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真千金她横扫雄竞 > 第276章 西南

真千金她横扫雄竞 第276章 西南

作者:林青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7 19:13:19

这一场考卷发下时,已是会试第六日的清晨。

持续数日的倒春寒让号舍内冰窟一般。

容与呵出的气息在眼前凝成浓重的白雾,她往手炉里添了些炭,再次舔了舔姜糖,用力搓着双手。

短暂的温热驱散了指尖的僵硬,她凝神看向案上的策问题目:

“苗疆土司,世袭罔替,然桀骜难驯,易生边衅。或言归流置县,收其权柄,则永消内患;或言当以夷制夷,羁縻为善,强藩其土反致尾大不掉。二者孰优?当行何策可安西南,靖苗疆,而使夷汉相安,永为屏藩?”

西南土司问题!

容与的目光瞬间变得无比专注。

刹那间,西南的山水仿佛冲破冰寒号舍的封锁,她脑海中瞬间翻涌起深入云南的经历。

那陡峭的山岭、蜿蜒的沱江、层层叠叠的梯田;淳朴的寨民,空气中弥漫的药材、山货和烟草气息;土司们对朝廷“羁縻”表面恭顺、实则各自为政、拥兵自重的盘根错节;以及,朝廷几次“归流置县”尝试导致的惨烈反抗和血流成河……

纸上谈兵的归流与羁縻之争?在容与眼中,这远非二选一如此简单,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死局!

她提笔蘸墨,深吸一口气,落笔便在破题处写下论断:

“归流者,骤夺世权,其变必暴;羁縻者,虚予其名,其患必深。策西南安靖,非尽归流羁縻之辩,实乃‘剿抚并用、刚柔相济、以夏化夷’之权衡通变也!”

开宗明义,直指朝廷策略的僵硬弊端。

接着,她笔锋如刀,一一剖析西南现状:

“流官乍至,不通言语,不谙风习,视吏胥如盲聋,视土民如禽兽,催科严酷,诉讼颠倒。民怨沸腾,土司振臂一呼,则烽烟四起,此非改土归流之不善,乃不善其用也。昔日改土之乱,殷鉴未远。”

“羁縻日久,土司世袭,势同割据。恃其险远,虐用其民,私斗仇杀,甚者劫掠汉境,不服王化。朝廷需索无度,则征调如虎狼;朝廷稍示宽柔,则桀骜如蛇蝎。名为羁縻,实成心腹大患!”

“朝廷空谈华夷之辨,然汉夷之别,不在衣冠发肤,而在教化利权。土民积贫,土司垄断盐铁茶马之利,横征暴敛;诉讼之事,皆由土官,生杀予夺,皆凭好恶。民如草芥,焉能不怨?土司以利结民,以威慑众,朝廷但取其虚名,何能得其实心?”

剖析深刻,直指核心矛盾——文化隔阂、赋税压榨、司法黑暗!

写完这几段,容与只觉得指尖都僵了,墨汁更是有凝冻的趋势,赶忙用手炉暖了暖,而后才继续往下写。

策问的第二部分,容与提出了安靖西南的具体方略。她的笔下饱含着远超这个时代的见识,以及对那片土地和人民的理解与关怀。

第一步:震慑强基。

“择其桀骜反复、屡抗王命者,必选精兵强将,雷霆一击,犁庭扫穴,族灭其酋,以儆效尤。然用兵只为立威,非为屠戮,宜划清罪魁与胁从,只诛首恶,赦免胁从苗众。”

第二步:渐进蚕食。

“可令土司子弟入国子监读书,赐予功名;选其土司境内聪慧幼童,于府州县学增庠序,广招苗童,教其汉字官话,启其蒙昧。此乃‘以夏化夷’之根本。”

思至酣畅处,容与运笔如风,眉宇间锐气激荡,连案下的手炉失去热度,寒气刺骨也浑然不觉。

第三步:分化瓦解。

“废除土司私审私刑之权!在土司境内仿流官制,设‘土巡检’、‘通译所’,汉苗官员共理民讼。同时,由朝廷派干员常驻土司城,与土司共署管理赋税徭役,确保公平,免去中间盘剥。”

第四步:经济利导。

“开边市,广市易。除违禁军器外,盐、茶、布帛、铁器等民用之资,允许苗汉互市。由朝廷平价收购苗地药材、山货、良马。令土民得其利,乐见边市繁盛。则土司虽欲阻挠,失民心者亦难作乱。”

第五步:怀柔抚远。

“对忠诚合作、劝农兴学、政绩斐然之大土司,重加封赏,入京朝觐,赐予显爵厚禄。令其余土司知,顺朝廷者有大利、悖逆者死无葬身之地!以朝廷之利分化土司联盟,使其为显爵封赏而相争!”

容与口中默念着所拟的方略,如“以夏化夷”之策,字字句句,反复于腹中推敲斟酌,思索是否还有改进的可能。

这套策略的核心在于:以军事威慑为后盾,以文化教育瓦解隔阂,以司法赋税改革争取民心,以经济利导发展民生,辅以怀柔手段分化瓦解土司上层。

层层递进,既有雷霆手段,也有怀柔春雨,更触及了西南问题的根本——民生困苦与司法不公。

她搓了搓手,最后落下一段:

“归流羁縻,皆是器物之术。安靖西南之基,实乃‘大义归化,仁政惠民。”

书至“大义归化,仁政惠民”八字时,容与手下的笔锋凝而力透,似欲将胸中一腔热血尽付于此。

“以义聚其心,以仁治其身,以利安其命。待苗汉相安日久,衣冠渐同,书同文、行同伦、钱粮互通、诉讼共理,则土司之权自销,疆土之化自融,西南永为藩篱可期!”

洋洋洒洒数千言,一气呵成!

当最后一个“期”字落下,容与只觉得手指早已冻得失去知觉,砚台边缘甚至结了一层薄冰。

她放下笔,望着窗外贡院狭窄天空透下的微光,仿佛看到了那片遥远而沉疴缠身的西南土地上,一缕拨云见日的曙光。

……

第三场策论结束的钟声终于敲响。

封卷!开门!

当沉重的号舍木栅栏被拉开,刺目的阳光涌入狭小的囚笼般的空间时,无数衣衫不整、脸色蜡黄或青白、浑身散发着寒酸与疲惫气息的举子踉跄奔出。

有人放声痛哭,有人直接瘫倒,有人目光呆滞,也有人像容与一般,步履虽显虚浮,但气色尚好。

在容与的提前准备、步步小心之下,这一次的会试,顺利得不可思议。

走出那扇门的瞬间,春末微暖的阳光泼洒下来,刺得人几乎睁不开眼,恍如隔世。

号舍中那一场无声的厮杀已经结束,但它的结果,将在不久的将来,掀起整个金陵城乃至大昭朝堂的惊涛骇浪。

放榜之日未至,贡院的硝烟虽散,人心的博弈却刚刚开始。

九天九夜的煎熬与奋笔疾书,化作一摞摞散发着墨香、汗味、甚至隐约霉味的试卷,被小心翼翼地封存、运送至位于贡院深处、戒备森严的至公堂。

这里,才是决定万千举子命运的最终战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