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风左脚踏在洞口地砖上,足底传来一丝微不可察的震动,像是某种沉睡之物被惊动了呼吸。他没有收回脚步,也没有继续前行,只是将重心微微后移,右掌悄然按在剑柄末端。
诸葛雄蹲在地上,指尖沿着砖面螺旋纹路缓缓滑动,指腹能感受到刻痕深处有极细微的凹凸起伏。他没说话,但从袖中取出一截短炭,在临近墙角的干燥处轻轻画了一道横线,又在旁边标注了个“三”。
龙吟风明白他的意思——三步为限,再进一步,机关可能就无法回头避开了。
他退下半步,与诸葛雄并肩而立,两人背靠背贴紧岩壁,缓慢横移。每一步都控制在寸许之间,避开纹路最密集的区域。脚下砖石看似静止,实则暗藏流转之势,稍有错步,便可能引动整座山洞的阵眼。
行至第三丈,前方地面的螺旋纹突然中断,取而代之的是三块独立嵌入的石板,呈品字排列。中央那块略低于两侧,表面浮着一层薄灰,边缘有几道浅浅的划痕,像是曾有人试图撬动。
诸葛雄俯身吹去灰尘,露出底下半个古篆——“止”。
龙吟风眼神一凝,正要开口,洞壁骤然亮起一圈青光。那些原本黯淡无光的符文仿佛被唤醒,自下而上逐层点亮,如同有人在看不见的地方点燃了引信。
紧接着,地面震动。
两道虚影从左右石板中升起,一人持长枪,一人舞双刀。枪尖冷芒直指龙吟风咽喉,刀锋掠过诸葛雄耳侧,带起一阵劲风,吹乱了他的发带。
龙吟风本能拔剑半寸,却被诸葛雄抬手压住手腕。
“别动。”他说得极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这不是杀招,是试炼。”
话音未落,持枪幻影已欺身逼近,一记“回马挑花”刺向心口。龙吟风侧身闪避,动作干脆利落,但并未出剑反击。他知道,若这是真正的敌人,刚才那一刺早已贯穿胸膛——可对方并未真正发力,更像是在试探他的反应。
另一边,双刀幻影连环劈砍,刀影如雨。诸葛雄站在原地不动,任由刀锋贴着衣襟掠过,甚至有一瞬,刀刃几乎贴上了他的颈侧皮肤,却没有留下任何伤痕。
“他们要的不是胜负。”诸葛雄闭眼低语,“是选择。”
龙吟风明白了。
他缓缓松开握剑的手,退后一步,垂首敛目,不再以武者姿态应对。与此同时,诸葛雄也收回戒备姿势,双手自然垂落,像面对一场无法战胜也无法逃避的宿命。
两道幻影的动作渐渐放缓。
枪尖停在龙吟风眉心前三寸,刀锋悬于诸葛雄喉前一寸,再不前进分毫。
片刻后,青光消散,虚影化作缕缕烟气,升腾至洞顶,最终融入石缝之中。空中浮现出一行古篆,由光点凝聚而成:
“武者,止戈为心。”
字迹停留数息,随即碎成点点微光,飘落在地,消失不见。
前方地面咔的一声轻响,那三块石板缓缓下沉,取而代之的是一条窄道,通向更深的岩壁。尽头处,一道石门静静矗立,门面平整如镜,上面刻着三行铭文:
无形非空,
有声无声,
见我者盲。
门侧设有三个凹槽,分别雕着剑、书、钟的形状。没有任何提示,也没有机关按钮。
龙吟风走上前,盯着那行字看了许久,忽然伸手,将佩剑抽出,插入剑形凹槽。
轰!
石门猛然向前压来,带动整个通道剧烈震颤,碎石簌簌落下。龙吟风迅速抽剑后撤,险些被夹住手臂。
“不能用眼见判断。”诸葛雄站到他身旁,低声说道,“‘见我者盲’,意思是凡凭肉眼所察,皆是误导。”
龙吟风皱眉:“那怎么开?”
诸葛雄没答,而是取出火折,轻轻一吹。火焰本该顺风摇曳,可此刻竟朝着石门缝隙反向飘动,像是被什么东西吸进去一般。
他蹲下身,从怀中抓出一把细炭粉,撒在门前地面。
粉末刚落地,便呈环形缓缓升起,绕着门缝旋转一周,又徐徐落下。
“气流有向。”诸葛雄站起身,“这门后不是死路,而是通着外气。机关不在力,而在势。”
龙吟风看着那三个凹槽,忽然道:“剑代表武,书代表智,钟……是不是代表时?”
诸葛雄点头:“时间、节奏、顺序。或许这三个东西都要放进去,但顺序不能错。”
他从袖中取出一本薄册,放入书形槽中。毫无反应。
又取出随身携带的怀表,放进钟形槽。依旧寂静。
最后,他把那本薄册拿出来,换成了龙吟风之前递给他的一枚旧令牌——那是他们进入石谷时从守卫身上缴获的通行令,上面刻着“巡夜”二字。
放入书槽的瞬间,石门内传出机括转动的声音。
“不对。”诸葛雄摇头,“不是这个。”
他重新取出令牌,沉默片刻,从贴身衣袋里摸出一张泛黄的纸片。那是他在密室初遇龙吟风时随手记下的星轨推演草稿,背面还沾着一点墨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