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资治通鉴白话版 > 汉纪十二(公元前118年-前110年)

资治通鉴白话版 汉纪十二(公元前118年-前110年)

作者:鬼老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23:16:34

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 癸亥年)

春天三月甲午这天,丞相李蔡因为私自占用汉景帝陵园外的空地用来埋葬家人,按照法律应该被治罪。他知道自己逃不过,就选择了自杀。

这一年,朝廷废除了三铢钱,开始铸造五铢钱。新钱一出,很多人偷偷铸钱牟利,楚地这种情况尤其严重。

汉武帝觉得淮阳地处楚地附近,治安很重要,就想让汲黯去当淮阳太守。汲黯跪在地上推辞,不想接受任命,汉武帝多次下诏强行命令,他才勉强接受。汲黯哭着对汉武帝说:“我以为自己会老死,再也见不到陛下了,没想到陛下又要重用我。可我身体一直不好,实在没精力管理一郡的事务。我就想留在朝廷当个中郎,在您身边,帮您发现并纠正一些疏漏,这才是我的心愿。”汉武帝说:“你是嫌弃淮阳这个地方吗?你先去,以后有机会再把你调回来。现在淮阳的官员和百姓关系不好,我就是看中你的威望,你哪怕躺着,也能把那里治理好。”

汲黯临走前,去拜访大行李息,对他说:“我被外放到地方,没办法再参与朝廷大事了。御史大夫张汤这人,聪明得很,能把别人的劝谏顶回去,还特别会掩饰自己的过错。整天说些花言巧语,就知道迎合皇上。皇上不喜欢的,他就跟着诋毁;皇上喜欢的,他就使劲夸赞。还爱生事,玩弄法律条文,心里想着怎么哄皇上开心,外面又勾结那些酷吏来树立自己的威风。你位列九卿,要是不早点揭发他,以后肯定会和他一起倒霉。”李息害怕张汤,一直没敢说。后来张汤倒台,汉武帝也治了李息的罪。汉武帝给汲黯诸侯相的俸禄,让他去淮阳任职,汲黯在淮阳待了十年就去世了。

这一年,朝廷还下令把那些狡猾奸诈的人和违法乱纪的百姓流放到边疆。

夏天四月乙卯,汉武帝任命太子少傅武强侯庄青翟为丞相。

汉武帝在鼎湖宫生了重病,各种巫医都请遍了,还是不见好。一个叫游水发根的人说上郡有个巫师,生病的时候能和鬼神沟通。汉武帝就把巫师请到甘泉宫。等汉武帝病重的时候,派人去问巫师,巫师说:“天子不用担心病情,等稍微好点,就勉强来甘泉宫和我见面。”果然,汉武帝的病慢慢好了,就起身去了甘泉宫,等彻底康复,还在寿宫摆了酒宴。人们见不到这位神君,只能听到他说话,声音和普通人一样,神出鬼没,一来就会有一阵风,住在帷帐里。神君说的话,汉武帝让人记录下来,叫做“画法”。其实说的都是些平常的事,没什么特别的,但汉武帝就是喜欢。这些事都很隐秘,外人根本不知道。

汉武帝突然决定去甘泉宫,路过右内史管辖的路段,发现道路坑坑洼洼,没好好修整。汉武帝生气地说:“义纵是觉得我以后不会走这条路了吗?”从此心里就记恨上了义纵。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 甲子年)

冬天十月,竟然下雨了,水面都没结冰(在当时这是比较反常的天气)。

汉武帝推行了算缗令(针对商人、手工业者等的税收政策),还表彰了主动捐钱的卜式,但老百姓还是不愿意拿出钱财帮助朝廷。于是杨可开始大力推行告缗令(鼓励人们举报偷税漏税)。义纵觉得这样会扰乱民心,就派手下抓捕那些协助杨可的人。汉武帝认为义纵故意阻挠政策执行,把他公开斩首示众。

郎中令李敢,怨恨大将军卫青逼死了自己的父亲李广,就找机会把卫青打伤了。卫青为人宽厚,把这事隐瞒下来没声张。没过多久,李敢跟着汉武帝去雍地,又到甘泉宫打猎,骠骑将军霍去病趁机把李敢射死了。霍去病当时正受汉武帝宠信,汉武帝就帮他遮掩,对外说是李敢被鹿撞死的。

夏天四月乙巳,汉武帝在宗庙举行仪式,封皇子刘闳为齐王,刘旦为燕王,刘胥为广陵王,还第一次写了封王的诏书。

自从朝廷铸造白金货币和五铢钱后,因为私自铸钱被处死的官吏和百姓有几十万人,没被发现的更是数不清。几乎到处都有人偷偷铸钱,犯法的人太多,官府根本杀不过来。

六月,汉武帝派博士褚大、徐偃等六人,分别到各个郡国巡查,要求他们找出那些兼并土地的豪强,还有违法乱纪的郡守、国相和官吏。

秋天九月,冠军景桓侯霍去病去世。汉武帝非常伤心,为他修建了一座形状像祁连山的大墓,纪念他抗击匈奴的赫赫战功。

早年,霍仲孺在平阳侯家当差结束后回家,又娶了妻子,生下霍光。霍去病长大后,才知道霍仲孺是自己的父亲。后来霍去病当了骠骑将军,去攻打匈奴,路过河东,就派人把霍仲孺接来见面,还给他买了很多田地、房屋和奴婢。霍去病班师回朝时,又把霍光带到长安,帮他谋了个郎官的职位。霍光慢慢升迁,做到了奉车都尉、光禄大夫。

