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真千金她横扫雄竞 > 第294章 讲课

真千金她横扫雄竞 第294章 讲课

作者:林青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7 19:13:19

离开后山,回到桂桥村,二人都没再提后山看到的东西。

第二日,早春的晨雾尚未完全散尽,带着料峭的寒意,萦绕在桂桥村青石板路和低矮的屋舍间。

村东头那座熟悉的族学,灰瓦白墙,在薄雾中显得格外静谧肃穆。

庭院中那株老槐枝头,疏疏落落地生出几抹绿意,混着湿润的泥土气息,无声地宣告着冬寒将尽。

容与踏入学堂门槛时,琅琅的读书声正从敞开的木格窗棂中流淌出来,带着童稚的清脆与少年人变声期的微哑。

学堂内光线尚有些昏暗,靠墙一排简陋的书架上堆满了蒙书和经卷。

右边屋子里,是十几个梳着总角、脸蛋红扑扑的蒙童,摇头晃脑地大声念着《三字经》;

左边屋内则是几个年岁稍长的少年,神情专注地默诵着《论语》或《孟子》。

桂先生正背着手在学童间踱步,不时停下来纠正某个孩子的发音或姿势。

他听到门口的动静,抬起头,看到容与的身影,眼中立刻绽放出惊讶的笑意,快步迎了上来。

“容哥儿!你何时回来的?”桂先生声音带着欣喜,还是当年那个熟悉的称呼。

容与笑着行礼之后,他才恍然回忆起什么似的,笑道:“以后要叫行简了,我年纪大了,总是记不住。”

“桂师这才是疏远了,您是我的蒙师,有什么叫不得的?”

二人寒暄了几句,桂先生忽然引着容与走向讲台:“孩子们,都静一静!看看谁来了!”

读书声戛然而止。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门口那道清逸挺拔的身影上。蒙童们好奇地瞪大了眼睛——容与离开桂桥村多年,他们哪认得容与。

陈夫子听见外头的动静,从书房里出来。

他瞧见容与,也是一阵激动,张了张嘴,那素来严厉的嘴角竟也微微向上牵起一个极其难得的弧度,眼中流露出深沉的欣慰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对着容与微微颔首示意。

“桂先生,陈夫子。”容与对着两位启蒙恩师恭敬行礼,姿态谦和一如当年蒙童。

桂先生笑着将容与引至讲台中央那张略显陈旧的松木书案前,将两边的学生都召集起来:“今日难得,请咱们桂桥村走出去的探花郎,为你们讲一课!都打起精神,仔细听讲!”

学童们这才知道,这位姿容气度如仙人临凡的,就是那位从桂桥村考出去的探花郎!

容与中探花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桂氏的族学更是水涨船高,如今十里八乡家有薄资的人都想将孩子送来。

据说桂氏还要在祠堂旁边再起两间大的教室,如今多的是想入学却不得的孩子。

容与目光扫过下方一张张或稚嫩懵懂、或求知若渴的面孔,微微一笑,声音清朗温和:“今日,我们不谈高深经义,只重温蒙学根基——《三字经》。”

此言一出,几个蒙童脸上露出“这个我会”的兴奋,童生们则略感意外,但随即也凝神以待,想看看这位名动天下的探花郎如何讲这最基础的蒙书。

容与并未翻开书卷,只是负手立于案前,目光沉静地看向窗外庭院中那株老槐树,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下方,“诸位可知,这‘善’字何解?”

迎着蒙童们好奇的目光,容与笑着继续讲道:“人之初生,赤子之心,如璞玉浑金,未经雕琢。此‘善’,是那份与生俱来的、对天地万物的好奇与亲近,是那份未被世俗尘埃蒙蔽的澄澈本心。”

她目光落在前排一个正偷偷玩着衣角的小蒙童身上,语气温和:“譬如小石头,他见枝头新芽萌发,会惊喜;见蚂蚁搬家,会蹲下细看;见同伴跌倒,会本能地去搀扶。这便是他心中那份未被磨灭的‘善’。”

小石头是村中的孩子,脑袋上还顶着虎头帽,此刻被点到名,小脸一红,立刻坐直了身体,眼中却亮起了光。

“性相近,习相远。”容与继续道,声音带着一种洞察世情的通透,“人之本性,原本相差无几。然则,为何有人成了君子,有人沦为小人?皆因后天‘习’染不同。这‘习’,是师长教诲,是友朋切磋,更是自身在红尘俗世中的每一次选择与坚守!”

