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真千金她横扫雄竞 > 第479章 助学

真千金她横扫雄竞 第479章 助学

作者:林青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7 19:13:19

赵四案的风波在按察使司的雷厉风行下迅速平息。

赵四及其同伙被严惩,布政使司那位王书办也被牵连下狱,虽未查出直接勾结土司的铁证,但贪墨渎职的罪名足以让他永不翻身。

按察使朱大人借此案整顿吏治,收获颇丰,对容与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审视转为带着几分欣赏的客气。

学政衙门更是因祸得福,不仅追回了部分被赵四等人侵吞的赃款,更因容与在按察司堂上那番锋芒毕露的指控,在云南官场树立了“不好惹”的威名,一时间,衙门内风气肃然,再无人敢轻慢。

然而,容与并未沉溺于这场小小的胜利。她深知,真正的根基在于教化。

巡视归来,她心中那份兴学助教的蓝图愈发清晰。

她将蜜儿和容易唤来,三人连同暂代主持的张诚,在书房内闭门数日,仔细清点盘算。

账目摊开,结果却不容乐观。

追回的赃款,加上追缴回来的部分历年积欠的学田租赋,以及朝廷拨付的常规廪饩,林林总总加起来,也不过堪堪维持现有学政衙门的运转和各地官办义塾那点可怜的、杯水车薪的补贴。

若要实现容与的构想——在偏远州县增建义塾、提高塾师待遇、补贴更多贫寒学子、购置必要书籍文具……这点钱,无异于杯水车薪。

“公子,缺口……太大了。”蜜儿看着汇总的数字,秀眉紧蹙,“仅永昌、腾越、蒙化三府所需新增义塾及补贴,便需纹银五千两以上!这还不算其他州县……”

容易也沉声道:“按察司追回的赃款,大头要上缴国库,能留给学政衙门的……不足千两。”

张诚更是愁眉苦脸:“大人……这……这如何是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容与沉默地看着账册,指尖无意识地划过那些冰冷的数字。

云南财政本就拮据,指望布政使司额外拨款支持学政兴学,无异于痴人说梦。

她必须另辟蹊径。

一个念头在她心中滑过,而后渐渐清晰——募捐!向民间,尤其是富商乡绅募捐!

这个想法并非首创。

历代地方官为兴修水利、赈济灾荒,常有劝捐之举。

但为兴学而大规模募捐,在云南尚属罕见。

且劝捐之事,讲究策略,稍有不慎,便会落下“强索”、“摊派”的恶名,适得其反。

容与铺开一张素笺,提笔蘸墨,开始书写计划:

若要募捐,不如直接设立“云南兴文助学基金”。名正言顺,且立意高远。

基金由学政衙门监管,账目公开透明,专款专用,用于增建义塾、补贴塾师、资助贫寒学子……

凡捐资者,无论多寡,皆在学政衙门功德簿留名。捐资达一定数额者,由学政衙门奏请朝廷嘉奖,并勒石立碑,立于省城文庙或学宫之前,彰其善举,流芳后世!

至于募捐的方式,则由她这位学政大人亲自出面,凭借其“翰林清望”和“探花郎”的才名,以及刚刚在按察司建立的“铁面”威信,登门拜访昆明城及周边有实力的富商巨贾、名门望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名!

“勒石立碑,流芳后世?”容易看着容与写下的计划,眼睛一亮,“公子此计甚妙!商人重利,更重名。若能留名青史,光宗耀祖,对他们而言,吸引力极大!”

蜜儿也笑着点头:“公子亲自出面,分量不同。那些富商,平日想巴结翰林老爷都找不到门路呢!”

张诚却有些担忧:“大人……这……登门劝捐,会不会有失体统?万一有人不识抬举……”

容与放下笔,唇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体统?教化兴衰,关乎国本。为千秋大业,何惜此身?至于不识抬举者……”她眼中闪过一丝锐芒,“本官自有办法。”

……

几日后,昆明城西,钱府。

高门大院,朱漆铜钉,门前石狮威武,尽显豪奢气象。

府主人钱万贯,人送外号“钱半城”,是昆明乃至云南数一数二的盐茶巨商。虽说盐政改革后他丢了不少盐业的生意,但仍算家资巨万,富可敌城。

然而,此人亦是出了名的“铁公鸡”——吝啬成性,一毛不拔。

别说是慈善募捐,就是各种税赋,钱万贯都想将一文钱掰成两半再交上去。

容与的骡车停在钱府门前时,门房见是学政衙门的车驾,虽不敢怠慢,通报了进去,但脸上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学政?清汤衙门!能有什么油水?怕是来打秋风的吧?

钱万贯在花厅接待了容与。

他年约五旬,身材微胖,穿着团花锦缎袍子,手上戴着硕大的翡翠扳指,脸上堆着商人惯有的圆滑笑容,眼神却透着精明。

“哎呀呀!不知学政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钱万贯拱手作揖,姿态放得很低,语气却带着一丝探究,“不知大人光临寒舍,有何指教?”

容与一身简朴青袍,气度清华,坦然落座后开门见山:“钱翁客气。本官此来,非为私事,乃为云南万千学子,向钱翁化一份‘善缘’。”

“善缘?”钱万贯眼中精光一闪,笑容不变,“大人请讲。”

容与将设立“兴文助学基金”、增建义塾、资助贫寒学子的计划娓娓道来,言辞恳切,最后道:“……凡捐资助学者,学政衙门皆立功德簿,彰其善行。捐资百两以上者,更可勒石立碑于文庙之前,名垂后世,光耀门楣!”

“钱翁乃滇省商界翘楚,富而好礼,乐善好施之名,本官早有耳闻。故特来相请,望钱翁慷慨解囊,为云南教化,添砖加瓦!”

她刻意点出“富而好礼,乐善好施”,实则是给钱万贯戴高帽。然而,钱万贯是何等人物?岂会被几句好话打动?

他脸上笑容依旧,眼中却毫无波澜,打着哈哈道:“哎呀!大人过誉了!过誉了!钱某不过是个粗鄙商人,哪当得起‘好礼乐施’之名?至于这兴学助教,实乃千秋功德!钱某心向往之!只是……”

他话锋一转,露出为难之色:“大人有所不知,今年生意难做啊!盐引难拿,茶路不畅,各处铺子都在亏钱,家中开销又大,实在是囊中羞涩,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这样,钱某捐银……”

跟着来的李贵都瞪大了双眼。这个铁公鸡竟然肯主动捐银?难不成,容大人真是文曲星下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