这一年,大农令颜异被处死。

当初,颜异因为廉洁正直,一路升到九卿的位置。汉武帝和张汤商量制造白鹿皮币(一种贵重的货币),询问颜异的意见。颜异说:“现在王侯们朝贺用的苍璧,才值几千钱,可用来衬垫的白鹿皮反而要四十万钱,这太不合理了。”汉武帝听了很不高兴。张汤本来就和颜异有矛盾,正好有人告发颜异其他事,汉武帝就把案子交给张汤审理。颜异和客人聊天时,有人说新法令有不好的地方,颜异没回应,只是微微撇了下嘴。张汤就上奏说:“颜异身为九卿,知道法令有问题,却不向朝廷报告,在心里不满,应该判死刑。”从这以后,就有了“腹诽”(在心里不满也算犯罪)的法律条文,公卿大夫们为了保住官位,都变得阿谀奉承起来。

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 乙丑年)

夏天五月,汉武帝大赦天下。

济东王彭离为人骄横霸道,经常在夜里带着几十个奴仆和亡命之徒出去抢劫杀人,把抢夺财物当成乐趣,被发现的命案就有一百多起。最后他被废了王位,流放到上庸。

冬天十一月,张汤自杀身亡。

当初,御史中丞李文和张汤有仇。张汤的亲信鲁谒居就偷偷派人上书,告发李文违法。案子落到张汤手里,李文被判处死刑。张汤心里明白是鲁谒居干的,汉武帝问他:“这告发信是从哪来的?”张汤假装惊讶地说:“大概是李文的仇人干的吧。”后来鲁谒居生病,张汤还亲自给他按摩脚。赵王一直怨恨张汤,就趁机上书说:“张汤身为大臣,却给小吏按摩脚,肯定有不可告人的阴谋。”汉武帝把这事交给廷尉查办。这时鲁谒居已经病死,但案子牵连到了他弟弟。他弟弟被关在导官署,巧的是张汤也在导官署审理其他囚犯,见到鲁谒居的弟弟,想暗中帮忙,却故意装作不认识。鲁谒居的弟弟不明白,反而怨恨张汤,就找人上书,告发张汤和鲁谒居合谋陷害李文。案子又交给减宣,减宣和张汤也有过节,拿到案子后,就彻查到底,但还没来得及上奏。

正好有人盗挖汉文帝陵园里陪葬的钱币,丞相庄青翟上朝时,和张汤约好一起向汉武帝请罪,可到了汉武帝面前,张汤却独自不谢罪。汉武帝派御史调查丞相,张汤还想给庄青翟安上“丞相见知故纵”的罪名,庄青翟非常担忧。丞相长史朱买臣、王朝、边通,以前都做过九卿、二千石的大官,资历比张汤老得多。张汤却经常代行丞相职权,还故意打压这三位长史,把他们当下属对待,三人都恨透了张汤,一心想弄死他。于是他们和丞相合谋,派人抓捕审讯商人田信等人,散布消息说:“张汤每次要向皇上奏请什么事,田信都能提前知道,然后囤积货物发财,还和张汤分赃。”这些话传到汉武帝耳朵里,汉武帝质问张汤:“我做什么,商人总能提前知道,趁机囤货,是不是有人把我的计划透漏出去了?”张汤不仅不谢罪,还假装惊讶地说:“应该是有这样的人吧。”减宣也上奏了鲁谒居的事。汉武帝觉得张汤心怀狡诈,当面欺骗自己,就派赵禹严厉斥责他。张汤没办法,只好写信谢罪,还说:“害我的人,是三位长史。”然后就自杀了。张汤死后,家里的财产加起来不过五百金。他的兄弟和儿子想厚葬他,张汤的母亲说:“张汤是天子的大臣,却被人用恶语污蔑而死,还厚葬什么!”就用牛车拉着棺材下葬,连外椁都没有。汉武帝听说后,把三位长史全部处死。十二月壬辰,丞相庄青翟被关进监狱,最后也自杀了。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 丙寅年)

春天,汉武帝下令修建柏梁台。在台上铸造了高达二十丈、周长七围的承露盘,承露盘用铜制成,上面立着仙人掌形状的装置,用来承接露水,据说将露水与玉屑混合饮用,人就可以长生不老。从这以后,各类宫殿建筑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宏大。

二月,汉武帝任命太子太傅赵周为丞相。

三月辛亥日,又让太子太傅石庆担任御史大夫。

这时候,天下突然下起了大雪。

到了夏天,发生了大水灾,函谷关以东地区饿死的人数以千计,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这一年,孔仅当上大农令,桑弘羊做了大农中丞。他们开始推行“均输法”,就是通过合理调配物资,让各地货物流通更加顺畅。之前铸造的白金货币慢慢变得不值钱,老百姓都不愿意用,最后朝廷只好废除。同时,朝廷下令禁止各郡、封国私自铸钱,只允许上林苑的三官(专门的铸钱机构)铸钱,还规定不是三官铸造的钱不能在市面上流通。这样一来,民间私自铸钱的情况少多了,因为铸钱成本太高,普通百姓铸钱根本不划算,只有技艺高超的工匠和胆大的奸商还敢冒险私自铸钱。

自从浑邪王投降汉朝后,汉军把匈奴赶到了大漠以北。从盐泽往东,大片土地上都没有匈奴人,通往西域的道路也变得安全了。于是张骞向汉武帝建议说:“乌孙王昆莫原本是匈奴的臣子,后来势力逐渐强大,就不再向匈奴称臣。匈奴攻打乌孙却没能取胜,只好远离他们。现在匈奴单于刚刚被我们打败,之前浑邪王的地盘现在空着。西域的这些民族,一方面留恋故土,另一方面又贪图汉朝的财物。如果现在我们用丰厚的礼物拉拢乌孙,劝他们向东迁移,住在浑邪王原来的地方,和我们结为兄弟之邦,他们很可能会答应。要是成功了,就相当于斩断了匈奴的右臂。和乌孙结盟后,西边的大夏等国也能被我们招来,让他们成为汉朝的藩属。”汉武帝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任命张骞为中郎将,让他带领三百人,每人配备两匹马,还有成千上万的牛羊,带着价值几千万的金银财宝和丝绸。同时,安排了很多副使,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顺路出使其他国家。

