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 > 第137章 制定战术

满载着志愿军第x军官兵和装备的军列,如同一头沉默的钢铁巨兽,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大地上昼夜不停地疾驰。车轮撞击铁轨,发出单调而急促的“哐当、哐当”的轰鸣声,仿佛在敲击着战鼓,催促着战士们奔赴命运的前线。

邵明珠作为军副参谋长,和军长梁光涛、政委赵刚、参谋长许立山等军领导一起,待在条件稍好的指挥车厢里。车厢内烟雾缭绕,地图铺开,电台滴滴答答作响,气氛严肃而紧张。但邵明珠的心思,却更多地被车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象所吸引。

列车在几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站进行了短暂的停靠,主要是加煤、上水和进行技术检查。每一次停靠,都让邵明珠心中震动不已!

在山海关车站,他看到了规模庞大的兵站和堆积如山的物资!

在锦州车站,他看到了绵延数里的露天仓库,覆盖着帆布的物资垛像一座座小山!

在沈阳附近的一个小站,他甚至看到了正在紧张卸载的、用草绿色帆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日制坦克和日制155重炮的牵引车!

更让他感到震撼和欣慰的是细节!在每一次短暂的停靠中,都有身穿后勤部队制服的工作人员,迅速而有序地将一箱箱罐头食品、一袋袋炒面、成捆的军大衣、棉帽、棉鞋,甚至整箱整箱的药品和急救包补充到军列的平板车上。那些军大衣和棉帽,一看就是崭新的、厚实的冬季装备!

邵明珠靠在车窗边,看着窗外井然有序、物资充沛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暖流和难以言喻的激动!他回想起自己今年写的那份关于朝鲜局势和后勤保障的报告,报告中他极力强调的建立兵站系统、储备野战食品、准备寒区装备等建议,此刻,竟然如此真切、如此大规模地呈现在他眼前!

“看来……上级……早就开始行动了……而且力度如此之大!” 邵明珠在心中喃喃自语,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国家为了这场战争,已经倾尽全力!我们这些在前线的军人,还有什么理由不拼死一战?!”

他对坐在对面正在研究地图的赵刚低声感叹道:“政委,您看这兵站,这物资储备……真是下了血本了!看来中央的决心,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坚决!”

赵刚抬起头,顺着邵明珠的目光看向窗外,神色凝重地点点头:“是啊,明珠。从这些兵站的规模和物资的齐备程度看,至少从今年夏天,甚至更早,大规模的备战工作就已经秘密展开了。 你当年的报告,确实是高瞻远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啊。这更说明,我们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梁光涛军长也凑过来,看着窗外,咂咂嘴:“他娘的!老子打了半辈子仗,头一回见这么阔气的后勤!看来这回,是真要跟美国佬动真格的了!好啊!弹药粮草充足,老子心里就有底!”

经过一天两夜的疾驰,军列终于在夜幕的掩护下,缓缓驶入了此行的终点站——安东(丹东)火车站。

列车尚未完全停稳,一种与前哨站截然不同的、极度紧张的临战气氛便扑面而来!站台上灯火管制,只有微弱的信号灯和手电筒的光柱在晃动。月台上站满了荷枪实弹、神情肃穆的边防部队和公安官兵,警戒级别极高!空气中弥漫着煤烟、机油和一丝若有若无的、从江对岸飘来的硝烟味!

“全体注意!保持肃静!禁止喧哗!按预定序列,迅速下车集合!” 各级指挥员压低嗓音的命令,在车厢内迅速传递。

车厢门被无声地拉开。x军的官兵们,背着沉重的行囊和武器,如同矫健的猎豹,悄无声息地、迅速而有序地跃下火车,在站台上指定的黑暗区域快速集结。没有口令,只有手势;没有嘈杂,只有装备碰撞发出的轻微金属声和急促的呼吸声。数万人的大军,在黑暗中高效地完成集结,如同一支沉默的利剑!

邵明珠跟随军首长们最后下车。他深吸了一口清冷而带着寒意的空气,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南方——那里,就是鸭绿江!江对岸,朝鲜新义州的方向,夜色中隐约可见零星的火光,偶尔还能听到极其微弱的、仿佛来自遥远天际的闷响——那是炮火的声音!战争,近在咫尺!

“军直属部队、第一师为前卫,立即出发!按一号行军路线,向浪头镇方向隐蔽开进!” 参谋长许立山压低声音,向各师团长下达指令。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誓师大会。在低沉的口令和手势指挥下,这支庞大的队伍,如同暗夜中流动的钢铁洪流,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安东火车站,融入了边境地区浓重的夜色和复杂的地形之中。

部队采取徒步行军为主,骡马和车辆尽量分散隐蔽跟进。所有车辆不许打开车灯,这是邵明珠下的军令!战士们踩着砂石路,脚步声沙沙作响,如同秋夜的风声。每个人都紧绷着神经,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和天空,严防敌军飞机的侦察和空袭。

邵明珠和军部机关一起行军。他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和部队的状态。他看到,沿途的村庄大多寂静无声,百姓似乎已被疏散或接到通知。在一些关键的路口和山隘,都有东北驻防的兄弟部队或边防部队设置的隐蔽哨所和路标,引导大军行进。整个组织,周密而高效。

