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靖闺蜜竟成我娘亲 > 第16章 金殿对质掀黑幕,储纲暗定镇朝局

金殿对质掀黑幕,储纲暗定镇朝局

晨光铺洒在京城的朱漆城门上,鎏金门钉在朝阳下泛着冷冽的光,将厚重的城门染成一片金红。沈修率领队伍疾驰而来,马蹄声震彻长街,惊醒了初醒的京城——青石板路上,蹄印碾碎晨雾,扬起细碎的尘土,与他玄色劲装下摆凝结的暗红血渍交织,像一幅带着硝烟的画卷,一路铺展至朱雀大街。他勒住马缰,胯下战马嘶鸣一声,前蹄扬起又重重落下,眼中的疲惫难掩眼底的锋芒,历经一夜奔波,他带着账本、俘虏与获救的李捕头,终于抵达京城,这场拖延许久的对决,终将在金殿之上拉开序幕。

队伍刚停稳,一道身影便快步迎了上来,是等候多时的林珂。他神色凝重,眼底却藏不住激动,快步走到沈修面前,声音压得极低:“你可算回来了!林谨已带着账本先回府禀报,夫人昨夜一夜未眠,守在府门口,就盼着你平安归来。”他目光扫过队伍中浑身是伤却依旧挺直脊梁的李捕头,以及被押解的西域俘虏,又补充道,“周显今早已在朝堂上发难,联合几位官员弹劾你‘擅调府兵、私通西域’,一口咬定你意图谋反,大皇子正据理力争,皇上已下旨,召你即刻入宫面圣!”

沈修颔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剑柄,心中早有预料。周显狗急跳墙,定会在他回京前先行污蔑,试图混淆圣听,抢占先机。“我知道了。”他翻身下马,将缰绳扔给身后的随从,声音沉稳,“王副将,你带俘虏与账本先去大理寺交割,亲自盯着,严加看管,不得有任何闪失;李捕头,你随林珂回府休整,稍后我会派人接你入宫作证。”

“沈大人,我无碍!”李捕头踉跄着上前一步,虽面色苍白如纸,嘴唇干裂出血,眼神却依旧坚定如铁,浑身的伤痕在晨光下格外醒目,都是他坚守正义的勋章,“我愿即刻随你入宫,当面禀明真相,绝不能让奸人得逞!”

沈修望着他眼中的决绝,沉默片刻,终是点了点头:“好,随我一同面圣。”

他不再多言,转身朝着皇宫方向走去。林珂扶着李捕头紧随其后,三人的身影在长街上渐行渐远。闻讯而来的百姓纷纷驻足观望,挤在街道两侧,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像潮水般漫过长街。

“那就是沈大人?听说他在闽安镇救了李捕头,还拿到了贪腐账本!”

“周大人今早还在宫门口喊冤,说沈大人谋反,我看不像,沈大人可是出了名的清官!”

“当年沈大人在秦州赈灾,救了多少百姓,怎么可能谋反?定是周显那奸人构陷!”

“就盼着皇上明察,还沈大人一个清白啊!”

议论声传入耳中,沈修脚步未停,只是紧握的双拳微微松动了些。百姓的信任,是他此刻最坚实的支撑。他不仅要洗清自己的冤屈,更要扳倒周显、赵承业这伙奸佞,还朝堂清明,不负百姓的期盼,也不负秦州那片薄荷田里的安稳念想。

抵达宫门,侍卫验明身份后,不敢耽搁,立刻引着三人穿过层层宫阙,朝着太和殿方向走去。宫道两旁的古柏枝叶繁茂,投下斑驳的光影,晨风吹过,带来阵阵凉意,却吹不散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尚未踏入殿门,便听到殿内传来激烈的争执声,穿透厚重的殿门,在空旷的庭院中回荡。

“皇上!沈修擅调府兵,私通西域势力,在闽安镇肆意杀戮,分明是谋反之心昭然若揭!请皇上即刻下旨,将其捉拿归案,严加审讯,以正国法!”周显的声音尖利刺耳,带着浓浓的煽动意味,几乎要冲破殿宇。

“父皇,儿臣以为不妥!”大皇子沉稳的声音随即响起,如磐石般压下了周显的躁动,“沈修查案向来公正严明,此次闽安镇救援,乃是为了追回贪腐账本,洗清自身冤屈,绝非谋反。周大人仅凭一面之词便妄加指控,恐有构陷之嫌,还请父皇明察!”

“大皇子殿下,臣并非一面之词!”周显立刻反驳,语气愈发激动,“有西域俘虏的供词为证,沈修与西域势力私交甚密,此次更是借救援之名,与西域援兵勾结,意图颠覆朝纲!此等叛臣,若不早日铲除,必成大患!”

