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 > 第155章 正式谈判

1951年7月10日上午10时整,朝鲜开城,来凤庄。

这座原本宁静的朝鲜传统庄园,此刻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会场布置得简单而庄重,长条谈判桌横亘中央,桌面覆盖着绿色绒布。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固的紧张感,仿佛一点火星就能引爆。

中方代表团在首席代表、朝鲜人民军大将南日的率领下,率先步入会场。代表团成员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邓副司令员、解参谋长,以及作为中方主要翻译兼高级参谋的邵明珠,还有柴成文、丁国钰等工作人员。中方人员身着整齐的军装,神情严肃,步伐沉稳。邵明珠紧跟在邓、解两位首长身后,手中拿着厚厚的文件袋,目光锐利地扫过会场每一个细节,心中既充满使命感,也深知肩上担子的沉重。

片刻后,美方代表团在首席代表、美国海军中将c.特纳·乔伊的带领下,鱼贯而入。乔伊身材高大,面容冷峻,穿着笔挺的海军中将制服,胸前缀满勋章,气场强势。其身后跟着美国陆军少将劳伦斯·克雷吉、空军少将厄尔·帕特里奇等军政要员,以及翻译和记录人员。美方人员神态中带着一丝傲慢与审视。

双方代表在长桌两侧落座,没有握手,没有寒暄,只有冰冷的对视。记者被允许进入短暂拍照后,被清离会场,沉重的木门关闭,隔绝了外界。历史性的谈判正式开始,但开场的气氛已降至冰点。

南日大将以东道主身份,首先用朝鲜语发言,阐明朝中方面对停战谈判的立场和期望。邵明珠紧随其后,用清晰、流畅、不卑不亢的英语进行同声传译。

乔伊听完翻译,面无表情,直接用英语回应,语气生硬:“首先,我方必须就谈判环境提出正式抗议。沿途所见,贵方军事人员过多,气氛充满敌意,这不符合谈判应有的中性环境。” 这是一个刻意的下马威,企图在心理上压制对方。

邵明珠迅速将乔伊的话翻译给南日和邓、解等人。邓副司令员眉头微皱,示意邵明珠回应。

邵明珠转向乔伊,语气平和但坚定:“乔伊将军,确保谈判安全是双方共同的责任。我方已采取最大限度的安全措施,并保持了克制。如果贵方对具体安排有疑虑,我们可以通过联络官渠道协商解决。但不应让程序性问题阻碍实质谈判的进行。” 回答有理有节,将皮球踢回,并试图引导进入正题。

乔伊却不依不饶,继续纠缠于细节,试图消耗中方耐心,并树立主导权。双方在“会场半径”、“中立区范围”、“旗帜标识”等程序问题上你来我往,争执了近一个小时。气氛愈发紧张。

当南日大将再次试图将话题引向议程实质内容,提出应首先讨论确立军事分界线和全面停火时,乔伊立刻打断,强势抛出美方核心意图:

“在讨论分界线之前,我们必须优先解决战俘问题。这是人道主义的关键,也是体现诚意的基础。联合**司令部关切的是,所有战俘都应得到自愿遣返的权利。”

“自愿遣返” 这个词一出,中方代表心中顿时警铃大作!这是一个精心包装的陷阱,意在扣留不愿返回社会主义国家的战俘,进行政治宣传。

邵明珠翻译时,特别加重了“自愿遣返”的语气,并向邓、解投去警示的眼神。

邓副司令员面色一沉,立即通过邵明珠严正驳斥:“乔伊将军,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准则,特别是《日内瓦公约》,战争结束后全部遣返战俘是交战双方的义务,不存在所谓的‘自愿’原则。 贵方提出‘自愿遣返’,是对国际法的曲解,其真实目的令人怀疑。我们坚持,战后遣返必须遵循全部遣返、无条件遣返的原则!”

乔伊倚仗其强势地位,毫不退让,甚至带着讥讽:“公约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必须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难道贵方害怕战俘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吗?” 这是**裸的挑衅和污蔑。

会场温度骤降!解参谋长忍不住插话,通过邵明珠翻译,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这不是害怕与否的问题!这是原则问题!贵方企图利用战俘进行政治操弄,是破坏谈判的严重行为!我们坚决反对!”

双方在战俘遣返原则问题上陷入尖锐对立,言辞激烈,几乎拍案而起。邵明珠的翻译精准地传递着每一分火药味,额角渗出了细汗。美方的策略很明显:用战俘问题牵制、拖延,并试图在道义上抹黑对方。

经过艰难交涉,谈判勉强进入军事分界线议题。这更是触及核心利益的雷区。

南日大将明确提出:“军事分界线应以三八线为基础划定。这是战前的界线,符合历史和公平原则。”

乔伊闻言,冷笑一声,断然拒绝:“绝对不可接受!军事分界线必须反映当前的军事现实。联合**在海空力量上拥有绝对优势,这些优势必须在陆地分界线上得到补偿。因此,分界线应划在三八线以北的某处。” 所谓“海空优势补偿论”,是毫无国际法依据的强盗逻辑!

