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别院仿佛一座孤岛,在乱世的洪流中艰难地维持着秩序。隐龙川的瀑布依旧轰鸣,但这自然之声如今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味。
林枫独坐在房中,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数据流正在缓缓停止,最终凝练成几条清晰的结论:
【推演完成。基于历史数据及当前变量分析:】
【1. 安全区域:未来三个月,京畿西南房山、涿州一带受战火波及相对较轻,因非建虏主攻方向,且地形复杂。西山位置尚可,但需警惕小股流寇。】
【2. 资源分布:京通仓陷落风险极高,民间存粮将成关键。西山地区可狩猎、采集,但难以支撑大规模人口。铁矿点……(数据缺失)】
【3. 最优路径(生存):固守西山,强化防御,建立隐蔽补给点,吸纳少量可靠流民补充劳力。】
【4. 最优路径(发展):……警告,能源不足,无法进行深度推演。】
电量显示:47%。
林枫关闭电脑,揉了揉眉心。“知微”的推演与他自己的判断基本吻合,固守并低调发展是当前唯一的选择。但“能源不足”的警告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头。
他走出房间,将赵胜、王铁柱等核心人员召集到一起。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林枫没有透露“知微”的存在,而是以情报汇总的口吻说道,“未来几个月,京畿西南方向会比我们这里稍安稳些。但远水难解近渴,眼下我们必须守住西山这个根基。”
他在简陋的沙盘上划出几个圈:“我们要做好长期固守的准备。隐龙川是我们的命脉,必须确保水源安全。后山的洞穴要加快整理,作为最后的避难所和仓库。另外,从今天起,留意附近山民中老实可靠的青壮,我们可以用粮食和保护,换取他们的劳力。”
众人纷纷点头,林枫这番有条不紊的安排,让他们在乱世中感到一丝心安。
就在这时,负责外围警戒的队员带来消息,印证了林枫最担心的情况——赵胜派出的侦察小组发现,已有小股溃兵脱离了通往京城的主路,开始在西山周边的山丘地带流窜。
“……看样子,是打算‘自行筹饷’了。”赵胜在汇报结束时,语气沉重地补充了一句。沙盘上,一面代表约五六十人溃兵的小旗,被插到了距离西山别院入口不到十五里的一个山谷。
“自行筹饷?”林枫冷笑,“就是抢劫。他们不敢去碰有城墙的州县,我们这样的山庄野户,正是他们眼中的肥羊。”
“我们怎么办?”王铁柱握紧了拳头。
“按之前议定的方案办,但要比原计划更狠、更快!”林枫目光锐利,扫过在场的小队骨干。“第一道防线在山口,利用地利迟滞他们。第二道防线在隐龙川对岸,借助河流。第三道防线,才是别院院墙。”
他特别看向张小旗和王老三:“小旗,你带两个弩箭最好的弟兄,占据山口两侧的制高点,不要暴露,听我号令优先射杀他们的头目。老三,你在他们来的路上,把陷阱布置得再刁钻些,让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明白!”两人领命而去。
李铁牛瓮声瓮气地问:“林先生,俺们什么时候冲出去杀他个痛快?”
“不冲。”林枫摇头,语气斩钉截铁,“我们的目的是守住别院,保全自身,不是杀敌建功。依托工事和利器,尽可能削弱他们,让他们知难而退,才是上策。记住,‘知微’……不,是我们的判断显示,未来这种骚扰不会少,我们必须保存每一分力量。一旦事不可为,立即按计划向第二道防线撤退。”
次日午后,阳光被浓厚的云层遮挡,山间弥漫着一种压抑的寂静。 望楼上,负责了望的队员突然发出了三声短促而尖锐的布谷鸟鸣——这是最高级别的敌袭警报。
“各就各位!”赵胜低沉的声音通过口耳相传,在预设阵地间迅速传递。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握住了手中的武器。
林枫登上了别院门前那座加固过的木台,可以看到山口方向的情况。他手里紧握着的,是一面用于发令的小铜镜。
很快,山道上出现了人影。约莫五六十个溃兵,如同一条疲惫而危险的毒蛇,蜿蜒而入。他们大多衣甲不整,脸上混杂着疲惫、惊恐和一丝劫后余生的凶戾。为首的是一名骑着瘦马、穿着破旧鸳鸯战袄的军官,他一边控着躁动不安的马匹,一边挥舞着腰刀,骂骂咧咧地催促着落在后面的手下。
“都他妈快点!这鬼地方肯定有油水!抢了粮食娘们,好去京城快活!”
这群溃兵毫无纪律可言,乱哄哄地涌进了王老三精心布置的死亡地带。
突然!
“啊——!”一声凄厉的惨叫划破寂静。
一名走在侧翼的溃兵一脚踩空,落入一个伪装巧妙的陷坑,坑底倒插的、沾染了粪污的竹签瞬间刺穿了他的脚掌和小腿,让他发出不似人声的哀嚎。
队伍前方一阵骚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