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靖闺蜜竟成我娘亲 > 第14章 禁军查矿寻铁证,宫闱暗涌定风波

禁军查矿寻铁证,宫闱暗涌定风波

晨雾还没散尽,京城西郊的废弃粮库外就围了圈禁军——玄色的甲胄在薄雾里泛着冷光,手里的长刀映着晨光,连空气里都透着紧绷的气息。沈修站在粮库门口,手里攥着张图纸,正是沈清沅画的“矿洞与粮库暗道图”,图纸边角还沾着点淡绿色的薄荷粉,是昨日整理时不小心蹭上的。

“沈大人,按您的吩咐,兄弟们已经把粮库四周都围好了,只等您下令就能进去。”禁军统领李将军拱手道,目光落在图纸上,“这暗道图当真准确?若是走错了,怕是会打草惊蛇。”

沈修指尖拂过图纸上的朱砂标记,想起昨夜沈清沅熬夜标注暗道岔路的模样——她特意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安全道”和“陷阱道”,还在旁边写了行小字:“暗道潮湿,可带薄荷膏防瘴气”。他心里泛起暖意,语气也多了几分笃定:“李将军放心,这图纸是小女根据秦州药商的描述画的,每个岔路都标得清清楚楚,绝不会错。另外,我让药坊准备了薄荷膏和‘辨水膏’,已经让手下送来了,兄弟们进暗道前先涂上,能防瘴气,也能辨别暗河里的毒水。”

说话间,林砚和沈清沅提着两个木盒走了过来。沈清沅穿着件浅绿布裙,裙摆沾了些露水,手里还拿着个布包:“爹,李将军,这是薄荷膏,每个盒子里有二十罐,暗道里的瘴气重,涂在口鼻处能舒服些;这布包里是‘辨水膏’,若是看到暗河,就取一点涂在竹签上,要是膏体变黑,就说明水有毒,不能碰。”

李将军接过木盒,打开一看,只见瓷罐上贴着小小的标签,上面画着薄荷图案,还写着“用法”二字,忍不住赞叹:“沈小姐心思真细,有了这些东西,兄弟们查案也能少受些罪。”

林砚笑着点头,目光扫过粮库的门窗:“李将军,粮库的门锁看起来是新换的,三皇子的人肯定在里面藏了东西。一会儿进去时,若是看到有薄荷叶,尤其是边缘带小三角的,那就是咱们之前被截的货,说不定能顺着薄荷找到兵器的藏处。”

沈修点点头,对李将军说:“下令吧,咱们分两路走,一路查粮库,一路走暗道去矿洞,务必仔细,不要放过任何线索。”

禁军鱼贯而入,粮库里弥漫着淡淡的霉味,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薄荷香。沈清沅跟在沈修身边,鼻尖动了动:“爹,这薄荷香是新散出来的,他们肯定刚用过咱们的薄荷防瘴气。你看,墙角有片带三角标记的薄荷叶!”

沈修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墙角发现了片薄荷叶,边缘的小三角清晰可见。他蹲下身,用竹签挑起薄荷叶,又用“辨水膏”试了试地面的水渍——膏体没有变色,说明这里的水是安全的。“看来他们只是用薄荷防瘴气,还没发现薄荷里的安神草。”沈修站起身,“沅儿,你跟你娘在外面等着,我跟李将军去暗道,很快就回来。”

林砚拉住他的手,指尖轻轻捏了捏他的掌心:“小心些,暗道里黑,记得多涂些薄荷膏。”

沈修点点头,跟着李将军走进暗道。暗道里又黑又潮,只能靠火把照明,走了没几步,就闻到浓重的瘴气。李将军连忙让兄弟们涂薄荷膏,薄荷的清凉散开,瘴气带来的头晕感顿时减轻了不少。

“沈大人,你看前面!”一个禁军突然喊道,火把的光映在前方的石壁上,隐约能看到堆着些木箱子。沈修走过去,用长刀撬开箱子,里面赫然是一把把长刀,刀柄上还刻着三皇子府的标记——跟之前在漕运码头查到的一模一样。

“找到了!”李将军兴奋地说,“有了这些兵器,三皇子的罪证就确凿了!”