此言一出,中方代表全体震怒!这意味着美方要侵占朝鲜北方领土!

邓副司令员猛地站起身,强压怒火,声音如同寒冰:“乔伊将军!三八线是历史形成的界线,贵方的‘补偿论’是彻头彻尾的霸权主义逻辑!如果海空优势可以补偿陆地,那么是否意味着拥有陆军优势的一方也可以提出额外要求?这种论调只会导致无休止的争论,根本无助于解决问题!我们坚决拒绝!”

乔伊傲慢地靠在椅背上:“这是我们的底线。没有补偿,停战将无从谈起。”

解参谋长拍案而起:“如果贵方坚持这种无理要求,那只能说明你们缺乏谈判诚意!是想继续打下去!”

“打下去?”克雷吉少将轻蔑地接口,“联合**随时奉陪!”

会场充满了火药味,双方代表情绪激动,互相指责,翻译的声音也因紧张和愤怒而提高。邵明珠努力保持冷静,确保每一句激烈的言辞都能准确传达,同时大脑飞速运转,分析着美方的策略和底线。他意识到,美方在分界线问题上的强硬,远超预期,他们似乎并不急于达成协议。

随后的谈判更是举步维艰。在停战监督问题上,美方坚持要引入中立国(实为亲美国家)监督,并赋予其不受限制的视察权,这严重侵犯主权,中方断然拒绝。在限制战后军事力量等问题上,双方也分歧巨大。

时间在激烈的争吵中流逝。从上午到下午,谈判数次陷入僵局,几近中断。双方都寸步不让,互信降至冰点。

下午四时许,乔伊在做最后陈述时,再次强硬地重申了美方在战俘“自愿遣返”和分界线“海空补偿”上的立场,并暗示如果中方不接受,后果自负。

南日大将和邓副司令员交换了眼神,知道今日已无法取得任何进展。南日做总结性发言,严正驳斥了美方的无理要求,重申了朝中方面的原则立场。

最后,乔伊面无表情地宣布:“鉴于双方立场存在根本性分歧,今日谈判到此为止。我方将研究贵方立场,并在适当时候通知下次会谈时间。” 语气中毫无诚意。

没有达成任何共识,甚至没有确定下一次会谈的日期。双方代表冷着脸起身,各自离席,没有道别。首次正式谈判,在极度紧张和对立的气氛中,不欢而散。

邵明珠收拾好文件,随着代表团走出压抑的会场。室外刺眼的阳光让他微微眯起了眼。他感到身心俱疲,喉咙因长时间高强度的翻译而沙哑,但精神却高度紧绷。首轮正式交锋的艰难和激烈程度,远超他之前的任何一次模拟和预想。美方的强硬、傲慢和策略性,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谈判不欢而散,气氛压抑。中方代表团分乘几辆吉普车,离开开城,返回位于成川郡的志司驻地。邵明珠与邓华副司令员、解方参谋长同乘一车。车内烟雾缭绕,三人的脸色都异常凝重,显然还未从刚才那场火药味十足、毫无成果的谈判中平复过来。

吉普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窗外是夏日朝鲜郁郁葱葱的山林,但车内的三人都无心欣赏。失败的首次正式接触,像一块巨石压在心头。

沉默了许久,邓副司令员深吸了一口烟,率先打破了沉寂,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深思:“明珠,今天的会,你也全程参与了。说说看,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应对?” 他将目光投向坐在后排的邵明珠,眼神中带着考校和期待。他知道这个年轻人看问题常有独到之处。

解参谋长也转过头,看向邵明珠,补充道:“是啊,明珠。你是主要翻译,离得最近,感受应该最深。老美这套路,你怎么看?” 他的问题更具体,指向对方的谈判策略。

邵明珠坐直身体,他知道两位首长这是在点将,也是在集思广益。他整理了一下思绪,没有立刻回答感受,而是先问了一个问题:“邓副司令员,解参谋长,我有一个疑问。根据今天的接触,您二位觉得,美军……是真想尽快谈成停战,还是另有所图?”

邓、解二人对视一眼,邓副司令冷哼一声:“诚意?我看他们是半心半意,甚至可能是假心假意! 乔伊那架势,哪里是来和谈的?分明是来下最后通牒的!‘海空优势补偿’?荒谬绝伦!”

