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七零北大荒:天师知青 > 第102章 田埂上的新标尺

七零北大荒:天师知青 第102章 田埂上的新标尺

作者:拆月公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17:19:48

清明刚过,试验田的土就松得能攥出油来。杨浩宇扛着木尺往田埂走,尺身上用红漆画着刻度,是张建军帮忙校准的,一分一厘都不差。赵刚跟在后面,背着个竹篓,里面装着刚削好的竹片,削得尖尖的,能稳稳扎进土里。

“浩宇哥,这行距定在五寸还是六寸?”赵刚蹲在翻好的地里,用手指量着土垄,指缝里还嵌着新鲜的泥,“去年是五寸,今年咱的品种秆子壮,是不是得放宽点?”

杨浩宇把木尺往地上一插,红漆刻度在阳光下亮得晃眼。“就按四寸五,”他盯着尺身看了半晌,又往旁边挪了挪木尺,“张建军查的资料说,这个间距通风好,还不浪费土地。你看这土,松得能托住根须,密点也不怕倒伏。”

苏婉清提着个陶罐从田埂那头走来,罐里装着拌了农药的种肥,是用豆饼和草木灰混的,闻着有股淡淡的腥气。“刚在张大爷家筛的细土,”她把陶罐往地上一放,揭开盖子时,肥粒滚出来,像撒了把黑珍珠,“王技术员说拌点农药能防地下虫,去年咬断了不少苗根,今年可得当心。”

赵刚抓起把种肥往鼻子前凑,被苏婉清拍开了手:“小心呛着,这里面掺了六六六粉,闻多了头晕。”她从竹篓里抽出竹片,往土里扎了根标杆,“先按这个标桩拉绳,绳线过的地方插竹片,保证行距不差分毫。”

杨浩宇把麻绳系在竹片上,赵刚拉着另一头往田埂那头走,绳线在松软的土上绷出条直线,像给土地划了道楚河汉界。苏婉清蹲在绳线边,用小铲子在土里扒坑,坑深刚好两寸,间距四寸五,不多不少,像用尺子量过似的。

“婉清姐你这手真准,”赵刚看得直咋舌,“比张建军的测绳还靠谱。”

苏婉清耳尖红了红,手里的铲子没停:“去年练了一春天,闭着眼都能摸出深浅。”她往坑里丢了三粒稻种,用土轻轻埋上,指尖在土面上按出个浅窝,“埋深了闷得发不了芽,浅了怕被鸟啄,就得这样不深不浅的。”

张建军背着个帆布包过来,包里装着台小小的测土仪,金属探头闪着银光。“我刚测了东边的地,”他蹲在土垄边,把探头插进土里,仪表盘上的指针轻轻晃动,“氮含量稍低,等插秧后得多追点尿素;西边那块钾含量足,适合种晚熟种。”

杨浩宇凑过去看仪表盘,指针稳稳地停在“中等”刻度上。“去年往西边地撒了不少草木灰,看来真管用。”他想起秋分时,三人蹲在田埂上烧秸秆,浓烟呛得眼泪直流,却盯着火堆里的草木灰笑,说这是“免费的钾肥”。

赵刚往远处的村庄望,张大爷正赶着牛耕地,犁铧翻起的土浪像条黑龙,在田里蜿蜒。“张大爷说他那几亩地也想种咱的品种,”他往坑里丢着稻种,动作越来越熟练,“问咱能不能匀点种籽,他愿意按供销社的价买。”

“匀给他两斤,”杨浩宇不假思索地说,“去年他帮咱挖渠,光工钱就省了不少。再说,多几户人种,也好看看不同地块的产量。”他往竹篓里添竹片,竹片上都用红漆标了号,“1号到10号种自育品种,11号到20号种杂交种,到时候好对比。”

苏婉清突然“哎呀”一声,手里的铲子掉在地上。杨浩宇低头看,她的指尖被竹片划了道口子,血珠正往外冒,滴在土里,洇出个小红点。“咋这么不小心?”他赶紧从口袋里掏出手帕,是块洗得发白的粗布,往她指尖缠,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瓷。

“没事,小口子,”苏婉清想把手抽回来,却被他攥得更紧,“去年插秧时被稻茬扎得比这深,照样干活。”

赵刚在旁边起哄:“浩宇哥这手帕比药还管用,一缠上血就不流了!”话没说完就被杨浩宇瞪了一眼,赶紧低下头假装看稻种,肩膀却抖个不停。

张建军憋着笑往测土仪里换电池,忽然指着田埂边喊:“快看,有群麻雀!”果然有十几只麻雀落在刚播种的地里,正低头啄土,显然是闻着种肥的香味来的。

“我去赶!”赵刚捡起根树枝就往那边跑,麻雀“呼啦啦”飞起来,在天上盘旋两圈,又落在不远处的土垄上。

“光赶不行,”苏婉清从竹篓里翻出个稻草人,是用旧草帽和破衣服扎的,胳膊上还系着红布条,“去年扎了这个,麻雀就不敢来了。”她把稻草人往地里一插,红布条在风里飘,还真像个人站在那里。

日头爬到头顶时,半亩地已经播完了种。三人坐在田埂上啃玉米饼,饼里掺了新磨的玉米面,带着股清甜。张建军从包里掏出个笔记本,上面画着试验田的平面图,每个地块标着不同的品种和施肥量,像张精密的作战图。

“等出苗后,我想测测不同地块的光照时间,”他指着图上的标记,“东边靠近树林,每天少照半小时太阳,看看对产量有没有影响。”

杨浩宇啃着饼,望着刚播完种的土地,土垄像排整齐的琴键,等着春雨来奏响第一支歌。他想起去年播种后,三人守在田埂上看了三天,直到第一株嫩芽顶破土,才敢回家睡个安稳觉。

“建军,你这心思比咱细,”杨浩宇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这试验田的记录就交给你,咱仨负责把力气使在地里,你负责把学问用在纸上,里外配合着来。”

张建军把笔记本往怀里揣,胸脯挺得高高的:“放心吧杨大哥,我保证比学校的实验报告记得还清楚!”

风从试验田吹过,新播的土地散着股腥甜的气,稻草人胳膊上的红布条飘得更欢了。苏婉清把掉在地上的饼渣捡起来,放进嘴里慢慢嚼,忽然指着远处的水渠笑:“你看,渠里的冰化透了,水都能映出人影了。”

果然,渠里的水清清亮亮的,映着天上的云,映着田埂上的人影,还映着刚播下的种子——那些埋在土里的希望,正像渠里的水似的,悄悄积攒着力气,等着一场雨,就破土而出,顺着新划的标尺,使劲儿地往上长。杨浩宇摸了摸怀里的木尺,红漆刻度被体温焐得温热,忽然觉得,这田埂上的标尺,不仅量着行距株距,更量着日子——从春到秋,从种到收,一步一个脚印,都走得明明白白,踏踏实实。

喜欢七零北大荒:天师知青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七零北大荒:天师知青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