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真千金她横扫雄竞 > 第694章 殉国

真千金她横扫雄竞 第694章 殉国

作者:林青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7 19:13:19

“报——王爷,容侍郎,北金王庭剧变!”

容与和裴旭正在处理军务,闻言同时抬头。

“北金大汗阿古达木,于三日前驾崩了!”传令兵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激动,而后,嗓音又低了些,“还有……还有鸿胪寺少卿谢廉大人,在逃离王帐途中,遭遇乱兵殉国了……”

“什么?”容与手中的笔“啪嗒”一声掉在案上。

谢廉死了?殉国?

她心中翻江倒海,无数念头闪过——是假死脱身?还是真的玩火**?

裴旭也是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传令兵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北金大台吉巴图,已于昨日在灵前继位,成为新的大汗,他继位后的第一道金狼令是……”

传令兵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和难以言喻的振奋:

“迁都!放弃燕京,放弃所有长城以南的土地,举族北迁,回回他们的漠北旧都——龙城!”

消息如同惊雷,瞬间传遍黑石城,传遍整个北境。

迁都,北迁,放弃燕京,放弃所有长城以南的土地。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北金彻底认输了!

他们放弃了这片曾经用铁蹄征服的土地,放弃了这座象征着他们南下野心的燕京城,放弃了整个中原!

裴旭和容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随即是如释重负的疲惫和一丝迟来的、沉甸甸的喜悦。

“巴图,倒是个明白人。”裴旭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

他知道,巴图此举,是壮士断腕,保存实力。

穆图扎手中的兵力早已消磨殆尽,他如此,是避免与大昭主力在燕京一带进行玉石俱焚的决战。

但无论如何,这标志着,北金彻底退出了中原。

接下来的日子,如同梦幻般不真实。

裴旭的大军,甚至无需再经历惨烈的攻城战。

巴图的迁都令如同秋风扫落叶,北金在长城以南的统治瞬间土崩瓦解。

那些曾经被北金占据的城池、关隘,如同被遗弃的玩具。

城头上的狼旗被扯下,换上大昭的龙旗。

守城的北金士兵,早已在巴图严令下,裹挟着能带走的财物,如同潮水般向北退去,只留下一座座空城和茫然无措的百姓。

温若鸿率领的骑兵和那些归顺的部落勇士,成了接收失地的先锋。

他们每到一处,迎接他们的不是刀兵,而是箪食壶浆的百姓。

那些饱受北金欺凌的汉人遗民、草原部落,如同久旱逢甘霖。

他们自发地打开城门,清扫街道,捧着仅有的食物和美酒,眼含热泪,夹道欢迎。

“王师回来了!”

“苍天有眼啊!”

“温将军……是温将军!我们的恩人回来了!”

温若鸿骑在马上,看着眼前一张张激动而淳朴的脸庞,看着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眼眶也不禁湿润了。

容与站在燕京城那高大却略显破败的城楼下,仰望着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城。

城门大开,城内人声鼎沸。

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欢呼雀跃。

战争结束了,但战争的伤痕,如同北境大地上一道道深可见骨的创口,仍在流血、呻吟。

北金离去时几乎带走了所有有价值的东西,带不走的便毁坏殆尽,广袤的收复区,满目疮痍。

废弃的村庄残垣断壁,荒芜的田野杂草丛生,流离失所的百姓面黄肌瘦,眼神中充满了茫然与恐惧。

空气中弥漫着焦土、血腥和绝望的气息。

然而,在这片被战争蹂躏的土地上,一抹温暖的、充满生机的亮色,正如同初春的嫩芽,顽强地破土而出,驱散着死亡的阴霾——那便是柔嘉长公主统领的慈佑堂。

距离黑石城不远的一处背风山坡下,一座规模庞大的野战医营已然建立。

这里没有军营的肃杀,却弥漫着另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气氛。数百顶洁白的帐篷整齐排列,帐篷外悬挂着醒目的慈佑堂徽记。