张骞到了乌孙后,乌孙王昆莫接见他时态度非常傲慢。张骞传达汉武帝的意思说:“如果乌孙能向东迁回原来的地方,汉朝就把公主嫁给乌孙王做夫人,两国结为兄弟,一起对抗匈奴,匈奴根本不是对手。”乌孙觉得汉朝离自己太远,也不清楚汉朝到底有多强大。而且他们长期臣服于匈奴,匈奴又离得近,乌孙的大臣们都害怕匈奴,所以不想迁移。张骞在乌孙待了很久,也没能说服他们,但他把副使分别派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等周边国家。后来乌孙派了翻译和向导,护送张骞回国,还派了几十个人、几十匹马,跟着张骞到汉朝答谢,其实也是想趁机看看汉朝的实力。这一年,张骞回到长安,汉武帝任命他为大行。又过了一年多,张骞派去出使大夏等国的副使,大多带着各国的使者一起回到汉朝,从这以后,西域和汉朝开始有了正式的交往。

西域一共有三十六个国家,南北都有大山,中间有河流,东西长六千多里,南北宽一千多里。东边连接着汉朝的玉门关、阳关,西边以葱岭为边界。这里的河流有两个源头,一个出自葱岭,一个源于于阗,两条河汇合后向东流入盐泽。盐泽距离玉门关、阳关三百多里。从玉门关、阳关进入西域有两条路:一条是沿着南山北麓,顺着河西走廊西行到莎车,这叫南道;沿着南道向西越过葱岭,就能到达大月氏、安息。另一条是从车师前王廷出发,沿着北山,顺着河西走廊西行到疏勒,这叫北道;沿着北道向西越过葱岭,就能到达大宛、康居、奄蔡。以前这些西域国家都受匈奴统治,匈奴的西边日逐王设置了僮仆都尉,专门管理西域,他们常驻在焉耆、危须、尉黎一带,向西域各国征收赋税,靠这些变得很富有。

因为乌孙王不愿意东迁,汉朝就在浑邪王原来的地盘设立了酒泉郡,还陆续迁移百姓过去充实人口;后来又分出一部分地方设立了武威郡,这样就切断了匈奴和羌人互相勾结的通道。

汉武帝得到了大宛的汗血宝马,非常喜爱,给它取名叫“天马”。为了得到更多这样的宝马,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者络绎不绝。每次派出的使团,规模大的有几百人,小的也有一百多人,他们携带的财物和张骞出使时差不多。后来随着经验增多,使团的规模才逐渐变小。汉朝一年中派出的使团,多的时候有十几次,少的时候也有五六次;去远一点地方的使者,**年才能回来,近一些的也要几年才能返回。

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 丁卯年)

冬天,朝廷把函谷关从原来的地方迁到了新安。

春天正月戊子日,汉景帝的阳陵陵园发生火灾。

夏天四月,天空下起了冰雹。

函谷关以东四十多个郡和国都遭遇饥荒,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悲惨景象。

常山宪王刘舜去世,他的儿子刘勃继承王位。但刘勃因为在父亲生病时不照顾,守丧期间又不守礼节,被废除王位,流放到房陵。一个多月后,汉武帝重新封刘舜的另一个儿子刘平为真定王,把常山改为郡。这样一来,五岳都在汉朝中央政权的管辖范围内了。汉武帝还把代王刘义改封为清河王。

这一年,匈奴的伊稚斜单于去世,他的儿子乌维单于继位。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 戊辰年)

冬天十月,汉武帝前往雍地,祭祀五帝。他下诏说:“如今我亲自祭祀上天,却没有祭祀土地神(后土),这样在礼法上就不周全,让有关官员商议一下。”于是在水泽中的圆形小土丘上修建了祭祀后土的祠庙。之后汉武帝从夏阳出发,向东到了汾阴。这时,汉武帝开始巡视各郡国。河东太守没想到汉武帝突然到来,来不及做好接待准备,觉得自己失职,就自杀了。十一月甲子日,在汾阴的高丘上正式建立了后土祠,汉武帝亲自遥望着祭祀,所用的礼仪和祭祀上天时一样。祭祀结束后,汉武帝又到了荥阳,然后回到洛阳,封周朝的后裔姬嘉为周子南君。

春天二月,中山靖王刘胜去世。

乐成侯丁义向汉武帝推荐了方士栾大,说栾大和之前被处死的文成将军是同一个师傅。汉武帝正后悔杀了文成将军,见到栾大后非常高兴。栾大以前侍奉过胶东康王,他能说会道,有很多计谋策略,而且敢说大话,说起那些事情来还特别自信。栾大说:“我经常在海上往来,见到过安期生、羡门这些仙人,只是他们觉得我地位低贱,不相信我;又认为康王只是个诸侯,不值得把仙方传授给他。我的师傅说:‘可以炼成黄金,黄河决口也能堵塞,长生不老的药能得到,仙人也可以招来。’但我担心像文成将军那样被处死,那以后方士们就都不敢说话,更不敢谈论仙方了!”汉武帝说:“文成将军是吃了马肝死的。你要是真能掌握那些仙方,我有什么舍不得给你的!”栾大说:“我的师傅不主动求人,只有别人求他。陛下如果一定要招来仙人,就得尊重使者,让他成为皇室亲属,用宾客的礼节对待他,这样才能让他和神人沟通。”于是汉武帝先让栾大展示一些小法术,比如让棋子舞动,棋子真的自己相互碰撞起来。当时,汉武帝正为黄河决口和炼不出黄金发愁,就封栾大为五利将军,又相继封他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夏天四月乙巳日,又封栾大为乐通侯,赐给他食邑两千户,还赏了豪华的住宅,一千个家僮,连皇帝用旧的车马、帷帐、器物都赏赐给他,把卫长公主嫁给他,送了十万斤黄金。汉武帝还亲自到栾大的家里去,派去慰问和供应物品的使者在路上接连不断。从大长公主、将军、丞相以下的官员,都到栾大家里摆酒祝贺,还送给他很多礼物。汉武帝又刻了一枚玉印叫“天道将军”,派使者穿着羽毛做的衣服,夜里站在白茅草上;五利将军栾大也穿着羽毛衣服,站在白茅草上接受玉印,以此表示他不是臣子(而是传达神意的使者)。栾大短短几个月时间,就佩戴了六枚印章,尊贵的程度震动了天下。于是在沿海的燕、齐一带,人人都激动地说自己有神奇的秘方,能招来神仙。

