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 > 第13章 细盐现世与汉匠之用

黑石山脚下的空地上,十几个陶釜架在土灶上,釜下的柴火噼啪作响,蒸腾的热气裹着淡淡的咸味,在草原上弥漫。耶律现蹲在陶釜旁,看着釜中浑浊的盐水渐渐变得清澈,最后析出一层白花花的细盐,嘴角却没多少笑意,心里满是吐槽:“这帮家伙还真是‘土鳖’,制点盐都这么费劲,难怪日子过得这么苦。”

三天前,他带着牧民们采集完黑盐,就开始着手提纯。可刚一开始,就遇到了一堆难题——没有烧木炭的窑,没有熬盐的铁锅,连装盐水的陶罐都不够。草原上的牧民只会用兽皮和简单的木碗盛东西,根本不懂制陶技术,更别说烧制能熬盐的陶釜了。

“首领,这可怎么办啊?没有陶罐,盐水都装不了,更别说熬盐了。”迭剌部的长老看着堆在一旁的黑盐,急得直跺脚。

耶律现心里也郁闷,却只能耐着性子说道:“别慌,咱们可以自己制陶。去找找部落里有没有懂制陶的人,哪怕是只懂一点也行。”

牧民们立刻在联盟里四处打听,可找了整整一天,别说懂制陶的,就连见过陶罐制作过程的人都寥寥无几。就在耶律现快要放弃,打算先用兽皮兜住盐水试试时,一个年轻牧民突然跑来禀报:“首领!北边的奴隶营里,有几个汉人奴隶说他们会制陶!”

“汉人奴隶?”耶律现眼前一亮,连忙说道,“快带他们过来!”

没过多久,几个穿着破烂麻布、面黄肌瘦的汉人被带了过来。他们低着头,眼神里满是恐惧,显然是被草原贵族当成牧奴使唤惯了,早已没了底气。耶律现走上前,温和地说道:“你们别害怕,我听说你们会制陶?只要你们愿意教大家制陶,我就赦免你们的奴隶身份,让你们成为联盟的工匠,不用再放羊受苦。”

几个汉人猛地抬起头,眼神里满是不敢置信。其中一个年纪稍大的汉人颤声问道:“首……首领,您说的是真的?我们……我们真的能不再当奴隶?”

“当然是真的。”耶律现点头,“你们本来就是能工巧匠,不该被当成牧奴使唤。只要你们好好做事,联盟不会亏待你们。”

汉人奴隶们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忙跪倒在地:“多谢首领!我们愿意教大家制陶!我们不仅会制陶,还有人会打铁、会种地!”

耶律现心里更喜,连忙让人把他们扶起来:“好!会打铁的、会种地的,都叫来!联盟正好需要你们这样的人!”

原来,这些汉人奴隶都是隋朝第一次征伐高句丽时的俘虏,有的是中原的陶匠、铁匠,有的是农夫,战败后被卖给契丹贵族当奴隶,每天放牛放羊,受尽折磨。耶律现没想到,自己找制陶工匠,竟还意外收获了铁匠和农夫,这对联盟的发展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他立刻下令,赦免所有汉人奴隶,将他们集中起来,根据各自的技能分成陶匠、铁匠、农夫三组,还分给他们干净的毡帐和充足的食物。汉人工匠们感激涕零,立刻投入到工作中。

陶匠们带着牧民们寻找黏土,教他们揉泥、制坯、烧制;铁匠们则用有限的铁矿,打造制陶和熬盐需要的工具;农夫们则在河边开垦土地,试着种植从中原带来的粟米种子。耶律现也没闲着,每天都去帮忙,还根据前世的知识,给他们提建议——比如在陶窑上开通风口,让火烧得更旺;比如用石灰石和铁矿混合,提高铁器的硬度。

半个月后,第一批陶罐和陶釜烧制成功。看着那些乌黑发亮、能装水的陶罐,牧民们都惊呆了,围着陶匠们连连称赞:“汉人师傅太厉害了!这陶罐比兽皮好用多了!”

有了陶釜,熬盐的工作终于可以正式开始。耶律现带着大家在河边挖了三个池子——洗盐池、沉淀池、晒盐池。先把黑盐放进洗盐池,用河水反复冲洗,去掉表面的泥沙;再把洗过的盐放进沉淀池,加入清水浸泡,让盐里的杂质沉淀到底部;最后把上层清澈的盐水倒进晒盐池,经过日晒蒸发,再把浓缩的盐水倒进陶釜里熬煮。

柴火不够,就组织牧民们去山里砍树,烧制成木炭;陶釜不够,就让陶匠们加班加点烧制。牧民们看着汉人工匠和耶律现忙碌的身影,也都主动帮忙,有的砍柴,有的挑水,有的搅拌盐水,整个黑石山脚下,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这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陶釜上时,耶律现看着釜底那层白花花、亮晶晶的细盐,再也忍不住,伸手抓了一把,直接塞进嘴里。咸香的味道在舌尖散开,没有一点杂质的苦味,和他前世吃的细盐一模一样。

“终于……终于有干净的盐吃了。”耶律现的眼睛有些湿润,这三个月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

周围的牧民和汉人工匠们也围了过来,看着釜中的细盐,都激动得欢呼起来。迭剌部的长老抓了一把细盐,放在嘴里尝了尝,激动地说道:“是咸的!没有怪味!神子真的把‘毒盐’变成能吃的盐了!”

“神子万岁!”牧民们纷纷跪倒在地,对着耶律现叩拜,眼神里满是敬畏和感激,“神子是长生天派来拯救我们的,有了神子,我们再也不用缺盐了!”

耶律现扶起长老,笑着说道:“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些盐公平分配给各个部落,让每一个人都能吃上干净的盐。”

他让人统计了各部落参与制盐的人数和出力情况,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将细盐分成十三份,分给十三个部落。乌桓部因为最早发现盐矿,又出力最多,分到的盐最多;其他部落也根据各自的贡献,分到了足够的盐。

各部落的酋长拿着分到的细盐,都高兴得合不拢嘴。乌桓部的酋长对着耶律现拱手说道:“首领,您不仅让我们吃上了细盐,还公平分配,我们乌桓部以后一定跟着您,好好发展部落!”

其他酋长也纷纷附和,心里对耶律现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耶律现看着大家高兴的模样,心里的郁闷也消散了不少。虽然制盐的过程很艰难,但至少解决了联盟缺盐的问题,还找到了一批汉人工匠,为以后发展手工业和农业打下了基础。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他还要让汉人铁匠打造更多的铁器,让农夫们种出更多的粮食,让契丹联盟的生活越来越好。

夕阳西下,牧民们背着装满细盐的袋子,兴高采烈地返回部落。耶律现站在黑石山脚下,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暗暗想道:“有了盐,有了工匠,接下来,该考虑和中原通商了。用盐和皮毛,换取中原的铁器、丝绸和粮食,这样联盟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