沈修却皱起眉,目光扫过四周:“不对,三皇子私藏的兵器肯定不止这些,矿洞深处肯定还有。你们看,地上的车轮印是新的,说明他们刚运过东西。”

他顺着车轮印往前走,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面突然出现一个宽敞的洞穴,洞穴里堆着数十个木箱子,还有几个穿着短打的汉子正守在旁边。“谁?”汉子们听到动静,立刻拿起长刀,可还没等他们动手,就被禁军围了起来。

“放下兵器,束手就擒!”李将军大喝一声,汉子们见大势已去,只好放下长刀。沈修走过去,撬开一个箱子,里面全是弓箭和盔甲,还有些写着“秦州流民营”的布条——显然,三皇子是想借着流民的名义,用这些兵器发动叛乱。

“把这些兵器和人都带回去,严加审问!”沈修下令道,心里松了口气——有了这些铁证,三皇子再也无法抵赖了。

与此同时,皇宫里的气氛却有些微妙。皇上坐在御书房的龙椅上,手里拿着沈修送来的奏折,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皇后站在一旁,手里捏着块绣着薄荷纹样的帕子,眼底带着几分担忧:“皇上,三皇子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确实该严惩,可毕竟是您的儿子,还请皇上三思。”

皇上重重地把奏折拍在桌上:“三思?他私藏兵器,勾结流民,还想趁着匈奴犯境叛乱,这哪里还有半点皇子的样子!若不是沈修查到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正在这时,太后宫里的太监来了,说是太后请皇上和皇后去慈宁宫。皇上皱了皱眉,起身往慈宁宫去。刚走进宫门,就看到大皇子站在廊下,手里拿着个瓷瓶,正是云溪药坊的薄荷膏。

“儿臣见过父皇,母后。”大皇子拱手行礼,语气恭敬,“儿臣听说父皇近日为国事操劳,特意从云溪药坊买了些薄荷膏,能提神醒脑,想送给父皇和母后。”

皇上接过瓷瓶,打开闻了闻,薄荷的清凉驱散了几分烦躁:“还是你懂事。你弟弟若是有你一半省心,朕也不用这么头疼。”

太后坐在正殿的榻上,见皇上进来,叹了口气:“皇帝,哀家知道老三犯了错,可他毕竟是你的亲儿子,若是严惩,传出去也有损皇家颜面。不如先把他禁足在府里,让他好好反省,等过些日子再做打算。”

皇上皱起眉:“母后,这不是小事!他私藏兵器,意图叛乱,若是不严惩,以后其他皇子效仿,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皇后连忙上前,轻声说:“皇上,太后说得有道理,只是禁足确实太轻了。不如先把三皇子府的兵权收回,再让他交出所有私藏的兵器,然后禁足思过。这样既惩罚了他,又顾全了皇家颜面,您觉得如何?”

皇上沉默了片刻,想起沈修奏折里写的证据——兵器、流民布条,还有三皇子与匈奴的密信,心里的火气又上来了:“不行!证据确凿,必须严惩!朕已经下令让禁军把三皇子府围起来了,等沈修把人犯和兵器带回来,就立刻审问!”

太后还想说什么,可看到皇上坚定的眼神,只好把话咽了回去。大皇子站在一旁,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却很快又恢复了恭敬的模样:“父皇英明,儿臣支持父皇的决定。三皇子犯了这么大的错,确实该严惩,这样才能让天下人知道,父皇是公正无私的。”

御书房里的争论还在继续,而林砚和沈清沅已经在粮库外等了许久。沈清沅蹲在地上,用树枝画着薄荷田,一边画一边跟林砚说:“娘,你说爹什么时候能回来?咱们找到这么多兵器,三皇子肯定跑不了了吧?”

林砚坐在一旁的石头上,手里拿着个薄荷香囊,轻轻嗅了嗅:“快了,你爹做事一向稳妥。三皇子这次罪证确凿,皇上肯定不会轻饶他。等这件事结束了,咱们就能安安稳稳地开咱们的药坊和绣坊,再也不用担心有人来捣乱了。”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沈修骑着马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禁军,押着几个汉子,还拉着几车兵器。沈清沅立刻站起来,朝着沈修跑去:“爹!你回来了!是不是找到兵器了?”