六月,汾阴有个叫锦的巫师在魏脽的后土祠旁边挖到一个大鼎,河东太守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汉武帝。汉武帝派人调查,发现巫师挖到鼎没有欺诈行为,就用隆重的礼节祭祀,把鼎迎接到甘泉宫,还让它跟着自己出行,进献到宗庙和祭祀上天的地方,最后把鼎收藏在甘泉宫,群臣都向汉武帝祝贺。

秋天,汉武帝封常山宪王的儿子刘商为泗水王。

当初,条侯周亚夫做丞相的时候,赵禹是丞相史,丞相府里的人都称赞赵禹廉洁公平,但周亚夫却不重用他,说:“我知道赵禹没什么私心,但他执法太严厉苛刻,不适合在丞相府这样重要的地方任职。”等到赵禹做了少府,在九卿之中算是执法严酷急躁的;到了晚年,官吏们都追求严厉执法,赵禹却变得宽厚平和起来。

中尉尹齐向来以敢于杀戮而闻名,他做了中尉后,官吏和百姓的日子更加艰难困苦。这一年,尹齐因为不能胜任职务而被判罪。汉武帝就又让王温舒做中尉,赵禹做廷尉。四年后,赵禹因为年老,被贬为燕国的相国。

当时官场的风气是以严酷苛刻的执法为风尚,只有左内史儿宽,鼓励百姓发展农业,减轻刑罚,审理案件时,一心想赢得民心;他选用那些仁厚的人做官,体谅下属,不追求个人名声,官吏和百姓都非常信任和爱戴他。儿宽征收租税的时候,会根据百姓的实际情况决定征收的多少,还借给百姓一些时间,所以租税常常收不上来。后来遇到有军事行动需要征收赋税,左内史因为租税征收不足,考核时排在最后一名,按规定应该被免职;百姓听说儿宽要被免职,都担心失去这么好的官员,大户人家用牛车拉着租税,小户人家挑着担子来交税,路上接连不断,结果儿宽的租税征收考核反而成了第一名。汉武帝从此更加看重儿宽。

当初,南越文王派他的儿子婴齐到长安去做侍卫,婴齐在长安娶了邯郸樛氏的女儿,生下儿子赵兴。南越文王去世后,婴齐继位,就把他父亲南越武帝的印玺藏了起来,上书请求立樛氏为王后,赵兴为继承人。汉朝多次派使者暗示婴齐入朝拜见汉武帝。婴齐喜欢自己决定生杀大事,随心所欲,担心入朝后被要求按照汉朝的法律,和内地诸侯一样,所以坚持说自己有病,始终没有入朝拜见。婴齐去世后,谥号为明王。太子赵兴继位,他的母亲成了太后。

太后在还没有成为婴齐的姬妾时,曾经和霸陵人安国少季有过私情。这一年,汉武帝派安国少季去向南越王和王太后传达让他们入朝,和内地诸侯一样的旨意,让能言善辩的谏大夫终军等人去宣传这些话,勇士魏臣等人辅助处理相关事务,卫尉路博德率领军队驻扎在桂阳等待使者的消息。南越王年轻,太后是中原人;安国少季去了之后,又和太后旧情复燃,南越国人很多都知道这件事,所以大多不拥护太后。太后担心国内发生动乱,也想依靠汉朝的威势,多次劝说南越王和群臣请求归属汉朝;于是借着汉朝使者的机会上书,表示愿意和内地诸侯一样,三年朝见一次,撤销边境关卡。汉武帝答应了他们的请求,赐给南越丞相吕嘉银印,以及内史、中尉、太傅的印信,其他官职可以自己设置;废除南越原有的黥刑和劓刑,采用汉朝的法律,和内地诸侯一样。汉朝的使者都留在南越,安抚那里的百姓。

汉武帝前往雍地,准备祭祀上天,有人说:“五帝是泰一神的辅佐。应该设立泰一神的祭祀,陛下亲自祭祀。”汉武帝对此犹豫不决。齐地的公孙卿说:“今年得到了宝鼎,今年冬天辛巳日初一的早晨是冬至,这和黄帝的时候一样。”公孙卿有一份简札写着:“黄帝得到宝鼎,那年也是己酉日初一早晨是冬至,过了三百八十年,黄帝成仙升天了。”公孙卿通过汉武帝宠爱的人把这些话上奏给了汉武帝。汉武帝非常高兴,召见公孙卿询问,公孙卿回答说:“我是从申公那里得到这份简札的,申公说:‘汉朝兴起后又到了和黄帝时期一样的时刻,汉朝的圣人出现在高祖的孙子或者曾孙一代。宝鼎出现就意味着能和神灵相通,黄帝在明庭接待众多神灵,明庭就是甘泉宫。黄帝开采首山的铜,在荆山下铸鼎,鼎铸成后,有龙垂下胡须来迎接黄帝,黄帝骑上龙,和群臣、后宫七十多人一起升天了。’”于是汉武帝说:“唉!要是真能像黄帝那样,我把抛弃妻子儿女就看得像脱掉鞋子一样容易!”就封公孙卿为郎官,让他到东边的太室山去等候神灵。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 己巳年)

