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 > 第176章 二次入朝

1952年12月下旬,北京丰台火车站。

严寒笼罩着华北大地,但丰台火车站内外却是一片热火朝天、气势磅礴的景象!站台上,铁轨旁,密密麻麻却秩序井然地集结着即将开赴朝鲜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x军将士。这是一支与入朝初期相比已脱胎换骨的雄师劲旅!

放眼望去,官兵们头戴栽绒棉帽,身着崭新的棉军装,胸前统一佩戴着醒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胸标,精神抖擞,士气高昂。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庞然大物:一门门用绿色帆布遮盖但依然露出粗壮炮管的122毫米、152毫米榴弹炮;一辆辆t-34\/85中型坦克,坦克兵站在炮塔上,神情肃穆;一排排喀秋莎火箭炮车,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慑力;无数嘎斯51、吉斯150卡车、牵引车、工程车排列成行,引擎低沉地轰鸣着,喷出阵阵白雾。整个车站仿佛一个巨大的钢铁堡垒,弥漫着柴油、钢铁和严寒混合的独特气息,肃杀而雄壮。

由于装备太多,人员庞大(全军达七万余人),军列需要分多个批次陆续出发。今天是军指挥所和先头部队出发的日子。

军文工团的全体演员,在团长、指导员的带领下,早早来到了站台,为战友们送行。她们穿着厚实的军大衣,脸颊冻得通红,但情绪高昂。当军列即将启动的汽笛长鸣时,文工团团长站到一个临时搬来的木箱上,用力挥动手臂,激昂的前奏响起,全体文工团员放声高歌,唱响了那首令人血脉偾张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铿锵有力、充满战斗精神的歌声,如同滚滚惊雷,压过了火车的汽笛和寒风的呼啸,在站台上空回荡!歌声感染了每一位出征的将士,许多人跟着低声哼唱,紧握手中的钢枪,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容音和苏梨作为领唱,更是唱得热泪盈眶,她们知道,这支英雄的部队,即将再次奔赴血与火的战场!

在站台一个相对开阔的位置,邵明珠军长一身戎装,外面披着军大衣,正在与前来送行的老首长和战友们一一话别。

前任军长、现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梁光涛用力握着邵明珠的手,声音洪亮:“明珠!废话不多说!把部队给我带好!打出咱们x军的威风来!让美国佬再看看,什么叫‘羽林军’!老子在北京等着给你们庆功!”

“是!老军长!保证完成任务!” 邵明珠挺胸回答。

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赵刚和妻子冯楠也来了。赵刚看着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爱将,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期许,他拍了拍邵明珠的肩膀,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沉重的叮嘱:“明珠,保重!遇事冷静,多动脑筋!我和老梁,等你们凯旋!”

“政委,您放心!” 邵明珠重重点头。

前任参谋长、现任华北军区副参谋长许立山也笑着捶了邵明珠一拳:“好小子!现在你是首长了!好好干!别给咱们老x军丢人!”

“老参谋长,您就瞧好吧!” 邵明珠笑着回应。

最后,邵明珠的目光落在了一直静静站在一旁、强忍着泪水的妻子刘念身上。她今天也穿上了军装,外面罩着那件他熟悉的旧棉大衣,脖子上围着他从朝鲜带回来的一条灰色羊毛围巾,俏脸冻得发白,眼睛红肿,却努力对他露出一个微笑。

邵明珠走到妻子面前,看着妻子强装坚强的模样,心中涌起万般不舍和柔情。周围喧嚣的人群似乎瞬间远去,世界只剩下他们两人。

“念念……我走了。家里……就辛苦你了。” 邵明珠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想说些安慰的话,却觉得任何语言在此时都显得苍白。

刘念没有说话,只是猛地扑进丈夫的怀里,双手紧紧环住他结实的腰身,把脸深深埋在他冰冷的军大衣领口间,肩膀微微颤抖。邵明珠也用力抱紧妻子,感受着她单薄身体传来的温度和不舍。

良久,刘念才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丈夫,她踮起脚尖,凑到邵明珠耳边,用极轻极轻、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又无比坚定地说:

“明珠……你放心去……一定要平安回来……我……我和孩子……在家等你!”

“孩子?!”