沈修脚步一顿,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冷笑。周显竟提前拿到了俘虏的供词,看来大理寺中必有他的内应,动作倒是快。他不再犹豫,抬手推开殿门,高声道:“臣沈修,叩见皇上!”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门口。太和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神色各异,有担忧,有窃喜,有观望。皇上端坐龙椅之上,身着明黄龙袍,神色威严难辨,眼底的沉郁如深潭。皇后娘娘身着绣着缠枝莲纹的正装,坐在皇上身侧的偏座,虽怀着身孕,行动不便,却依旧端庄沉稳,目光落在沈修身上时,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安抚,指尖轻轻摩挲着小腹,似在无声祈祷。

皇上抬眼望向沈修,目光如炬,扫过他满身的尘土与血渍,语气低沉如鼓:“沈修,你可知罪?”

沈修躬身行礼,动作标准而坚定,声音穿透殿内的寂静:“臣不知所犯何罪!臣奉令查案,遭周显、赵承业构陷,被迫前往闽安镇救援李捕头,追回贪腐账本,全程皆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何来谋反之说?周大人颠倒黑白,血口喷人,还请皇上明察!”

“还敢狡辩!”周显上前一步,指着沈修,面色狰狞,“你擅调顺天府兵,插手扬州地界事务,已是越权乱法;又与西域势力勾结,杀戮赵承业的人手,这不是谋反是什么?你分明是借着查案之名,培植自己的势力,意图不轨!”

“周大人此言差矣!”沈修抬眼,目光锐利如剑,直直看向周显,带着凛冽的压迫感,“擅调府兵,是为了营救李捕头、追回账本,若眼睁睁看着罪证被毁、忠良遇害,才是真正的失职!事后臣愿承担一切越权之责;至于西域势力,那是赵承业勾结的残余叛党,意图灭口毁证,臣斩杀他们,乃是平定叛乱,何来勾结之说?周大人混淆是非,无非是怕臣拿出证据,揭露你与赵承业的滔天罪行!”

“你胡说!”周显脸色一变,额角渗出冷汗,却依旧强装镇定,“四皇子早已伏诛,何来残余叛党?分明是你编造谎言,混淆视听,意图脱罪!”

沈修冷笑一声,从怀中取出一本油纸包裹的账本副本,高高举起,声音洪亮:“皇上,臣有铁证!这本账本,是李捕头用性命守护的贪腐实录,上面详细记录了赵承业多年来私设盐场、贩卖私盐、挪用公款的行径,以及他与周大人、内务府总管勾结的每一笔明细,甚至还有周大人当年挪用赈灾款、贿赂官员的铁证!”

他将账本副本递给出列的太监,由太监小心翼翼地转呈给皇上。皇上接过账本,缓缓翻开,一页页仔细翻看,脸色愈发阴沉,周身的气压也越来越低,龙椅上的扶手被他攥得微微泛白。文武百官见状,纷纷屏住呼吸,偌大的太和殿内,只剩下皇上翻页的沙沙声,以及周显越来越急促的呼吸声。

周显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双腿微微颤抖,几乎站立不稳,却依旧强撑着喊道:“皇上,这账本是伪造的!是沈修为了脱罪,故意编造的假证据!他买通李捕头,联手陷害臣,皇上万万不可轻信!”

“是不是伪造的,一问便知!”沈修侧身,示意李捕头上前,“皇上,这位便是李捕头,他奉命追查赵承业贪腐案,在扬州查到关键证据,并找到了这本账本。赵承业得知后,派人追杀,李捕头被迫逃至闽安镇,却被其爪牙围困,受尽酷刑,却始终坚守本心,护住了账本。李捕头,你且将事情的经过,一一向皇上禀报!”

李捕头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沙哑却清晰有力,每一个字都带着血泪:“皇上,臣奉命追查赵承业贪腐案,在扬州暗访多日,终于查到赵承业私设盐场、贩卖私盐的证据,并在其隐秘住处找到了这本账本。赵承业得知后,派大批爪牙追杀臣,臣一路奔逃,最终被困于闽安镇废弃盐场。他们对臣严刑拷打,烙铁烫身,皮鞭加身,逼臣交出账本,臣宁死不从,只求保住罪证,揭发奸佞!幸得沈大人及时救援,才得以保全性命与账本。这本账本上的每一笔记录,都是真实可信的,臣愿以性命担保,若有半句虚言,甘受凌迟之刑!”

他说着,解开衣襟,露出身上纵横交错的伤疤,有的是烙铁烫伤的焦黑印记,有的是皮鞭抽打的狰狞伤痕,在晨光下触目惊心。文武百官见状,纷纷倒吸一口凉气,看向周显的目光充满了鄙夷与愤怒。

“皇上,臣还有证人!”沈修再次开口,语气铿锵,“臣在闽安镇活捉了三名西域援兵,他们已供认,是受叛党残余势力指使,协助赵承业灭口毁证。此外,臣还在周显派往扬州的伪证证人身上,搜出了他与赵承业的密信,信中明确提及‘三更纵火,务必灭口’之事,字迹与周大人的亲笔书信一模一样,臣已将密信带来,恳请皇上过目!”