冬天十月,汉武帝到雍地祭祀五帝,接着越过陇山,向西登上了崆峒山。陇西太守因为汉武帝突然到来,仓促之间没准备好,汉武帝的随从官员都没饭吃,陇西太守十分惶恐,就自杀了。随后汉武帝向北出了萧关,带着几万骑兵在新秦中打猎,借此整训边境的军队后才返回。新秦中有些地方方圆千里都没有防御工事和烽火台,于是汉武帝把北地太守及以下的官员都治了罪。之后汉武帝又到了甘泉宫,设立了泰一神的祭祀坛,所用的祭祀器具和雍地祭祀五帝中一个帝的规格一样,但又有所增加。五帝的祭坛环绕在泰一神祭坛下面的四方,还设置了给群神及随从、北斗星等神灵享用的祭品。十一月辛巳日初一,冬至这天,天还没亮,汉武帝开始在郊外祭祀泰一神,早晨向着太阳行朝拜礼,傍晚对着月亮行揖礼。祭祀的时候,坛上摆满了火炬,坛旁边放着烹煮祭品的器具。有关官员说:“祭祀时上面有光芒出现。”又说:“白天有黄色的气一直连到天上。”太史令司马谈、祠官宽舒等人请求让汉武帝每三年到郊外祭祀一次泰一神,汉武帝下诏同意了。

南越王和王太后整理行装,准备了丰厚的礼物,做好了入朝拜见汉武帝的准备。南越国的丞相吕嘉,年纪很大了,先后辅佐过三任南越王,他家族里在南越国担任高级官吏的有七十多人,吕氏家族的男子都娶了南越王的女儿,女子都嫁给了南越王的子弟或宗室成员,而且他和苍梧秦王也有姻亲关系,在南越国内地位非常高,比南越王还得民心。南越王上书请求归属汉朝时,吕嘉多次劝阻南越王,南越王不听他的;吕嘉就有了反叛之心,还多次称病,不见汉朝使者。汉朝使者也都很留意吕嘉,只是形势上还不能杀他。南越王和王太后也担心吕嘉等人先发动叛乱,就想借助汉朝使者的权势,谋划杀掉吕嘉等人,于是摆下酒宴邀请汉朝使者,南越国的大臣们都陪坐饮酒。吕嘉的弟弟是将军,率领士兵守在宫外。酒过几巡后,王太后对吕嘉说:“南越归属汉朝,对国家是有利的;而丞相您却偏偏认为不方便,这是为什么呢?”想以此激怒汉朝使者,可使者们犹豫不决,相互观望,最终没人敢动手。吕嘉发现周围的情况不对,马上起身离席。王太后大怒,想用长矛刺死吕嘉,南越王拦住了太后。吕嘉出去后,依靠他弟弟的军队回到自己的住处,称病不出,不肯见南越王和汉朝使者,还暗中与大臣们谋划叛乱。南越王本来就没有杀吕嘉的意思,吕嘉知道这一点,所以几个月都没有发动叛乱。

汉武帝听说吕嘉不听从命令,南越王和王太后孤立无援、势单力薄无法控制局面,汉朝使者又胆小不敢决断;又认为南越王和王太后已经归附汉朝,只有吕嘉捣乱,觉得不值得为此发兵,就想派庄参带两千人去南越。庄参说:“如果是友好出使,几个人就够了;要是靠武力去,两千人也没什么作用。”他推辞不去,汉武帝就把庄参的任务取消了。郏县的壮士、原来的济北相韩千秋激动地说:“小小的南越国,又有南越王和王太后响应,只是丞相吕嘉在捣乱,我希望能带领三百名勇士,一定把吕嘉的脑袋砍下来带回来。”于是汉武帝派韩千秋和王太后的弟弟樛乐率领两千人前往南越,进入了南越境内。吕嘉等人于是就反叛了,在南越国内下令说:“南越王年轻。王太后是中原人,又和汉朝使者有不正当关系,一心想让南越归属汉朝,还把先王的宝器都拿去献给天子来讨好;她还带很多人去长安,到了长安后,就会把这些人卖为奴仆;她只顾自己一时的利益,根本没有为赵氏的江山社稷、为子孙万代考虑的想法。”吕嘉就和他弟弟率领士兵攻打并杀死了南越王、王太后以及汉朝使者,派人告知苍梧秦王和南越的各个郡县,立明王的长子、南越王和越族妻子所生的术阳侯赵建德为南越王。韩千秋的军队进入南越后,攻破了几个小城邑。之后南越人打开直道给他们提供食物,在距离番禺还有四十里的时候,南越国出兵攻打韩千秋等人,把他们全部消灭了;南越人用木匣装着汉朝使者的符节放在边境上,还说了些花言巧语假意谢罪,同时派兵守住了要害之处。

春天三月壬午日,汉武帝听说南越反叛,说:“韩千秋虽然没有成功,但他是军队中最勇敢的先锋,封他的儿子韩延年为成安侯;樛乐的姐姐是王太后,首先愿意归属汉朝,封樛乐的儿子樛广德为龙亢侯。”

夏天四月,汉武帝大赦天下。

丁丑日是这个月的最后一天,发生了日食。

秋天,汉武帝派遣伏波将军路博德从桂阳出发,顺湟水而下;楼船将军杨仆从豫章出发,顺浈水而下;归义越侯严担任戈船将军,从零陵出发,顺离水而下;甲担任下濑将军,前往苍梧;他们都率领着有罪的人,长江、淮河一带征调的楼船水师有十万人。南越的驰义侯遗另外率领巴、蜀两地的有罪之人,征调夜郎的军队,顺牂柯江而下,各路军队约定在番禺会师。

齐国的丞相卜式上书,表示愿意和儿子以及齐国熟悉水战的人一起去为攻打南越而效力。汉武帝下诏褒奖卜式,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六十斤黄金,十顷田地,并向天下公布这件事;但天下人都没有响应。当时列侯有上百个,却都不想请求从军去攻打南越。正好九月要举行尝酎仪式,祭祀宗庙,列侯们按照规定要献上黄金助祭。少府检查黄金时,发现有些列侯所献黄金分量不足或者成色不好,汉武帝下令以对宗庙不敬的罪名弹劾他们,被剥夺爵位的有一百零六人。辛巳日,丞相赵周因为知道列侯所献酎金分量不足却不检举,被关进监狱,自杀了。