这两个字如同惊雷,在邵明珠耳边炸响!他浑身猛地一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猛地推开妻子一点,双手抓住她的肩膀,眼睛瞪得像铜铃,声音因为极度震惊和激动而变了调:

“念念!你……你刚才说什么?孩子?!你……你怀孕了?!这是真的吗?!” 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引得周围几位正在话别的首长和同志都诧异地看了过来。

刘念看着丈夫那副又惊又喜、傻乎乎的样子,原本的悲伤被冲淡了不少,苍白的脸颊瞬间飞起两朵红云,她羞涩地、用力地点了点头,声音细若蚊蝇却清晰无比:“嗯……刚查出来……快两个月了……”

“哈哈!哈哈哈!太好了!太好了!我要当爸爸了!老子要当爸爸了!” 确认了消息,邵明珠瞬间被巨大的狂喜淹没!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也顾不上什么军长形象、什么场合纪律了!他猛地弯腰,一把将妻子拦腰抱了起来,在周围众人惊愕的目光中,抱着刘念原地转了好几个圈,放声大笑,笑声畅快淋漓,甚至盖过了文工团的歌声和火车的轰鸣!

“哎呀!你快放我下来!这么多人看着呢!” 刘念羞得满脸通红,抡起粉拳捶打着丈夫的后背,心里却像喝了蜜一样甜。

梁光涛、赵刚、许立山等人先是一愣,随即都明白过来,脸上纷纷露出了由衷的、带着戏谑的祝福笑容。

“好小子!双喜临门啊!” 梁光涛哈哈大笑。

“恭喜啊,明珠!念念!” 赵刚和冯楠也笑着道贺。

“行啊邵明珠!动作够快的!这回是真要当爹了!” 许立山打趣道。

邵明珠把妻子轻轻放下来,依旧紧紧握着她的手,激动得语无伦次,对着几位老首长嚷嚷:“老军长!政委!老参谋长!你们听见没?我要当爹了!哈哈!我邵明珠也有后了!这下我总算能正儿八经地称‘老子’了! ”

他这充满孩子气的、带着军人特有的粗犷和直白的话,引得众人又是一阵善意的哄笑。离别的愁绪,竟被这突如其来的喜讯冲淡了不少。

“呜——!” 开车的汽笛再次长鸣,最后一次催促。

邵明珠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捧起妻子的脸,在她额头上重重地亲了一下,目光灼灼地看着她,声音坚定而充满力量:“念念,照顾好自己!等着我!我一定会带着胜利的消息,平平安安地回来见你们娘俩!我发誓!”

“嗯!我信你!” 刘念流着泪,却笑着重重地点头。

邵明珠最后看了一眼妻子,看了一眼前来送行的老首长和战友们,猛地转身,大步流星地踏上列车车厢的踏板。在车门口,他停住脚步,回身面向站台上所有的送行人员和部队,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

阳光照在他年轻而刚毅的脸上,也照在他身后那支钢铁雄师之上。

列车缓缓启动,越来越快,载着英雄的将士,载着亲人的期盼,也载着一个新生命的希望,向着北方,向着那片熟悉的战场,义无反顾地驶去。

站台上,刘念抚摸着依然平坦的小腹,望着列车远去的方向,泪水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强和期待。她知道,她的丈夫,不仅是她的爱人,即将成为孩子的父亲,更是一名肩负着卫国戍边重任的军人!她将用她的方式,守护好他们的家,等待英雄的归来!

车厢内,邵明珠没有坐在为他安排的专属包厢里,而是站在车厢连接处的门口,推开一丝缝隙,任由凛冽的寒风夹杂着煤烟味灌入,他深邃的目光透过玻璃窗,紧紧注视着铁路沿线那前所未见的、令人热血沸腾的景象。

这是一趟漫长的旅程,军列将经由东北边境城市安东(今丹东)再次跨过鸭绿江。与第一次入朝时那种隐秘、急促、带着悲壮和未知的夜行军完全不同,这一次,铁路线本身,就成为了一条川流不息、强大而自信的钢铁动脉!

“呜——!”