营内,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药草味和淡淡的血腥气。

帐篷间,身着素净灰布裙、外罩深青色围裙的女医官们步履匆匆,却有条不紊。

她们的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却专注而坚定。

此处不分士兵还是受波及的平民,只以伤势划分,伤员被严格分级。

重伤员安置在中央最宽敞、设备最齐全的“急救区”,由经验最丰富的女医官主刀。

轻伤员则安置在“疗养区”。女医官们穿梭其间,检查伤口,更换敷药,喂服汤剂。

更有专门的“防疫区”,隔离着患有痢疾、伤寒等传染病的士兵和流民,女医官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精心照料,喷洒药水,控制疫情蔓延。

慈佑堂的力量,远不止于战场救护。

她们的身影,如同蒲公英的种子,飘散在广袤的收复区,在废墟之上,播撒着重建家园的希望。

在废弃的村落旁,临时搭建的粥棚前排起了长队。

慈佑堂的女工们架起大锅,熬煮着热气腾腾的米粥,分发着干净的衣物和御寒的毛毯。

一车车粮食、种子、农具,在慈佑堂人员的护送下,运抵被战火摧毁的村庄。

这不是简单的施舍救助,而是登记造册,按需分配,帮助村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在刚刚收复的城镇里,慈佑堂的“女先生”们,组织起了临时的“街坊会”。

在官员尚未上任、城内一片混乱的情况下,她们协助官府登记人口,调解邻里纠纷,清理废墟,组织防疫。

她们的身影出现在街头巷尾,如同定海神针,让混乱的城镇渐渐恢复了秩序和生机。

……

金陵城,紫宸殿御书房。灯火通明。

御前秉笔女官容舒,端坐于书案前。

她面前摊开的,不是寻常的奏章,而是一份厚厚的、墨迹未干的《慈佑堂北境救护及重建实录》。

“臣观慈佑堂北境之行,其功勋卓着,非仅在于活人无数,更在于其制度之效,流程之精。”

“其一,分级诊疗,各司其职。重伤急救,轻伤疗养,疫病隔离,各设专营,专人专责。层级分明,运转高效,极大提升救治效率,降低交叉感染。此非一时之巧,乃制度设计之功。”

“其二,物资调配,精准有序。药草、粮秣、衣被、工具,皆按需造册,分级储备,统一调度。何处急需,何处缓用,皆有章法。慈佑堂网络遍布,信息通达,故能物尽其用,不误分毫。此非人力可及,乃流程规范之力。”

“其三,安抚重建,民心所向。施粥济困,非为小惠;分发种子农具,意在恢复生产;组织街坊,重建秩序;兴办学堂,启迪未来。慈佑堂所为,非一时之善,乃长治久安之基。其深入民间,体察疾苦,故能精准施策,深得民心。此非偶然,乃组织架构之优。”

……

容舒的笔锋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她蘸饱墨汁,继续写道:

“陛下,慈佑堂之成就,非独女子仁心,更在于其将仁心化为制度,将善举纳入规范,此等高效、有序、专业之组织模式,实乃治国安邦之良器,若能将此模式,推而广之,应用于……”

她的笔尖悬停在纸上,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战后疮痍的城镇、嗷嗷待哺的流民、亟待恢复的百业、以及那些渴望为国效力、却苦无门路的女子才俊……

“应用于灾荒赈济、疫病防控、乃至地方教化、民生治理等诸般事务,设立专司机构,选拔专业人才,制定统一章程,建立信息网络则朝廷政令,可直达闾阎;百姓疾苦,可上达天听;国家治理,可如臂使指,事半功倍,”

她深吸一口气,笔走龙蛇,写下最后一句,字字千钧:

“此非仅为慈佑堂请功,更为我大昭开万世太平之基业,探一条制度革新、人尽其才之新路,伏惟陛下圣裁!”

写罢,容舒轻轻放下笔,吹干墨迹。

她轻轻抚摸着奏章封面,眼中闪烁着坚定而期待的光芒。

变革之路,道阻且长。但总要有人,迈出第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