丙申日,汉武帝任命御史大夫石庆为丞相,封他为牧丘侯。当时国家事情很多,桑弘羊等人负责增加财政收入,王温舒之类的人推行严厉的法律,而儿宽等人推崇儒家文化,这些人都做到了九卿的位置,交替被重用处理政事。很多事情都不通过丞相决定,丞相石庆只是为人忠厚谨慎罢了。

五利将军栾大整理行装,向东前往海边寻找他的师傅。可到了海边后又不敢入海,就去了泰山祭祀。汉武帝派人跟随查验,实际上栾大什么都没见到。栾大却撒谎说见到了师傅,他的那些方术也大多没有效果,因为欺骗皇帝,被腰斩;乐成侯丁义也被公开斩首。

西羌有十万人反叛,和匈奴互通使者,攻打故安,包围了枹罕。匈奴侵入五原郡,杀死了太守。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庚午年)

冬天,汉武帝征发十万人,派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去征讨西羌,平定了叛乱。

楼船将军杨仆进入南越境内,先攻陷了寻峡,攻破了石门,挫败了南越的军队锋芒,带领几万人等待伏波将军路博德到来后一起前进,杨仆的楼船军在前面,到达了番禺。南越王赵建德和丞相吕嘉据城坚守。杨仆的军队在城的东南面,路博德的军队在城的西北面。到了傍晚,杨仆的军队打败了南越人,放火烧城。路博德则安营扎寨,派使者招纳投降的人,赐给他们印绶,又让投降的人去招降其他人。杨仆全力进攻并火烧敌军,把敌人驱赶到路博德的营垒中。到了黎明,城中的人都投降了。赵建德和吕嘉在夜里逃到了海上,路博德派人去追捕他们。校尉司马苏弘抓到了赵建德,南越的郎官都稽抓到了吕嘉。戈船将军、下濑将军的军队以及驰义侯征调的夜郎军队还没赶到,南越就已经被平定了。于是汉朝把南越的土地设置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九个郡。军队返回后,汉武帝给路博德增加了封邑;封杨仆为将梁侯,苏弘为海常侯,都稽为临蔡侯,南越投降的将领苍梧王赵光等四人也都被封为侯。

公孙卿在黄河南岸等候神灵,说在缑氏城上看到了仙人的足迹。春天,汉武帝亲自到缑氏城去查看仙人足迹,问公孙卿:“你该不会像文成将军、五利将军那样欺骗我吧?”公孙卿说:“仙人不会主动求着人主,是人主要去求仙人。求仙的方法如果不宽容、给足时间,神灵是不会来的。谈论神仙的事好像很荒诞遥远,但积累时间长了,就可以招来仙人。”汉武帝相信了他的话。于是各郡、国纷纷修路,修缮宫观、名山和神祠,盼着汉武帝能去巡视。

为庆祝平定南越,汉武帝祭祀泰一神和后土神,开始使用乐舞来祭祀。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庚午年)

驰义侯征调南夷的军队,准备去攻打南越。且兰君担心自己的军队远行后,周边的国家会趁机掳掠本国的老弱百姓,就和他的民众一起反叛,杀死了汉朝使者和犍为太守。于是汉朝征发巴、蜀两地本应去攻打南越的有罪之人,组成八校尉的军队,派中郎将郭昌、卫广率领去攻打且兰。他们诛杀了且兰君以及邛君、莋侯,最终平定了南夷地区,并在这里设置了牂柯郡。夜郎侯起初倚仗南越,南越被灭后,夜郎侯就入朝拜见汉武帝,汉武帝封他为夜郎王。冉駹等部落都十分恐惧,请求成为汉朝的臣属并设置官吏,于是汉朝把邛都设为越巂郡,莋都设为沈黎郡,冉駹设为汶山郡,广汉西边的白马设为武都郡。

当初,东越王馀善上书,表示愿意率领八千士兵跟随楼船将军杨仆攻打吕嘉。但军队到达揭扬时,馀善以海上风大浪急为借口,不再前进,采取观望的态度,暗中与南越联系。等到汉朝攻破番禺,他的军队也没到。杨仆上书请求顺便带兵攻打东越,汉武帝考虑到士卒疲惫,没有同意,而是命令各军校屯驻在豫章、梅岭等待命令。馀善听说杨仆请求诛杀自己,而且汉军已经临近边境,于是就反叛了,发兵阻挡汉军的道路,封将军驺力等人为吞汉将军,他们进入白沙、武林、梅岭,杀死了汉朝的三个校尉。当时,汉朝派大农张成、原山州侯齿屯驻当地,他们却不敢进攻,退缩到方便的地方,最后都因为胆小懦弱被汉武帝处死。馀善还自称武帝。

汉武帝想再次让杨仆挂帅出征,因为杨仆居功自傲,就下诏书斥责他说:“将军你的功劳,只有先攻破石门、寻峡这一点,并没有斩杀敌将、拔取敌旗的实际战功,哪里值得骄傲呢!之前攻破番禺时,你把投降的人当作俘虏,挖掘死人当作自己的战果,这是第一个过错;让赵建德、吕嘉能够得到东越的援助,这是第二个过错;士卒们连年在外风餐露宿,将军你却不体谅他们的辛苦,反而请求乘坐驿站的马车巡视边塞,趁机回家。你身佩银印、金印,垂下三条印绶,在乡里炫耀,这是第三个过错;你没有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还以道路不好走为借口,这是第四个过错;朕问你蜀刀的价格,你却假装不知道,心怀欺诈来欺瞒君主,这是第五个过错。你接受诏书却没有到兰池宫,第二天也不解释原因。假如是将军你的下属,被询问不回答,被命令不服从,该当何罪?由此推想你在外面,谁还能相信你呢?如今东越深入为敌,将军你能率领众人立功以弥补过错吗?”杨仆十分惶恐,回答说:“我愿意以死赎罪!”于是汉武帝派遣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渡海从东方进攻;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中尉王温舒出梅岭,让归降的越侯担任戈船将军、下濑将军,出若邪、白沙,一起攻打东越。

