

尔朱荣与元天穆商议,认为彭城武宣王(元勰)有忠臣功勋,他的儿子长乐王元子攸,一向有好名声,想立元子攸为皇帝。又派侄子尔朱天光及亲信奚毅、仆人王相进入洛阳,与尔朱世隆秘密商议。尔朱天光见到元子攸,详细说明尔朱荣的想法,元子攸同意了。尔朱天光等人返回晋阳,尔朱荣仍有疑虑,就用铜为显祖(元弘)的各子孙分别铸造铜像,只有长乐王的铜像铸造成功。尔朱荣于是从晋阳起兵,尔朱世隆逃出洛阳,在上党与尔朱荣会合。胡太后听说后,非常害怕,召集所有王公大臣入宫商议,宗室大臣都痛恨太后的所作所为,没人愿意替她说话。只有徐纥说:“尔朱荣不过是个小胡人,竟敢领兵进逼京城,朝廷的文武侍卫足够制服他。只需坚守险要地势,以逸待劳,他的军队孤军深入千里,将士疲惫,一定能打败他。”太后认为徐纥说得对,任命黄门侍郎李神轨为大都督,率领部众抵抗尔朱荣,另派将领郑季明、郑先护领兵驻守河桥,武卫将军费穆驻守小平津。郑先护,是郑俨的堂祖兄弟。

尔朱荣抵达河内,又派王相秘密进入洛阳,迎接长乐王元子攸。夏季四月丙申日,元子攸与哥哥彭城王元劭、弟弟霸城公元子正,暗中从高渚渡过黄河,丁酉日,在河阳与尔朱荣会合,将士们都高呼万岁。戊戌日,元子攸等人渡过黄河,随即即位为皇帝,任命元劭为无上王,元子正为始平王;任命尔朱荣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尚书令、领军将军、领左右,封太原王。

郑先护一向与孝庄帝(元子攸)关系要好,听说孝庄帝即位,就与郑季明打开城门迎接尔朱荣的军队。李神轨抵达河桥,听说北中城失守,立即逃走返回洛阳;费穆抛弃部众,率先向尔朱荣投降。徐纥假传圣旨,连夜打开宫殿大门,从骅骝厩取出十匹御马,向东逃奔兖州,郑俨也逃回故乡。胡太后召集孝明帝的所有后宫妃嫔,命令她们都出家为尼,自己也剪掉头发。尔朱荣召集文武百官迎接孝庄帝的车驾,己亥日,百官捧着玉玺绶带,准备好皇帝的仪仗,在河桥迎接孝庄帝。庚子日,尔朱荣派骑兵抓获胡太后和幼主元钊,送到河阴。胡太后向尔朱荣诉说了很多理由,尔朱荣拂袖而起,将胡太后和幼主沉入黄河。

费穆秘密劝说尔朱荣:“您的兵马不足一万人,如今长驱直入洛阳,一路上没有遇到抵抗,既没有战胜的威势,众人向来也不心悦诚服。京城人口众多,百官势力强盛,他们知道您的虚实后,会产生轻视怠慢之心。如果不大力诛杀惩罚,另立亲信党羽,恐怕您返回北方时,还没越过太行山,京城就会发生内乱。”尔朱荣内心认同,对亲信慕容绍宗说:“洛阳人才众多,骄奢成风,不加以清除,最终难以控制。我想趁百官出城迎接皇帝的机会,把他们全部杀掉,你觉得怎么样?”慕容绍宗说:“太后荒淫无道,宠臣专权,扰乱天下,所以您才发动义兵清除朝廷奸邪。现在无故屠杀众多官员,不分忠臣奸臣,恐怕会让天下人失望,不是长久之计。”尔朱荣不听,于是请孝庄帝沿黄河向西到淘渚,把百官召集到皇帝行宫的西北,谎称要举行祭天仪式。百官聚集后,尔朱荣布置胡骑包围他们,斥责他们导致天下大乱、孝明帝突然去世,都是因为朝臣贪婪暴虐,不能辅佐朝政。随后指挥士兵屠杀百官,从丞相高阳王元雍、司空元钦、仪同三司义阳王元略以下,共杀死两千多人。前黄门郎王遵业兄弟正在为父亲守丧,他们的母亲是孝庄帝的姨母,兄弟二人也一同出城迎接,结果都被杀死。王遵业是王慧龙的孙子,才华出众且好学,当时的人都惋惜他的才能,却讥讽他行事急躁。有一百多名官员后到,尔朱荣又派胡骑包围他们,下令说:“有能撰写禅位文书的人可以免死。”侍御史赵元则站出来应募,尔朱荣就让他撰写禅位文书。尔朱荣又让士兵们呼喊:“元氏已经灭亡,尔朱氏将要兴起。”士兵们都高呼万岁。尔朱荣又派几十人拔刀逼近行宫,孝庄帝与无上王元劭、始平王元子正都走出帐外。尔朱荣先派并州人郭罗刹、西部高车人叱列杀鬼在孝庄帝身边侍奉,谎称保护皇帝,把孝庄帝抱进帐中,其他人随即杀死元劭和元子正,又派几十人把孝庄帝迁到河桥,安置在帐篷里。