解参谋长点点头,分析道:“他们的策略很明确:利用军事上的暂时优势(尤其是海空),在谈判桌上进行讹诈,企图获取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同时,用战俘问题拖延时间,混淆视听。我感觉,他们并不急于达成协议。”

“参谋长分析得透彻!”邵明珠重重地点了点头,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我的判断和您一致!美军目前并无真正停战的迫切愿望! 至少,他们不想按照公平合理的条件停战。”

他稍微提高了声音,语气变得异常严肃:“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点: 这场谈判,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拉锯战! 指望通过一两次会谈就能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美国人会利用谈判作为烟幕,一边谈,一边可能继续施加军事压力,甚至寻找新的战机。”

邓、解二人的脸色更加凝重了,他们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但从邵明珠这个亲历了一线交锋的年轻人口中如此清晰地说出来,分量更重。

“持久战?” 邓副司令重复了一遍,手指无意识地敲着车窗框,“说说你的具体想法。”

邵明珠深吸一口气,抛出了他基于“先知”判断的核心建议:“两位首长,我认为,我们的应对策略,必须立足于‘两个战场’同时发力,而且要有长期斗争的充分准备!”

“第一,在谈判桌上,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 邵明珠条理清晰地说道,“要做好打‘马拉松’式舌战的准备。原则问题,寸步不让,比如军事分界线必须以三八线为基础,战俘必须全部遣返。但可以采取灵活的战术,比如‘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避免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在次要问题、程序问题上可以适当周旋,消耗对方,摸清其真实底线。 同时,要充分利用舆论,揭露美方的无理要求和拖延战术。”

解参谋长表示赞同:“嗯,谈判策略要调整,不能急于求成。要成立一个精干的谈判班子,长期专职负责,深入研究对方策略。”

“第二,也是更关键的,” 邵明珠的声音陡然加重,目光炯炯地看向两位首长,“我们必须加快、加强另一个战场——也就是真实战场的准备和力量建设! 谈判桌下的较量,最终取决于战场上的实力对比!”

“哦?具体指什么?” 邓副司令身体前倾,来了兴趣。

“我们必须利用谈判提供的宝贵时间窗口,全力加速我军的现代化换装和战斗力生成!” 邵明珠的语气带着一种紧迫感,“首长,今天的谈判,乔伊之所以如此嚣张,根本倚仗就是他们的装备优势,尤其是海空优势!我们要想在下一次谈判中赢得主动,或者说,要想让美国人真正坐下来公平谈判,就必须尽快缩短这种差距!”

他具体阐述道:“当务之急,是加快与苏联的协调,争取更大规模、更快速的军事援助! 重点是:”

“一、空军! 要继续争取更多的米格-15战机,培训更多飞行员,巩固和扩大‘米格走廊’的优势,逐步夺取局部制空权,至少要让美国空军不敢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二、陆军重型装备! 急需t-34\/85坦克、重型火炮(如122毫米榴弹炮)、喀秋莎火箭炮,以及大量的自动武器(**沙冲锋枪) 和卡车,提升部队的火力、机动作战和后勤保障能力。三、防空力量! 高射炮、雷达部队的建设刻不容缓,要保护我们的交通线和重要目标。”

邵明珠越说越激动,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蓝图:“我们要争取在一年,甚至更短时间内,让志愿军主力部队基本完成苏式装备的换装,形成系统的战斗力! 只有这样,当我们在谈判桌上说出‘不’字的时候,背后才有足够的底气!美国人才会真正重视我们的立场!”

邓、解听完,陷入了沉思。吉普车在坑洼的路面上颠簸了一下,仿佛在呼应着邵明珠话语中沉甸甸的分量。

过了一会儿,邓副司令员缓缓开口,语气沉重而坚定:“明珠啊,你说到了点子上,也说到了根子上! 谈判是政治的延续,打仗最终靠的还是实力!‘边打边建,以战促和’,这是我们当前必须坚持的方针! 美国人想拖,我们就陪他拖!但我们在拖的过程中,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要争分夺秒地壮大自己!”

解参谋长也补充道:“你的建议非常及时和中肯!我会立刻组织参谋部,根据今天的谈判情况和你提出的建议,重新评估形势,制定详细的、长期的谈判斗争方案和装备换装申请计划。要尽快与苏联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沟通协调。”

邵明珠看到自己的建议得到首长的重视,心中稍安,但他知道前路依然艰难,他最后强调道:“两位首长,我还有一点担心。美军在拖延期间,很可能不会老老实实待着。他们可能会发动新的、有限规模的进攻,以战逼和,或者为谈判增加筹码。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前线部队不能有丝毫松懈,要随时准备粉碎敌人的任何军事冒险!”

“说得对!”邓华目光一凛,“谈归谈,打归打!军事斗争的准备一刻也不能放松! 回去后,要立刻加强前沿阵地的巩固和部队的战备训练!”

车子在暮色中驶近志司驻地。这次谈话,虽然未能驱散首次谈判失利的阴霾,但却为志愿军应对接下来漫长而复杂的停战谈判,指明了更清晰、更务实的方向——立足于强军备战,以实力求和平。邵明珠的远见卓识,再次在关键时刻,为高层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他知道,更为艰巨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