沈修跳下马,一把抱起沈清沅,脸上带着笑意:“找到了!不仅找到了兵器,还抓到了三皇子的亲信,他们已经招认了,是三皇子让他们私藏兵器,准备借着流民叛乱。”

林砚走过来,看着车上的兵器,心里松了口气:“太好了!有了这些证据,三皇子再也无法抵赖了。咱们现在就去宫里,把人犯和兵器交给皇上。”

一行人往皇宫去时,三皇子府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三皇子坐在书房里,手里拿着杯酒,脸色苍白——他刚收到消息,说禁军把粮库和矿洞都查了,兵器和亲信都被抓了,心里满是慌乱。

“殿下,怎么办?禁军已经把府围起来了,皇上肯定不会轻饶咱们的!”管家急得满头大汗,“不如咱们逃吧,逃去秦州,那里还有咱们的人!”

三皇子把酒杯摔在地上,碎片四溅:“逃?怎么逃!禁军把府围得水泄不通,根本逃不出去!都怪沈修那个老东西,还有林砚和沈清沅那两个贱人,若不是他们,朕的计划怎么会失败!”

他越说越气,突然咳嗽起来,咳得撕心裂肺。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皇上带着禁军走了进来,脸色阴沉:“老三,你还有什么话好说?私藏兵器,意图叛乱,你可知罪?”

三皇子看到皇上,双腿一软,跪了下去:“父皇,儿臣知错了!儿臣是被人蛊惑的,都是那些流民逼儿臣的,儿臣不是故意的!”

“被人蛊惑?”皇上冷笑一声,“证据确凿,你还想狡辩?沈修已经把你的亲信和兵器都带来了,他们都招认了,是你让他们私藏兵器,勾结流民,还想借着匈奴犯境叛乱!你这样的逆子,朕留你何用!”

皇上话音刚落,禁军就上前把三皇子押了起来。三皇子挣扎着,嘶吼着:“父皇,儿臣知错了!求您饶了儿臣吧!儿臣再也不敢了!”

可皇上根本不看他,转身往外走:“把他押入天牢,明日再审!”

看着三皇子被押走,皇上心里满是失望。他走到宫门口,看到沈修、林砚和沈清沅站在那里,心里的火气渐渐平息了些:“沈修,这次多亏了你,还有林氏和沈小姐,若不是你们,后果不堪设想。”

沈修拱手道:“皇上谬赞,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这次能查到证据,多亏了小女画的图纸和林氏准备的薄荷膏、‘辨水膏’,若是没有她们,臣也无法顺利查到兵器。”

皇上看向林砚和沈清沅,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许:“林氏,沈小姐,你们不仅心思细腻,还很有智谋,真是难得。朕听说你们开了家云溪药坊,卖的秦州薄荷很受欢迎,皇后和太后都很喜欢。朕决定,赏你们黄金百两,绸缎百匹,再赐‘御用药坊’的牌匾,以后你们药坊的药材,可直接送入宫中。”

林砚和沈清沅连忙跪下谢恩:“谢皇上恩典!”

皇上点点头,又对大皇子说:“你这段时间表现不错,帮着处理了不少国事,朕决定,让你协助沈修处理三皇子的后续事宜,多学学怎么处理政务。”

大皇子连忙拱手道:“儿臣遵旨,谢父皇信任!”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皇宫的琉璃瓦上,格外耀眼。沈修、林砚和沈清沅走出皇宫,心里满是欢喜。沈清沅拉着林砚的手,蹦蹦跳跳地说:“娘,咱们有‘御用药坊’的牌匾了!以后咱们的药坊肯定会越来越好!”

林砚笑着点头,看向沈修,眼底满是温柔:“是啊,以后咱们再也不用担心有人来捣乱了,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了。”

沈修握住林砚的手,心里满是踏实:“以后咱们一家人,就守着药坊和绣坊,看着沅儿长大,再去秦州看看薄荷田,去云溪看看织户,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夜色渐深,京城里的灯火渐渐亮了起来。云溪药坊的后院里,薄荷的清香飘在空气中,林砚、沈修和沈清沅坐在石桌旁,吃着点心,聊着未来的打算。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柔又安稳——经历了这么多风雨,他们终于迎来了平静的日子,而这平静的日子,还会一直继续下去,带着秦州薄荷的清凉,带着云溪织锦的温暖,带着一家人的爱意,慢慢流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