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 > 第142章 老总的提拔

云山地区血战后的第三天,战场上弥漫的硝烟和血腥气尚未完全散去。x军临时指挥所所在的隐蔽山谷里,气氛沉重而肃穆。战士们正在默默地打扫战场,收敛烈士遗体,救护伤员。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悲痛,以及一种经过血与火淬炼后的坚毅。

军部帐篷里,军长梁光涛、政委赵刚、参谋长许立山和副参谋长邵明珠等人围坐在一起,中间摊着最新的伤亡统计报告和战况图。帐篷里烟雾缭绕,每个人的脸色都异常凝重。

“初步统计……全军伤亡接近三成,牺牲和重伤的……大多是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的老骨干……” 参谋长许立山的声音低沉沙哑,念着报告的手指微微颤抖,“一团三营……营连排干部……几乎打光了……”

梁光涛紧闭着眼睛,胸口剧烈起伏,猛地一拳砸在行军桌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牙关紧咬,从喉咙里挤出痛苦的低吼:“老子的兵!都是好兵啊! 一下子……折了这么多……”

政委赵刚摘下眼镜,用力揉着发红的眼眶,声音哽咽:“都是革命的种子,党的宝贵财富……这个代价,太沉重了……”

邵明珠默默地看着伤亡数字,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张鲜活的面孔,一段壮烈的人生。他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窒息般的疼痛。正是这些英勇的牺牲,才换来了对美军作战的宝贵经验和这场惨烈的胜利。

就在这时,帐篷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机要参谋手里拿着一份电报,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神情,既有如释重负,也有不易察觉的惋惜。

“报告军长、政委!志司急电!”

帐篷内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去。

梁光涛深吸一口气,稳定了一下情绪:“念!”

机要参谋立正宣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命令:x军军指并告梁、赵、许、邵诸同志:你部在云山地区对美军作战中,英勇顽强,予敌重创,取得了辉煌战绩,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对现代化敌军作战经验。经司令部研究决定:”

参谋顿了顿,继续念道:“一、充分肯定x军作为全军先锋,圆满完成了战略侦察和初战攻坚任务,打出了国威军威!”

“二、鉴于你部伤亡较大,极需休整补充。令你部即日起,逐步将现有防区移交予第38军、第39军部队接替。”

“三、x军全军移师至价川、球场地区进行休整,补充兵员、弹药、给养,总结经验教训。”

“四、命x军副参谋长邵明珠同志,立即着手撰写一份详细的、关于与美军作战的战术总结报告,特别是你部在实战中摸索出的有效战法及经验教训,务求具体、翔实、可操作。报告完成后,速报志司,以供全军参考!此令!”

命令宣读完毕,帐篷内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移防休整!这意味着,x军作为全军尖刀和先锋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后续更加惨烈、规模更大的战役,将由兄弟部队接手。而他们,将获得宝贵的喘息之机。

梁光涛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表情复杂,有卸下重担的轻松,也有未能继续冲锋的不甘,最终化为一声叹息:“也好……兄弟们……确实该喘口气了……” 他看向邵明珠,目光变得异常严肃和郑重,“明珠!志司把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了!这份总结报告,关系到我军成千上万将士的生命!你必须把咱们用血换来的经验,一点不落地写进去!要写得透彻!写得明白!”

政委赵刚重重地拍了拍邵明珠的肩膀,语重心长:“明珠,这个任务的意义,非同小可!志司点名让你来写,这是对你能力的最大信任!你的这份报告,可能会成为未来全军对美作战的战术教材! 一定要写好!”

参谋长许立山也叮嘱道:“需要什么资料,各师团必须无条件配合!要人给人,要数据给数据!”

邵明珠“唰”地站起身,挺直胸膛,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他清晰而有力地回答:“是!军长!政委!参谋长!我明白!我一定竭尽全力,把同志们在战场上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教训,全面、客观、深刻地总结出来,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绝不让烈士的鲜血白流!”

“好!”梁光涛点头,随即对许立山说,“老许,移交防区和安排休整的事情,你立刻去办!要井然有序,不能给接防的兄弟部队留尾巴!”

“是!”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当休整的命令传到各师团时,基层官兵们的反应同样复杂。有的为牺牲的战友悲痛落泪,有的为惨烈的战斗后怕,但更多的是一种完成艰巨任务后的疲惫和解脱,以及对于能够活下来的庆幸。部队开始有序地撤离阵地,将沾满硝烟和鲜血的防区,移交给了刚刚赶到的、士气高昂的38军和39军兄弟部队。

“兄弟们,阵地交给你们了!美国佬的火力猛,你们要多加小心!” x军的一个连长握着接防部队连长的手,郑重地交代。

“放心吧!你们打得好!我们一定守住!为牺牲的同志报仇!” 接防的连长用力回握。

在向后转移的路上,x军的队伍显得有些沉默。战士们背着行囊,扛着武器,默默地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队伍中,多了许多空着的位置,那是牺牲的战友留下的。但他们的眼神,却比出征时更加坚定和成熟。他们用巨大的代价,换来了与世界上最强大军队作战的宝贵初体验。