孝庄帝又担忧又愤怒,却无计可施,派人向尔朱荣传达旨意说:“帝王更替,盛衰无常。如今天下分崩离析,将军奋起,所向无敌,这是天意,不是人力能做到的。我原本是来投奔将军,只想保全性命,怎敢妄想皇位!将军逼迫我,我才到了这个地步。如果天命归属于将军,将军应当及时登基称帝;如果将军推辞不接受,想保存北魏社稷,也应当另选亲近贤能的人辅佐。”当时都督高欢劝说尔朱荣称帝,身边的人大多赞同,尔朱荣犹豫不决。贺拔岳进言说:“将军首先发动义兵,目的是铲除奸逆,大功勋还没建立,就急于谋划称帝,这只会加速灾祸降临,看不到一点好处。”尔朱荣于是亲自铸造金像,一共铸了四次,都没成功。功曹参军燕郡人刘灵助擅长占卜,尔朱荣信任他,刘灵助说天时人事都不适合称帝。尔朱荣说:“如果我称帝不吉利,就迎接元天穆立他为帝。”刘灵助说:“元天穆称帝也不吉利,只有长乐王(元子攸)有天命。”尔朱荣也精神恍惚,无法支撑。过了很久才清醒过来,深感愧疚和后悔,说:“我犯了这样的过错,只能以死向朝廷谢罪。”贺拔岳请求杀死高欢来向天下人谢罪,身边的人都说:“高欢虽然愚昧粗疏,说话不考虑后果,但现在天下多事,需要依靠武将,请饶了他,让他以后立功赎罪。”尔朱荣于是放弃杀高欢。夜里四更时分,尔朱荣又迎接孝庄帝返回自己的军营,他对着孝庄帝的马首叩头,请求处死自己。

尔朱荣手下的胡骑杀了很多朝臣,不敢进入洛阳城,就想向北撤退,谋划迁都。尔朱荣犹豫了很久,武卫将军泛礼坚决劝谏他不要迁都。辛丑日,尔朱荣侍奉孝庄帝进入洛阳城。孝庄帝登上太极殿,下诏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义”。跟随太原王(尔朱荣)的将士,全部升五阶,在京城的文官升二阶,武官升三阶,百姓免除三年租役。当时百官几乎死尽,幸存的人都躲藏起来不敢露面,只有散骑常侍山伟一人在宫门前跪拜,接受大赦诏令。洛阳的官民人心惶惶,各有顾虑,有人说尔朱荣会纵容士兵大肆抢掠,有人说他要迁都晋阳。富人抛弃住宅,穷人背着孩子,大多逃走,剩下的人不到十分之一二,宫廷侍卫空缺,官府办公场所无人值守。尔朱荣于是上书,称:“大军交战时,难以统一调度,各位王公大臣,意外死亡的很多,我现在就算粉身碎骨也不足以弥补过错,请求追赠死去的人,稍减我的罪责。无上王请追尊为无上皇帝,其余在河阴被杀的人,诸王追赠三司之职,三品官员追赠尚书令、仆射之职,五品官员追赠刺史之职,七品以下官员及平民追赠郡、镇长官之职;死者没有后代的,允许他人继承爵位,立即授予封爵。另外派使者沿城慰问百姓。”孝庄帝下诏同意。于是朝臣逐渐露面,人心渐渐安定。朝廷封无上王之子元韶为彭城王。