经过一夜的急行军,在天亮前最黑暗的时刻,x军主力终于抵达了预定集结地域——鸭绿江北岸,距离江边数公里的一片丘陵地带。这里树林茂密,村庄稀疏,便于大军隐蔽。

部队立即化整为零,按照预案,分散进入各个预先勘测好的隐蔽阵地、林间空地或废弃的村落,立即开始构筑简易工事,进行伪装,并实行严格的灯火和烟火管制。

邵明珠跟随军指挥部,设在一个废弃的、有坚固地下室的乡村小学里。电台天线被巧妙地伪装在树枝间。作战地图再次铺开,参谋人员开始紧张地标注敌我态势。

站在隐蔽部外的一个小土坡上,邵明珠借着黎明前微弱的天光,向南方眺望。薄雾笼罩下,鸭绿江像一条灰白色的带子,静静地流淌。江对岸,就是陌生的朝鲜国土,就是即将血战的沙场!他能感觉到,脚下的大地在微微颤抖,那不是地震,而是数万将士紧张的心跳和压抑的斗志!

“报告副参谋长!” 一个作战参谋跑来,低声报告,“各师团已基本到位,正在加紧构筑工事和进行伪装。侦察分队已前出至江边,监视对岸敌情!”

“知道了。”邵明珠点点头,目光依旧凝视着南方,心中默念:“终于……到了! 鸭绿江,我们来了!美国佬,我们来了!这场立国之战,就从我们x军开始!”

历史的帷幕,即将由他们亲手拉开!而他和他的战友们,已经做好了用鲜血和生命,去书写第一章的准备!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大战前的死寂,比炮火连天更令人窒息。

在鸭绿江北岸隐蔽指挥部的阴暗地下室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马灯昏黄的光线摇曳着,映照在墙上那张巨大的、刚刚由兄弟部队侦察兵补充标注了的朝鲜北部地图上。红色的箭头代表溃退中的朝鲜人民军残部,而蓝色的、嚣张的箭头则显示美军和韩军正多路向北快速推进,兵锋直指鸭绿江!志司的总体战略意图已经传达:利用敌人尚未察觉我大军入朝的时机,打一个出其不意的狠仗、胜仗!但具体到x军这个拳头怎么打,需要军里自己拿方案。

军长梁光涛、政委赵刚、参谋长许立山,以及几个主力师的师长、政委全都到齐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地图上,眉头紧锁。烟灰缸里很快就堆满了烟头。

“同志们!”梁光涛用铅笔敲了敲地图,打破了沉默,声音沙哑却带着一股狠劲,“志司的命令很明确,要我们抓住战机,打好出国第一仗!但具体怎么打?敌人是机械化的四个轮子,我们是两条腿加骡马。怎么才能堵住他们,咬住他们,吃掉他们?都说说看法!”

参谋长许立山首先开口,指向温井、熙川方向:“军长,根据敌情通报,西线敌军,主要是韩军第六师、第七师等部,进展最为迅速,也比较突出。我建议,我军主力应迅速秘密过江,在温井、古场洞、两水洞一带险要山区设伏,利用敌人骄横冒进、队形拉长的弱点,打他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先砍掉他一根手指头!”

一位身材魁梧的师长补充道:“我同意参谋长的意见!咱们擅长夜战、近战、山地战!就把战场选在山里,等敌人钻进来了,咱们冲下去,刺刀手榴弹解决问题!”

这是当时指挥员们最主流、也最符合我军传统的思路。

梁光涛听着,微微点头,但目光却投向了自从开会后就一直紧盯着地图、沉默不语的邵明珠。“明珠!你是咱们军的‘美军通’,又一向点子多!别光听着,说说你的看法!这头一脚,怎么踢才能又响又狠?”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集中到了这位年轻的副参谋长身上。赵刚也鼓励地看着他:“明珠同志,大胆说,集思广益。”

邵明珠深吸一口气,走到地图前。他知道,必须把后世总结的血的教训,用这个时代将领们能理解的方式说出来,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牺牲。他拿起指挥棒,指向地图,声音清晰而冷静:

“军长、政委、各位首长,我认为参谋长的伏击思路大方向是对的,利用敌人冒进,在运动中歼敌,完全正确! 但是,我们必须根据美军的作战特点,对我们的传统战术进行关键性的调整!否则,伏击战很可能打成击溃战,甚至是我们自己的消耗战!”

“哦?关键性调整?你说详细点!”梁光涛身体前倾,来了兴趣。

“首先,我要强调美军的最大优势——火力!”邵明珠的指挥棒重重敲在地图上,“美军一个团的常规火力配系,就远超我们一个军!”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几位师长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副参谋长,这话是不是有点夸张了?”一位姓郑的师长忍不住质疑。

“一点不夸张,郑师长!”邵明珠语气斩钉截铁,“我给大家算一笔账:美军一个步兵营,标配重机枪、迫击炮自不必说。其营属火力连,拥有至少4-6门81毫米或107毫米重型迫击炮!其团属炮兵连,拥有105毫米榴弹炮!这还只是陆军常规配置!”

