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真千金她横扫雄竞 > 第481章 告示

真千金她横扫雄竞 第481章 告示

作者:林青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7 19:13:19

周正德穿着一身半旧的棉袍,鞋上沾满泥泞,显然是一路奔波而来,身旁还放着一个沉甸甸的蓝布包袱。

“周翁?!”容与又惊又喜,“您怎么来了?”

周乡绅见到容与,激动地就要下拜:“容大人!先前不知您竟是新上任的学政大人,学生实在失礼……!”

容与连忙扶住他:“周翁不必多礼,快请坐,看茶!”

周乡绅被扶着坐下,接过蜜儿奉上的热茶,也顾不上喝,急切地说道:“大人!学生在宜良,听闻大人为兴学之事,亲自奔走募捐,心中……心中实在感佩。”

“大人一心为公,造福桑梓,学生……学生虽家资微薄,也愿尽一份绵力!”

他说着,将身旁那个沉甸甸的蓝布包袱捧起,小心翼翼地放在容与面前的案几上。

包袱解开,里面赫然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银锭。

有五十两的,有十两的,甚至还有几串铜钱,粗粗一看,不下三四百两。

“这是……”容与看着这些明显是东拼西凑、甚至可能动用了周家大部分积蓄的银钱,也是心中震动。

“大人,”周乡绅声音带着一丝哽咽,“这是学生家中……能拿出的所有现银,还有镇上几位仰慕大人德行的乡邻,听说了此事,也凑了一些!”

“总共是三百七十五两八钱!学生……学生知道这点钱杯水车薪,但这是青溪镇百姓的一点心意,请大人……务必收下,用于兴学!让咱们云南的孩子们……都有书读!”

他双手捧着包袱,眼神赤诚而热切,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期盼。

容与看着周乡绅风尘仆仆的脸,看着他眼中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再看着案上那堆带着体温、凝聚着青溪镇百姓希望的银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

这远道而来的三百多两银子,其分量,远比钱半城那一千两,甚至万两黄金,都要沉重得多。

它承载的,是底层百姓对教化的渴望,是对她容行简最质朴、最真挚的信任。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郑重地接过包袱,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庄重与力量:“周翁与诸位相亲……此情此意,容行简……铭感五内!”

“此银,本官代云南万千学子收下,本官保证,每一文钱,必用于兴学助教!他日文庙之前,‘义学碑’上,青溪镇周正德及诸位善长仁翁之名,必列于前,光照千秋!”

周乡绅闻言,激动得老泪纵横,连连作揖:“谢大人!谢大人!学生……代青溪镇的孩子们……谢谢大人了!”

周乡绅千里送“炭”的义举,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昆明城引起了更大的轰动。

一个偏远小镇的乡绅,竟能倾其所有,支持兴学!

这份赤诚,深深震撼了那些还在观望、甚至心存算计的富商巨贾。

“连周正德那样的乡下土财主都捐了三百多两?!”

“听说容学政把他的名字刻在功德簿最前面了!还要在文庙碑上刻大字!”

“啧啧啧……这名声……值了!”

“是啊,捐点钱,既能得容学政青眼,又能留名青史……划算!”

一时间,原本还在犹豫的富商们纷纷解囊。

捐一百两的觉得拿不出手,至少得三百两!捐五百两的觉得不够显眼,又追加三百两!更有甚者,互相攀比,唯恐自己的名字在碑上不够靠前。

短短半月,“云南兴文助学基金”竟募集到白银一万八千余两,远超容与预期!

腊月廿三,小年。

昆明文庙,庄严肃穆。

大成殿前,一方高逾丈许、宽逾三尺的青石巨碑巍然矗立。

碑额篆刻四个苍劲大字——“兴文助学”。

碑身之上,密密麻麻镌刻着数百位捐资助学者的姓名与捐资数额。为首一行,字体略大,格外醒目:

「宜良青溪镇周正德暨乡邻捐银叁佰柒拾伍两捌钱」

其后,才是钱万贯等一众富商巨贾的名字。

石碑落成之日,容与亲自主持仪式。

朱按察使、布政使司官员、昆明府学师生、众多捐资者及无数闻讯而来的百姓,齐聚文庙。

容与立于碑前,一身青色官袍,身姿挺拔如松。

她目光扫过下方人群,声音清越,穿透冬日的寒风:

“……今日立此碑,非为彰一人之功,非为显一家之富!乃为彰我滇省士民,崇文重教、泽被后学之赤诚!乃为昭示天下,教化之功,在朝廷,更在万民!……”

“……此碑所立,非止于石,乃立于心!立于万千学子向学之志,立于我云南文运昌隆之基!……”

她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回荡在文庙上空,也回荡在每一个在场之人的心中。

周乡绅站在人群中,看着碑上自己的名字,热泪盈眶。

钱万贯看着自己名字紧随其后,虽有些微酸,却也觉得脸上有光。

无数寒门学子望着那方石碑,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容与最后望向那方凝聚着无数心血的石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有了这笔基金,她在云南推行教化的蓝图,终于有了坚实的根基。

……

腊月廿八,昆明城已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街头巷尾挂起了红灯笼,空气中飘散着糕点的甜香和爆竹的硝烟气息。

然而,对于许多寒窗苦读的学子与清贫坚守的塾师而言,年关亦是难关。

学政衙门前的广场,今日却比往日热闹许多。

容与推行的“劝学基金”与廪饩发放新规,首次实施。

她下令,所有在册生员廪饩、优秀塾师奖励、以及部分义塾修缮补贴,皆于今日在学政衙门前广场,由学政衙门属官当众、足额、亲手发放!并张贴详细名册与发放标准,杜绝任何克扣、拖延!

告示一出,震动全城。

学子、塾师们将信将疑,却又不愿错过这难得的“足额”机会。

一大早,衙门前便聚集了数百人。

有穿着洗得发白儒衫的年轻生员,有须发皆白、拄着拐杖的老塾师,也有带着学生前来领取修缮款项的义塾负责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