尔朱荣仍坚持迁都的主张,孝庄帝也无法违背。都官尚书元谌反对迁都,认为不可行,尔朱荣发怒说:“这事和你有什么关系,你却如此固执!况且河阴之役的事,你应该还记得吧。”元谌说:“天下大事应当和天下人共同商议,怎能用河阴的残酷手段来恐吓我元谌!我是皇族宗室,位居尚书,活着既然对国家无益,死了又有什么损失!就算今天粉身碎骨、肝肠流尽,我也毫无畏惧!”尔朱荣大怒,想治元谌的罪,尔朱世隆坚决劝谏,才作罢。在场的人无不震惊恐惧,元谌却神色自若。几天后,孝庄帝与尔朱荣登高远眺,看到宫殿壮丽、树木排列整齐,尔朱荣感叹说:“我昨天愚昧糊涂,产生了迁都北方的想法,如今看到皇宫如此宏伟,仔细回想元尚书的话,才明白迁都确实万万不可。”于是放弃了迁都的计划。元谌,是元谧的哥哥。

癸卯日,北魏任命江阳王元继为太师,北海王元颢为太傅;光禄大夫李延寔为太保,赐爵濮阳王;并州刺史元天穆为太尉,赐爵上党王;前侍中杨椿为司徒;车骑大将军穆绍为司空,兼任尚书令,进爵顿丘王;雍州刺史长孙稚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爵冯翊王;殿中尚书元谌为尚书右仆射,赐爵魏郡王;金紫光禄大夫广陵王元恭加授仪同三司;其余从平民突然显贵的人,多得数不过来。李延寔是李冲的儿子,因是孝庄帝舅舅的缘故,得以破格提拔。

徐纥的弟弟徐献伯任北海太守,徐季产任青州长史,徐纥派人告知他们局势危急,二人都带着家属逃走,与徐纥一同逃奔泰山。郑俨与堂兄荥阳太守郑仲明谋划占据荥阳起兵,被部下杀死。

丁未日,北魏下诏朝廷内外解除戒严。

北魏郢州刺史元显达请求投降,梁武帝下诏命郢州刺史元树前去迎接,夏侯夔也从楚城前往会合,随后留下镇守郢州。梁朝将北魏郢州改为北司州,任命夏侯夔为刺史,兼管司州事务。夏侯夔进攻毛城,进逼新蔡;豫州刺史夏侯亶包围南顿,攻打陈项;北魏行台源子恭率军抵抗。

庚戌日,北魏赐尔朱荣的儿子尔朱义罗爵位为梁郡王。

柔然头兵可汗多次向北魏进贡,北魏下诏允许头兵可汗朝拜时不直呼其名,上书时不称臣。

北魏汝南王元悦及东道行台临淮王元彧听说河阴之乱后,都逃奔梁朝。此前,北魏投降梁朝的人都称北魏官职为“伪官”,只有元彧的奏表中仍称自己为“魏临淮王”;梁武帝也欣赏他的雅正,没有责怪他。北魏北海王元颢原本要去相州任职,走到汲郡时,听说葛荣向南侵犯以及尔朱荣残暴肆虐,暗中谋划自保之计,停滞不前;他让舅舅殷州刺史范遵代理相州事务,接替前刺史李神镇守邺城。行台甄密知道元颢有二心,就联合众人废黜范遵,重新推举李神代理相州事务,派兵迎接元颢,同时观察他的动向。元颢得知后,率领亲信逃奔梁朝。甄密,是甄琛的堂弟。北魏北青州刺史元世俊、南荆州刺史李志都献出全州土地投降梁朝。