他顿了顿,让信息消化一下,然后继续抛出让所有人头皮发麻的内容:“更重要的是,美军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其战术空军(p-51野马、F-80流星喷气式战斗机)随时可以呼叫,对地面目标进行扫射和轰炸!其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机(如F4U海盗式)也能提供支援!此外,他们还有师属、甚至军属的155毫米重型榴弹炮群!”

邵明珠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脸色凝重的将领:“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伏击战法,等敌人先头部队进入伏击圈就猛烈开火,试图‘扎口袋’。那么,接下来我们会面临什么?”

他自问自答,指挥棒在地图上划出恐怖的轨迹:“美军反应速度极快!其先头部队会立刻就地构筑环形防御工事,呼叫炮火支援!几分钟内,我们伏击阵地的准确坐标就会遭到敌人105毫米甚至155毫米重炮的覆盖性射击! 同时,天空会出现成群的美军飞机,对我们缺乏防空能力的集结地和后方通道进行狂轰滥炸! 到那时,不是我们包围敌人,而是我们的伏击部队在敌人绝对优势的火力下被‘反伏击’!伤亡会极其惨重,甚至可能被敌人后续部队反包围!”

地下室内鸦雀无声,只有邵明珠的声音在回荡,描绘出一幅残酷而真实的画面!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们,虽然没跟美军交过手,但凭借丰富的战争经验,完全能想象出那种被钢铁和烈火覆盖的绝望场景!原先主张打传统伏击的师长,额头也渗出了冷汗。

“那……照你这么说,这伏击还打不成了?”梁光涛眉头拧成了疙瘩。

“要打!但打法必须变!”邵明珠的指挥棒再次重重敲下,语气变得无比坚决,“我的建议是:变‘拦头、截尾、斩腰’的传统伏击,为‘放头、掐尾、打侧翼、分割围歼’的新式打法!”

“放头?掐尾?”赵刚敏锐地抓住了关键。

“对!”邵明珠详细解释道,“第一,要敢于‘放头’! 不要过早惊动敌人的先头部队,特别是他们的坦克和侦察分队。让他们过去,让他们感觉‘安全’。第二,要狠准‘掐尾’! 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和火力,突然猛击敌人的后勤辎重部队、炮兵阵地、指挥机关这些相对脆弱、却又至关重要的部位!打掉他的尾巴,他就首尾不能相顾!”

“第三,最关键的是‘打侧翼,近身绞杀’!”邵明珠的声音提高,“在掐断敌人后路的同时,伏击主力部队不要急于在远距离开火,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夜暗、不良天气和复杂地形,隐蔽接敌!敢于刺刀见红,直接冲入敌阵,和敌人搅在一起! 进行白刃战、手榴弹战!”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大家:“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只要我们和敌人距离足够近,混战在一起,美军的重炮和飞机就失去了作用!他们不敢对自己人开炮!他们的飞机在天上干着急! 而我们,则可以发挥夜战、近战的优势,用刺刀和手榴弹解决战斗!”

“妙啊!太妙了!”参谋长许立山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站起来,“放头掐尾,近身绞杀!这简直就是为美军量身定做的打法!明珠,你这一手,把敌人的长处变成了短处,把我们的短处变成了长处!”

梁光涛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极度兴奋和狠厉的光芒,他哈哈大笑,用力拍着邵明珠的肩膀:“哈哈哈!好小子!真他娘的是个天才!放他狗日的先头部队过去,专打他的软肋后勤和指挥部!然后冲上去跟他抱在一起打,让他的飞机大炮干瞪眼!这主意太绝了! 就这么干!老子看这办法行!”

赵刚也连连点头,眼中充满了赞赏:“明珠同志的分析非常深刻,建议极具针对性!这不仅是一个战术,更是一种思维上的突破!让我们对即将面对的敌人有了清醒的认识,也找到了克敌制胜的钥匙! 我完全同意明珠同志的意见!”

原先质疑的郑师长也心悦诚服地说:“邵副参谋长,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这心里总算有点底了!知道该怎么跟这帮美国少爷兵玩了!”

邵明珠谦虚地摆摆手:“各位首长过奖了。这只是基于敌人特点的一些想法。具体作战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但核心原则就是:避其锋芒(火力),击其要害(指挥、后勤),扬我之长(近战、夜战),速战速决!”

“说得好!避其锋芒,击其要害,扬我之长,速战速决! 这十六个字,就是咱们x军入朝初战的指导方针!”军长梁光涛一锤定音,“参谋部立刻按照这个思路,细化作战方案!各部队抓紧进行针对性训练,特别是夜间穿插、近战格斗!我们要让美国佬好好尝尝,咱们中**队的‘热情招待’!”

这次军部会议,因为邵明珠超越时代的见解,为x军乃至后续入朝的志愿军部队,奠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美军特点的经典战术基础。一股自信而坚定的战斗决心,在军指挥部弥漫开来。利剑已然出鞘,只待一声令下,便将给骄横的“联合**”以致命一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