她的目光扫过后面几位童生,语重心长:“读书明理,非为死记硬背,更非只为功名。读书,是为了明辨是非,是为了在每一次‘习染’的关口,能守住心中那份‘初善’,择善而从,知恶而避。这,才是蒙学开篇这十二个字的真谛。”

……

容与并未引经据典,只是用最平实的语言,将深奥的哲理融入孩童们日常可见的景象和自身感受之中。

从“养不教,父之过”引申到父母师长养育教导之恩,从“玉不琢,不成器”联系到自身求学路上的艰辛与坚持,从“香九龄,能温席”谈到孝悌之心的温暖与力量……

蒙童们听得津津有味,小脸上满是恍然大悟的兴奋;童生们则陷入沉思——以往只知背诵的句子,此刻仿佛被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与自身的经历和困惑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学堂内一片寂静,唯有容与清朗平和的声音在回荡,窗外早春清冷的空气似乎也变得温暖起来。

桂先生站在一旁,看着族中子弟们专注的神情,脸上是抑制不住的欣慰与自豪。

行简这孩子,果然不负众望!

这份化繁为简、直指人心的本事,这份对蒙学根基的深刻理解与独到阐释,远非寻常塾师可比!

这些孩子听此一课,或许能铭记半生。

陈夫子依旧站在角落,背脊挺直如松。

他那张严肃的脸上,此刻却笼罩着一层极其柔和的光晕。

他看着讲台上那个清雅从容、侃侃而谈的身影,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在竹林中对着竹笋苦思冥想的少年。

岁月流转,璞玉终成器。

陈夫子微微闭上眼,再睁开时,眼底深处那份欣慰已化为一种近乎虔诚的满足与骄傲——这是他亲手发掘、并为之争取到名师门下的璞玉!

一堂课毕,学子们仍沉浸在方才的讲解中,意犹未尽。容与走下讲台,桂先生和陈夫子一同迎上。

“讲得好!讲得好啊!”桂先生连声赞叹,眼中光芒闪烁,“深入浅出,发人深省。这才是真正的蒙学之道!行简,你为学中子弟,开了一扇明窗!”

陈夫子没有说话,只是走到容与面前,伸出枯瘦却异常有力的手,重重地、带着无尽期许地拍了拍她的肩膀。

那眼神中蕴含的千言万语——欣慰、赞许、骄傲、以及一份沉甸甸的“莫忘初心”的嘱托,比任何话语都更有力量。

今日,桂先生与陈夫子实在高兴,听完这一课,便叫学子们提前放学,回去细细体悟。

学堂重归寂静,徒留清冷晨光与墨香。学子散去后,容与被桂先生与陈夫子留住。

桂先生看着眼前修竹般的容与,眼中感慨万千:“时间真快……当年教你们《三字经》,你垫着脚才能勉强够到讲台……”他摇头失笑,带着浓得化不开的欣慰,“一晃眼,你讲得比我们都通透、都好了。能听到今日这一课,是这些孩子们的福气。”

陈夫子站在窗前,背脊依旧挺直,目光穿过窗棂,落在那株老槐上。

他沉默片刻,才缓缓转过身,凝视着容与。那双素来严厉的眼眸里,此刻唯有一泓深沉的、几乎承载不住的欣慰与感慨。

“走到这一步,是你自己的本事和运道。”陈夫子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凝重,“但前路非坦途。”

他看向容与的目光陡然变得意味深长,满是担忧的嘱托:“名利场中,虎兕环伺。记住你今日讲的这‘蒙学之问’,那是火种,能映照迷途,也能焚烧虚妄。”

他顿了顿,最终只吐出两句深沉的期许:“莫让俗尘蒙蔽澄心,便不枉……”

一句话没说完,他眼中闪过一丝水光,哽咽着挥了挥手,不再多言,只余下眼中那份沉甸甸的骄傲在晨光中流淌。

容与无言,只对着两位如父如师的夫子,深深一揖到底。

早春微寒的空气渗入堂中,唯有墙角桃枝悄然吐露的新芽,默默见证着这无声的传承与离别。

容与直起身,在桂先生含笑的目光和陈夫子沉静若深潭的注视下,转身走出学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