五月丁巳初一,北魏加授尔朱荣为北道大行台。任命尚书右仆射元罗为东道大使,光禄勋元欣为副使,巡视地方并升降官员,先执行后上报。元欣,是元羽的儿子。

尔朱荣在明光殿拜见孝庄帝,再次为河桥之事谢罪,发誓不再有二心。孝庄帝亲自起身阻止他谢罪,并反过来向尔朱荣发誓,表明自己没有疑心。尔朱荣很高兴,趁机请求饮酒,喝得酩酊大醉;孝庄帝想趁机杀死他,身边的人极力劝谏,才放弃这个想法,随即用床舆将尔朱荣抬到中常侍省休息。尔朱荣半夜才醒来,之后通宵未眠,从此不再在宫中留宿。

尔朱荣的女儿此前是孝明帝的妃嫔,尔朱荣想让孝庄帝立她为皇后,孝庄帝犹豫不决,给事黄门侍郎祖莹说:“从前晋文公在秦国时,曾娶秦穆公的女儿怀嬴(晋文公侄子的前妻)为妻;凡事有违背常规却符合道义的情况,陛下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孝庄帝于是听从了祖莹的建议,尔朱荣非常高兴。尔朱荣举止轻佻,喜欢骑马射箭,每次入朝拜见,都没什么正经事可做,只把上下马当作游戏;他在西林园设宴射箭时,经常请皇后出来观看,还召集王公、妃嫔、公主齐聚一堂。每当看到孝庄帝射中目标,他就起身跳舞欢呼,将相大臣也都跟着盘旋起舞,甚至妃嫔公主也不得不举起衣袖跟着跳。等到酒酣耳热时,他必定端正坐姿高唱胡族歌曲;傍晚宴会结束返回时,还与身边人牵手踏地,唱着《回波乐》离去。尔朱荣性情严酷残暴,喜怒无常,刀枪弓箭从不离手,每当有不满,就动手杀人或射箭,身边的人时常面临死亡的威胁。他曾看到一个和尚骑着一匹马,就让另一匹马与它相撞,两马力气耗尽不能再动,就命令手下人用头相互撞击这两个和尚,直到把他们撞死才罢休。

辛酉日,尔朱荣返回晋阳,孝庄帝在邙阴为他饯行。尔朱荣让元天穆进入洛阳,加授元天穆为侍中、录尚书事、京畿大都督兼领军将军,任命行台郎中桑干人朱瑞为黄门侍郎兼中书舍人,朝廷重要官职,都用尔朱荣的亲信担任。

丙寅日,孝庄帝下诏:“自孝昌年间以来,凡是有冤屈无处申诉的人,都聚集到华林园东门,朕将亲自审理。”当时正值战乱之后,国库空虚,朝廷首次下诏:“缴纳八千石粮食的人赐爵散侯,平民缴纳五百石粮食的人授予官职,僧人缴纳粮食的授予本州僧统或郡县维那(僧官)。”

尔朱荣进逼洛阳时,派都督樊子鹄攻取唐州,唐州刺史崔元珍、行台郦恽据城抵抗,不投降。乙亥日,樊子鹄攻克平阳,斩杀崔元珍和郦恽。崔元珍,是崔挺的堂弟。

梁朝将军曹义宗包围北魏荆州,筑堰拦水灌城,水位只差几板就淹没城墙。当时北魏正处于多事之秋,无法派兵救援,荆州城中粮食耗尽,刺史王罴煮粥,与将士们平均分着吃。每次出战,王罴都不穿铠甲头盔,仰天大呼:“荆州城是孝文皇帝设置的,上天如果不保佑国家,就让箭射中我的额头;否则,我王罴必定打败叛军!”他坚守荆州三年,前后经历多次恶战,却从未受伤。癸未日,北魏任命中军将军费穆为都督南征诸军事,领兵救援荆州。

北魏临淮王元彧听说孝庄帝已经稳定皇位,就以母亲年老为由请求返回北魏,言辞恳切。梁武帝爱惜他的才能,却无法拒绝他的请求,六月丁亥日,派人送元彧返回北魏。北魏任命元彧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加授仪同三司。