博望侯张骞因为打通西域而地位尊贵,他的下属官吏和士兵们争着上书,讲述外国的奇闻、利弊,请求出使。汉武帝因为西域路途遥远,不是人们乐意去的地方,就听任他们的说法,给予符节,招募官吏和百姓,也不过问他们的出身来历,为他们准备好人员和物资后就派他们出使,以此来开辟更多的通往西域的道路。这些使者回来后,有的会侵吞盗窃财物,有的不按朝廷的旨意办事。汉武帝因为他们熟悉出使事务,往往审查后判以重罪,以此激怒他们让他们出钱赎罪,然后他们又再次请求出使。出使的事端层出不穷,而且他们也轻易地犯法。这些使者的下属官吏和士兵也总是极力夸赞外国的各种事物,说大话的人被授予符节作为正使,说小一点的作为副使,所以那些胡言乱语、品行不端的人都争相效仿。这些使者大都是穷人的子弟,他们私自把朝廷的财物贱卖,想从中谋取私利。外国也厌烦了汉朝使者,他们认为这些使者说话轻重无度,估计汉军路途遥远不能到达,就禁止提供食物来刁难汉朝使者。汉朝使者物资匮乏,积怨之下甚至和当地人相互攻击。而楼兰、车师这些小国位于交通要道上,他们尤其厉害地攻击汉朝使者王恢等人,匈奴的奇兵也时常半路拦截攻击。使者们争着说西域各国都有城邑,兵力薄弱容易攻打。于是汉武帝派遣浮沮将军公孙贺率领一万五千骑兵,从九原出发,行军两千多里,到达浮沮井后返回;匈河将军赵破奴率领一万多骑兵从令居出发,行军几千里,到达匈河水后返回;目的是驱逐匈奴,不让他们拦截汉朝使者,结果这两路军队都没有遇到一个匈奴人。于是汉朝分出武威、酒泉的部分土地设置了张掖、敦煌郡,迁徙百姓充实这些地方。

这一年,齐国丞相卜式担任御史大夫。卜式上任后,就进言说:“各郡、国大多认为朝廷制作的盐铁器物不方便,质量差而且价格昂贵,有的还强制百姓购买;而且对船只也要征税,导致商人减少,物价上涨。”汉武帝因此对卜式不满。

当初,司马相如病重将死,留下一份遗书,歌颂汉武帝的功德,提及祥瑞之事,劝汉武帝到泰山封禅。汉武帝被他的话感动,又正好得到了宝鼎,于是就和公卿及各位儒生商议封禅之事。封禅这种仪式很久没有举行过了,没人知道具体的礼仪,而那些方士们又说:“封禅是和长生不死联系在一起的,黄帝以前,封禅都能招来神怪,与神灵相通,秦始皇就没能登上泰山封禅。陛下如果一定要去封禅,慢慢上去如果没有风雨,就可以进行封禅了。”于是汉武帝命令各位儒生采集《尚书》《周官》《王制》等书中的文字,草拟封禅的仪式,几年都没有完成。汉武帝询问左内史儿宽,儿宽说:“在泰山封禅,在梁父山祭地,彰显姓氏,考察祥瑞,这是帝王的盛大典礼;然而祭祀进献的意义,在经典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我认为封禅是为了宣告成功,与天地神灵合德,只有圣明的君主才能确定其中恰当的做法,不是群臣所能列举出来的。如今要举行这样的大事,犹豫了好几年,让群臣各抒己见,最终还是没能确定下来。只有天子建立中正平和的准则,综合各种条理,像金钟玉磬发声一样来制定仪式,以顺应上天的庇佑,奠定万世的基业。”于是汉武帝自己制定了封禅的仪式,还稍微采用了一些儒家的学说来修饰。汉武帝制作了封禅的祭器,拿给儒生们看,有的儒生说“和古代的不一样”,于是汉武帝把这些儒生都罢免不用了。汉武帝又认为古代在封禅之前要先整顿军队、休兵止战,然后再进行封禅。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 辛未年)

冬天十月,汉武帝下诏说:“南越、东瓯都已服罪;西蛮、北夷,还没有完全和睦;朕将巡视边境,亲自秉持军事大权,设置十二部将军,亲自率领军队。”于是汉武帝出发,从云阳向北经过上郡、西河、五原,出了长城,向北登上单于台,到达朔方,靠近北河,统率十八万骑兵,旌旗连绵一千多里,以此展示军威,震慑匈奴。汉武帝派使者郭吉告诉单于说:“南越王的头已经悬挂在汉朝的北阙。如今单于要是能战,天子亲自率军在边境等待;要是不能战,就面向南方臣服于汉朝,何必远远地逃到沙漠以北寒冷困苦、没有水草的地方呢!不要这样做了。”使者说完后,单于大怒,立刻斩杀了负责引见的官员,扣留了郭吉,把他流放到北海。然而匈奴也畏惧了,始终不敢出兵。汉武帝于是返回,在桥山祭祀黄帝的陵墓,在须如解散了军队。汉武帝说:“我听说黄帝不死,现在却有他的陵墓,这是为什么呢?”公孙卿说:“黄帝已经成仙升天了,群臣思念他,就埋葬了他的衣冠。”汉武帝感叹说:“我以后升天,群臣也会把我的衣冠葬在东陵吗?”然后回到甘泉宫,举行祭天仪式祭祀太一神。

汉武帝因为卜式不熟悉文辞奏章,把他的官职贬为太子太傅,让儿宽代替他担任御史大夫。

汉军进入东越境内,东越原本就发兵据守险要之地,派徇北将军驻守武林。楼船将军的士兵钱塘人辕终古斩杀了徇北将军。原越衍侯吴阳率领他封邑的七百人在汉阳反攻越军。越建成侯敖与繇王居股杀死了馀善,率领他们的部众投降。汉武帝封辕终古为御儿侯,吴阳为卯石侯,居股为东成侯,敖为开陵侯;又封横海将军韩说为按道侯,横海校尉福为缭嫈侯,东越投降的将领多军为无锡侯。汉武帝认为闽地地势险要,多次反叛,终究会成为后世的祸患,于是下诏让各位将领把东越的百姓全部迁徙到长江、淮河之间,闽地就空虚了。

