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真千金她横扫雄竞 > 第13章 升班

真千金她横扫雄竞 第13章 升班

作者:林青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7 19:13:19

这个年过得还算太平,只是容与心中揣着心事,一直盼着什么时候后山能解禁。

这一等就等到了正月初十。

村子宣布解禁的那一日,容与偷偷往山上跑了一回。

她顺着老道士指的路,踩着冻硬的山路往西摸。山道应是被人打扫过,但还是偶尔可见马蹄印,容与还捡到几块靛蓝的布条。

好容易摸到老道士说的那个位置,岩洞前的石楠丛被烧成了焦炭。

容与心下一凉。

对此,她并不是毫无预料,迟了这么久才过来,发生什么事都有可能,只是到底是老道士难得的求助,她必须要来一趟的。

“有人吗?”容与从空间里摸出匕首,壮了壮胆子走进山洞。

她将空间里的手电筒调到最暗。光束扫过洞壁时,突然照见几道抓痕——指甲抠出的血痕拼成个歪扭的“青”字,然后戛然而止。

寒风卷着雪粒子灌进后颈。容与猛然回头,见焦土间埋着一把匕首,匕首握把处嵌着红宝石,显见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

她将匕首收进空间,不死心地又在周围寻摸了一圈,终是再没什么有用的痕迹,只得怏怏地下山去了。

正月十六,学堂开学。

如今早上无需跑去道观,她带着小妹练完了早课,便背着书囊去了学堂。

今天,她打算去和桂先生说自己要升班的事。

经过年前那一遭,如今容与迫切地想要提高自己,练武非一日之功,只是学习的进度却要加快了。

老道士走了。不得不承认,虽然老道士不着调,但他只要在那里,就让容与莫名地有安全感,只是以后……恐怕要靠自己了。

容与特意早到了一些,整一整身上的棉袍,敲响了桂先生书房的门。

桂先生的书房里飘着陈年墨香,容与站在门槛前数到第九片落叶时,终于听见里间传来咳嗽声。

“学生想升科举班。”容与进门,恭恭敬敬地给桂先生行了礼,声音比预想的清亮,惊飞了檐下啄食的麻雀。

桂先生从《四书大全》后抬起眼:“《大学》首章背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容与背到“致知在格物”时,忽瞥见先生案头镇纸压着数张大字——那是她从求学开始,一路到如今的足迹。

她知道,桂先生是在考校她,启蒙班是不教四书的。

这里的孩子也不一定都会走科举之路,有的只是想着多识几个字,能找一份好工。

桂先生突然搁笔:“为何求科举?”

“为阿娘不为针黹熬坏眼睛。”容与盯着镇纸下露出的“寒来暑往”,“为阿姐不必再整日操劳,为小妹不必数着铜钱买头绳,为……”

为了站着做人。

“够了。”桂先生打断,朱笔在砚台边敲出轻响,“你可知科举班今年要加学《农政全书》?”

容与摇了摇头,说道:“学生种过田,也识得二十四节气。”

桂先生忽然抽开镇纸,露出完整的宣纸。短短不过半年,字迹从最开始的稚拙,到如今,已初具风骨。

他如何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努力?

“去吧,我已和陈夫子说过了。”

“不考校算学?”容与觉得嗓子发堵,指尖掐进掌心,没话找话似的。

“你给锦行补《九章》时,老夫瞧见过草稿。”桂先生将宣纸夹回去,眼角露出笑纹来,“去吧,去吧……好孩子,记得,珍重自身,不要急躁。”

“多谢……桂师。”容与端端正正地给桂先生行了个大礼,嗓音有些哽咽,“无论走到哪里,您永远是学生的蒙师。”

桂先生没再说话,挥挥手叫她离开。

容与离开书房时,桂锦行也到了。小胖子攥着启蒙班的《三字经》,鼻尖在窗纸上压出个白印子,不知偷听了多久。

眼见容与出来,他吓了一跳,摔了个屁股墩:“容哥儿!”