邵明珠没有随大部队立即后撤,他留在了前指,争分夺秒地开始了工作。他召集了参与此次作战的各师、团、营级指挥员和参谋人员,甚至还有一些经历过血战幸存下来的连长、排长和战斗骨干,召开了一系列的战术检讨会。

帐篷里,挂起了详细的地图,上面标注着每一次战斗的细节。邵明珠鼓励大家畅所欲言。

“大家都说说!这一仗,怎么打的?哪里打对了?哪里吃亏了?美军到底有什么特点?我们该怎么对付他们?”邵明珠开门见山。

一开始,大家还有些拘谨。但随着邵明珠的引导和坦诚,会场气氛热烈起来。

“邵副参谋长,我觉得咱们‘小群多路’这招对了!要不是分散接敌,伤亡更大!”

“对!但接敌距离还得更近!最好冲到五十米内再开火!美军的枪太准了!”

“夜战近战是我们的法宝!但白天怎么防炮、防空是大问题!工事一定要挖深!”

“美军的坦克厉害,但侧面和后面软!用集束手榴弹和爆破筒,靠近了打有效!”

“他们的电台太厉害,一叫炮火就来!咱们得想办法先打掉他们的指挥和通讯!”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将血淋淋的实战经验一点点剖析出来。邵明珠认真地记录着,不时追问细节。他不仅要总结成功的经验,更要直面失败的教训,分析每一次伤亡背后的原因。

夜晚,在昏暗的马灯下,邵明珠铺开稿纸,开始撰写那份至关重要的总结报告。他的笔下,流淌出的是战士们用生命谱写的壮烈诗篇,是志愿军将士用智慧凝结的克敌法宝。报告的标题,他慎重地写下了:

《关于与美军作战之战术经验总结与初步思考》

他知道,这份报告,将带着云山战火的温度,飞向志司,飞向志愿军各级指挥员手中,为后续更加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一份沉甸甸的、用鲜血换来的指南。而他和x军,在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后,将暂时退往后方,舔舐伤口,补充力量,等待着下一次的亮剑出鞘!

在x军移防至价川地区进行休整后不久,一天下午,军部接到了志司发来的一封特殊电报。电报内容简短却分量极重:“着x军副参谋长邵明珠同志,即刻前来志司指挥部报到。彭。”

落款只有一个“彭”字,却让整个x军军部为之震动!

“彭老总要亲自见你!”梁光涛拿着电报,神色严肃中带着激动,对邵明珠说,“明珠,这是个重要的机会!老总肯定是看中了你在前两次战斗中的表现,要当面听听你的想法!你准备一下,马上出发!”

赵刚叮嘱道:“明珠,彭总一向重视实战经验,尤其喜欢有独到见解的干部。你见到老总,一定要实事求是,有什么想法,大胆说,不要害怕!1942年山本特工队袭击大夏湾,是我带着咱们独立团剩下的两个营保卫老总的安全,当时老总发觉咱们团少了一个营,还嚷嚷着撤我的编!”

邵明珠心中也是波澜起伏。这位八路军副总司令,这位功勋卓着、威名赫赫的统帅,是他深深敬仰的人物。能够当面汇报思想,无疑是巨大的荣幸和责任。他仔细整理了关于两次战斗的思考笔记,带上必要的材料,在一名警卫员的陪同下,骑马赶往位于大榆洞的志司指挥部。

志司指挥部比军部更加隐蔽和繁忙,天线林立,人员进出匆匆,气氛严肃紧张。经过严格检查后,邵明珠被一名参谋引到了一间依山开挖、加固过的宽敞窑洞前。

“报告!x军副参谋长邵明珠奉命报到!”邵明珠在洞口立正,高声报告。

“进来!”里面传来一个低沉而略带沙哑,却充满力量的声音。

邵明珠整了整军帽,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窑洞。窑洞内陈设极其简陋,一张宽大的木桌上铺着巨大的军事地图,墙上也挂满了地图。一位身材不高、却显得异常结实、眉宇间凝聚着威严和风霜之色、身穿普通棉军装的中年人,正背对着门口,俯身在地图上研究着什么。旁边站着几位志司的高级参谋。

听到脚步声,那人转过身来。正是彭总。他的目光如同鹰隼般锐利,瞬间落在邵明珠身上,上下打量了一下,脸上没有任何寒暄的笑容,直接开口,声音洪亮:“你就是邵明珠?x军那个提出‘放头掐尾’、‘小群多路’打法的副参谋长?”

“报告司令员!是我!”邵明珠挺胸抬头,声音洪亮地回答。

“嗯,坐。”彭老总指了指桌旁的木凳,自己则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开门见山,“你们x军这两仗,打得不错!特别是云山这一仗,虽然伤亡大,但意义更大!把美国佬的王牌团啃下来,打掉了他们的气焰,也给我们全军摸了底!电报里说不清楚,现在你当面给我讲讲,跟美国鬼子交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你觉得,这仗,往后该怎么打?”