北魏员外散骑常侍高乾,是高佑的侄子,与弟弟高敖曹、高季式都喜欢行侠仗义,与孝庄帝有旧交。尔朱荣进逼洛阳时,高乾逃奔齐州,听说河阴之乱后,就召集流民在黄河、济水之间起兵,接受葛荣授予的官职爵位,多次击败州军。孝庄帝派元欣传达旨意安抚,高乾等人于是投降。北魏任命高乾为给事黄门侍郎兼武卫将军,高敖曹为通直散骑侍郎。尔朱荣认为高乾兄弟此前曾发动叛乱,不应再担任朝廷要职,孝庄帝于是允许他们解除官职返回乡里。高敖曹又重新劫掠百姓,尔朱荣诱捕了他,将他与薛修义一同关押在晋阳。高敖曹本名高昂,人们通常称呼他的字。

葛荣的军队缺乏粮食,派遣仆射任褒率军向南劫掠,抵达沁水。北魏任命元天穆为大都督东北道诸军事,率领宗正珍孙等人讨伐葛荣。前幽州平北府主簿河间人邢杲,率领黄河以北十万多户流民在青州北海反叛,自称汉王,改年号为天统。戊申日,北魏任命征东将军李叔仁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率军讨伐邢杲。辛亥日,北魏孝庄帝下诏说:“朕将亲自统领军队,平定燕、代地区的叛乱。”任命大将军尔朱荣为左军,上党王元天穆为前军,司徒杨椿为右军,司空穆绍为后军。葛荣率军退到相州以北驻扎。秋季七月乙丑日,北魏加授尔朱荣为柱国大将军、录尚书事。

壬子日,北魏光州百姓刘举在濮阳聚众反叛,自称皇武大将军。

当月,万俟丑奴自称天子,设置文武百官。恰逢波斯国向北魏进献狮子,万俟丑奴将狮子留下,改年号为神兽。

北魏泰山太守羊侃,因祖父羊规曾担任南朝宋高祖刘裕的祭酒从事,一直有回归南方的志向。徐纥前来投奔羊侃,趁机劝说羊侃起兵反叛北魏,羊侃听从了他的建议。兖州刺史羊敦,是羊侃的堂兄,暗中得知此事后,占据兖州抗拒羊侃。八月,羊侃领兵袭击羊敦,没能攻克,就修筑十多座城池坚守,同时派遣使者向梁朝投降;梁武帝下诏命广晋县侯泰山人羊鸦仁等人领兵接应。北魏任命羊侃为骠骑大将军、泰山公、兖州刺史,羊侃斩杀北魏使者,不接受任命。