他示意随从呈上密信,太监接过,呈给皇上。皇上展开密信,目光扫过上面潦草却狠厉的字迹,又对比了案头周显以往的奏折笔迹,脸色彻底沉了下来,猛地将密信拍在龙案上,怒声道:“周显!你还有何话可说?”

周显浑身瘫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冷汗浸透了官袍,声音颤抖如筛糠:“皇上,臣冤枉!臣没有勾结赵承业,更没有挪用赈灾款,这一切都是沈修的阴谋,是他陷害臣啊!皇上,求您明察!”

“事到如今,你还敢狡辩!”大皇子上前一步,语气严肃,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父皇,儿臣已让人查证,周显当年确实曾调阅过赈灾款的原始账本,且拖延多日未还。此外,林谨在翰林院查到,周显当年负责的赈灾款账目存在多处破绽,有一笔五千两的支出,并无任何凭证,显然是伪造的!儿臣已将相关账目带来,请父皇过目!”

皇后娘娘也缓缓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分量:“皇上,沈修为官清廉,公正严明,多年来屡立战功,深得百姓爱戴,绝非谋反之人。周显向来与三皇子交往甚密,三皇子被禁足后,他便一直试图攀附其他势力,此次构陷沈修,恐怕不仅是为了报复,更是为了铲除异己,为自己谋取出路,甚至可能与叛党残余有所勾结,妄图扰乱朝纲。如今臣妾身怀六甲,大皇子正值立储关键之际,朝局稳定至关重要,还请皇上严惩奸佞,以安民心,以定储纲。”

皇后的话句句切中要害,既点明了周显的用心,又暗合了皇上对储位的考量。皇上脸色铁青,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周显,又看向站在殿中的沈修,眼中的怒火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决断。

“来人!”皇上高声下令,“将周显拿下,打入天牢,严加审讯!即刻下令,捉拿赵承业及其党羽,查抄其家产,凡牵涉其中者,一律严惩不贷!”

“是!”殿外侍卫应声而入,上前架起瘫软的周显。周显挣扎着,声嘶力竭地喊着“冤枉”,却被侍卫拖拽着,狼狈地拖出了太和殿,声音渐渐远去。

皇上的目光落在沈修身上,语气缓和了些:“沈修,你虽擅调府兵,有越权之嫌,但此次救援有功,追回账本,揭露奸佞,功过相抵,不予追究。即日起,恢复你的御史之职,继续追查此案,务必将所有牵涉之人一网打尽,还朝堂一个清明!”

“臣,遵旨!”沈修躬身行礼,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眼中闪过一丝释然。

“李捕头坚守正义,护证有功,赏白银千两,升为扬州知府,即刻赴任,整顿扬州吏治!”皇上又看向李捕头,语气威严中带着嘉奖。

“臣,叩谢皇上恩典!”李捕头激动得热泪盈眶,重重叩首。

皇上站起身,目光扫过文武百官,声音洪亮:“今日之事,足以警示众人!朝堂之上,若有敢勾结奸佞、贪赃枉法、构陷忠良者,无论官职高低,一律严惩不贷!望众卿引以为戒,恪守本分,辅佐朕治理天下!”

“臣等遵旨!”文武百官齐齐躬身行礼,声音震彻殿宇。

退朝后,沈修刚走出太和殿,大皇子便快步追了上来,脸上带着笑意:“沈大人,恭喜洗刷冤屈,扳倒奸佞!今日若非沈大人拿到铁证,恐怕还会被周显那奸人蒙骗。”

“殿下过奖了。”沈修躬身回礼,“此次能成功揭露阴谋,多亏了殿下在朝堂上据理力争,还有皇后娘娘的明鉴,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沈大人不必过谦。”大皇子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诚恳,“父皇已属意于我,此次平定奸佞,稳定朝局,沈大人功不可没。日后我若登基,定当重用沈大人,共创盛世。”

沈修心中了然,躬身道:“臣定当辅佐殿下,忠心耿耿,不负殿下信任。”

两人并肩走着,晨光洒在他们身上,将身影拉得很长。沈修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感慨万千。这场风波终是暂告一段落,周显已落网,赵承业的末日也不远了,可他知道,这并非结束——隐藏在西域的叛党残余,依旧是潜藏的威胁,而朝堂之上的暗流,也从未真正平息。

回到沈府,林砚早已等候在门口,看到沈修平安归来,眼中瞬间泛起泪光,快步上前,轻轻握住他的手:“你回来了,一切都好?”

“都好了。”沈修反手握住她的手,感受着掌心的温度,心中满是暖意,“周显已被打入天牢,我也洗清了冤屈,你放心。”

沈清沅也跑了出来,扑到沈修身边,脸上满是笑容:“爹,你太厉害了!我就知道你一定能成功!”

沈修摸了摸女儿的头,目光扫过等候在府中的林老大人、林谨、林薇等人,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阳光正好,洒在沈府的庭院中,驱散了多日来的阴霾,也照亮了未来的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