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鹿彦祖自那日从迎仙殿出来,虽得了掌门亲赐的一月观摩之期和那枚沉甸甸的“掌门令”,心头却并无多少轻松。
七峰大佬争吵的场面犹在眼前,那无形的压力与未来的不确定性,如同悬顶之剑。
但他知道,无论未来选择哪一峰,自身实力和资源才是根本。
眼下修为虽至炼气七层,可囊中羞涩,资源耗尽,炼丹之事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他并未立刻开始七峰巡游,而是拿着坊市买到的丹炉和狐媚子给的材料,一头扎进了外门丹房租借的一间地火丹室。一待就是两天!再说这丹室简陋,唯有中央引动的地火口和基本的隔温禁制,使用三日便需三个贡献点,让鹿彦祖肉疼不已。
丹室内热气蒸腾,空气中弥漫着焦糊与药草混合的古怪气味。
角落里,两尊低阶丹炉残骸凄惨地躺着,一尊炉壁开裂,另一尊更是直接炸成了几瓣,旁边还散落着焦黑的药渣——这都是他之前失败的证明。若非薛夜所赠的灵石还有一些,他连这最后启动丹炉的灵石都凑不齐。
“唉,都是灵石啊……”鹿彦祖看着那两堆废铁,心疼得嘴角直抽抽。当初就不该浪费钱买那两个破烂,多花点钱买个质量好的丹炉不行吗?教训!便宜真的没好货!
他排除杂念,将希望寄托于面前最后一座丹炉上。
此炉名为“紫云鼎”,乃是一件低阶法器,算是他目前最能拿得出手的家当。不用时不过巴掌大小,玲珑可爱;注入灵力后,便能化作压力锅大小、三足圆腹的形态,炉身隐有紫色云纹,比之前炸掉的那些结实不少。
他将最后两份聚气丹材料小心放在一旁,又万分不舍地取出两颗下品灵石,精准地嵌入紫云鼎底部外部的特定凹槽之中。
炼气期修士无法内生真火,炼丹要么依靠地火,要么依靠灵石驱动丹炉内嵌的聚火阵符,效率低下且耗费巨大。
唯有筑基之后,体内真元凝聚,方能初步操控真阳之火,那才是炼丹师真正起步的阶段。
“成败在此一举了!”鹿彦祖喃喃自语,眼神变得专注。
他盘膝坐下,双手掐诀,体内炼气七层的灵力缓缓涌动,引导着地火与灵石能量,开始预热丹炉。
对于炼丹步骤,鹿彦祖自有他一套“独特”的理解。在他看来,这与前世做饭炒菜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一步:萃取材料精华 =择菜洗菜。将药材中有用的部分提炼出来,剔除杂质废料,跟做菜前把烂叶子黄叶子扔掉一个道理。
第二步:丹炉预热 = 起锅烧油。锅热了油热了才能下菜,丹炉温度不到位,药材进去也是白搭。
第三步:投料控火 = 下锅翻炒。按照丹方顺序投入萃取好的原料,期间灵力如同炒勺,需要不停“翻炒”,火候也就是灵力输出和地火引导更是关键,大火爆炒还是小火慢炖,全凭经验和感觉。
第四步:融合凝丹 =加盖焖煮。盖上炉鼎,让各种药力在密闭空间内充分融合、反应,如同盖上锅盖让食材入味。
第五步:温养成丹 =收汁装盘。降低火候,温养丹药,待时机成熟,开炉取丹,就像菜肴最后收汁,然后出锅装盘。
前几次失败,他归咎于“锅”(丹炉)的质量太差,经不起他“爆炒”。
这次换了相对好点的紫云鼎,感觉果然不同。
他全神贯注,小心翼翼。
萃取材料精华已练习多次,颇为熟练。
接着投入原料,灵力如丝如缕,细致地调控着炉内温度,眼神更是紧紧锁定着药液的变化。时间一点点过去,他额头见汗,灵力消耗颇巨,但紫云鼎依旧稳如泰山,没有出现之前那令人心惊胆战的异响。
终于,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盖鼎凝丹!鹿彦祖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将炉鼎严丝合缝地盖上。
接下来的时间,他不敢有丝毫松懈,依照法诀,慢慢调整火候,进行最后的融合与温养。
石室内寂静无声,只有地火燃烧的微弱呼呼声和他自己略显粗重的呼吸声。他能感觉到炉内药力正在缓慢而稳定地汇聚、交融。
不知过了多久,他感觉时机已至,便开始缓缓收回灵力,切断与地火的联系。
炉鼎的温度逐渐降下,鼎身外那两颗作为能源的下品灵石,“啪嗒”一声,恰好灵力耗尽,化为白色碎渣掉落。
鹿彦祖心中带着一丝忐忑和期待,站起身,走到微烫的紫云鼎前。他深吸一口气,伸手揭开了鼎盖。
预想中焦糊刺鼻的味道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清冽而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瞬间充盈了整个石室!
“成了?!”鹿彦祖心中狂喜,急忙探头向鼎内望去。
只见鼎底,静静地躺着一小堆约莫绿豆大小、圆润饱满的褐色丹丸,表面还氤氲着未曾散尽的热气。
“哈哈哈!成了!终于成了!”鹿彦祖忍不住放声大笑,笑声在狭小的石室内回荡,两日来的压抑和挫败在这一刻一扫而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