又一列对向的火车轰鸣着疾驰而过,那是一列重载平板货车,上面固定着蒙着帆布、但轮廓分明是t-34\/85坦克的钢铁身躯,在阳光下泛着冷峻的青光。紧接着,后面又是一列罐车和棚车混合的列车,看不清里面装的是什么,但那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邵明珠的目光没有追随远去的列车,而是投向了铁路沿线。几乎每隔十几公里,就能看到一个大型兵站或物资中转站。这些兵站不再是第一次战役时那种简陋、隐蔽、随时准备转移的临时据点,而是规模庞大、设施相对完善、守卫森严的永久或半永久性基地。

靠近铁路线的空地上,麻袋垒成的粮垛像一座座小山,覆盖着厚厚的防水布。弹药箱堆积得整整齐齐,一眼望不到头。汽油桶和柴油桶码放成整齐的方阵,在阳光下反射着金属的光泽。

更让邵明珠心跳加速的是,在一些特别加固的侧线或隐蔽掩体内,他清晰地看到了一排排高昂着炮口的重型火炮!既有他熟悉的苏制122毫米榴弹炮,更有威力更大的152毫米榴弹炮甚至重型迫击炮!他甚至在一个经过精心伪装的巨大掩体群入口,惊鸿一瞥地看到了Бm-13“喀秋莎”火箭炮那独特的发射导轨!这些战争之神静静地蛰伏着,等待着被运往前线,发出雷霆般的怒吼。

兵站里,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穿着军装的铁路兵和后勤兵们,指挥着嘎斯51和吉斯150卡车,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装卸作业。吊车和推土机(虽然数量不多)也在轰鸣工作,效率远比单纯的人力搬运高得多。空中,偶尔还能看到一队队米格-15战机呼啸着飞过,进行巡逻或转场,它们的存在,极大地震慑了敌人的空中力量。

这一切,组成了一幅宏大、繁忙、充满力量的钢铁后勤交响曲 !与邵明珠记忆中第一次入朝时,靠人力畜力艰难补给、时刻担心敌机空袭的窘迫景象,形成了天壤之别!

寒风扑面,邵明珠却感到浑身发热,心潮澎湃!他深深地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努力平复着激动的心情。眼前这壮观的景象,正是他和其他无数志愿军指战员、后勤工作者呕心沥血、甚至付出生命代价换来的成果!

他想起了在志司工作时,与洪副司令等后勤将领彻夜不眠,研究如何建立“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的日日夜夜;

他想起了自己根据前线血的教训,写下那份《关于改善志愿军后勤保障体系及反“绞杀战”的几点建议》 的报告,提出了“建立兵站体系、分段运输、加强防空、建设交通线”等具体措施;

他想起了彭老总看到报告后,那句着名的“后勤保障是志愿军的命门!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打通、守住!”的指示;

更想起了无数后勤官兵、铁路员工、汽车兵、高射炮兵,在敌机的疯狂轰炸下,用鲜血和生命守护这条生命线的悲壮与英勇!

而这一切努力,最终结出了硕果!“米格走廊” 的建立,极大地遏制了美军飞机的肆意妄为,为地面运输提供了相对安全的天空。后勤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使得物资能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效率,源源不断地送上前线!

“终于……终于不一样了!” 邵明珠喃喃自语,拳头不自觉地攥紧,眼中闪烁着激动和自豪的光芒,“战士们再也不用饿着肚子、顶着寒风、拿着打光子弹的枪去冲锋了!炮兵再也不用数着炮弹打仗了!”

他知道,这强大的后勤,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前线的将士们可以吃饱穿暖,保持充沛的体力;

意味着炮兵可以敞开了打,用强大的火力为步兵开辟道路、粉碎敌人的进攻;

意味着坦克和车辆有充足的油料,可以实施更远距离的机动和突击;

意味着伤员能够得到及时的后送和救治,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更意味着,志愿军终于可以摆脱“礼拜攻势”的桎梏,具备进行大规模、长时间、高强度现代化战役的潜力!

“这就是现代化战争啊!打的就是后勤!打的就是综合国力!” 邵明珠深深地感慨。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在前线阵地上,战士们啃着热乎乎的馒头、压缩饼干,甚至可能还有罐头;炮兵阵地上,炮弹堆积如山,炮管打得通红;坦克部队轰鸣着,如同钢铁洪流般冲向敌阵……

这一切,都与第一次入朝时那种极度的艰苦和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军列继续向北飞驰,窗外的兵站和物资点如同幻灯片般闪过。邵明珠缓缓关上车门,阻隔了外面的寒风,但他的内心却依旧火热。他转身走向自己的包厢,步伐坚定而有力。他知道,手握这样一支装备精良、后勤充足的雄师,此次二次入朝,必将大有作为!他更有信心,也有责任,带领这支英雄的部队,检验新战法,打出新威风,为最终赢得这场立国之战,贡献出x军的全部力量!

铁路沿线那一眼望不到头的物资长城,就是他和他麾下将士们最坚强的后盾!这场战争,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