彭老总的风格果然如同传闻中一样,雷厉风行,不讲虚套,直指核心。

邵明珠知道这是关键考验,他稳定心神,拿出准备好的笔记,但并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结合地图,清晰、有条理地汇报起来:

“报告老总!与美**队交手,我的最深体会是:这是一支与我们过去任何对手都完全不同的、高度现代化的军队。”

“哦?具体说说,怎么个不同法?”彭老总身体微微前倾,显然很感兴趣。

“其一,火力投送能力天差地别。”邵明珠用笔在地图上比划着,“美军从连排级的迫击炮、重机枪,到师团级的105、155榴弹炮,再到随时可呼叫的战术空军,其火力密度、反应速度和精准度,远超我们想象。在云山,我们一个营的阵地,半小时内可以落下上千发炮弹。与其说是在和美军步兵作战,不如说是在和一套高效运转的‘火力体系’作战。”

彭老总重重地“嗯”了一声,眉头紧锁:“这个体会很深刻!继续!”

“其二,正因如此,我们过去的许多战法必须彻底改变。”邵明珠继续阐述他的核心观点,“绝不能再打堂堂之阵的正面冲锋,那是自杀。必须扬长避短!我们的长处在于:指战员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牺牲精神、灵活的步兵战术、以及极强的近战夜战能力。美军的短处在于:过分依赖火力、惧怕伤亡、后勤脆弱、以及夜间和复杂地形下的战斗力下降。”

“所以你就搞了那个‘小、快、灵、近、夜’?”彭老总的目光锐利起来。

“是的,老总!”邵明珠肯定地回答,“小’是指单位要小,以排、班甚至小组行动,减少敌火力杀伤。‘快’是指动作要快,快打快撤,绝不纠缠。‘灵’是指战术要灵活,迂回、渗透、分割、围歼,因敌制宜。‘近’和‘夜’是我们的法宝,只有贴近了打、在夜间打,才能最大限度地削弱敌人的火力优势,发挥我们的长处!”

“说得好!”彭老总突然一拍桌子,吓了旁边参谋一跳,但他脸上却露出了赞许的神色,“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就是党中央的军事思想!你邵明珠理解得对,运用得也好!不跟他在炮火底下硬碰硬,专挑他的软肋打! 你们x军在云山虽然伤亡大,但正是用了这套打法,才啃下了硬骨头!要是还按老一套打,一个军填进去都未必够!”

得到彭总的肯定,邵明珠备受鼓舞,他接着说:“老总,我认为,未来我军对美作战,应确立几个基本指导原则:第一,战略上藐视,战术上极端重视。第二,坚持运动战为主,避免阵地消耗战。第三,广泛采取夜战、近战。第四,把打击重点放在敌人的指挥系统、后勤补给和炮兵阵地上。第五,要高度重视土工作业和防空防炮。”

邵明珠的汇报,既有宏观战略思考,又有具体战术安排,逻辑清晰,见解深刻,完全说到了彭老总的心坎上。彭老总听得非常专注,不时插话询问细节,邵明珠均对答如流。

“嗯!有道理!很有道理!”彭老总站起身,在窑洞里踱了几步,然后猛地转身,目光灼灼地盯着邵明珠,“邵明珠同志,你的这些想法,不是纸上谈兵,是经过实战检验的!非常宝贵!留在x军当一个副参谋长,有点屈才了!”

邵明珠心中一凛。

彭老总对旁边的参谋长说道:“你们看看,这才是我军需要的参谋人才!既有理论,又懂实战!眼光看得远,办法想得实!”

然后,他看向邵明珠,语气果断地下达了命令:“邵明珠同志,我代表志司党委决定:调你到志愿军司令部,担任作战处处长! 你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你刚才说的这些想法,还有你们x军流血换来的经验,好好总结提炼,变成可供全军各级指挥员学习和执行的作战原则和具体方案!协助志司,指挥好全局的作战!你有什么意见?”

这个任命如同一声惊雷!从军副参谋长直接调到志司担任核心的作战处长,这不仅是连升两级,更是赋予了极大的信任和责任!

邵明珠感到一股热血涌上头顶,他“唰”地站起身,挺直胸膛,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回答:“感谢老总和志司的信任!我坚决服从命令!一定竭尽全力,做好工作,为志愿军的胜利贡献全部力量!”

“好!要的就是你这句话!”彭老总满意地点点头,用力拍了拍邵明珠的肩膀,“责任重大啊!全军十几万、几十万将士的眼睛都看着志司,我们的每一个决策,都关系到成千上万战士的生命!你要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

“是!请老总放心!”

就这样,凭借其超越时代的军事眼光和在实战中证明的价值,邵明珠从x军脱颖而出,进入了志愿军的最高指挥中枢。他将在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上,为这场立国之战,贡献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力量。而志愿军的战术思想,也即将因为他的到来,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