梁朝将军王弁侵犯北魏徐州,蕃郡百姓续灵珍聚集一万人进攻蕃城,响应梁朝;北魏徐州刺史杨昱进攻续灵珍,将他斩杀,王弁领兵退回。

甲辰日,北魏大都督宗正珍孙在濮阳进攻刘举,将他消灭。

葛荣领兵包围邺城,部众号称一百万,流动的军队已经越过汲郡,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尔朱荣上奏请求讨伐葛荣。九月,尔朱荣召见侄子肆州刺史尔朱天光,让他留下镇守晋阳,说:“我不能亲自到的地方,只有你能让我放心。”尔朱荣亲自率领七千精锐骑兵,每匹马都配有备用马,日夜兼程赶路。军队从滏口向东出发,任命侯景为前锋。葛荣叛乱已久,在黄河以北横行无阻,尔朱荣兵力与他相差悬殊,议论的人都认为尔朱荣没有取胜的可能。葛荣听说后,面露喜色,对部众下令说:“这很好对付,你们都准备好长绳,等他们来了就把他们绑起来。”葛荣的军队从邺城以北排开,阵势绵延数十里,像簸箕一样向前推进。尔朱荣把军队埋伏在山谷中,作为奇兵,将都督以上的将领每三人分为一组,每组率领数百名骑兵,下令各组在不同地方扬起尘土、擂鼓呐喊,让叛军无法判断魏军人数。又考虑到骑兵近战中,刀不如棒好用,就命令士兵每人携带一根短棒,放在马侧,交战时为避免影响骑马追逐,不允许割取叛军首级,只用棒击打敌人。尔朱荣分派勇将冲锋陷阵,号令严明,士兵们都奋勇作战。尔朱荣亲自率军冲入敌阵,从叛军背后杀出,前后夹击,大败叛军。在阵中擒获葛荣,其余叛军全部投降。尔朱荣考虑到投降的叛军人数众多,若立即分散处置,恐怕会引起他们的疑虑和恐惧,甚至再次聚集叛乱,于是下令让投降的叛军各自跟随意愿行动,亲属可以相互跟随,任意选择居住的地方。于是叛军群情欢悦,立刻四散离去,数十万部众一天之内就散尽了。等叛军走出百里之外后,尔朱荣才分别派人率领,根据情况安置,都安排得十分妥当。尔朱荣还提拔叛军的首领,根据他们的才能授予官职,新归附的人都感到安心,当时的人都佩服尔朱荣处置迅速果断。尔朱荣用囚车将葛荣押送到洛阳,冀、定、沧、瀛、殷五州全部平定。当时上党王元天穆的军队驻扎在朝歌以南,穆绍、杨椿的军队还未出发,而葛荣已经被消灭,于是各路军队都停止进军。

起初,宇文肱跟随鲜于修礼进攻定州,在唐河战死。他的儿子宇文泰在鲜于修礼军中,鲜于修礼死后,宇文泰又跟随葛荣;葛荣战败后,尔朱荣欣赏宇文泰的才能,任命他为统军。

乙亥日,北魏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安。

辛巳日,北魏任命尔朱荣为大丞相、都督河北畿外诸军事,尔朱荣的儿子平昌公尔朱文殊、昌乐公尔朱文畅都进爵为王;任命杨椿为太保,城阳王元徽为司徒。

冬季十月丁亥日,葛荣被押送到洛阳,北魏孝庄帝亲自到阊阖门召见葛荣,随后在街市上将他斩首。

梁武帝封北魏北海王元颢为魏王,派遣东宫直阁将军陈庆之领兵护送他返回北方。丙申日,北魏任命太原王世子尔朱菩提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丁酉日,北魏将长乐等七个郡各一万户,加上之前的封地共十万户,作为太原王尔朱荣的封国;戊戌日,又加授尔朱荣为太师;这些都是奖赏他擒获葛荣的功劳。

壬子日,北魏江阳武烈王元继去世。

北魏派遣征虏将军韩子熙招降邢杲,邢杲假装投降后再次反叛。李叔仁在潍水进攻邢杲,作战失利返回。

北魏费穆率军突然抵达荆州,曹义宗的军队战败,被北魏擒获,荆州的包围才得以解除。

元颢攻占北魏铚城,并占据该城。

北魏行台尚书左仆射于晖等人率领数十万军队,在瑕丘进攻羊侃,徐纥担心事情不能成功,劝说羊侃向梁朝请求援军,羊侃相信了他的话,徐纥却趁机逃奔梁朝。于晖等人将羊侃包围了十多层,羊侃的军队箭已用尽,梁朝援军仍未赶到。十一月癸亥日夜,羊侃率军突破包围,边战边走,经过一天一夜才逃出北魏国境,到达渣口时,部众还有一万多人,战马二千匹。士兵们都整夜悲伤地唱歌,羊侃于是向他们道歉说:“你们都怀念故乡,按情理我不能强迫你们跟随我,希望你们自己决定去留,我们就在这里告别吧。”士兵们各自下拜辞别离去。北魏重新夺回泰山。于晖,是于劲的儿子。

戊寅日,北魏任命上党王元天穆为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袭并州刺史。

十二月庚子日,北魏下诏命于晖撤军,前去讨伐邢杲。

葛荣的残余党羽韩楼再次占据幽州反叛,北魏北部边境受到侵扰。尔朱荣任命抚军将军贺拔胜为大都督,镇守中山;韩楼畏惧贺拔胜的威名,不敢向南进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