春天正月,汉武帝前往缑氏,按照礼仪祭祀中岳太室山,随从官员在山下听到好像有三次高呼“万岁”的声音。汉武帝下诏让祠官增加对太室山的祭祀,禁止砍伐山上的草木,把山下三百户人家作为供奉太室山的奉邑。

汉武帝于是向东巡视海上,按照礼仪祭祀八神。齐地之人上书谈论神怪、奇方的数以万计,汉武帝于是增派船只,让那些声称在海上有神山的几千人去寻找蓬莱仙人。公孙卿手持符节经常先行,在名山等候神灵,到了东莱,他说:“夜里看到一个巨人,有几丈高,靠近他就不见了,他的脚印很大,类似禽兽的脚印。”群臣中有人说:“看到一个老翁牵着狗,说‘我想见天子’,然后忽然就不见了。”汉武帝看到了巨大的脚印,不太相信,等群臣又说看到了老翁,就认为那老翁是仙人,便在海上停留下来;给方士们驿车,还不断派使者去寻找神仙,人数多达几千人。

夏天四月,汉武帝返回,到达奉高县,在梁父山祭祀土地神。乙卯日,汉武帝让身为侍中的儒者戴着皮帽,插着笏板,以射牛的仪式开始举行封禅典礼,在泰山脚下的东方进行封土仪式,所用的礼仪和在郊外祭祀泰一神一样。所封的土坛宽一丈二尺,高九尺,坛下埋有玉牒书,上面写的内容很机密。祭祀结束后,汉武帝只和侍中、奉车都尉霍子侯登上泰山,也进行了封土仪式,具体的事情都保密。第二天,从山的北道下山。丙辰日,在泰山脚下东北的肃然山举行祭地仪式,就像祭祀后土神的礼仪一样,汉武帝都亲自拜见,身穿黄色衣服,并且全部使用了音乐。用江淮之间的三脊茅作为神的垫席,用五色土混合堆在封土上。在封禅的祠庙那里,夜里好像有光芒,白天有白云从封土中飘出。汉武帝祭地结束返回后,坐在明堂里,群臣轮番上前祝贺,歌颂他的功德。汉武帝下诏说:“我以渺小之身继承皇位,小心翼翼,只怕自己德行浅薄,对礼乐制度也不了解,所以祭祀八神,承蒙天地的恩赐,出现了明显的景象,我仿佛听到了什么,被这些奇异的现象所震动,想停止却又不敢,于是登上泰山举行封禅,到了梁父山,然后升坛进行自我更新,很高兴能和士大夫们一起革新,就把今年十月作为元封元年。我所巡视经过的地方,博县、奉高、蛇丘、历城、梁父,百姓们拖欠的田租赋税,都给予免除,今年也不用交纳算赋。赐给天下百姓每人爵位一级。”又因为每五年要到泰山巡视祭祀一次,所以让诸侯们各自在泰山下修建官邸。

汉武帝已经在泰山完成封禅,期间没有遇到风雨,方士们又说蓬莱的各位神仙好像能够找到,于是汉武帝满心欢喜,希望能遇到神仙,又一次向东来到海上眺望。汉武帝想亲自乘船渡海去寻找蓬莱仙人,群臣纷纷劝阻,却没人能拦住他。东方朔说:“所谓仙人,是自然得到的,不必急躁地去追求。如果陛下有道行,就不用担心遇不到仙人;如果没有道行,即使到了蓬莱见到了仙人,也没有什么益处。我希望陛下暂且回宫,静静地等待,仙人自然会到来。”汉武帝这才作罢。恰逢奉车都尉霍子侯突然患病,一天就死了。霍子侯是霍去病的儿子,汉武帝非常悲痛。于是汉武帝就离开了海边,沿着海岸向北,到达碣石,从辽西开始巡视,经过北部边境,到达九原。五月,回到甘泉宫。这次出行总共行程一万八千里。

在这之前,桑弘羊担任治粟都尉,兼管大农令的职务,总管天下的盐铁事务。桑弘羊制定了平准法,让远方各地把当地的特产,按照以前商人所贩运的那样作为赋税上缴,然后互相流通输送。在京师设立平准机构,总管各地运来的货物。大农令的各个属官,把天下的货物都控制起来,物价上涨时就卖出,物价下跌时就买入,目的是让富商大贾无法谋取巨额利润,使各种货物的价格不会飞涨。到这时,汉武帝巡视郡县,所经过的地方进行赏赐,用掉的丝绸有一百多万匹,花费的金钱要用亿来计算,这些费用都从大农令那里取得。桑弘羊又请求让官吏可以通过交纳粮食来补官,罪犯也可以用粮食赎罪。崤山以东地区每年漕运到京师的粮食增加了六百万石,一年之内,太仓和甘泉仓都装满了粮食,边境地区也有了余粮,各种货物通过均输法运输,储存的丝绸达到五百万匹,百姓没有增加赋税,而国家的财物却很充足。于是桑弘羊被赐爵左庶长,又赏赐了黄金二百斤。

当时发生了小旱灾,汉武帝命令官员求雨。卜式说:“朝廷官员本来只应该靠收取租税穿衣吃饭罢了,现在桑弘羊却让官吏们像商人一样在市场上开店,贩卖货物谋取利益。只有把桑弘羊煮了,天才会下雨。”

秋天,有彗星出现在东井星区,十多天后,又有彗星出现在三台星区。善于观测云气的王朔说:“我独自看到土星出现,形状像瓜,一顿饭的工夫,又消失了。”有关官员都说:“陛下举行了汉朝的封禅大典,这是上天回报陛下的德星。”

齐怀王刘闳去世,没有儿子,封国被废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