“你、你真要去那边了?”小胖子声音闷闷的,从花池里翻出来,“我还等着你教我算学呢……”

“那你就加紧些,尽早也来科举班,”容与拍了拍桂锦行的脑袋,继续笑道,“再说了,下课的时候你还可以过来啊。”

……

门枢转动的吱呀声惊醒了晨读的学子。陈夫子不在,前排的青衫学子嗤笑着推了推身旁的同窗,意有所指道:“蒙馆的矮凳可还留着?”

不至于哄堂大笑,却也传出几道低笑声。

有一名穿锦衣的学子笑得尤其夸张,都伏在了案上。

容与面不改色地左右看了看。

桂锦程对着他微微一笑,眼神示意自己旁边的空位。

容与会意,对着桂师兄眨眨眼表示感谢,也不理会那些笑声,抱着书箱坐到空位上,收拾出文房四宝来摆好。

晨读过后,陈夫子来了。

瞧见课室里多出来的人,也没说什么,照常翻开书卷,沿着放假前的内容续讲。

“《禹贡》九州分野何在?”陈夫子第一问,便点了容与。

满场翻书声一静,众学童都隐晦地看向容与,目光里带着打量。

桂锦程押题押错了啊。

还好当时就怕这样,她不止背了《论语》。

“冀州兖青徐,扬州荆豫梁,雍州居末。”对这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容与并不惊慌,答声清越如磬。

答完了,容与还有闲心四处看,只有一个身上夹袄带着补丁的学子仍在温书,似乎对她一点兴趣也无。

陈夫子比桂先生年长些,却并未蓄须,只是微微颔首,看不出是满意还是不满。

戒尺转向前排:“李昉,解‘治水如治国’。”

被夫子点到的锦衣少年涨红了脸,腰间玉佩撞得案角叮当响。桂锦程忽然咳嗽,镇纸滑落,露出砚下策论稿的朱批——“水能载舟”四字墨迹未干。

陈夫子似乎比桂先生还要严肃些,学子们都怕他。

一时间,屋内落针可闻。

那学子不知是没听见桂锦程的提醒,还是实在不敢撒谎,吭吭哧哧地说了句“学生不知”。

《尚书》之后是算学。

“今有物不知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陈夫子将题板悬于照壁,香炉腾起的青烟缠着药香。

这题并不难,容与在心里列了个方程组,很快便得出了答案,几笔写在面前的草纸上。

他继续观察着新同学。

先前那位没看他的学子,手中芦管笔骤折,补丁衣袖洇开一团墨渍。他盯着草纸上的式子,眉间隆起沟壑。

“容与!”别人都还在求解,她就放下了笔,自然引来了先生注意。

陈夫子以为她是因为不会所以轻易放弃了,绕到她这边,戒尺敲在桌上。

桂锦程坐在容与旁边,怎不为她捏一把汗。他知道容与擅长算学,只是这道题,即便是他也是要算一会儿的。

陈夫子看了看容与草纸上的答案,一时无言,片刻后问道:“怎不算四百六十八解?”

“农田轮作讲时令,多一刻误一季。”容与蘸墨在草纸上写出这道题的通解,一边写,一边琢磨着,用这个时代人能听懂的方式讲解自己的思路。

她列出几个可能的答案,又在最小解上画圈,总结道:“取最小解,方能择最佳辰光下种。”

容与注意许久的那名学子,听到这里猛然抬头,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散学前,容与正收拾书箱,眼前突然投下一片黑影。

她抬头,发现是先前那名学子。

少年人有些别扭地说道:“谢谢,以后你有什么不会的题,可以问我。”

说完便匆匆跑走了。

容与眨了眨眼,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看向桂锦程。

桂锦程将墨锭塞回容与书箱:“——没想到啊,穆远都主动与你打招呼了。”

“是我和蔼可亲,人见人喜。”虽然不明所以,但这并不妨碍容与搭腔。

容与在科举班的第一日,就这样有惊无险地结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